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安信证券]:安信:传媒互联网系列沙龙之一纪要-华桦CEO王克非详解分账片、买断片在中国的发行模式20161223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安信:传媒互联网系列沙龙之一纪要-华桦CEO王克非详解分账片、买断片在中国的发行模式20161223

2017-12-01安信证券点***
安信:传媒互联网系列沙龙之一纪要-华桦CEO王克非详解分账片、买断片在中国的发行模式20161223

时间:12月23日地点:安信证券北京办公室嘉宾:华桦文化CEO 王克非2017年票房市场预期向好,尤其是海外大片。很多人认为进口片神秘,主因是国内做此业务的人不多,没有明确的文字资料,本次沙龙主要是交流个人(克非总)的经验、感悟,虽非学院派那般有清晰的理论体系,但均基于华桦多年的实际经验,很实在、可信度高。1. 分账片全部是由“六大”引进的片子吗?不是。“六大”:除了“六大”,还有“六小”。“六大”之所以被称为“六大”,不是指制作或出品能力,而是发行能力,“六大”的发行能力是全球最顶尖的,能够实现全球发行、当地放映、排片等能力,也包括版权运营及衍生品运营能力。如派达蒙一年出品15部片子,但发行数量远高于15。分账片由刚开始的一年20多部,增加至现在的一年34部,数量放开的趋势是值得期待的。34部片子的分配比较平均。每年11、12月份,六大会向电影局申报明年各家的上映计划,数量分配会比较平均,具体的分配数字在细节上会有微调。不是六大的片子,但如果体量大,也会以分账的模式引进,如《敢死队》第一步是买断片,第二部改成了分账片。报备了的片子,在具体引进时,也有可能过不了审批,如《僵尸世界大战》、《诺亚方舟》,没过审就空出来一个指标,给其他片子。2. 进口片的片方分账比例有望在25%的基础上上调分账片的模式是一家引进两家发行。中影进出口负责引进,中影进出口和六大studio签了分账协议,来委托中影和华夏进行发行,最终分配到海外片方手里的是25%。国内片——扣除总票房9%(5%电影专项基金,3.3%税款)后,91%中的43%留给片方,再扣掉发行费、代理费等,最终在33%-37%。分账片——总票房的43%(扣除院线、影院的分成),中影、华夏各拿走9%的发行代理费,即43%-9%-9%=25%。分账片的片方分成比例,更久远时曾经到过21%-22%,之前曾经有过23%。对六大而言,目前中国的发行费是世界上最高的,在商量是否可以降低发行费,如果要调整,预计分账比例会逐步调整到27%-29%。3. 中国企业参与分账片,到底是怎样的盈利模式?在分账片领域参与的公司很少,基本只有三四家公司。盈利模式首先是投资分账片,如投资10%,作为原始投资方,享有全球各个区域的票房,一般所谓的全球发行一般是40多个国家,最多也是50、60个国家,即 全球发行。贡献80%的票房地区包括北美、中国(目前能占到第二或者第三)、大欧洲(虽然是在欧洲是分国家去谈判,但是一般发行时间是一样的)。参与分账片的投资,主要看公司的能力,投资金额是原始投资额的基础上加上市场化的利息;目前有能力投资分账片的包括上影、万达(并购影时尚,投了《忍者神龟》)、1905、阿里、华桦等几家。电影票房的收入在总收入池子里占40%到60%左右,其他收入包括版权收入、衍生收入,海外的有线电视网、在线点播等的版权收入是很高的。著名的大IP如《星际迷航》的电影票房的收入可能只占到30%多,因其他收入占比会更高。国外目前版权和衍生的体系已经相对成熟,衍生收入包括书籍、服装、玩具、文具、手机壳等,不能进行二次开发或者改编,但是国内还没发展起来,目前衍生品在国内的两个销售渠道:1)影院展柜里的衍生品,通常以进口大片的衍生品为主,国内的很少;2)淘宝等渠道。衍生收入在国内还是刚启蒙的状态,与国外差距很大。国内目前的版权收入最高占到总票房的8%-10%之间(占收入票房的30%)。目前国内外比较而言,国内片方分成比例偏低。