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腾讯]:下一代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下一代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

商贸零售2019-04-18腾讯从***
下一代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

下一代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洞察研究报告 很难想象,在政策扶持下迅速崛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竟在政策红利缩小之际,迎来“柳暗花明“的新生机。自201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新能源汽车作为一项全新产业结构正式走入了中国汽车行业的舞台。在国家“补贴”政策的扶持和消费者“刚性”支持之下,近十年来,新能源汽车一路高唱凯歌,进入了规模化发展道路。然而,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的“腰斩”,再次将新能源汽车推到了风口浪尖。看似政策给新能源车市场带来的沉重一击,实则是将其放归自然市场,在“野蛮”生长之中,为真正重视发展敢于提高核心技术水平,勇于贴合未来消费者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开辟出了生存空间。这个急速变化更迭着的市场,谁将会是下一波买单主力?为此,腾讯广告发布了这份《下一代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旨在通过一系列数据,勾画未来中国新能源车的消费者,以及他们的需求引导整个市场不断朝前发展与进化的过程。通过这些数据,你将看到一个愈发贴近市场的新能源车行业,也将看到一批与过往大相径庭的新玩家。而埋藏其中的机遇,正慢慢浮出水面。2 导读0.1新能源车的春天,刚开始未来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保持40%的复合增长率,到2022年达到年销量约300万台。0.3更有钱的车主+中高端车型混合动力、SUV、合资进口新能源车占比将显著提升。新能源车消费者更愿意承担品牌溢价,偏好进口/合资品牌。普遍偏好的价格区间是20-40万人民币。0.5高规格的配置标准除了关注基础续航和充电要求外,未来新能源车主越来越看重舒适度、高科技和智能化。0.2政策驱动转向产品驱动供给端:主流传统车企,尤其是合资品牌,将在未来几年内加大PHEV的投放。需求端: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程度提升,并且由于电池成本的降低,在补贴退坡的情况下TCO的劣势将逐步被弥补。政策支持:不再单纯通过补贴,而是更多借助双积分、限牌限行和基建等行政手段来持续推动。0.4多元化的出行目的新能源车=通勤+家庭出行+城际旅行+商务出行+......0.6更显著的触媒习惯社交媒体和专业媒体渠道成为他们获取新能源车信息的重要途径。3 401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趋势 [万辆]注:1)NEPV指代新能源乘用车(包括纯电动与混动),渗透率指代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整体乘用车销量的比例;2)CAGR为年复合增长率资料来源:安永《腾讯新能源汽车洞察报告》2013-2018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115%主要为政策导向型增长,2018市场规模达到约105万辆5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规模(2013-2018)NEPV1整体渗透率0.1%0.4%1.1%1.5%2.4%4.4%CAGR²'13-18115%2013年到2018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15%,主要驱动因素为:政府大量补贴部分城市限牌政策免购置税政策27213460105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2022预计2019预计201820172021预计2020预计注:1)NEPV指代新能源乘用车;2)CAGR为年复合增长率资料来源:安永《腾讯新能源汽车洞察报告》预计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将保持较快速增长2022年将达近317万辆,年复合增长率约40%,并由政策驱动转为产品驱动型市场6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规模预计(2017-2022预计)NEPV1整体渗透率2.4%4.2%5.5%7.3%8.8%11.0%40%10560146201247317[万辆]预测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未来5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0%,主要驱动因素包含:政策目标的驱使与支持车型投放和产品数量的提升消费者接受度的增强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将由政策驱动转变为产品驱动型市场,主要原因有:政策补贴的下滑双积分制的要求消费者更高的产品性能要求CAGR²'17-22预计 8%9%14%15%17%18%17%29%28%30%31%31%75%62%57%54%51%50%其中,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将从目前的9%左右,快速增长至2022年的20%左右7入门级车型将继续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主要份额本土主机厂的巨额投资与大量产品供应对本土品牌的政策支持预计自2018年起,主流与高端车型的市场份额开始增加合资公司电动车型的本地化(例如大众,尼桑)造车新势力的出现(例如蔚来、威马、小鹏等)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预测-基于价格区间29%[万辆]CAGR²'17-22预计2022预计2019预计201820172021预计2020预计100%入门主流60105146201247317高端豪华57%66%57%1) 价格区间定义(补贴后): 小于10万(入门); 10-25万(主流); 超过25万(高端和豪华)资料来源:安永《腾讯新能源汽车洞察报告》 由于传统车企在PHEV车型上的供给加强以及消费者偏好PHEV在未来5年内市场份额将不断增加8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预测-基于动力类型20%26%41%44%48%50%80%74%59%56%52%50%2022预计2019预计201820172021预计2020预计100%BEVPHEV27%67%注:*CAGR为年复合增长率资料来源:安永《腾讯新能源汽车洞察报告》PHEV占比逐步增高,到2022年将达到约50%的市场份额,其增长主要驱动力为合资和进口主机厂拥有较为强劲的PHEV产品规划消费者对于BEV存在里程焦虑,对PHEV的接受度更高长期来看,受国家政策支持以及电动车经济成本下降的驱动,BEV仍具有更大潜力58105146201247317[万辆]CAGR*'17-22预计 