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华龙证券]:2020年4月制造业及非制造业PMI数据点评:数据的回暖依靠需求端的修复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20年4月制造业及非制造业PMI数据点评:数据的回暖依靠需求端的修复

2020-04-30罗洁华龙证券意***
2020年4月制造业及非制造业PMI数据点评:数据的回暖依靠需求端的修复

宏观分析 数据的回暖依靠需求端的修复 事件回顾: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 4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2%,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 数据点评: 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 4月份,制造业生产经营状况较上月继续改善,但扩张力度有所减弱。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汽车制造、石油加工等9个行业PMI指数高于上月,纺织、化学原料制品、造纸印刷等12个行业PMI指数低于上月。 本月主要特点:一是复工复产持续推进。生产指数为53.7%,低于上月0.4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活动继续保持复苏势头。二是大中小型企业均保持复苏态势。大、中型企业PMI分别为51.1%和50.2%,比上月回落1.5和1.3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51.0%,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三是需求恢复弱于生产。新订单指数为50.2%,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低于生产指数。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纺织、纺织服装服饰、化学原料制品等15个行业新订单指数低于生产指数,行业需求复苏滞后于生产。四是进出口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国外疫情加速扩散,全球经济活动剧烈收缩,我国外贸面临较大挑战。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33.5%和43.9%,比上月下降12.9和4.5个百分点。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上月 4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2%,高于上月0.9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业和服务业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建筑业活动加快恢复。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9.7%,较上月上升4.6个百分点,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高于总体。服务业稳步复苏。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1%,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在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扩大居民消费、增加公共消费等政策推动下,服务业多数行业业务活动稳步恢复。虽然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但部分行业复工复产仍然比较滞后。住宿、文化体育娱乐、居民服务等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三个月位于45.0%以下,相关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 三、综合PMI产出指数小幅回升 4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4%,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继续恢复。 宏观分析 宏观事件点评 —2020年4月制造业及非制造业PMI数据点评 制作人: 罗洁 luoj@hlzq.com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230610120090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638号华龙证券 联系电话:0931-4890003 网址:www.hlzq.com 往期回顾 1、2020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点评 —经济大局保持稳定 但面临新的困难挑战 2、2020年1-3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 —工业企业利润还将延续弱势 3、2020年3月CPI、PPI数据点评 —通胀数据不及预期 货币政策继续宽松 4、2020年3月制造业及非制造业PMI数据点评 —经济数据仍然有较大压力 2020年4月30日 宏观分析 50.10 49.40 49.40 49.70 49.50 49.80 49.30 50.20 50.20 50.00 35.70 52.00 50.8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55.00 制造业PMI指数 PMI 来源:wind,华龙证券研究部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55.00 60.00 制造业PMI构成指数 PMI:生产 PMI:新订单 PMI:原材料库存 PMI:从业人员 PMI:供货商配送时间 来源:wind,华龙证券研究部 宏观分析 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PMI分别为51.1%和50.2%,比上月回落1.5和1.3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51.0%,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53.7%,虽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但高于50.0%,表明制造业生产量环比继续回升。 新订单指数为50.2%,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环比升幅收窄。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2%,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加大。 从业人员指数为50.2%,虽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但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企业复工返岗人员继续回升。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比上月加快。 54.30 54.30 54.20 53.70 53.80 53.70 52.80 54.40 53.50 54.10 29.60 52.30 53.2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55.00 60.00 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 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 数据来源:wind 华龙证券研究部绘制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非制造业主要分类指标 非制造业PMI:投入品价格 非制造业PMI:销售价格 非制造业PMI:新订单 非制造业PMI:从业人员 非制造业PMI: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 数据来源:wind 华龙证券研究部绘制 宏观分析 4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2%,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9.7%,高于上月4.6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1%,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从行业大类看,零售业、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住宿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居民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45.0%以下。 新订单指数为52.1%,比上月回升2.9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恢复。分行业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3.2%,比上月回升4.8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51.9%,比上月回升2.6个百分点。 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仍位于临界点之下,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继续下降。分行业看,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9.3%,比上月回落3.2个百分点;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8.9%,与上月持平。 销售价格指数为45.4%,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降幅有所扩大。分行业看,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0.2%,低于上月2.3个百分点;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4.6%,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指数为48.6%,比上月回升0.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57.1%,比上月上升4.0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7.1%,比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1%,比上月上升2.8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有所恢复。分行业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5.4%,高于上月5.5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2%,比上月上升2.4个百分点。 4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4%,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继续恢复。 53.40 53.30 53.00 53.10 53.00 53.10 52.00 53.70 53.40 53.00 28.90 53.00 53.4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55.00 60.00 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 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 数据来源:wind 华龙证券研究部绘制 宏观分析 华龙观点: 4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环比下降1.2%。自2月单月数据深蹲之后,3月、4月数据显示经济景气度有所改善。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向好的形势进一步巩固,逆周期政策逐渐发力,工业生产加快恢复,带动经济景气改善,但总体需求端的恢复还有待提高和刺激。具体来看: 供给端,4月生产PMI为53.7%,环比有所回落,但仍处于荣枯线上方,显示生产加快;另外,从业人员PMI为50.2%,显示企业用工需求增加。从工业用电量数据看,虽然同比数据仍为负,但环比持续增加,显示出生产活动保持复苏势头。 需求端恢复进度整体慢于生产。新订单PMI较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至50.2%,显示出需求改善力度不强,其中原因之一为疫情对需求的限制,而回补性消费也未出现,导致企业订单不足。进口PMI较上月大幅回落4.5个百分点至43.9%,新出口订单PMI较上月大幅回落12.9个百分点至33.5%,再结合3月进出口数据,表明海外疫情对于我国的外贸经济影响还较大,尤其是出口贸易。 4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扩张加快,非制造业PMI为53.2%,较上月提升0.9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业PMI回升明显。通过提高赤字、发行特别国债和地方债等政策,使得新基建行业有较好预期;服务业PMI环比小幅上升,说明整体恢复还不错。但分行业来看,受到疫情影响,旅游、酒店、文娱、传媒等受到的影响仍然较大,而未来随着全球疫情的有效控制,该类行业将出现快速修复,也需密切关注。 二季度许多数据的回暖依靠需求端的修复,内需回暖的确定性相对还是较强的,同时也有预期。但修复速度与逆周期政策的力度和节奏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