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万联证券]:医药生物行业2020H2工作任务点评报告:统筹推进深化医改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治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医药生物行业2020H2工作任务点评报告:统筹推进深化医改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治

医药生物2020-07-27姚文、王政眸万联证券点***
医药生物行业2020H2工作任务点评报告:统筹推进深化医改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治

万联证券请阅读正文后的免责声明 [Table_MainInfo] 证券研究报告|医药生物 统筹推进深化医改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治 强于大市(维持) ——医药生物行业2020H2工作任务点评报告 日期:2020年07月27日 [Table_Summary] 行业核心观点: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在今年新冠疫情突发背景下,下半年工作任务着重强调要统筹推进深化医改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相关工作,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继续着力推动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继续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投资要点: ⚫ 以疫情管控为契机,全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药卫生体系经受住了考验,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以本次突发疫情为契机,着重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1.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医防协同机制,增强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2.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实行传染病报告首诊负责制,推动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3.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和移动实验室。加强药品和医疗防护物资储备,提升核酸检测能力,以及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我们认为:监管层将以本次突发疫情为契机,结合相关防控宝贵经验教训,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医疗卫生体系“补短板”将提速:未来一段时间相关基础医疗实验室建设及相关设备产品配置需求将快速增加,建议继续关注受益于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部分医疗器械设备、体外检测产品、疫苗等细分领域及相关企业。 ⚫ 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全面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2020H2工作任务中,继续强调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重点加强重点人群健康促进和提升提升慢性病防治水平:开展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评议考核;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为突破口,强化基层防治结合。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尘肺病早期筛查干预为切入点,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疗机构业务融合。我们认为:随着健康中国行动更多把青少年和老年慢性病纳入管理视野,整体思路也将由重治疗转为预防和治疗并重。未来相关医疗服务、慢性病用药以及疾病早筛等领域将得到进一步支持和发展。建议密切关注相关连锁医疗服务、慢性病用药及相关早筛技术&产品领域的优质公司标的。 ⚫ 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和其他领域改革 完善药品耗材采购政策:有序扩大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品 [Table_IndexPic] 医药生物行业相对沪深300指数表 数据来源: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数据截止日期: 2020年07月24日 [Table_DocReport] 相关研究 万联证券研究所20200717_公司事项点评_AAA_康龙化成(300759)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 万联证券研究所20200716_公司半年报点评_AAA_迈瑞医疗(300760)半年报点评报告 万联证券研究所20200713_行业周观点_AAA_医药生物行业周观点(07/06-07/10) [Table_AuthorInfo] 分析师: 姚文 执业证书编号: S0270518090002 电话: 02160883489 邮箱: yaowen@wlzq.com.cn [Table_AssociateInfo] 研究助理: 王政眸 电话: 02160883489 邮箱: wangzm@wlzq.com.cn -8%10%28%45%63%81%医药生物沪深300证券动态跟踪报告 行业动态跟踪报告 行业研究 万联证券 证券研究报告|医药生物 万联证券研究所 www.wlzq.cn 第 2 页 共 6 页 种范围,考虑到近期医药局召开生物制品和中成药品种集采沟通交流会以及第三批集采品种名单发布,未来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将进一步扩大品种范围,同时逐步制度化、常规化;同时明确要求促进科学合理用药,预计药品终端市场结构性分化趋势将进一步显著,部分中药注射剂品种、辅助用药仍将持续承压。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和其他领域改革:进一步加强医保控费以及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和按病种付费,未来医保基金使用将更加规范高效;与此同行,工作任务中进一步继续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分级诊疗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快互联网医疗相关建设,未来相关软硬件建设有望提速。 整体看:下半年重要工作任务整体延续了之前的工作思路,相关行业改革的重要方向保持不变,同时受疫情新形势因素影响,加快了公共卫生体系及医疗行业“补短板”建设进程。未来一段时期,创新医疗器械、检测试剂耗材、疫苗等部分细分领域仍将保持较高行业景气度,建议保持密切关注。 ⚫ 风险因素:相关改革措施落地进度低于预期风险、市场整体波动风险。 附录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药卫生体系经受住了考验,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下半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统筹推进深化医改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相关工作,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继续着力推动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继续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一)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基础条件。完善医防协同机制,强化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增强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推动医防机构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口岸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分别负责,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局等参与。分别负责为各部门按职责分别牵头,下同) (二)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实行传染病报告首诊负责制,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推进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加强军地间和部门间传染病监测预警信息通报,推动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国家中医药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等分别负责,各相关部门参与) (三)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和移动实验室。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加强药品和医疗防护物资储备,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推进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改造,推动落实“三区两通道”要求。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国家发展改革 万联证券 证券研究报告|医药生物 万联证券研究所 www.wlzq.cn 第 3 页 共 6 页 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国资委、海关总署、国家中医药局等分别负责,各相关部门参与) (四)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导各地提早制定具体方案,加强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压实“四方责任”,做好“五有三严”(有防护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防护物资设备、有医护力量支持、有隔离转运安排,严格发热门诊设置管理、严肃流行病学调查、严防医院院内感染)等工作。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推动地方做好为慢性病患者开具长期处方服务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等负责。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部门,下同) (五)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加强公共卫生相关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强化对包括全科医生在内的临床医生的流行病等公共卫生知识培训。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等有条件的地方要在完善公共卫生人员准入使用、待遇保障、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分别负责,财政部等参与) 二、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 (六)持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完善健康科普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农贸市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指南。推进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规范功能分区和布局,加大规范化管理和监督执法力度。推进修订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制定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的指导性文件。(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分别负责) (七)加强重点人群健康促进。开展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评议考核。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推动妇幼保健机构机制创新试点扩面。制定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加强为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分别负责,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体育总局、国家中医药局参与) (八)提升慢性病防治水平。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为突破口,强化基层防治结合。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尘肺病早期筛查干预为切入点,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疗机构业务融合。制定癌症预防与筛查指南(科普版)。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等负责) (九)加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等防治力度。做好冬春季流感防控工作。实现消除疟疾目标,控制和消除大骨节病等重点地方病和血吸虫病危害,基本控制包虫病流行。推进职业健康达人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负责) 三、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十)健全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完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启动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推进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将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应急、健康促进与教育等纳入考核范围。推进公立医院经济运行信息公开。推进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深入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和绩效评价工作。制定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分别负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参与) (十一)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指导各省份按照设置启动条件、评估触发实施、有升有降调价、医保支付衔接、跟踪监测考核的基本路径,整体设计动态调整机制,抓住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取消医用耗材加成等降低药品耗材费用的窗口期,及时进行调价评估,达到启动条件的要稳妥有序调整价格。推动完善医疗服务项目准入制度,加快审核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监测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成本、费用、收入分配及改革运行情况等,作为实施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的基础。强化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成本核算。(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分别负责) (十二)深化薪酬制度和编制管理改革。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全面推开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指导地方完善公立医院薪酬总量核定、内部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办法,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统筹盘活用好医疗卫生领域编制资源,重点用于加强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机构编制配备。(中央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分别负责,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参与) 万联证券 证券研究报告|医药生物 万联证券研究所 www.wlzq.cn 第 4 页 共 6 页 (十三)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投入政策,加大对中医医院、传染病医院的支持力度。积极稳妥推进化解公立医院符合规定的长期债务,严禁举债建设和超标准装修,对公立医院违规举债行为严肃问责。(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