新能源SUV车型增长最为强劲,市场份额将在2022年快速上升至52%,取代A级车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主导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预测-基于车身类型6%6%19%42%44%46%50%52%8%10%10%13%69%45%39%34%30%26%2022预计2019预计201820172021预计2020预计[万辆]581051462012473173%4%5%5%7%2%6%3%3%4%5%4%100%A级轿车B级轿车15%CAGR*'17-22预计71%C级轿车SUVMPV53%73%56%注:*CAGR为年复合增长率资料来源:安永《腾讯新能源汽车洞察报告》* A级: 轴距<2.6m; B级: 2.6m ≤ 轴距< 2.7m; C级: 2.7 ≤ 轴距< 3.0m; D级: 3.0m ≤ 轴A级车将在未来几年失去主导地位OEM将生产不同车型的电动车,尤其是受到中国消费者喜爱的SUV在SUV类型,NEV市场趋势与汽车整体市场类似(2022年,SUV在传统燃油车市场中超过50%)随着补贴吸引力的降低,高购买力的消费者将升级到拥有更长行驶里程和更大内部空间的B级车 6%11%7%6%6%6%14%25%34%34%32%33%72%51%45%48%51%51%8%13%14%12%11%10%未来3-5年内,小型以及中型SUV市场增速较高而紧凑型SUV仍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10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预测-SUV车型基于车身类型[万辆]113563941231632022预计2019预计201820172021预计2020预计100%小型SUV78%28%103%60%紧凑型SUV中型SUV大型SUVCAGR*'17-22预计注:*CAGR为年复合增长率资料来源:安永《腾讯新能源汽车洞察报告》1) 即A-SUVSUV细分市场小型以及中型SUV增速较高,主要由于由紧凑型SUV切入细分市场的国内厂商,向上下级新能源车型渗透加强合资厂商多以中高端切入市场,迫于政策压力将优先成熟的中高端产品推向市场紧凑级SUV仍然是市场主导车型,市场份额维持在约50% 未来3-5年内,随着合资OEM上市更多新能源产品预测至2022年将达到45%市场占有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产OEM的增长11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预测-基于OEM类型[万辆]94%90%70%63%56%52%4%6%26%34%41%45%2%4%4%2022预计2019预计201820172021预计2020预计3%3%3%58105146201247317100%进口合资国产47%24%132%CAGR*'17-22预计国产OEM将保持较为快速的增长,但市场份额有一定下降合资OEM将迎头赶上,在2017和2018年上市多种新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主要驱动因素包含对本土OEM利好的相关政策有一定削减具有成熟的产品线和有竞争力的价格双积分政策的实行,迫使其投入更多新能源车型注:*CAGR为年复合增长率资料来源:安永《腾讯新能源汽车洞察报告》 根据汽车动力系统技术能力积累与品牌档次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的整车制造企业可归类为五大集群,形成差异化市场竞争策略12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预测-基于市场竞争格局传统燃油为主导混合动力为主导纯电动力为主导高端低端传统内燃机主导的国际车企强烈的燃油机造车基因,对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持消极被动观点主要为全球豪华造车品牌参与混合动力的国际车企几乎所有的主流高端/大众汽车品牌均开始倾向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以燃油机为积累,逐渐过度至插电式混合动力关注混合动力的本土车企以插电式混合动力为主导方向的本土汽车企业这些本土车企一般均拥有与优质传统燃油技术的车企合作经验关注纯电动的本土先锋车企积极推动纯电动汽车领域发展的本土汽车企业,希望借助新能源契机实现弯道超车新造车企业新造车企业均以纯电动汽车为切入点,并整合人工智能、车联网等先进技术优势,同时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国际领先的主机厂及其供应链具备完善的内燃机技术优势,进入新能源领域一般以插电混动为切入点新造车企业则直接瞄准纯电动汽车生产,以高端进口、国际新势力为代表的主机厂直接定位高端,而本土新势力则以中低端小型车切入市场不同类型的主机厂对新能源市场看法不一,因此形成了具有差异化的新能源市场竞争策略资料来源:安永《腾讯新能源汽车洞察报告》1.2.3.4.5. 02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核心驱动力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受益于多方因素过去主要以“补贴”推动的模式将被行政手段与供需增加等市场化因素所取代14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将持续至2020年,其将持续促进汽车销量,但未来补贴的放缓甚至取消将对市场产生不确定影响2014年9月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被免除,这将为购车者节省约2万元人民币在几大有牌照限制的城市,电动车可相对容易地获得牌照额度,大大地提升了电动车销量,限牌城市短期内还有可能增加以市场化的方式鼓励车企多生产新能源汽车,少生产燃油车;同时对于不同车型的积分设置,使BEV将获得更多的积分政府为充电桩建设设置了明确的2020年目标并不断推进,然而短期内,PHEV仍具有较高的使用便利性和灵活性政府补贴影响购置税减免牌照限制双积分政策开展基建配套推进各大汽车企业均在积极规划新能源汽车产品,未来几年更多新能源汽车产品将逐步上市新车型规划主机厂加大投资力度,以丰富产品组合,扩大产能,开发新技术主机厂投资经过多年市场渗透,大部分终端客户已十分了解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并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客户需求明确在电池成本未降低至0.7元/瓦时之前,即便考虑补贴,纯电动车TCO依然缺乏优势,市场预计2022年电池成本可以达到该水平成本效益显现政策环境供应侧需求侧资料来源:安永《腾讯新能源汽车洞察报告》影响显著影响不显著 近年来,中国发布近百条新能源汽车国家政策显示出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度重视15国务院《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中国制造2025》《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工信部《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目录

你可能感兴趣

hot

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洞察

交运设备
毕马威2017-04-19
hot

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

交运设备
罗兰贝格2022-09-12
hot

中国:下一代体育消费者

文化传媒
尼尔森201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