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债资信评估]:特别评论:俄罗斯暂停对乌克兰供气,乌克兰主权信用状况进一步恶化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特别评论:俄罗斯暂停对乌克兰供气,乌克兰主权信用状况进一步恶化

2014-06-27中债资信评估石***
特别评论:俄罗斯暂停对乌克兰供气,乌克兰主权信用状况进一步恶化

共3页,第1页 特别评论 俄罗斯暂停对乌克兰供气,乌克兰主权信用状况进一步恶化 评级技术总部 祁滢宇 010-88090067 qiyingyu@chinaratings.com.cn 于国龙 010-88090060 yuguolong@chinaratings.com.cn 第60期(总第318期) 2014年6月 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首家采用投资人付费营运模式的新型信用评级公司,按照“独立、公正、创新、专业”的宗旨为投资人提供信用评级、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咨询等服务。 公司网站:www.chinaratings.com.cn 电 话:010-88090001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8号院盈泰中心2号楼6层 观点简述: 历经50天谈判之后,俄罗斯、乌克兰关于天然气价格和欠款偿还的谈判无果而终,俄罗斯于当地时间6月16日停止向乌克兰输送天然气,并宣布对乌克兰实行天然气预付款制度。俄乌“天然气之争”远非纯粹的商业争端,其背后隐藏的是两国的政治角力。乌克兰积极与欧盟签订联系国协定以及亲西方政府的上台是此次“天然气之争”爆发的导火索。 目前来看,此次“天然气之争”短期内难以解决,并将对乌克兰的主权信用状况产生负面影响。首先,“天然气之争”将重创乌克兰经济发展。一方面,乌克兰经济比较依赖其能源密集型工业,其表现将受到天然气短缺的影响。另一方面,紧张的俄乌关系不利于乌克兰出口,而且俄方很可能加强对乌的经济制裁,这将给乌克兰经济带来破坏性冲击。其次,乌克兰的外部流动性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一方面,目前情况下,无论乌克兰通过何种渠道获取天然气,其进口成本必将大幅提高,乌克兰将为此至少多支付30亿美元。另一方面,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援助计划也将中止,乌克兰继续获得俄罗斯援助的可能性较低。最后,俄罗斯可能要求乌克兰提前偿还其持有的欧洲债券,这将恶化乌克兰的流动性状况,甚至引发乌克兰欧洲债券的交叉违约。 共3页,第2页 特别评论 历经50天谈判之后,俄罗斯、乌克兰的新一轮天然气谈判无果而终,双方在天然气价格和欠款偿还方面未能达成新的协议,俄罗斯于当地时间6月16日停止向乌克兰输送天然气,并宣布对乌克兰实行天然气预付款制度。与此同时,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与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不约而同”将对方告上斯德哥尔摩仲裁法庭,俄乌天然气之争出现升级趋势。 “天然气之争”的发展前景 2004年以来,“天然气之争”一直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关系的关键词之一,而“天然气之争”也远非纯粹的商业争端,其背后隐藏的是俄乌两国的政治角力。而6月16日俄罗斯再次切断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凸显了两国在天然气问题上的分歧,而乌克兰积极与欧盟签订联系国协定以及亲西方政府的上台是此次“天然气之争”爆发的导火索。目前来看,此次“天然气之争”短期内难以解决。一方面,俄乌两国在天然气价格和供气欠款方面分歧较大。俄罗斯不愿接受每一千立方米385美元以下的价格,并坚持乌克兰一次性偿还19.5亿天然气欠款,乌克兰则拒绝接受如此高的价格,而且希望能够分期偿还欠款。另一方面,目前乌克兰的天然气储备大约为140亿立方米,可以让乌克兰维持到今年12月,这降低了乌克兰天然气谈判的短期压力。此外,乌克兰现任政府的亲西方倾向较为突出,并且将于6月27日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剩余条款,在此背景下,俄罗斯也不太可能在天然气问题上有所让步。 “天然气之争”对乌克兰主权信用的影响 最近几年,疲软的经济增长,恶化的财政状况,紧张的外部流动性一直制约着乌克兰的主权信用水平,2014年以来持续的政治动荡则使乌克兰的主权信用状况进一步恶化。