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华安期货]:2020年3月棉花展望:疫情冲击消费,棉价暂难涨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2020年3月棉花展望:疫情冲击消费,棉价暂难涨

2020-02-27何濛、李伟、沈秋怡华安期货点***
2020年3月棉花展望:疫情冲击消费,棉价暂难涨

棉花期货月度策略报告棉花期货3月报华安期货投资咨询部农产品研究小组何濛分析师从业/投资咨询证号F3033829/Z0014543李伟高级分析师从业/投资咨询证号F0283072/Z0010384沈秋怡分析师从业/投资咨询证号F3037617电话:0551-62839040Email:haqhyfzx@163.com疫情冲击消费,棉价暂难涨-----2020年3月棉花展望2020年2月26日要点提示:1、全球库存略有增加。2、储备棉轮入量增加,支撑作用有限。3、内外棉价差缩小,外棉竞争力下降。4、纺企延迟复工,库存增加过快。5、进口棉纱交易略有好转。6、受疫情冲击,上半年国内棉花消费预计大幅减少。市场展望与投资策略:USDA论坛展望全球棉花消费有望增加,而供应减少,令全球棉花价格得到支撑,但新冠疫情在中国以外的地区有爆发的趋势,利空国际棉价,预计短期国际棉价以震荡为主;纺企复工之后,进口棉交易略有好转,但受疫情影响,国内对进口棉的需求预计有所下降。纺企虽然复工,但接单情况并未好转,当前国外疫情越来越严峻,后市仍需观望。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国内棉花消费预计大幅减少,棉花上涨动力不足。但长期来看中美贸易第一阶段协议的签订对国内棉花消费具有积极和长远的影响,待疫情影响消除之后,棉价终将柳暗花明。操作上,短线建议12500-13500区间操作,长线建议布局郑棉多单或购买以CF2009为标的的看涨期权。 棉花期货月度策略报告一、2月行情走势回顾2月ICE棉花主力合约自低位反弹,受肺炎疫情的影响,外棉在春节期间大幅走低,随着市场担忧渐减,叠加美棉出口需求旺盛,ICE棉逐渐走高,但2月下旬新冠肺炎有在全球扩散的趋势,ICE美棉暴跌至66美分/磅的低位;郑棉主力合约重心上移,2月3日开盘当天,包括棉花在内的众多大宗商品跌停,次日CF2005合约创下了12130点的低位,不过郑棉就此低开高走,缓步回升,并于17日因印度蝗灾而涨停,随后在疫情的担忧下重心逐渐下移。图1:内外盘棉花期价图2:棉花期现市场价格(元/吨)资料来源:华安期货投资咨询部;Wind二、供需分析2.1全球库存略有增加表1:全球棉花供需平衡表调整单位:万吨2015/162016/172017/182018/192019/201月预测2月预测产量2093.72322.72695.12591.22623.12641.7进口771.7820.8895.9922.3954.4948.2出口755.5824.1901.6897.6954.7948.1消费2465.42529.52672.92617.72617.52591.2期末库存量1962.81748.117621757.61732.91788库存消费比79.61%69.11%67.31%67.14%66.2%69%资料来源:华安期货投资咨询部;USDA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2月份全球产需预测,2019/20年度全球棉花产量预估为2641.7万吨,较上月增加18.6万吨;消费预估为2591.2万吨,较上月减少26.3万吨;期末库存预估为1788万吨,较上月增加55.1万吨;库消比预估为69%,较上月增加2.8%。受消费减少的影响,全球棉花整体供应仍然较为宽松。 棉花期货月度策略报告与供需报告的预测结果不大一致的是2月21日USDA展望论坛预计,2020年美国棉花种植面积为1250万英亩,同比减少9%,产量同比减少3%。全球植棉面积预计为3310万公顷,同比减少4%,产量同比下降2.3%,而消费增长1.7%,库存下降3.3%。总体来看,本次论坛预计全球棉花供应减少,而消费有所增加,且由于中国棉花去库存效果显著,将导致全球库存终结连续四年增加的趋势,这种趋势的改变将为国际棉价提供支撑。虽然新冠病毒疫情使市场对宏观经济产生担忧,但美棉出口连续数周保持旺盛增长势头,在中国以外地区的采购和成交情况良好,说明全球消费旺盛,尤其是南亚地区。