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平安证券]:6月份外贸数据点评:基数效应支撑进口回升,内外需改善均不显著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6月份外贸数据点评:基数效应支撑进口回升,内外需改善均不显著

2014-07-11魏伟平安证券赵***
6月份外贸数据点评:基数效应支撑进口回升,内外需改善均不显著

宏观快评 2014年7月11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6月份外贸数据点评: 基数效应支撑进口回升,内外需改善均不显著 事项: 7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了6月份外贸数据: 6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420.13亿美元,同比增长6.4%。其中出口1867.89美元,同比增长7.2%;进口1552.24亿美元,同比增长5.5%;贸易顺差315.64亿美元。2014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0208.61亿美元,同比增长1.2% 。其中出口10618.63亿美元,同比增长0.9%;进口9589.98亿美元,同比增长1.5%;贸易顺差1028.65亿美元。 平安观点: 6月份我国对外贸易呈现明显改善,出口增速保持稳定,进口增速显著回升。出口的上升势头在外围经济持续复苏的情况下得以巩固;而进口的好转则是得益于去年同期基数效应的降低,具体表现在几类重要商品的进口额同比上升而环比回落。此外,部分原材料表现出量价齐跌的情况,说明内需并未得到改善。分国别来看,我国对美欧东盟的出口增速持续回升,对港出口增速仍为负,发达经济体的稳定复苏是支撑我国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2014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整体仅实现小幅增长,要达到政府在年初提出的外贸全年增长7.5%的目标实为渺茫,我们预计全年的贸易增长在5%左右,下半年进出口的情况会略好于上半年。总的来看,外围经济体的复苏使得出口增长仍能维持,但疲软的内需难以支撑较高的进口增速。预计7月份出口增速小幅回落至7.0%,进口增速回落至4.0%。  6月份出口增速保持稳定,进口增速显著回升。6月份我国对外贸易情况呈现明显改善的态势:进出口金额增长6.4%,较上月提升3.4个百分点。出口增速7.2%,较上月提升0.2个百分点,出口在上月恢复到正常增长区间后,其上升势头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进口增速5.5%,较上月大幅提升7.0个百分点,恢复了正增长。进口增长在本月出现了明显好转,主要是得益于去年同期基数效应的降低,这具体表现在原油、汽车、塑料等几类主要商品进口金额同比虽有大幅回升,但环比仍在持续回落。此外,铁矿砂、钢材等原材料的进口也呈现量价齐跌的情况,说明尽管进口增速有所恢复,但国内需求并没有得到实际的改善。  分国别来看,对美欧东盟出口增速继续上升。6月份我国对美、欧、东盟的出口增长延续上月的升势,增速分别达到5.1%、9.4%和7.1%,分别较上月提升0.5、0.7和0.5个百分点。对日出口增速则继续下滑,较上月降低1个百分点至4.1%。对港出口仍为负增长,跌幅继续小幅放缓。从整个上半年来看,发达经济体温和而持续的复苏为我国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对美国和欧盟出口的稳定增长成为支撑我国出口的主要力量。  主要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均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当月增速分别为3.3%和5.1%;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继续保持7.3%的较高增速。进口商品中,原油进口金额同比上涨10.9%,是拉动进口同比回升的主力;除此之外,进口增长较快的商品还有汽车和塑料,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2.8%和9.7%。 宏观研究报告 证券分析师 魏伟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3060001 021-38634015 weiwei170@pingan.com.cn 研究助理 张晓威 一般从业资格编号 S1060114050002 021-38638746 Zhangxiaowei115@pingan.com.cn 本报告仅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不包含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评级或估值分析。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宏观快评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2 / 4  2014年上半年,我国外贸仅实现小幅增长,进出口同比增长1.2%,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为0.9%和1.5%。而用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增速为-0.9%,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为-1.2%和-0.6%,可见上半年人民币的贬值对进出口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无论用何种货币计价,基于上半年已经实现的贸易额来计算,下半年每月的进出口增速要超过14%才能实现政府在年初提出的外贸全年增长7.5%的目标,这显然是非常严峻的任务,恐难以完成。我们预计全年的贸易增长在5%左右,下半年进出口的情况会略好于上半年,基数和汇率是造成此结果的重要原因,但进出口需求方面的恢复可能较为缓慢。  6月份进出口数据整体有明显改善,但基数效应起到了绝大部分的作用。发达经济体的良好复苏使得出口增长水平仍能维持,疲软的内需却难以支撑进口继续保持较高增速。随着下月基数效应的大幅回升,我们认为7月的进出口增速均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预计7月份的出口增速小幅回落至7.0%,进口增速回落至4.0%。 