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银河]:2020年2月中国宏观政策报告:疫情背景下的全球政策宽松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20年2月中国宏观政策报告:疫情背景下的全球政策宽松

2020-03-10张宸中国银河自***
2020年2月中国宏观政策报告:疫情背景下的全球政策宽松

外 [table_research] 宏观政策报告 2020年3月10日 [table_main] 宏观点评报告模板 疫情背景下的全球政策宽松 ——2020年2月中国宏观政策报告 核心内容: 分析师 ☆目前,中国抗击疫情的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绩。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截至3月8日中国本土以及湖北省武汉以外地区新增病例均实现清零,但疫情在中国之外的世界各国扩散有所加剧。根据新闻数据综合,截至3月8日全球(除中国)新增确诊3719例,为中国的93倍;累计确诊29090例,占中国累计确诊数量的36%,占比提高五个百分点;新增病亡204例,达中国的9.3倍;病亡累计701例,是中国的22%,占比提高六个百分点;病亡率约为2.4%,较中国全境(含湖北)病亡率3.86%低1.46%;较中国不含湖北地区病亡率0.88%显著更高;截至3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全球受新冠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总数已经破百。 ☆在上述背景下,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宏观政策当局果断开启政策宽松大潮。美国东部时间3日,美联储宣布降息50BP至1.00-1.25%,这是其自2008年以来的单次最大幅度降息,以此对抗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同时将超额准备金率(IOER)下调50个基点至1.1%,在此基础上美联储还表达了进一步采取宽松行动支持经济扩张的政策态度。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世界各国各地区货币当局如澳大利亚央行、马来西亚央行、香港金管局、澳门金管局等也纷纷加入降息行列。结合G7集团财长与央行行长所发布的声明,一时间市场对于全球各国政府和地区携手实施经济刺激的预期大为强化。 ☆从降息后美国市场的表现看,市场更多认定联储降息是对于“危机”的确认,因此悲观情绪继续演绎发酵。疫情的进展对全球经济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目前还难以精确计量,但就目前情况看,中国已采取的高等级应对措施,使疫情才开始得以有效控制,却也为此付出了较为显著的经济代价。其他各国从政府组织动员能力与经济顾虑来看,很难采取中国同等级的措施,因此疫情全球蔓延的风险依然存在,后续潜在经济损害的程度不容轻忽。 ☆我们判断美联储实施负利率政策的可能性不大,但进一步降息可期,同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已在议事日程上。目前看在降息推动下,美债收益率将预计继续下滑。但是我们认为,美联储采取负利率政策从而压低美债收益率为负的可能性较小,此次降息更多是从预防角度出发,为了应对疫情冲击所进行的宽松行动。但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已经打破大选年按兵不动的惯例,突发疫情使得2020年货币进一步宽松成为大趋势,考虑到负利率对金融机构利润的负面影响,如果有必要,美国更可能采取继续降息至零利率下限(并不倾向于实施负利率政策),重启量化宽松扩张央行资产负债表,同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措施提振经济活力。 ☆我们认为,中国货币政策无论存款准备金率与政策利率均有下调空间,但是从央行的角度看对于货币宽松总体仍应坚持稳健的大方向。因为货币宽松并不能解决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在制定应对当前形势的经济政策之前政策当局预计会对以下两点加以考虑:第一,明确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所受到的冲击的主要矛盾是货币信贷投放不足还是生产生活秩序的扰动。第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的老大难问题也难以依靠货币政策的总量扩张加以解决。 ☆根据我们的相关测算,统筹考量疫情对经济影响所致的财政增支减收效应,计入非税收入的相应增长,按照5.6%全年经济增速计算,2020年财政收支缺口的总规模大致在5.4万亿元。在此基础上预计2020年全年财政赤字率将较2019年显著上升,突破3%的现有赤字率上限。为缓解财政收支压力,政府将采取多种方式对财政进行支撑,包括调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以及发行特别国债等方式。 张宸 :(8610)8357 1342 :zhangchen_yj@chinastock.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130517120001 特别感谢: 余逸霖 :(8610) 66561871 : yuyilin_yj@chinastock.com.cn 宏观政策报告 1 [table_page] 宏观动态报告 目 录 一、世界各国的疫情发展以及政策宽松潮 ............................................................................................... 2 1.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发展难言乐观 .......................................................................................................................... 2 2.世界宏观政策当局开启宽松大潮 .......................................................................................................................... 3 二、中国宏观政策将着力对冲疫情影响 ................................................................................................... 6 1.世界货币宽松潮下的中国货币政策 ........................................................... 6 2.有待进一步扩张的中国财政政策 关注广义的新基础设施建设 .................................... 8 (1)2019年中国财政收支压力明显加剧 ....................................................... 