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16年第30期(总第170期):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对外开放策略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宏观观察2016年第30期(总第170期):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对外开放策略

2016-12-22廖淑萍中国银行杨***
宏观观察2016年第30期(总第170期):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对外开放策略

Ω 伦敦经济月刊(2013年1月) 2013年1月18日 中银研究产品系列 ● 《经济金融展望季报》 ● 《中银调研》 ● 《宏观观察》 ● 《银行业观察》 ● 《人民币国际化观察》 作 者:廖淑萍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电 话:010 - 6659 4052 签发人:陈卫东 审 稿:钟 红 王家强 联系人:梁 婧 李 艳 电 话:010 - 6659 4097 * 对外公开 ** 全辖传阅 *** 内参材料 2016年12月22日 2016年第30期(总第170期) 逆全球化背景下的 中国对外开放策略* 今年以来,伴随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此前美国力推的两大贸易协定TPP和TTIP面临较大障碍,表明全球贸易自由化进入放缓时期。英国脱欧、意大利公投等“黑天鹅”事件频发,更凸显了全球化进程的困境。从历史上看,过去一百年中发生的两次典型逆全球化过程均与经济低迷有较大关系,是各国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寻求自我保护的结果。展望未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将使全球贸易规则面临重构。中国不仅要在既有秩序和规则框架内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还应积极推动国际合作,构建更加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国际金融研究所 宏观观察 2016年第30期(总第170期) 1 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对外开放策略 今年以来,伴随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此前美国力推的两大贸易协定TPP和TTIP面临较大障碍,表明全球贸易自由化进入放缓时期。英国脱欧、意大利公投等“黑天鹅”事件频发,更凸显了全球化进程的困境。从历史上看,过去一百年中发生的两次典型逆全球化过程均与经济低迷有较大关系,是各国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寻求自我保护的结果。展望未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将使全球贸易规则面临重构。中国不仅要在既有秩序和规则框架内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还应积极推动国际合作,构建更加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一、TPP、TTIP受阻凸显当前全球化困境 近年来,为了促进本国的劳动就业和经济增长,特别是重新塑造新的对外贸易关系和国际秩序,美国先后于2010年和2013年启动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其中,TPP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经济支柱,涵盖全球约40%的经济产出。经过5年多的谈判,美国最终于2015 年10月与日本、澳大利亚、越南等其他11个国家达成协议。TTIP则是美国与欧盟之间的自贸协议,如果达成将成为世界最大自贸区。该谈判目前已经进行了15轮,但至今未能就27项条款中的任何一项达成共识。 目前两大协议都面临很大阻力。美国国会拒绝在年内表决TPP,新当选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明确反对TPP。受美国大选影响,TTIP谈判也暂缓推进,欧洲的法德两国高层指责美国在TTIP谈判中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并声称谈判已经“失败”,同时2017年法德等欧洲国家也将进行大选,TTIP谈判进程还会继续受到拖累。 TPP和TTIP代表了当前国际贸易规则的最高标准,但目前美欧政治领导人对此都持消极态度,表明全球贸易自由化进入放缓时期。而今年以来,英国脱欧、意大利公投等“黑天鹅”事件频发,更凸显了全球化进程的困境。 2 2016年第30期(总第170期) 二、过去一百年的两次典型逆全球化过程 (一)全球化的两大争议 尽管主流经济学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但全球化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政治家、非政府组织、企业主、工人甚至经济学家对全球化的指责不绝于耳,反对全球化的呼声时常存在,主要原因是:第一,全球化拉大了社会贫富差距。无论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还是一国国内各阶层之间,贫富差距都有扩大趋势。来自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1990-2007年,全世界最贫穷的40%人口在全球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只上升了不到1%。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100个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NP反而不及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英国脱欧公投中,脱欧派选民呈现了收入层次低、教育程度低、知识水平低的典型特征,这部分选民正是受全球化冲击较为严重的群体。美国总统大选中,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失去往日优越生活的蓝领工人(此前为民主党传统票仓)转而支持共和党候选人特普朗,改变了大选版图。第二,全球化加快了经济金融风险传播。在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世界各国平均出口依存度达到30%,个别国家(新加坡)某些年份甚至超过200%(图1)。然而,经济全球化是通过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资源跨国流动实现的。这既是全球资源配置的渠道和纽带,也会带来经济金融风险的扩散和传导。在此背景下,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图1:主要国家出口占GDP比重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100150200250020406019601964196819721976198019841988199219962000200420082012%%中国德国日本美国世界平均新加坡(右轴) 宏观观察 2016年第30期(总第170期) 3 (二)逆全球化的两次高潮 当前,由雷曼破产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爆发8年有余,但世界经济复苏仍未踏上坚实道路。