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华龙证券]:2014年1月外贸数据点评:对“超预期”增长保持谨慎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14年1月外贸数据点评:对“超预期”增长保持谨慎

2014-02-13曹明、张晓华龙证券李***
2014年1月外贸数据点评:对“超预期”增长保持谨慎

请参阅文后免责条款 报告日期:2014年2月13日 事件: 海关总署2月12日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824亿美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出口2071.3亿美元,同比增长10.6%;进口175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 %;贸易顺差318.6亿美元。 核心观点: 2014年1月我国进出口均出现超预期增长,受益于外部环境的改善与国内经济调结构步伐的加快。但是在季节性因素与高基数的前提下数据录得“开门红”,而其中个别指标出现背离,对此我们保持谨慎态度,良好势头的持续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外贸进出口增速与贸易差额(200901-201401) 数据来源:WIND,华龙证券 华龙证券 经纪业务管理总部研究部 研究员:曹 明 执业证书编号:S0230513080003 邮 箱:sjcm431@163.com 电 话:0931-4890521 研究员:张 晓 执业证书编号:S0230207120429 邮 箱:zhangx@hlzqgs.com 电 话:0931-4890358 宏观数据点评 对“超预期”增长保持谨慎 ——2014年1月外贸数据点评 宏观数据点评 1 特别声明: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编制而成,报告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文中的操作建议为研究人员利用相关公开信息的分析得出,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负。 点评: 2014年1月我国进出口均出现超预期增长,开局较好,在受到春节因素影响以及去年高基数的背景下,1月份进口与出口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大幅高于去年12月进出口数据。一方面主要受益于欧美经济体外部需求的复苏与外部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仍然不排除有热钱流入的因素,数据存在“虚胖”成分。 一般贸易比重增加,加工贸易比重减少。1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3502.3亿元,增长18.4%,占我外贸总值的57.7%,较去年同期提升5.4个百分点,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6985.7亿元,下降2.7%,占我国外贸总值的29.9%。在一般贸易比重增加的同时,加工贸易份额跌破了30%,并且加工贸易项下的进口同比出现下降,预示着未来两三个月的出口形势仍需谨慎乐观。 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增势表现较好。1月,中欧双边贸易总值3411.9亿元,增长14.6%;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2992.3亿元,增长8.8%;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2590.6亿元,增长11.3%;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1700.5亿元,增长7.8%;内地与香港贸易总值为1667.3亿元,下降20.6%。在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中,对美国、欧盟这些发达国家出口增速均有明显回升,内地与香港贸易出现下降,对日本贸易出现由去年全年的同比下降转为同比上升的局面。由此可以看出1月份对出口出现大幅增长的贡献因素主要集中在日本和欧盟。 宏观数据点评 2 特别声明: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编制而成,报告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文中的操作建议为研究人员利用相关公开信息的分析得出,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负。 对外资企业依赖减轻,民营企业比重提升。1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0279.3亿元,增长3.7%,占我外贸总值的43.9%,较去年同期下滑1.5个百分点。同期,民营企业进出口8120.7亿元,增长8.1%,占我外贸总值的34.7%,较去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另外,在地域分布上,东部沿海城市依然占据着进出口较大比重,与此同时,中西部出口保持着较快的增长,表明中西部在充当国内产业转移与升级的角色中,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中西部的外贸潜力还将继续释放。 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稳步增长,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保持良好势头。进口商品中,资源产品进口量增长较快,进口价格下跌。1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901.5亿元,增长3.8%,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保持良好势头,总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2.2%。进口商品中,大部分能源和资源品进口量增加,主要受益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 整体来看,1月份进出口出现超预期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发达经济体的逐渐复苏使得贸易的外部环境得到了改善,另一方面国内经济调结构的步伐也在不断的加快,促使贸易水平稳步回升。但是,“开门红”的背后,我们依然对数据持有谨慎的态度,在季节性因素的作用下数据不降反升并且录得超预期的增长以及今年春节前资金面紧张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数据当中不排除依然有热钱流入的因素存在,扭曲了进出口的真实水平。另外,部分分项数据与其他经济指标也出现了背离现象,如制造业PMI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已经连续两个月出 宏观数据点评 3 特别声明: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编制而成,报告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文中的操作建议为研究人员利用相关公开信息的分析得出,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负。 现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印证本次出口数据的“超预期”。因此,对于此次开局良好的势头,其持续性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