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0年第3季度(总第43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0年第3季度(总第43期)

2020-06-30陈卫东、王家强、邵科、熊启跃、原晓惠、梁斯、李梦宇中国银行变***
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0年第3季度(总第43期)

研究院 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 要点 2020年第3季度(总第43期) 报告日期:2020年6月30日 ● 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大流行下,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各国央行宽松政策加码,金融市场巨幅波动。全球银行业明显经受经营压力:业务增长放缓,利差收窄,资产质量有所下降,损失拨备大幅增加,盈利水平下滑,经营战略适应性调整。 ● 展望未来,银行业面临的风险挑战将进一步增多,经济衰退的影响会进一步显现,银行资产质量面临更大压力,不排除高风险地区、低盈利银行业机构步入经营困境的新局面,应强化风险预警和管控。 ● 围绕疫情带来的多方面影响,本期报告分别探讨逆周期金融监管政策、银行资产质量、国际化发展和综合化经营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全球银行业应尽早谋划,降低疫情带来的长期性负面冲击。 2020年一季度欧美大银行减值准备飙升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银行财报,中国银行研究院 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020406080100摩根大通花旗集团美国银行桑坦德银行富国银行汇丰控股巴克莱银行巴黎银行渣打集团高盛集团法兴银行德意志银行瑞银集团规模同比增长率(右轴) 中国银行研究院 全球银行业研究课题组 组 长: 陈卫东 成 员: 王家强 邵 科 熊启跃 原晓惠 梁 斯 李梦宇 张 卓(香港) 于一工(悉尼) 王 哲(东京) 瞿 亢(伦敦) 鲁蒙初(俄罗斯) 杨 勃(匈牙利) 焦 芃(约翰内斯堡) 黄小军(纽约) 施小冬(巴西) 联系人:王家强 电 话:010-66592331 邮 件: wangjiaqiang@bankofchina.com 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 中国银行研究院 1 2020年第3季度 疫情大流行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与应对 ——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0年第3季度) 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实体经济陷入大幅衰退。世界各国采取一致行动提供大规模财政支持,大幅放宽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整金融监管取向。全球银行业开始显著感受到疫情带来的全方位冲击,预计全年全球银行业经营业绩将会大幅下滑。基于过去多年来全球银行业强化了监管力度、夯实了风险缓释能力,当前世界各国强化了逆周期监管政策力度,爆发银行业危机的可能性依然不大。为应对疫情长期化发展及其对全球发展格局带来的变局与挑战,全球银行业经营战略开始调整,国际化和综合化经营取向值得持续关注。 一、疫情冲击下,2020年全球银行业经营绩效将大幅下滑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对银行业经营管理带来全方位的影响,总体看2020年全球银行业经营绩效将大幅下滑,不同区域有所差异。 (一)全球经济大幅衰退成定局,实体经济金融需求将萎缩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蔓延对全球人员流动、货物贸易和交通运输造成前所未有的限制,对全球经济造成需求和供给双重冲击。全球采购经理人综合指数(PMI)、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均急剧波动,显示全球经济衰退幅度之深(图1)。IMF、世界银行、OECD等国际组织对全年世界经济下降幅度的预测在4%以上,为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大衰退。中国最早发现疫情、同时疫情控制相对较好,经济活动从二季度进入平稳复苏阶段,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将不高于3%,为改革开放以来最低值。尽管如此,中国在全球将是为数不多能保持增长的经济体。全球经济深度衰退,企业与居民金融需求大幅下降,将显著影响 yUOAnMrMmMsPtRtObR8Q6MmOpPpNpPeRoOtNlOtQmMaQqRpOxNrQvMuOoMxP 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 中国银行研究院 2 2020年第3季度 银行业务的增长。以一些突出的特征指标为例:2020年前5个月,绿地投资和跨境并购项目均同比下降50%以上,作为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重要来源的全球项目融资交易量下降了40%以上;预计2020年跨境直接投资流量将大幅下降约40%,跨境银行借贷和IPO活动都将剧减;在美国,失业率飙升至14%以上,服务类消费需求暴跌,居民储蓄率大幅飚升至30%以上的历史高点(图2)。 图1:全球采购经理人指数骤降 图2:美国失业率和储蓄率飙升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 (二)全球利率中枢下移,银行融资成本上升,利差水平将收窄 为应对疫情冲击,各大央行掀起新的货币宽松浪潮。