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上海证券]:2010年12月宏观经济数据点评:通胀压力缓解,节前加息概率下降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10年12月宏观经济数据点评:通胀压力缓解,节前加息概率下降

2011-01-21上海证券学***
2010年12月宏观经济数据点评:通胀压力缓解,节前加息概率下降

1重要提示:请务必阅读尾页分析师承诺和免责条款。  主要观点: 经济运行平稳,成功实现“软着” 经济增速主动适度回落,经济运行平稳,成功实现“软着陆”。这意味着未来通货膨胀的长期压力依然可控。投资和消费增长平稳,意味着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强劲。世界经济复苏和中国经济转型提速将避免中国资本市场再现2008年颓势。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 农村水利设施投资为主的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有望为 2011 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提供有力支持。预计 2011 年中央投资将集中在战略新兴产业、保障房建设和高铁、城铁等领域。我们倾向于认为房地产投资增速将继续高位回落,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差距将缩小,但城镇化和区域化建设仍将支撑其增速高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消费保持稳定增长 去年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较快增长的外部动力是:汽车和家电下乡等政策推动了消费升级换代。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初步建成刺激了农村消费。从消费增长的内生动力看,我们认为中国将逐步进入内需增长的时代。收入效应到替代效应的转化,将从温饱到休闲、娱乐和保健等更高消费层次的过渡。 通胀压力缓解 节前加息概率降低 12 月 CPI 同比增长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翘尾因素在年底消失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出现累加效应等。通胀担忧有所缓解,预计春节前出台加息概率不大。在充裕货币推手的作用下,1月份的物价上涨幅度有可能超越往年环比上涨0.9%的均值;这样,2011年1月份的CPI极有可能在经历2010年12月份的短暂回落后,再创新高,届时加息概率将加大。 日期:2011年1月21日 胡月晓 021-53519888-1917 huyuexiao@sigchina.com 执业证书编号:S0870510120021 舒廷飞 021-53519888-1972 henry.shu@126.com 执业证书编号:S0870110090001 报告编号: 相关报告: 通胀压力缓解 节前加息概率下降 ——2010年12月宏观经济数据点评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研究 /数据点评 宏观数据点评 22011年1月21日 2010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 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公布,2010年GDP同比增长10.3%,2009年为9.2%。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8%。三季度为9.6%。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7%,增速比上年加快4.7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 19.6%,二季度增长 15.9%,三季度增长13.5%,四季度增长13.3%。 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78140亿元,比上年增长 23.8%,增速比上年回落6.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1415亿元,增长24.5%,回落5.9个百分点。 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54554亿元,比上年增长 1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 2010 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 3.3%,其中食品上涨 7.2%。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6%,环比上涨0.5%。2010年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5.5%,12月份上涨5.9%,环比上涨0.7%。2010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6%,12月份上涨9.5%,环比上涨1.1%。 表1 2010年国民经济主要数据 总体判断: 经济运行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综合各方面情况可总结为:增速适度主动回落,经济运行平稳,成功实现“软着陆”。这意味着未来通货膨胀的长期压力依然可控。投资和消费增长平稳,意味着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强劲。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中的领先成长型经济体,目前看不出有改变的迹象。签于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坚定成长步伐,当前的中国资本市场再现2008年颓势的概率不大 通胀担忧有所缓解,预计春节前出台加息概率不大。当前物价绝对水平的上涨具有季节性的特征,在充裕货币推手的作用下,1月份的物价上涨幅度有可能超越往年环比上涨 0.9%的均值;这样,2011 年 1指标名称 10/12 10/11 10/10 10/09 10/08 10/07 10/06 10/05 10/04 10/03 10/02 GDP 9.8 - - 9.60 - - 10.30 - - 11.90 - 工业增加值 13.50 13.30 13.10 13.30 13.90 13.40 13.70 16.50 17.80 18.10 12.8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9.1 18.70 18.64 18.84 18.40 17.90 18.30 18.66 18.50 18.00 22.10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24.50 24.90 24.40 24.50 24.80 24.90 25.50 25.90 26.10 26.40 26.60 房地产投资 33.20 36.50 36.50 36.40 36.70 37.20 38.10 38.20 36.20 35.10 31.10 CPI 4.60 5.10 4.40 3.60 3.50 3.30 2.90 3.10 2.80 2.40 2.70 PPI 5.90 6.06 5.04 4.33 4.32 4.84 6.41 7.13 6.81 5.91 5.39 数据来源: CEIC、上海证券研究所 宏观数据点评 32011年1月21日 月份的CPI极有可能在经历2010年12月份的短暂回落后,再创新高,届时加息概率将加大。 一、工业增加值持续反弹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7%,增速比上年加快4.7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 19.6%,二季度增长 15.9%,三季度增长 13.5%,四季度增长 13.3%。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16.5%,轻工业增长13.6%。分行业看,在39个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实现比上年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长14.9%,中部地区增长18.4%,西部地区增长 15.5%。2010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38828 亿元,同比增长 49.4%,比上年同期加快 41.6 个百分点。在39个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 图 1 工业增加值增速当月同比、环比继续回升 图 2 工业增加值: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当月同比 0510152025频率2004-062004-122005-062005-122006-062006-122007-072008-022008-082009-032009-092010-042010-10-15-10-505101520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比上月增速加快051015202504/0104/0404/0704/1005/0105/0405/0705/1006/0106/0406/0706/1007/0107/0407/0707/1008/0108/0408/0708/1009/0109/0409/0709/1010/0110/0410/0710/10051015202530轻工业:当月同比 月重工业:当月同比 月数据来源:CEIC、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我们分析工业增长数据认为,短期内工业增长下滑的势头已经企稳,并出现稳步回升。从10-12月的工业增加值出现逐月回升意味着工业增长的势头保持不变。重工业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度较大,是由目前我国制造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的。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为重工业的升级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而发电量数据从另一个方面验证的重工业的恢复过程。 从长期看,我国工业经历长期高速发展后,面临新的周期性调整压力,进入需要加快转型和升级的新阶段。未来工业增长的目标是:从主要依靠规模扩张、过度消耗能源资源的粗放发展向注重效率、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扩内需和服务消费需求将成为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着力点。 中西部工业增速超过东部,我们认为这是产业区域间转移的必然结果。随着东部工业的升级,未来中国产业区域转移的趋势将不可逆传。国家从财政、金融和土地等方面支持中西部地区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 宏观数据点评 42011年1月21日 首选地,这实质是把资本继续留在国内。产业的区域间转移将对中国工业增长带来新动力。 图 3发电量同比出现反弹 图 4 工业增加值增速的行业比较 -15-5515253545频率04/0404/0804/1205/0405/0805/1206/0406/0806/1207/0407/0807/1208/0408/0808/1209/0409/0809/1210/0410/08发电量:当月同比发电量:累计同比 0510152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数据来源:CEIC、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CEIC、上海证券研究所 二、投资结构继续改善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 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增速比上年回落6.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1415亿元,增长24.5%,回落5.9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6725亿元,增长19.7%,回落7.6个百分点。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8.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3.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5.6%。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2.8%,中部地区增长26.9%,西部地区增长26.2%。20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8267亿元,增长33.2%。 图 5 农村水利设施投资拉动第一产业投资增长 图 6 中央投资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增速下降 -40-2002040608010004/0204/0504/0804/1105/0205/0505/0805/1106/0206/0506/0806/1107/0207/0507/0807/1108/0208/0508/0808/1109/0209/0509/0809/1110/0210/0510/0810/11第一产业:累计同比第二产业:累计同比第三产业:累计同比 -2002040608010001/0201/0802/0202/0803/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