北美片方从院线分回来的票房,最低限是50%,一般是按照阶梯来分,比如第一周拿90%的票房,往后就一点点降下来。投资10%,投资方享有这个IP的10%的全部权益,并且拥有永久的收入权。比如不断地出书、画册、历史纪念品等等,每年都会有收益。而且投资了第一部,下一部都会被列为优先投资方。华桦投资的分账片,都是赚钱的。1)首先,在全球多区域发行,东边不亮西边亮,比单独某一市场的票房要平滑;2)版权和衍生的收入高。这种多渠道、多变现模式的收入比较平稳,失误的几率小。但投资者不能对投资的片子进行二次开发或者改编,比如《星际迷航》做一个主题公园,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如果成为了分账片的投资方,可以参与到本地市场的营销、宣传、协助发行业务上,但发行的功能还是在六大身上,所以不会有保底的概念。宣发工作会需要很多的第三方协助,如海报(中国特色版海报)、剪辑中国版预告片、硬广投放等。2014年以来派达蒙的片子,华桦都参与了合作,能拿到多少利润确实属于商业机密,这在国际上是商业规则。但可以肯定的,是华桦的收益,是从分账片片方的25%里面分的,而不是从中影、华夏的18%里分。六大的发行业务,具体到某一市场,肯定会预留一部分宣发费用,如果协助宣发的公司做得好,会有票房奖励(注意不是发行费用),偶尔会垫钱做硬广等,六大的发行体系很成熟,虽然有票房奖励等结果导向机制,但不会让协助宣发的公司不赚钱,最起码的协助宣发服务费是有的。4. 买断片有两种模式 数量上有限额,每年30部。中影华夏各15部;10部美标,20部非美。 作为引进方,操作模式上,首先是送片,看中影华夏的判断,是否符合他们的市场预计。如果合适,会拿出指标给引进方,引进方把片子拿到进出口去审核,若进出口没意见,就由进出口和外国公司签买断协议。中影或华夏在发行电影之后,会把票房的协助推广费用按照一定的比例拿钱给引进方。中影和华夏收的是发行代理费,一般是10%(最低谈到8%),电影节引进的片子可能在6%。发行方与中影、华夏的两种合作模式:1. 发行保底。不管发多少票房,最少要给保底金,超出部分再收10%的代理费(宣发费用是引进方自付的);2. 中影或华夏做宣发(一般垫300-800万),按照票房成绩阶梯式增加,如票房增加一千万是增加一个点,起点一般是13%-15%(是可谈的,扣除9%专项基金及税后的13%-15%),上限是20%-21%(通常是20%)。问答互动Q:听说明年批片会进一步放开,政策的风向如何?A:之前也一直提进一步放开,提出过增加份额,明年有望增加。批片的指标有变动的空间,比如说电影节就有引进的名额(北京、上海、丝绸之路三个电影节各1个)、文化交流也能引进(文化交流是没有指标限制的)。Q:引进片的分账比例会不会有调整?A:只能说前景乐观,利好的是版权拥有方。Q:明年业内预期海外大片的票房如何?A:电影分大年小年,电影市场最终还是靠片子。《加勒比海盗》这种大片多的话,自然票房会好。《加勒比海盗》、《速度与激情8》、《金刚2》、《生化危机6》、《变形金刚5》、《蜘蛛侠:归来》、《僵尸世界大战3》、《新木乃伊》、《星球大战》等明年都会上映(《阿凡达》应该18年1月份上映)。Q:国内电影的档期怎么定?A:有申报过程。分账片:六大studio上报档期给进出口,然后进出口上报给总局,之后总局进行总体的安排和协调。批片:买断方报到中影华夏,中影华夏再报到进出口,进出口再报到总局。Q:关于合拍片?A:没有数量限制。条件:双方投资的资金比例,双方主创人员的数量(导演、演员等),故事体现的国家原则。比如说,蜘蛛侠就算是中国全投资的,也不能算合拍片,因为内容反映的也不是中国,顶多算成协拍片。Q:海外片会注意中国的意识形态等问题吗?A:非常注意。比如说六大studio都有自己的审核的专业人员,看剧本的时候都会考虑各个区域市场的感受,符合不符合当地想法等。 Q:分账片和批片能转换吗?A:批片体量大的话能转换成分账片。-安信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