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埃森哲]:埃森哲中科院新资源经济城市指数报告2015:城市转型的平衡之道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埃森哲中科院新资源经济城市指数报告2015:城市转型的平衡之道

2016-04-02埃森哲港***
埃森哲中科院新资源经济城市指数报告2015:城市转型的平衡之道

城市转型的平衡之道埃森哲中科院新资源经济城市指数报告2015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目录概要 3第一部分:新资源经济转型:从管理城市到管理城市群 4第二部分:驱散雾霾:城市迈向新资源经济的必考题 17第三部分:互联网+:城市转型事半功倍之利器 20附录 24 3概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写入中国的五年规划,列为十三五规划的十大目标之一。i 实现绿色富国绿色富民的美丽中国愿景,优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中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极限。中国经济增长导致的资源损耗、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资源环境成本高达 GDP 的12.3%。未来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能源安全、水资源保障、环境承载力已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城市是经济和产业活动的主要空间,聚集度越来越高;城市也是资源消耗和环境负荷的主要载体。很多中国城市已经陷入严峻的“经济-资源-环境”三角困境。2013 年,埃森哲和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合作,提出了“新资源经济”的理念,从城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可持续性以及针对未来的发展支撑能力三个维度,构建了一个综合评估城市发展绩效的指标体系,旨在为中国城市的发展和转型提供一个平衡工具。时隔两年,埃森哲与中国科学院再次推出《埃森哲中科院新资源经济城市指数报告2015》。在这份报告中,我们不仅根据最新的公开数据更新了指数数据,还将指数覆盖城市从之前的 73 个增加到 100 个,并从城市雾霾和数字化发展等新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主要几个洞察。一,过去几年里,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没有摆脱对资源消耗的依赖,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质量却在退化。中国城市的聚集效应更加显著,但环境挑战日趋严重,各类规模城市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性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尤其大城市的环境质量明显降低。资源型城市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性仍在恶化,凸显出新常态下这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峻问题。ii二,虽然沿海城市经济保持传统优势,但资源环境负荷总量过大,部分区域资源环境负荷达到甚至超过环境承载力,使得资源保障能力下降和环境质量退化。当前更突出的问题是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的恶化。三,在新常态下城市面临再定位和转型方向。随着产业的区域转移以及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基于对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这 5 个城市群的分析,我们看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可持续性之间的兼顾和平衡还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最发达的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失衡问题尤其严重。虽然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将给区域内城市带来新机遇,但处于核心的特大城市在自身增长模式尚未完成转型、资源环境可持续性没有改善、发展能力仍限于应付本市事务的情况下,其固有的“城市病”也很可能向区域内的城市传染,并进一步蔓延。四,雾霾迫使我们重新思考城市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模式。我们分析显示,PM2.5 浓度越高的城市,经济总量和工业规模越大,但其人均 GDP 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越低。通过新资源经济城市指数和 PM2.5 指数的相关性分析,我们找到一个城市发展的雾霾拐点。当产业转型和能源结构变化进入新阶段,体现雾霾浓度的正抛物线就将出现向下拐点。城市发展能力提升越快,出现拐点的时间就越早。随着当下雾霾污染愈演愈烈,必然要求城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能源消费结构,也要求决策者重新思考科学的城市发展模式。五,数字技术普及和互联网+等新兴议题为产业转型和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通过将“互联网+”指数与新资源经济城市指数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互联网+”发展应用情况越好的城市,其经济绩效越好、资源环境可持续性越高、发展能力越强。“互联网+”这种依托数字技术带来的增长,是通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负荷实现的。这种低资源消耗、低环境负荷的经济转型,正是破解中国城市的“经济-资源-环境”的三角困境的唯一出路。在新常态下提出新资源经济的理念,一方面是要推动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产业转型,减轻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负荷,为中国城市带来可持续的繁荣。深刻理解这个关系,不仅是我们这套指数研究的初衷,也希望为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者以及行业领袖等利益相关方提供一个议事角度。 4第一部分 新资源经济转型:从管理城市到管理城市群目前,中国一半以上人口居住在城市,已发展出6个人口超千万的超级城市和103个人口过百万的城市,到203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超过 9 亿。城镇化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严峻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挑战。粗放型发展模式将使中国的城市陷入“经济-资源-环境”三角困境,解决这种困境是中国城市发展转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课题。城市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和增长引擎,同时也是资源环境负荷最集中的地方。另一方面,城市汇聚了可持续创新为导向所需的知识以及金融、社会和体制资源,城市能将这些思想、资源和社会共同体汇聚一起,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效应。新资源经济是指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实现低资源消耗、低环境负荷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速度与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速度脱钩,提高生产效率和增长质量,实现以更少的资源使用和更小环境影响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向新资源经济转型本质上要求资源获取、消耗和管理方式的整体转型,其核心就是实现脱钩。