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证券]:智能网联系列之十:11部委下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把握汽车智能网联机遇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智能网联系列之十:11部委下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把握汽车智能网联机遇

交运设备2020-02-24唐旭霞、梁超国信证券键***
智能网联系列之十:11部委下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把握汽车智能网联机遇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行业研究 Page 1 证券研究报告—动态报告/行业快评 汽车汽配 智能网联系列之十 超配 (维持评级) 2020年02月24日 11部委下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把握汽车智能网联机遇 证券分析师: 梁超 0755-22940097 liangchao@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5080001 证券分析师: 唐旭霞 0755-81981814 tangxx@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9080002 事项: [Table_Summary] 近日,发改委等11个国家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通知”,明确发展战略远景和主要任务。 国信汽车观点: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子化的推进,无人驾驶已经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汽车(ADAS)和车联网(V2X)分别是实现无人驾驶的内部和外部要求。比较而言,ADAS技术只需要在车体本身做传感器加装和算法改进,相较于具备强外部性的V2X技术更易推进,是智能汽车的早期技术,目前国内国外在跑的中高端车型上基本加装了部分ADAS功能,几乎能协助车辆达成L3级别以下的自动驾驶。要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乃至无人驾驶,其制衡点更多在于车际互联(V2X)技术,这项技术简单化理解就是以联网通信的模式强化感知,相当在车辆上加装了更为灵敏的“眼睛”,实现真正的车路协同。但是V2X技术具备强外部性,要求对整体道路基建做整改,对通信协议做规范,同时对高速移动通信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V2X这项技术在国内极高概率是以智能互联示范区的模式推进。我们认为,要充分发挥V2X下车路协同的优势,传输信息和信号,需要非常大的流量和带宽以及很短的延时,差之毫厘失之千里,5G技术即成为车联网V2X中的关键制衡。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在全球通信产业的地位提升,未来汽车智能驾驶不仅限于硬件端(ADAS),还将向通信端发力,这期间搭建通讯收发设备,覆盖5G应用网络的智能互联示范区将获得迅速发展。我们从短中长期梳理无人驾驶发展侧重,短期(3-5年)关注ADAS渗透率提高带动传感器产业链发展,中期(5-10年)关注L4级别成熟后共享汽车引领的出行方式颠覆,长期(10年以上)关注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荐1)从ADAS切入智能驾驶的德赛西威、华域汽车、均胜电子、保隆科技、星宇股份和科博达;2)国内智能互联示范平台企业中国汽研。 评论: 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两轮文件梳理和回顾  本轮政策要点梳理:我们主要梳理了本轮《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战略愿景和主要任务,本次政策文件主要对我国到2025年的智能汽车行业的发展做出宏观指引,核心发展任务正如我们此前行业前瞻深度所分析的,囊括汽车零部件——ADAS(感知+决策+执行),通信——V2X在内的车联网,测试评价——智能互联示范区(大数据平台、评价规范),基建——5G下的智慧城市等跨越各行业多领域的综合发展。 本次政策文件战略愿景—— 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相关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等)实现区域覆盖,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Page 2 展望2035到2050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绿色、文明的智能汽车强国愿景逐步实现,智能汽车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本次政策文件主要任务—— (一)构建协同开放的智能汽车技术创新体系。1.突破关键基础技术;2.完善测试评价技术;3.开展应用示范试点。 (二)构建跨界融合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体系。4.增强产业核心竟争力;5.培育新型市场主体;6.创新产业发展形态;7.推动新技术转化应用。 (三)构建先进完备的智能汽车基础设施体系。8.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9.建设广泛覆盖的车用无线通信网络;10.建设覆盖全国的车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能力;11.建设覆盖全国路网的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12.建设国家智能汽车大数据云控基础平台。 (四)构建系统完善的智能汽车法规标准体系。13.健全法律法规;14.完善技术标准;15.推动认证认可。 (五)构建科学规范的智能汽车产品监管体系。16.加强车辆产品管理;17.加强车辆使用管理。 (六)构建全面高效的智能汽车网络安全体系。18.完善安全管理联动机制;19.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20.加强数据安全监督管理。  上轮政策要点回顾:本次国家发改委下发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并非首次,早在2018年1月5日,国家发改委就印发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当时的征求意见稿主要提出三点战略愿景和六点战略任务,对2020年、2025年及2035年我国智能化发展进度进行了相对定量的指引。核心发展任务和本轮政策文件基本规划一致。 2018年征求意见稿战略愿景—— 1)到2020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中高级别智能汽车实现市场化应用,重点区域示范运行取得成效,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覆盖率达到90%,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实现全覆盖; 2)到2025年,新车基本实现智能化,高级别智能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人-车-路-云”实现高度协同,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基本满足智能汽车发展需要; 3)到2035年,中国将率先建成智能汽车强国,全民共享“安全、高效、绿色、文明”的智能汽车社会。 2018年征求意见稿战略任务—— 1)构建智能汽车技术创新体系; 2)构建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体系; 3)构建智能汽车路网设施体系; 4)构建智能汽车法规标准体系; 5)构建智能汽车产品监管体系; 6)构建智能汽车信息安全体系。  5G商用叠加政策驱动,汽车智能化有望驶入快车道 5G商用临近,或为无人驾驶进展重要推手。汽车车联网是智能驾驶必经之路,车联网涉及到人和车,车和车,车和路之间的通讯,我国5G规模化商用在即,低延时、高密度、高可靠的通信网络为车联网打开突破口。2019年1月,工信部部长苗圩透露,今年会给一些地区发放5G临时牌照。