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长城证券]:整合渐入尾声,公司竞争优势突出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整合渐入尾声,公司竞争优势突出

青岛啤酒,6006002013-11-18张勇长城证券键***
整合渐入尾声,公司竞争优势突出

青岛啤酒(600600)公司调研简报 2013年11月18日 http://www.cgws.com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投资评级:推荐(维持) 张勇0755-83515478 Email:zhangy@cgws.com 执业证书编号:S1070510120004 联系人: 张威威0755-83660814 Email:zhangww@cgws.com 从业证书编号:S1070112050074 目前股价 44.77 总市值(亿元) 604.83 流通市值(亿元) 127.38 总股本(万股) 13.51 流通股本(万股) 6.96 12个月最高/最低 49.22/28.36 2013E 2014E 2015E 营业收入 29,133 32,920 37,859 (+/-%) 13% 13% 15% 净利润 2,109 2,394 2,721 (+/-%) 20% 14% 14% 摊薄EPS 1.56 1.77 2.01 PE 28.69 25.27 22.22 数据来源:贝格数据 整合渐入尾声,公司竞争优势突出 ——青岛啤酒(600600)调研简报 青岛主品牌销量占比53%而贡献90%的利润,行业增速放缓仅影响中低端市场,中高端销量仍保持稳健增长。为挤压小厂出局,公司近几年都没有提价,随着金威、重啤被收购,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行业整合接近尾声。而目前国内啤酒价格处于全球洼地,未来有较大提升空间。估算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1.56/1.77/2.01元,对应PE分别为29/25/22X,维持“推荐”。  行业增速放缓,整合渐入尾声:由于大城市人均消费量已接近天花板,而低收入人群消费能力仍有限,行业增速有所放缓。加上限三公以及行业餐饮渠道占比较大(公司餐饮渠道占比65%左右,其他龙头比重更大),自去年下半年行业增长受到明显影响。而行业竞争仍处于胶着状态,为提高自身市场份额并挤出小企业,预计短期几大龙头均不会率先提价,成本压力尽量自己消化。随着哈啤、金威、重啤被收购, CR5进一步提升至75%以上,剩下的小企业受制于成本压力将逐步被收购或退出,行业整合渐入尾声。  双轮驱动产能扩张:由于人民币升值,设备进口成本下降,加上设备国产化程度大大提高,新建产能成本降低,各大龙头一直在新建产能,并购的迫切性有所降低。据估算,新建产能每万吨成本不超过3000万,收购银麦每万吨成本4300万,而金威收购每万吨成本为7000多万,并购成本偏高。且新建产能都是高配设备,利于未来产品线延伸。行业整合仍有较大空间,短期我们推测仍以新建产能为主。  青啤多层次产品结构,量利并举: 主品牌毛利率在45%左右(高端毛利率超过50%),销量占比53%,收入占比达70%,而利润占比达90%,是盈利担当;副品牌销量占比47%,毛利率仅20%左右,盈利较少,是市场份额担当,未来将逐步用主品牌替代。高端主要是家庭消费,易拉罐等高端产品市场份额较高,行业增速放缓对公司盈利影响较小。为应对成本压力,高端产品08年和11年提过两次价,而副品牌近7-8年都没有提价,公司采用结构性提价,仍维持量利并举的战略。  销售费用率短期难降: 行业仍处在抢份额阶段,费用投放短期难降,今年有所提升主要是白酒腾出部分广告时间,啤酒企业投放有所增加,我们预计明年比今年会稍低。大客户+微观运营仍是长期的经销商策略,体系较为完善,将逐步向外地发展。  风险提示:原料成本上升、行业整合进展缓慢等。 -20%0%20%40%60%80%12-1112-1213-0113-0213-0313-0413-0513-0613-0713-0813-0913-10沪深300 青岛啤酒 食品饮料 投资建议 投资要点 证券研究报告 食品饮料 | 公司调研简报 2013年11月18日 股价表现 相关报告 盈利预测 市场数据 分析师 公司调研简报 长城证券2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附:青岛啤酒调研纪要 1. 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份行业收入增长12%,销量增长4%,那么吨价提升8%,这个数据怎么看? 答:酒类是税收大户,上报的收入有水分;去年下半年行业增速就大大放缓,销量相对靠谱,收入数据不太靠谱。 从几家较大的企业来看,我们没提价;雪花喊提价,但也没提。如果提价,则他的终端价会提升。以我们为例,如果我们主品牌提价4-5%,超市价格涨5毛,饭店涨1-2块;他终端价没变,即使提价也可能通过折扣折回去了。所以今年行业价格应该没怎么提。 2. 我们近期会提价么? 答:我们价格这几年基本是不动的,成本压力自己消化;明年成本还可能下降,价格更不会动,我们要想尽快淘汰这些小厂,这些小厂还占20%的市场左右,我们迫使他们转产或关门。但是都是国企,现在有政府补贴,淘汰进度还比较慢。 若行业提价,我们会跟进,但不会主动提价;高端过去提了两次价,08年和11年初,我们率先提价是为了应对成本压力;总体还是量利并举,结构性的价格提升。我们主品牌,毛利率45%左右,销量占比53%,收入占比达70%,而利润占比达90%;副品牌近7-8年是没有提价的,20%左右的毛利率,基本不赚钱。 百威也是,哈啤和雪津都不赚钱,靠百威品牌赚钱。 3. 行业增速放缓,对我们的影响? 答:大城市人均消费量很难提升,消费升级的潜力很大。城镇化,低端白酒转向啤酒。人均50升是天花板,我们现在36升,主要问题是,有消费能力的人喝不了了,低收入的消费能力有限。需要跟人均收入匹配,结构性增长。 增速放缓对我们影响不大,我们主要是低端酒增速放缓,主品牌影响不大。高端产品毛利率在50%以上。 高端主要是家庭消费,餐饮消费是下降的,青岛纯生大瓶(主要在餐饮渠道)今年下降,但是商超的比重和量都有增加;今年推了很多小包装,黑啤等。 易拉罐今年增长20%以上;我们占全国易拉罐啤酒销量的60%左右;易拉罐今年行业销量占比将超过10%,未来增长空间较大。 4. 行业竞争格局? 答:嘉士伯收了重啤,变为第五,前五市场份额到75%,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并购的话,我们只对10万吨以上的感兴趣。而更小的厂,随着竞争加剧,成本提高,会逐渐退出。3-5年就差不多了。 三中全会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没有明确要求,国企以规模为导向,没有以盈利为导向,雪花近期仍没有变化。而金威当时并购也基本上是国企在竞争。 哈啤,金威,重啤被收购已经说明地方品牌没有出路。未来看,小厂退出之后,大厂可能有合作;现在老大和老五差距还没拉大,百威在美国因为是老大所以有定价权。目前还是先挤压小厂,未来大厂可能探讨某种形式的合作。 5. 与其他竞争对手优劣势对比? 答:跟雪花比,我们品牌是领先的。他们都是快速发酵,产品口味不稳定;我们两次发酵,保证产品质量稳定,但是成本也高一些,我们的质量稳定,因此我们品牌有品牌溢价。百威是我们的主要对手。百威资本实力和品牌跟我们最接近, 公司调研简报 长城证券3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甚至比我们强。产品质量和口感跟我们差不多,价格也接近。 6. 现在行业新增产能大于新增需求,目前产能过剩情况? 答:产能是弹性比较大的,糖化一般做得很大,建成40万吨,实际可利用产能可能20万;锅大能耗低,效率高。我们自己的产能,加上三得利的100多万,产能1200万吨以上,销量今年能做到860万吨。 我们追求新鲜度,淡季产能利用率10-20%,2季度旺季90%以上。我们产能利用率提升5%个点还是可以的。江西和河南的工厂年底之前投产,明年产量增长15%都是可以的。 7. 我们1000万的目标会修正么? 