因此,新资源经济的本质就是城市发展的转型。城市发展的新资源经济转型应该实现以下三个目标:推动全面创新,增强城市的发展能力,形成新资源经济转型的长效机制;维护城市的经济活力,确保城市经济稳步增长,保证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维护城市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性,改善公众生活品质。2013年,埃森哲和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基于对新资源经济和中国城镇化愿景的理解和洞察,合作创建了新资源经济城市指数。该指数不仅能从多角度折射出当今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诸多宏观的问题,也能在微观层面帮助城市决策者在经济、资源环境和发展能力方面进行内部分析,定义当前面临的问题,衡量禀赋优势和约束,明确未来定位。指数为中国城市规划与管理提供了一套全新评估分析体系,目的在于指引城市转型方向,防止城市在发展中透支未来,避免重蹈“先发展、后治理”的覆辙。2015年新资源经济城市指数和洞察在这份《埃森哲中科院新资源经济城市指数2015 年报告》中,我们不仅根据最新公开数据更新了指数数据,还将指数覆盖城市从之前的73 个增加到 100 个。与 2013 年指数相比,2015 年指数对个别三级指标进行了调整。譬如,2013 年起我国开始全面监测 PM2.5 浓度,指数因此新增了PM2.5 浓度作为反映城市空气质量的指标。此外,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移动技术的普及比家庭宽带接入更具代表性,因此 2015 指数新增了互联网+指数的指标,用来反映城市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5洞察一:大城市集聚效应加强,但经济越发展,环境却越退化总体来看,城市规模越大,新资源经济指数得分越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新资源经济指数得分也越高。排名前五的城市有四个是超大型城市:深圳、上海、广州和北京。但上海和北京这两座人口超过 2000 千万的城市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性仅仅排名第 18 和第 19 位,其中北京较 2013 年排名甚至有所下降。在集聚效应占据主导地位的工业化中期阶段,规模经济仍然是影响城市经济绩效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相似规模的城市中,一个城市越富裕,则可持续发展压力越大:人均 GDP7 万元以上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得分分别低于人均 GDP5-7万元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人均 GDP7万元以上的大城市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得分也低于人均 GDP7 万元以上的中等城市。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性排名从 2013 年的第 10 位高升至第一位。此外,台州、广州、福州和沈阳等城市的资源环境持续性改善明显;相比之下,烟台、杭州、大连、合肥以及长沙等城市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性下降幅度较大。从二级指标看,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率与城市规模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而环境质量与城市规模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并无明显的相关性。这表明,尽管大城市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率越高,但由于经济总量过大,而且对制造业的依赖较大,导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过大,使得城市环境质量出现退化。图1:城市人口规模对城市新资源经济发展的影响图2:城市经济水平对新资源经济发展的影响੶৐঵ᄌᏁኑ஀ቂᄌఋߙྩ݈ዴ༽൶०੼፣஢०੼ᄌఋᅰ०੶ߙ৐ዴߙዴ೙உ0501000༁چܐ٫Ꮑኑ०੼૰ڕᅝᄹ༁چܐ࿅༁چܐ༁چ݃፩50100੶৐঵ᄌᏁኑ஀ቂᄌఋ०੼፣஢०੼ᄌఋߙྩ݈ዴ༽൶ᅰ०੶ߙ৐ዴߙዴ೙உ0Ꮑኑ०੼૰ڕᅝᄹเૂGDP7ွᇵຢ เૂGDP5-7ွเૂGDP5ွᇵ჉040804080 6洞察二:城市排名的空间格局基本不变,仅少数大中型城市排名有波动。比较 2013 指数和 2015 指数,新资源经济城市指数的空间格局整体上保持不变,各个城市的具体排名有所变动,但变化并不大(表1)。整体来看,广州、南昌和西安三市的综合得分排名有所上升。其中广州的经济绩效、资源环境可持续在性和发展能力得分均小幅上升;西安则是经济绩效和发展能力得分上升弥补了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得分下降,使得综合得分排名有所上升;南昌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和发展能力得分小幅上升,带动了综合得分排名的上升。综合得分排名下降的城市主要有绍兴、济南、威海等。其中,绍兴的经济绩效、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和发展能力等一级指标得分均有所减少,济南、威海则由于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和发展能力得分下降幅度较大,导致综合得分排名下降。让人喜忧参半的是,虽然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得分排名上升的城市有深圳、福州、沈阳、广州、长春、芜湖等 6 个城市,而这方面表现倒退的却有 10 个城市。例如,尽管福州的排放强度小幅上升,但其单位 GDP 水耗减少 50% 以上,显示福州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沈阳和长春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性整体有所改善,其单位 GDP 水耗、单位 GDP 能耗以及排放强度等指标均有所下降。另一方面,资源环境可持续性较好的威海、常州、大连、烟台、苏州、济南、天津、无锡、杭州等沿海城市大多是当前经济发展具有活力的区域。例如,大连和苏州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得分排名下降是由于单位 GDP 所占用土地面积、COD 排放强度、氨氮排放强度增幅较大;此外,大连的 SO2 年均浓度和苏州的人均碳排放量的增加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杭州的 COD 排放强度、氨氮排放强度、SO2 年均浓度增幅较大,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小幅下降,导致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得分排名下降。杭州的 COD 排放强度从 2010 年的 2.38 千克/万元增加到 2012 年的 13.54 千克/万元,值得高度关注。 7表1:2015 与 2013 年新资源经济指数排名对比新资源经济指数城市2015 2013城市2015 2013深圳市11汕头市5149厦门市24昆明市5238上海市33泰安市53广州市49太原市5445北京市52株洲市5550苏州市65常德市5655中山市77马鞍山市57青岛市810连云港市58珠海市911德阳市59杭州市108淄博市60常州市1112鞍山市61天津市126石家庄市6239无锡市1314绵阳市6357福州市1426湘潭市6463佛山市1515洛阳市6554大连市1613枣庄市6652台州市1728日照市67南京市1820吉林市6864宁波市1923呼和浩特市6943海口市20阳泉市7056成都市2125韶关市71嘉兴市2227平顶山市72南昌市2333遵义市7365威海市2417济宁市7448西安市2536西宁市7571长沙市2622唐山市76绍兴市2716九江市77温州市2819柳州市7860济南市2918宜宾市7970南通市3032开封市8053武汉市3121咸阳市81沈阳市3229大同市82扬州市3331焦作市8367湖州市3435包头市8466镇江市35安阳市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