印度农业部预计本年度棉花产量同比增加25%,事实上自新棉上市之后,其国内棉价就一路走低,导致MSP收购量也较大,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因棉价太低,印度棉花公司已开始商业化收购。不过目前印度新棉的日上市量有所下降,棉价或有回升的可能。伴随北半球春耕时节的临近,全球棉花库存水平逐渐降低,出口需求的亮眼表现也为美棉价格带来较强支撑。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新冠疫情在中国得到控制,但韩国、意大利等国病例的猛增令疫情在中国以外的地区有爆发的趋势,利空国际棉价,预计短期国际棉价以震荡为主。图3:1%关税下国际棉花进口成本(元/吨)资料来源:华安期货投资咨询部;Wind2.2储备棉轮入量增加,支撑作用有限春节之后为稳定棉市,储备棉轮入量增加,在2月7日、10日达到最高点18000吨,由于郑棉期价较低,市场参与积极性很高,成交量较节前明显增加,节后一周的成交总量甚至超过前两个月,对市场棉价起到一定的支撑。随着棉价回升,轮入量也从2月12日恢复至7000吨/日,成交量重新走低。距离本轮收储工作结束还剩一个多月,在疫情平息前为棉价大幅震荡留有缓冲时间,但由于收储数量所限,其对棉市的影响也有限。 棉花期货月度策略报告图4:储备棉轮入情况资料来源:华安期货投资咨询部2.3内外棉价差缩小,外棉竞争力下降图5:我国月度进口棉花量(吨)图6:1%关税下内外棉价差(元/吨)资料来源:华安期货投资咨询部;海关总署;Wind海关统计,2019年我国累计进口棉花184.92万吨,同比增长17.57%。2019/20年度,我国累计进口棉花41.50万吨,同比减少30.18%。受疫情影响,2月中上旬国内防控措施严格,棉纺产业链上下游交投活动一度停滞,近期港口物流开始复工,巴西棉、澳棉有零星成交。随着纺企复工,下游采购需求将渐有起色,进口棉市场也将开始活跃,但因国际棉价持续偏强,导致近期内外棉价差缩小,外棉竞争力有所下降。18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开展对美加征关税商品市场化采购排除工作,包括美棉,以履行中美签署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此举利好美棉进口。不过就目前来看,疫情对纺织服装行业造成的冲击较大,国内棉花消费恐受影响,虽然有望扩大对美棉的进口,但进口棉总量预计将下滑。 棉花期货月度策略报告小结:USDA论坛展望全球棉花消费有望增加,而供应减少,令全球棉花价格得到支撑,但新冠疫情在中国以外的地区有爆发的趋势,利空国际棉价,预计短期国际棉价以震荡为主;纺企复工之后,进口棉交易略有好转,但受疫情影响,国内对进口棉的需求预计有所下降。2.4纺企延迟复工,库存增加过快根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测算,截至2月初全国棉花工业库存约112.5万吨,环比增加69.6%,同比增加14.1%。被抽样调查企业纱的库存为33.3天销售量,环比增加13.6天,同比增加11.7天,比近三年同期平均水平高16天;布的库存为60.7天销售量,环比增加17.1天,同比增加25.8天,比近三年同期平均水平高21天。图7:国内棉花工业库存(万吨)图8:纱线库存(天)资料来源:华安期货投资咨询部;Wind受疫情影响,纺企复工时间较往年推迟约大半个月,且物流和疫情防控措施导致整个产业链流通不畅,棉纺原料库存增加过快。虽然自2月中下旬开始各地棉纺企业复工率有所提高,但疫情防控使人员流动受限,企业开机率仍不乐观。而已开工的企业,新增订单稀少,预计只有当疫情影响解除,棉纺产业才会回暖。图9:坯布库存(天)图10:328棉花现货价对郑棉主力合约基差(元/吨) 棉花期货月度策略报告资料来源:华安期货投资咨询部;Wind2.5进口棉纱交易略有好转2019年我国累计进口棉纱195.28万吨,同比下降5.39%。由于春节放假、新冠疫情及下游因复工延迟而采购大幅推后的影响,1月中旬至2月下旬前,中国各主港虽然外纱抵港、入保税库数量波动不大,但清关、出货却不理想。据棉纱贸易商反映,随着沿海地区纺企复工,进口棉纱询价、看货、成交较2月上旬明显反弹。但从调查来看,下游企业仍以完成春节前订单为主。目前国内疫情形式得到有效控制,但国外疫情形式渐渐严峻,3、4月份接单形势能否大幅好转有待观察。图11:我国月度进口棉纱量(吨)图12:内外棉纱价差(元/吨)资料来源:华安期货投资咨询部;Wind2.6受疫情冲击,上半年国内棉花消费预计大幅减少新冠状病毒的爆发为鼠年的开始平添了几分悲情。