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莫尼塔]:汽车行业研究周报:关注不确定中的确定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汽车行业研究周报:关注不确定中的确定

交运设备2010-05-28陈殷莫尼塔意***
汽车行业研究周报:关注不确定中的确定

行业研究周报•汽车 2010年5月27日星期四 本研究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报告根据国际和行业通行的准则,以合法渠道获得这些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报告不能作为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无论是否已经明示或者暗示。 莫尼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1 新能源汽车:关注不确定中的确定 超配(维持) 核心提示 我们正处于新能源汽车政策鼓励环境的建立阶段,虽然比较一致的共识是认为电动汽车是最终方向,但在这一过程中尚存在具体技术的不确定性。我们认为在各种技术的不确定性中相对确定的两个角度在于:1)弱混/轻混车型最可能首先形成量产规模,对相关的电池电机电控等产品带来实际需求;2)未来的锂电池应用还具有不确定性,相对确定的角度是其上游的锂资源。 报告摘要  新能源车发展将经历不同投资角度的三个阶段,是一个由泛而精的逐渐收敛过程。首先是政府建立优惠政策环境,这一阶段与新能源汽车概念相关的标的往往都有机会受益,目前我们正处于这一阶段。其次在政策鼓励环境确立后企业进行量产。具体车厂的量产产品技术选择使市场对主流技术路线的认识逐渐清晰,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标的将收窄至具体形成量产的技术路线相关产品上。而最终的消费者接受阶段将使收获财务回报的具体产品清晰出来,提供更为收敛的新能源投资标的。  业界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路径的看法正逐渐趋同,即共同承认电动汽车是未来的方向,而混合动力是目前最现实的选择。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是否会出现不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直至电动汽车技术成熟推广的情况我们认为概率不大。大量不具备电动车量产能力的国内车厂参与新能源车补贴的切入点可能在于弱混/轻混领域。  近日已有车厂宣布未来将把所有新车至少默认改为弱混车型,可能形成各车厂纷纷加快弱混车型量产的现象。弱混/轻混的规模化量产将来带两个影响:1)由于价格差异不大但存在节油特点,消费者购买决策时弱混能够形成有效影响,提升车厂的竞争力;2)乘用车上大量的实际应用将为生产弱混和轻混系统的电池、电机、电控产品提供可观的新增需求量。 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技术的发展是新能源汽车量产应用的主要限制,我们认为短期内镍氢等成熟电池技术更有望受益于弱混/轻混车型的量产进程,而长期来看既然混合动力向电动车转变的路径确定,则镍氢电池向锂电池转化的路径也相对确定,面对不确定的具体电池产品,我们更倾向于选择上游锂资源。 行业分析师 陈殷 010-84486606-622 ychen@cebm.com.cn 行业研究•汽车 请 莫尼塔(北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2 2010年5月27日 新能源汽车的三阶段投资逻辑 中国汽车销量在2009年达到1300多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2010年更有望达到1600万辆以上。同时相比于美国2.5亿辆的汽车保有量,中国目前的汽车保有量仅为6300万辆左右。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所带来的石化能源压力毋庸置疑,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是被广泛认同的方向,因此我们需要讨论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及其中的投资逻辑。 我们认为新能源车在中国的发展需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政府建立优惠政策环境是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必要前提。由于新兴产业的未知风险较大,投入与获得回报的时间过长,企业往往不愿意主动承担风险进入新兴产业领域,新能源汽车的推进首先需要政府的政策环境支持。其次在政策鼓励环境确立后才有可能吸引企业愿意进行量产投放,而最终还需要迎来消费者的检验。随着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标准及鼓励政策的陆续推出,我们已经处于第一阶段之中。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三阶段存在不同的投资角度,并且是一个由泛而精的逐渐收窄过程。在政策建立阶段,只知方向而不知具体,更无从谈起真金白银的回报,与新能源汽车概念相关的标的往往都有机会受益,而受益时点来自于新能源汽车政策发布的冲击。在具体产品量产阶段,具体车厂的量化产品技术选择将使得市场对主流技术路线的认识逐渐清晰,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标的将收窄至具体形成量产的技术路线相关产品上。而最终的消费者接受阶段将使得具体收获财务回报的产品清晰出来,提供更为收敛的新能源投资标的。 图表 1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三阶段 阶段 阶段一: 政策鼓励环境建立 阶段二: 具体产品量产 阶段三: 消费者接受 基本面 政府宣布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最终建立起鼓励的具体鼓励方式。 车厂认可政府提供的政策鼓励环境,相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愿意提供具体量产的车型 对于车厂生产的量产车型,即使在政府提供优惠鼓励政策的环境下,消费者是否愿意购买以及更愿意购买哪种量产车型将面临考验。 投资思路 这一阶段缺乏实际可见财务回报,也难以确认具体哪种产品能最终通过市场检验;机会主要来自政策出台所带来的预期刺激。由于出现具体量产车型,被车厂在量产时选用最多的技术路线产品将最受益。 销量最好的新能源车型将成为被消费者所接受的产品,带来真实的财务回报,与具体车型相关的企业成为受益标的 数据来源:莫尼塔 图表 2 今年出台的部分重要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 日期 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 2010年5月 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中明确提出,“继续做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5月底前有关部门要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 2010年4月 工信部发布《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2010年3月 四部委在天津召开扩大节能和新能源推广工作座谈会,就节能汽车财政补助方案、新能源汽车试点推广方案听取有关专家和汽车企业意见。 