此前,三大运营商也表示,5G在2019年进入预商用阶段,2020年开始规模商用,时点临近。2019年3月,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上苗圩透露,他已经与交通运输部部长达成了重要的共识,就是在中国的公路上要加快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的改造。把道路的一些标识、道路的红绿灯以及道路的管理规则,都通过智能化的改造固化下来。2020年2月10日,工信部正式向电信、联通、广电三家运营商颁发无线电频率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Page 3 使用许可,同意三家企业在全国范围共同使用3.3GHz~3.4GHz频段用于5G室内信号覆盖,进一步推动我国5G系统部署和商用进程。 政策逐年深化,2020年是关键节点。2016年被认为是无人驾驶的投资元年,2017年以来政府相关政策法规出台速度明显加快。根据我们的统计,2017年发布的相关文件主要从相对宏观(汽车、人工智能)和相对微观(信息安全、V2X)的层面提出规划和制定标准,而2018年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是站在智能汽车的宏观层面对产业内的细分领域提出规划,规划更专,规格更高;2018年底工信部发布《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强调通信和计算融合的智能汽车产业体系,在车联网层面上做出了中长期规划。2020年初,国家发改委继2018年初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后再度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强调智能汽车发展任务。我们认为,国内无人驾驶产业即将到达首个政策节点——2020年:1)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要求到2020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中高级别智能汽车实现市场化应用;2)《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中要求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上。 表1:2017年至今的智能汽车政策梳理 政策 时间 制定机构 主要内容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7.4.6 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 完善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发展动力; 强化基础能力,贯通产业链条体系; 突破重点领域,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加速跨界融合,构建新型产业生态。 《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白皮书》 2017.6.12 联盟信息安全工作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梆梆安全研究院 首次建立了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方法论,从本质层面解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之所急。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 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7年)》(征求意见稿) 2017.6.13 工信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将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架构定义为基础、通用规范、产品与技术应用和相关标准四个部分;根据各具体标准在内容范围、技术等级上的共性和区别,将这四部分细分成14 个子类。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2017.7.20 国务院 多次提及发展自动驾驶、车联网等职能技术,并要在智能交通建设和自主无人驾驶技术平台、高端人工智能人才等方面实现突破。 《合作式智能交通系统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 2017.9.18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长安汽车、清华大学、上海国际汽车城等16 家单位 通过对道路安全、通行效率和信息服务等基础应用的分析,定义在实现各种应用时,车辆与其他车辆、道路交通设施及其他交通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交互内容、交互协议与接口等,来实现车用通信系统在应用层的互联互通。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2017.12.14 工信部 提出四项重点任务:人工智能重点产品规模化发展;加强人工智能核心基础能力;深化发展智能制造;构建支撑体系。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 2018.01.05 发改委 提出1)到2020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中高级别智能汽车实现市场化应用; 2)到2025年,新车基本实现智能化,高级别智能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3)到2035年,中国将率先建成智能汽车强国。 《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规程(试行)》 2018.08.03 (工信部委托)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自动驾驶功能的各检测项目对应测试场景、测试规程及通过条件。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直连通信使用5905-5925MHz频段管理规定(暂行)》 2018.10.25 工信部 规划了5905-5925MHz频段共20MHz带宽的专用频率资源,用于基于LTE(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演进形成的V2X(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之间的直连通信)智能网联汽车的直连通信技术,同时,对相关频率、台站、设备、干扰协调的管理作出了规定。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方案》 2018.11.08 工信部 针对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等薄弱环节,引导企业加大投入,集聚资源,攻克发展短板,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18.12.27 工信部 第一阶段,到2020年,将实现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跨行业融合取得突破,具备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实现特定场景规模应用,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上,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第二阶段,2020年后,技术创新、标准体系、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和安全保障体系将全面建成,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和5G-V2X逐步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人-车-路-云”实现高度协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得到更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