有专家预测,如果防控及时得力,疫情持续时间较短,对经济的冲击也主要局限在一季度,预计一季度全国GDP增速为4%,全年GDP均值保持在5.2%左右。在宏观经济承压的背景下,春节之后第一个交易日郑棉合约大多以跌停完成鼠年首秀。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许多行业人士对棉市的看法由乐观转为悲观。因而在节后的首周里,储备棉成交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前两个月的成交总量,尤其是挂牌量不断增加,仍难以满足交储需求。重挫棉价的罪魁祸首是疫情,因为疫情导致棉纺企业停工,采购停滞,需求减少。疫情之下,我国棉花消费究竟受到多少影响?1、从纺企的角度来看,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抽样调查显示,2月初被抽样调查企业纱产销率为73%,环比下降25.6%,同比下降18.6%,比近三年同期平均水平下降24%;布的产销率为63.3%,环比下降31.4%,同比下降32.6%,比近三年同期平均水平低32.9%。 棉花期货月度策略报告图13:纺织企业纱、布产销率资料来源:华安期货投资咨询部;中国棉花网目前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棉纺企业于2月中下旬陆续复工。由于开工推迟,棉花等原料采购相应推迟,导致产销率大幅下降,对棉花的需求也远不如往年同期。且疫情爆发后,生产全面停滞,必然有部分订单取消或者转移,使棉花消费减少。2、从进口商角度来看,当前最大的变数是已经签订的近月合同能否执行。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一月下旬以来内外棉花价差收窄,外棉竞争力下滑。其次,受疫情影响,纺企延迟开工,且运输交通极其不便,部分买家主动要求暂缓合同执行。最后,春节以来下游消费变差,纺企资金压力较大,同时由于疫情产生隔离,导致务工人员变动与流失的情况较频繁,对合同顺利执行产生重重阻碍。据了解,有的买家已通知销售方推迟15-30天交货,但疫情一日不结束,履约风险就一日居高不下,利空棉花消费。3、从机构预估数据来看。二月美农供需报告在考虑疫情的影响下,预估2019/20年度中国棉花消费将减少21.7万吨,天下粮仓预估为20万吨,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疫情可以在短期内结束。虽然目前棉纺织行业陆续复工,但笔者认为疫情带来的影响在短期内无法消除。2020年上半年国内棉花需求预计将大幅下滑,而且中国纺织业对东南亚等国的棉纱、坯布进口也将下降,短期棉价难上涨。2.7中美贸易向好背景下,棉价终将柳暗花明中美签订的第一阶段协议暂时缓解了贸易争端,本应为全球棉花消费增长带来积极影响,但疫情可能造成中国棉花消费减少,导致棉市的不确定性增加,抵消了一部分利好,但值得注意的是,中美贸易关系缓和带来的将是贸易管控趋于放松,虽然短期这一利多会被疫情冲淡,长期来看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全球的棉花消费,都有积极影响,棉价也终将柳暗花明。 棉花期货月度策略报告小结:综合以上因素可知,纺企虽然复工,但接单情况并未好转,当前国外疫情越来越严峻,后市仍需观望。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国内棉花消费预计大幅减少,棉花上涨动力不足。但长期来看中美贸易第一阶段协议的签订对国内棉花消费具有积极和长远的影响,待疫情影响消除之后,棉价终将柳暗花明。三、后市展望与操作策略操作建议:USDA论坛展望全球棉花消费有望增加,而供应减少,令全球棉花价格得到支撑,但新冠疫情在中国以外的地区有爆发的趋势,利空国际棉价,预计短期国际棉价以震荡为主;纺企复工之后,进口棉交易略有好转,但受疫情影响,国内对进口棉的需求预计有所下降。纺企虽然复工,但接单情况并未好转,当前国外疫情越来越严峻,后市仍需观望。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国内棉花消费预计大幅减少,棉花上涨动力不足。但长期来看中美贸易第一阶段协议的签订对国内棉花消费具有积极和长远的影响,待疫情影响消除之后,棉价终将柳暗花明。操作上,短线建议12500-13500区间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