图表1 6月出口增速回升至7.2% 图表2 6月进口增速回升至5.5% 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图表3 6月贸易顺差315.64亿美元 图表4 6月份我国对美欧东盟出口增速继续提高 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25)(20)(15)(10)(5)05101520253012‐0112‐0312‐0512‐0712‐0912‐1113‐0113‐0313‐0513‐0713‐0913‐1114‐0114‐0314‐05出口金额:当月同比出口金额:季调:当月同比(20)(10)01020304012‐0112‐0312‐0512‐0712‐0912‐1113‐0113‐0313‐0513‐0713‐0913‐1114‐0114‐0314‐05进口金额:当月同比进口金额:季调:当月同比(15)(10)(5)05101520253035(400)(300)(200)(100)0100200300400贸易差额:当月值进出口金额:当月同比‐40‐2002040608010012/0112/0312/0512/0712/0912/1113/0113/0313/0513/0713/0913/1114/0114/0314/05美国:出口额:累计同比日本:出口额:累计同比欧盟:出口额:累计同比东盟:出口额:累计同比香港:出口额:累计同比 宏观快评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3 / 4 图表5 6月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略有回落 图表6 6月份新出口订单继续回升 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30)(20)(10)010203040506010‐0110‐0410‐0710‐1011‐0111‐0411‐0711‐1012‐0112‐0412‐0712‐1013‐0113‐0413‐0713‐1014‐0114‐04出口金额:高新技术产品:当月同比出口金额:机电产品:当月同比455055606570454647484950515213‐0113‐0213‐0313‐0413‐0513‐0613‐0713‐0813‐0913‐1013‐1113‐1214‐0114‐0214‐0314‐0414‐0514‐06PMI:新出口订单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 平安证券综合研究所投资评级: 股票投资评级: 强烈推荐 (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20%以上) 推 荐 (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10%至20%之间) 中 性 (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相对沪深300指数在±10%之间) 回 避 (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10%以上) 行业投资评级: 强于大市 (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5%以上) 中 性 (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相对沪深300指数在±5%之间) 弱于大市 (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5%以上) 公司声明及风险提示: 负责撰写此报告的分析师(一人或多人)就本研究报告确认: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 本公司研究报告是针对与公司签署服务协议的签约客户的专属研究产品,为该类客户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辅助和参考,双方对权利与义务均有严格约定。本公司研究报告仅提供给上述特定客户,并不面向公众发布。未经书面授权刊载或者转发的,本公司将采取维权措施追究其侵权责任。 证券市场是一个风险无时不在的市场。您在进行证券交易时存在赢利的可能,也存在亏损的风险。请您务必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认真考虑是否进行证券交易。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条款: 此报告旨为发给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平安证券事先书面明文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任何其它人。 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平安证券认为可靠,但平安证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并不能仅依靠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 平安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此报告所指的证券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为免生疑问,此报告所载观点并不代表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立场。 平安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参与此报告所提及的发行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或投资其发行的证券。 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014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平安证券综合研究所 电话:4008866338 深圳 上海 北京 深圳福田区中心区金田路4036号荣超大厦16楼 邮编:518048 传真:(0755)82449257 上海市陆家嘴环路1333号平安金融大厦25楼 邮编:200120 传真:(021)33830395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3号平安大厦6楼601室 邮编:1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