2009年12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将在5个试点城市对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 数据来源:莫尼塔 行业研究•汽车 请 莫尼塔(北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3 2010年5月27日 业界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路径的看法逐渐趋同 过去短短数年间出现过多种多样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一些新能源车技术路线也经历了从被推崇转而被放弃的过程,如醇类汽车在中国的发展最终由于与民争粮而被放弃。目前讨论较多的三种技术路线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而全球不同的车厂从技术积累来看也偏重于不同的技术路线。如日本车厂偏重于混合动力技术、欧洲车厂偏重于对传统汽柴油机的优化,而美国车厂近期偏向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路线。 中国新能源车技术路线在企业和政府之间存在较多的讨论,上周工信部副部长苗圩表示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还将陆续出台,具体的新能源汽车路线选择上相关部委8月份会对外公布结果。而我们观察到企业间对新能源车技术发展路径的看法也在逐渐趋同。 中国十家大型汽车企业联合成立的“电动汽车产业联盟”(T10),近日正式商定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明确必须由混合动力过渡到纯电动。当前应全面推广混合动力技术,加快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以促进电池技术的突破与发展。与此同时,加强纯电动汽车的科技攻关,加快示范试点,全面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此外是密切跟踪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发展,加强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并因地制宜鼓励发展替代燃料汽车。而与此同时,拥有全球最成功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的丰田汽车在近日也宣布将出资5000万美元与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tesla)汽车公司合作开发电动汽车。 我们认为业界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路径的看法正逐渐趋同,即共同承认电动汽车是未来的方向,而混合动力是目前最成熟和现实的选择。 图表 3各种新能源汽车 数据来源:莫尼塔 图表 4部分国际车厂的新能源汽车 公司 车型 丰田 普锐斯混合动力轿车 通用 Conver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 Volt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 欧宝 Ampera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 宝马 宝马7 Active混合动力轿车、 Mini E纯电动轿车 奔驰 Smart纯电动轿车 三菱 i-Miev纯电动轿车 雷诺 ZE系列纯电动轿车 日产 Leaf纯电动轿车 本田 Insight混合动力轿车 数据来源:莫尼塔 图表 5 新能源车技术的主要强项 公司 汽柴油机优化混合燃料 混合动力插电式强混 纯电动 燃料电池 大众 √ 奔驰 √ √ 宝马 √ √ 通用 √ √ 福特 √ √ 丰田 √ √ 本田 √ √ 日产 √ 现代 √ √ √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行业研究•汽车 请 莫尼塔(北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4 2010年5月27日 混合动力技术更符合大部分国内车厂的现状 “弯道超车”是媒体近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比喻,而能否实现弯道超车的目标仍然需要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对比三种主要的新能源车技术路线,燃料电池相对距离我们最为遥远,在燃料电池的技术上日本车厂相对最为领先,同时仍然没有解决氢燃料电池的安全问题以及大量使用后氢原料的来源问题,目前试验阶段的氢通过电解水获得,而电解水的过程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对于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是争论较多的两种技术路线,简单来看,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的变化是电能在汽车动力供应中担负的比例逐渐上升的过程。目前逐渐趋同的看法是认为纯电动汽车将是未来的目标,而对于混合动力是否还有必要发展则出现一定分歧。从我们与国内一些新能源汽车技术专家的交流来看,目前需要面对的现实是大多数国内车厂仍未到可以量产纯电动汽车的阶段,这主要是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限制:1)电动车整车性能是否稳定,如续航能力等;2)电池充电的便捷程度,部分车型在15分钟充好电池的代价是对电池性能的损伤;3)大规模充电设施的建立还需经历对电磁辐射等方面的分析。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是否会出现不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直至电动汽车技术成熟推广的情况我们认为概率不大,而且从之前中国10大车厂电动车产业联盟的技术路线来看车企也倾向于先提供混合动力的产品进入新能源车领域,然后再逐渐实现电动车的产业化。 图表 6 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的比较 混合动力 纯电动 燃料电池 优势 • 容易实现,接近实用 • 续航里程长 • 对电池要求相对不高 • 依赖电力不依赖原油 • 清洁排放 • 依赖电力不依赖原油 • 能量转换效率高 • 清洁排放 劣势 • 仍存在对石油的依赖 • 对电池性能要求高 • 需要配套充电设施 • 成本过高 • 生产氢也需要耗能 • 氢的存储存在安全隐患 数据来源:莫尼塔 图表 7 部分国内车厂新能源车车型 序号 车厂 车型 上市时间 销量(辆) 1 比亚迪 F3DM双模电动车 2008.12 约100辆 2 比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