美联储重返零利率政策,日本央行、欧洲央行维持负利率政策,英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至0.10%的历史低位,其他主要央行均跟随降息步伐。在新兴市场,印度降息幅度达115个基点,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均下调政策利率50个基点,巴西、印尼下调25个基点。在中国,2020年5月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3.85%,比年初下降30个基点;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08%,比年初下降32个基点;SHIBOR、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等主要市场利率均保持低位。与此同时,主要评级机构纷纷下调欧美银行机构信用评级(图3),这将抬升银行从市场融资的成本。全球货币政策宽松潮下,银01020304050600100200300400500600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左轴)全球采购经理人综合指数(右轴)0612182430360369121518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失业率(%,左轴)个人储蓄占可支配收入比例(%,右轴) 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 中国银行研究院 3 2020年第3季度 行业信贷利差将大幅收窄,对息差收入将产生挤压,一些银行机构被迫开始对客户存款增加管理费用。从德国银行业的历史经验看,市场利率下降3个百分点,将导致银行利差下降0.5个百分点(图4)。2020年一季度,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均值从上年的2.16%降至1.25%,美国银行业净息差从上年度的3.36%下降至3.13%,为2015年以来最低值。 图3:2020年以来银行评级下调情况 图4:德国银行业利差与利率周期 银行数量 利率周期中信贷机构利差水平,% 资料来源:BIS,德国央行,中国银行研究院 (三)预期资产质量下滑,拨备成本大幅上升 经济衰退下行业兴衰加剧,居民收入下滑,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必将受到冲击。2020年一季度,由于欧美疫情爆发时间相对较晚,银行业资产质量受到的影响尚不显著(图5),例如美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0.93%,较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但是,2020年起欧美大型银行开始实施新的当前预期信用损失(CECL)会计准则,银行根据自身风险评估模型、对未来经济或市场的主观预期计提减值准备,这直接导致银行拨备大幅上升,净利润大幅下滑。例如,美国银行业在一季度信贷拨备上升2.8倍,导致净利润同比下降69.5%;渣打银行一季度减值准备同比增长了11倍,汇丰银行减值准备从4亿美元增长到30亿评级展望为负面 评级展望稳定 评级已经为负面 未作评级展望 美国 中国 欧洲 其他亚太 其他发达 其他新兴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债券收益率 净息差 净息差 利息支付 货币市场利率 利息收入 10 7 4 1 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 中国银行研究院 4 2020年第3季度 美元(图6)。在新兴经济体,银行业资产质量面临的压力逐渐显现,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分别较年初上升57、11和7个基点。疫情对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的影响已初步显现,2020年一季度末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升至1.91%的近5年新高,拨备覆盖率显著回调至183.20%。未来需警惕部分资产质量较差、资本和流动性储备不足的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例如农商行、城商行不良率分别攀升至4.09%和2.4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农商行次级、可疑类贷款余额接近大型商业银行规模。同时,农商行、城商行拨备覆盖率仅分别为121.76%和149.89%,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表1)。 图5:部分经济体银行不良贷款情况 图6:欧美大型银行一季度减值准备 资料来源:各央行和监管机构,银行财报,中国银行研究院 表1:中国银行业2020年一季度各类型银行主要经营指标 大型银行 股份制银行 城商行 民营银行 农商行 外资银行 不良贷款余额(亿元) 9553 5052 4519 63 6831 103 不良贷款率 1.39% 1.64% 2.45% 1.14% 4.09% 0.71% 资产利润率 1.02% 0.99% 0.81% 1.00% 0.98% 0.86% 拨备覆盖率 231.70% 199.89% 149.89% 348.53% 121.76% 299.33% 资本充足率 16.14% 13.44% 12.65% 14.44% 12.81% 18.43% 流动性比例 55.37% 59.36% 65.27% 67.68% 64.65% 74.81% 净利润(亿元) 3083 1315 766 24 737 76 净息差 2.04% 2.09% 2.00% 3.88% 2.44% 1.70% 资料来源:中国银保监会,中国银行研究院 -20.0%-10.0%0.0%10.0%20.0%30.0%0.0%1.0%2.0%3.0%4.0%5.0%6.0%俄罗斯南非欧元区泰国英国中国马来西亚美国日本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