此次“天然气之争”表明俄乌关系正在恶化,乌克兰的经济发展、外部流动性将因此受到冲击,这势必将对乌克兰的主权信用状况产生负面影响。具体而言,此次“天然气之争”的对乌克兰主权信用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天然气之争”将重创乌克兰经济发展前景 一方面,乌克兰主要经济部门表现将受到影响。乌克兰工业比较发达,曾是前苏联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体系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等能源密集型行业为主,乌克兰的经济发展因此较为依赖天然气供应。而乌克兰自身能源比较匮乏,天然气供应高度依赖进口,其中俄罗斯是其天然气最主要的进口国,乌克兰超过50%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一旦此次“天然气之争”不能及时且有效地解决,乌克兰将面临天然气价格上涨甚至短缺风险,其主要经济部门将受到较大冲击。 另一方面,紧张的俄乌关系不利于乌克兰出口表现。俄罗斯是乌克兰最主要的出口市场,乌克兰大约四分之一的出口流向俄罗斯,与乌克兰对所有欧盟国家的出口总和接近。2013年乌克兰亲欧盟的行为就招致了俄罗斯的贸易制裁,乌克兰向俄罗斯的出口较2012年下降14.6%。2014年以来,双边关系进一步恶化,两国贸易摩擦逐渐升级,俄方禁止进口乌克兰农产品、乌方禁止与俄军事合作等措施对乌克兰的出口表现极为不利。如果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俄方很可能加强对乌的经济制裁,这将给乌克兰经济带来破坏性冲击。 共3页,第3页 特别评论 (2)乌克兰的外部流动性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今年早些时候乌克兰财政部曾表示在未来两年至少需要35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才可以避免政府债务违约,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欧盟等国际机构的援助规模在未来两年内预计只能达到270亿美元。乌克兰面临着较大的外部流动性压力,而俄乌关系的恶化将进一步增大这一压力。 一方面,目前情况下,无论乌克兰通过何种渠道获取天然气,其进口成本必将大幅提高,乌克兰将为此至少多支付30亿美元。乌克兰长期从俄罗斯获得廉价的天然气,在2010年4月签署的哈尔科夫协议中双方约定俄罗斯向乌克兰供应的天然气每一千立方米可优惠30%,以此换取黑海舰队在塞瓦斯托波尔海军基地的租期延长至2042年。目前来看,位于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已经加入俄联邦,上述协议的效力值得商榷,而俄乌关系的恶化则使俄罗斯不可能继续以如此低廉的价格向乌克兰提供天然气。如果乌克兰选择从其他国家进口天然气,其购气成本也将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援助计划也将中止。俄乌两国于2013年底达成了150亿美元的对乌援助计划,但随着两国关系的恶化,俄罗斯中止了这一援助计划,乌克兰继续获得剩余120亿美元援助的可能性较低。 最后,俄罗斯可能要求乌克兰提前偿还其持有的欧洲债券。作为援助计划的一部分,俄罗斯于2013年底向乌克兰提供了30亿美元援助,但这30亿美元是通过乌克兰向俄罗斯发行欧洲债券的形式进行的,而不是传统的贷款形式。俄方在债券条款中提出一项“特殊”规定,即乌克兰债务(国债与中央政府担保债务总额)比GDP不得超过60%,否则俄方有权要求乌方提前偿还债券。2014年3月,乌克兰公共债务比GDP约为53%,随着IMF贷款的逐渐到位,上述指标将超过60%,一旦俄罗斯要求提前偿付,乌克兰将陷入两难境地,如果拒绝偿还这30亿欧洲债券,则其发行的其他欧洲债券将面临交叉违约,而若全额偿还这30亿债券,乌克兰的外部流动性状况将进一步恶化。 免责声明:本报告系根据公开信息做出的独立判断。对于公开信息,本公司不保障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机构或个人做出证券买卖出价或询价的依据。本公司及其雇员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报告版权归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对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