世界经济陷入“低增长、低通胀、高失业、高负债”的局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将这种情况称之为“新平庸”(New Mediocre)。美国学者萨默斯则认为,世界经济正处于“长期停滞”(Secular Stagnation)的状态。 受此影响,当前全球化进程有所放缓。从历史上看,经济低迷时期往往也是逆全球化情绪高涨的时期。过去一百年中,发生了两次典型的逆全球化过程: 第一次发生在1914-1960年。1914年一战的爆发导致贸易和资本流动中断。从1914年到1929年,国际贸易的平均水平从占全球GDP的22%下降到16%,资本流动规模从占全球GDP的20%下降到8%(图2)。更严重的是,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并很快蔓延到全球其他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导致各国争相采取报复性措施,全球化进程遭遇大逆转。二战的爆发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恶化,使得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世界经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恢复,全球化进程才重回正常轨道。 图2:全球资本流动速度 资料来源:Maurice Obstfeld and Alan M. Taylor, Globalization and Capital Markets, NBER Working Paper No. 8846, March 2002. 4 2016年第30期(总第170期) 第二次发生在2008年以来。二战结束后,国际贸易经历了半个世纪的繁荣,但由于受雷曼破产的冲击,全球需求和贸易融资大幅下滑,2008年全球贸易额仅增长4%。2009年全球贸易增速出现25年来的首次下滑,下降程度高达12%,创1945年以来的最大跌幅;世界贸易额下降了23%,退回到2006年的水平。这次危机对全球贸易造成的负面影响大大超过了大萧条时期。 在此压力下,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各国纷纷推出措施以维持本国就业和生产。例如,奥巴马上任后推出的经济刺激方案中一度包含“购买美国货”条款,明确规定基础设施项目只可采用美国生产的钢材及其他产品。英国政府也曾收紧移民政策,为非欧盟国家移民进入英国设置年度配额。根据WTO发布的报告,2008年以来G20国家出台的贸易限制措施达到1671项,其中1263项(76%)仍在实施(图3)。 图3:G20国家贸易限制措施 资料来源:WTO,Report On G20 Trade Measures,Mid-May 2016 To Mid-October 2016 三、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抵抗逆全球化风潮 (一)全球贸易规则面临重构 在逆全球化回潮、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情况下,国际贸易投资格局将出现调整,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将更加复杂。其中,最大的变数来自于美国。 已取消, 57, 占比15%仍在执行, 324, 占比85%截至2010年10月已取消, 408, 占比24%仍在执行, 1263, 占比76%截至2016年10月 宏观观察 2016年第30期(总第170期) 5 美国在全球化中发挥了双重作用。在大部分历史时期,美国都是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不仅通过发展信息技术、支持跨国公司发展等加快自身的全球化,还积极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如率先推进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支持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和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等。然而,美国也存在容易将经济问题政治化、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不减、在国际经济格局中谋求霸主地位等问题,对全球化进程造成一定阻碍。 当前,美国仍牢牢把握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权。尽管2008年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但美国经济在发达国家中率先复苏,金融体系也得到修复,其经济金融实力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有所增强。美国在国际经济秩序和规则中仍处于主导地位。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遏制中国成为美国制定贸易政策的重要考量。以TPP和TTIP为例,业界对两个协议的普遍共识是,其战略效益大于经济效益。TPP具有强烈的地域结盟性色彩,其目的是拉拢亚太地区顺应美国贸易规则的国家,形成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贸易合作圈,从而对抗中国的崛起。而TTIP也是利用了欧洲的战略危机感,希望通过这一协议来巩固欧美战略同盟,限制中国的上升势头。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全球贸易规则面临重构。大选期间,特朗普就贸易政策发表了诸多言论。他主张贸易保护主义,反对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和TPP;主张提高关税,试图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并要进行报复;对于损害美国制造业的不公平外国竞争者(指中国、墨西哥等)采取更严厉的贸易手段。尽管上述言论在特朗普上台后未必会照搬执行,但由于白宫在制定贸易政策上具有较大自主权,所以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仍值得警惕。 在全球贸易规则重构期内,国际贸易投资格局将更加多元化。尽管目前来看TPP、TTIP的前景不容乐观,但其代表了发达经济体争夺话语权的努力,并为全球经贸规则树立了最高标准,会对各类贸易和投资协议谈判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重构期内,多边贸易协定的推进难度较大,而各种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协定将大幅增加,可能会导致国际投资和生产的转移与重新布局,使得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面临重组,国际贸易投资格局更趋多元化。 6 2016年第30期(总第1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