答: 1000万的目标是11年董事会换届提出的,当时行业增速8%,现在放缓了,今年3%-4%,明年还是低度增长,个人觉得很难实现,但是现在不会修正。因为我们的增长是基于双轮驱动,行业整合还有很大的空间。如果没有收购,内生增长10%都难。 8. 我们近期有收购的意向目标么? 答:现在收购不太划算。我们建新厂,1万吨成本,不超过3000万;收购银麦,1万吨合4300万,金威是7000多万;金威无形资产是贬值的。而且,10万吨以下的不考虑,整合很麻烦。 江西,河南等地,如金星不卖,我们在当地自己建,都是高配的装备,高低端都能生产。收购的麻烦很多,且装备只能是低端的。目前新建产能,新出的糖化锅、包装机等需要进口,而其他设备国产化程度都很高了,尤其人民币升值,进口价格也下来了,新建成本一直在下降。大厂一直在新建产能,包括英博等。 9. 我们的销售额是包含啤酒瓶的,还是净酒? 答:主品牌啤酒的价格包含酒瓶价格,副品牌也有一些卖净酒的;燕京以净酒为主。 我们新瓶用量大,新瓶占比60%以上,主要是青岛产能大,卖的比较远,旧瓶不可能回收回来,高端产品没有销售半径,到美国卖都是赚钱的。而燕京瓶子都是留在当地。 从成本来讲,新瓶价格下降,旧瓶回收的成本是上升的。酒瓶需要人工洗,增加了成本。我们人工成本近两年连续增长10%,明年也会增长10%。 我们青岛的确旧瓶回收4毛钱左右。 10. 我们在各区域的市场情况? 答:我们在山东份额接近70%,雪花、燕京分别有100吨产能左右,还有一些小厂产能,银麦已经收购了,还有4-5个20万吨以上的。产能更低的基本上都被淘汰了。山东西部不发达,而东部沿线,市场都在青啤手里。 近几年发展重点,除了山东、广东、福建之外,河北山西河南江西等地,没有绝对优势的品牌。我们先用低端抢占份额,有机会再收购一两个。现在谁能成为老大,还看不出来。 在广东和福建,我们份额30%多,但是我们低端市场很少,主要是中高端产品,利润很高。 西安和山东,做的比较成功。西安我们把小厂都收购了,份额在80%以上,但其他 公司调研简报 长城证券4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也来建厂,但是市场份额是我们在全国相对较高的。都是10年前收的,现在很难在外地复制。 西部经济水平不高,纯生啤酒卖的差,还是买低端。主要是旅游人口带动,季节性明显。 华东市场,在上海份额突破40%,第一;但是上海人均消费量比较低,不好做。北方人均消费量比较高。跟三得利合作之后,协同效应起来,费用少了;而江苏短期局面难以改变。本省有大富豪,难收购,奇货可居,销量60-70万吨。 11. 华南市场变化? 答:华南市场,我们主品牌比重80%以上,低端的量很小;百威在东莞建了新厂,趋势向好;他们收购金威,但是改变不了广东的竞争格局,他们没有提价能力。 12. 目前原料采购及成本构成? 答:青岛品牌用进口大麦,副品牌是国产大麦;酒花国产为主,高端啤酒用进口的。酒花用量很小。 重点是包装。今年毛利率提升是包装价格下降,易拉罐、上游铝材、纸箱等,大麦价格下降不大。大麦占生产成本17%左右。我们的酒麦芽浓度较高,高端的11、12度,奥古特是12度,黑啤18度;低端的度数较低。雪花燕京都是6-7度,我们10-11度为主。 13. 今年行业费用率略有上升,主要原因? 答:主要是,一个是广告费用加大了,本来电视广告都是白酒,现在腾出来了,啤酒开始轮番做,效果短期很难评估。7-8月份做了,市场没拉起来,但对品牌塑造有一定作用。促销主要是经销商折扣折让和促销,以及冰箱阳伞。 费用主要是投往主品牌,副品牌没怎么投。新市场开拓主要是买店,代价很高。外资也是这个办法。 大家还在抢份额,费用短期很难降下来。产品结构的提升都很难。现在盈利好是因为前几年摊子铺开了,青岛啤酒原来只占30%,经过5-6年替换,青啤比重提升很快。高端酒需要全国调货。目前有30多个厂能够生产高端酒。 14. 产品结构? 答:去年高端产品440万吨,高端不是按价位分的;出厂价3000以上(250块消费税)做为低端和中高端的分界线;我们一半是中高端,其他的酒厂还不到400万吨。 15. 存货周期? 答:啤麦3个月以上的存货,澳洲啤麦,从下单到青岛港,要20多天;到工厂,发教程麦芽,半个月,又自然吸潮,20多天;啤麦是先进先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