8 (2)财政政策仍是本轮逆周期调节的重点 应注重广义的新基础设施建设 ........................... 8 (3)财政预计进一步扩张 赤字率预计突破3% ................................................. 10 图 表 目 录 图1.中国境外新冠病毒确诊病例数量(截至3月8日) ................................................... 2 图2.中国境外新冠疫情致病亡情况(截至3月8日) ..................................................... 3 图3.中国境内累计病亡率(截至3月8日) ............................................................. 3 图4.发达国家(美、英、日、法、澳、瑞士)10年期国债平均收益率(截至3月6日) ....................... 4 图5.美国企业部门宏观杠杆率已创历史新高 ............................................................. 5 图6.中国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变化 ....................................................................... 6 图7.中国若干关键利率变化 ........................................................................... 7 oPtOrMwPqQqNmRnMzRmMqMbRbP7NmOnNoMmMeRoOsRfQnMrQaQmNoMMYqMqOMYpNpM 宏观政策报告 2 [table_page] 宏观动态报告 疫情背景下的全球政策宽松 ——2020年2月宏观政策报告 一、世界各国的疫情发展以及政策宽松潮 1.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发展难言乐观 目前,中国抗击疫情的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绩,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截至3月8日中国本土以及湖北省武汉以外地区新增病例均实现清零,但疫情在中国之外的世界各国扩散有所加剧(图1、2)。根据新闻数据综合,截至3月8日全球(除中国)新增确诊3719例,为中国的93倍;累计确诊29090例,占中国累计确诊数量的36%,占比提高五个百分点;新增病亡204例,达中国的9.3倍;病亡累计701例,是中国的22%,占比提高六个百分点;病亡率约为2.4%,较中国全境(含湖北)病亡率3.86%低1.46%;较中国不含湖北地区病亡率0.88%显著更高(图3);截至3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全球受新冠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总数已经破百。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暂未宣布新冠病毒(COVID-19)肺炎疫情为全球大流行病,但是WHO总干事谭德塞博士3月5日也对一些国家不够重视抗击疫情表示担心。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6日在日内瓦同时表示,对于COVID-19在夏季自行消失不可过于乐观。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各国坚定采取迅速和大规模行动。从世界卫生组织相关判断来看,疫情的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扩散风险客观存在。 图1.中国境外新冠病毒确诊病例数量(截至3月8日) 资料来源:综合新闻信息,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宏观政策报告 3 [table_page] 宏观动态报告 图2.中国境外新冠疫情致病亡情况(截至3月8日) 资料来源:综合新闻信息,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图3.中国境内累计病亡率(截至3月8日) 资料来源:国家及湖北卫健委,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2.世界宏观政策当局开启宽松大潮 在上述背景下,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宏观政策当局果断开启政策宽松大潮。美国东部时间3日,美联储宣布降息50BP至1.00-1.25%,这是其自2008年以来的单次最大幅度降息,以此对抗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同时将超额准备金率(IOER)下调50个基点至1.1%,在此基础上美联储还表达了进一步采取宽松行动支持经济扩张的政策态度。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世界各国各地区货币当局如澳大利亚央行、马来西亚央行、香港金管局、澳门金管局等也纷纷加入降息行列。结合G7集团财长与央行行长所发布的声明,一时间市场对于全球各国政府和地区携手实施经济刺激的预期大为强化。 本次降息之前,G7集团发表声明称,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准备在必要的时刻采取所有适当的政策工具防止经济下行。G7各国央行将在保持金融体系弹性的同时,支持价格稳定和经济增长, 宏观政策报告 4 [table_page] 宏观动态报告 并随时准备在及时有效的措施上进一步合作。值得注意的是,前两次多国央行联手是在2008年次贷危机和9•11事件时期。因此此次各国携手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将成为过去10年以来全球经济合作的最大政策联合行动,全球货币宽松大潮可期。 图4.发达国家(美、英、日、法、澳、瑞士)10年期国债平均收益率(截至3月6日) 资料来源:CEIC,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G7当前的宏观政策态度首先反映了各国对于疫情的担忧。从目前各国公布的数据来看,除中国外各国疫情进展基本上均处于爬坡态势,意大利、韩国、伊朗、日本、美国等国的情况均难言乐观。以美国为例,在美联储降息前的3月2日累计病亡率已达5.88%,3日该数据竟达7.63%,显著高于中国的累计病亡率,截至3月8日美国的病亡率仍有3.85%,说明做分母的已确诊病例难以反映真实疫情流行情况,检测不到位是一个最为关键的可能因素。当前,美国政府已经筹集更多资源令医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为病人进行及时检测,全面扩大检测范围。美国确诊数量近期出现较明显上升,未来可能继续出现显著上升以反映真实的疫情现状。基于实际疫情严重程度可能大大超过目前已披露的状况,G7各国的激进宽松政策态度就不难理解了。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