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华创证券]:资管行业再出发:华创证券资管行业论坛策略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资管行业再出发:华创证券资管行业论坛策略报告

2017-09-29华创证券研究所、吉灵浩华创证券在***
资管行业再出发:华创证券资管行业论坛策略报告

证券研究 本报告由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编制 报告仅供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报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华创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本公司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本报告所载信息均为个人观点,并不构成对所涉及证券的个人投资建议。 请仔细阅读PPT后部分的分析师声明及免责声明。 www.hczq.com 资管行业再出发 ——华创证券资管行业论坛策略报告 2017年9月 吉灵浩 S0360515070004 联络手机: +86-15502126161 邮箱:jilinghao@hcyjs.com CONTENTS 目录 债市策略:耐心等待最后一跌 资管行业再出发:监管趋严,回归本源 华创资管:我们已经在路上 SECTION 债券市场策略:耐心等待最后一跌 1 1.1 汽车拖累减轻,地产支撑犹在,下半年消费无忧 年初以来消费一直维持平稳向好趋势,餐饮消费成为消费中的亮点。 年初受购置税优惠减半拖累的汽车消费也出现了积极变化,5月以来汽车销售持续回升。明年购置税优惠政策或将退出,有望对下半年汽车消费形成一定支撑。 三四线地产维持高景气度继续支撑地产相关消费。 汽车消费拖累显著减轻 三四线地产销售旺盛有望继续支撑地产相关消费 今年以来消费保持强劲 1.2 全球经济向好,外贸前景改善 今年以来海外经济整体处于复苏周期,出口改善趋势较为明显。 具体来看,美、欧、日制造业PMI持续保持在高景气区间,预示发达市场需求依然旺盛,与国内PMI新出口订单走势相一致。 运价指数的反弹则佐证了内外需的同步向好。 美欧日制造业PMI回升,反映发达市场需求改善 PMI新出口订单向好,与发达市场经济改善相印证 运价反弹反映了内外需的同步回升 1.3 环保影响较大,但经济继续下滑空间不大 从工业来看,8月工业数据虽然较7月有所回落,部分受高温和降雨天气影响,叠加环保限产趋严,去年基数较高等因素。6.0%的工业增速也近两年来的低点,后期继续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虽然环保限产继续,但“金九银十”旺季到来有望带动需求回升。 制造业同比回升,汽车、电器、计算机等行业有所回升,反映出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 工业结构反映出环保影响 主要工业品产量新高后有所回落 8月工业很受环保影响较大 1.4 通货膨胀:CPI缓慢反弹,PPI缓慢回落 CPI:前期跌幅太大,叠加季节性因素(三季度会涨),猪肉已经企稳回升;蔬菜、鸡蛋价格近期出现快速攀升,所以CPI会维持缓慢回升的趋势。 PPI:7月份以来大宗价格快速攀升,反映需求不弱;美元走弱的背景下,叠加油价和黑色修复前期跌幅过大的事实,8月PPI已出现反弹;后期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PPI将高位回落,但回落速度较慢。 猪价触底,蔬菜鸡蛋价格攀升 有色金属价格7月底以来快速攀升 铁矿石价格7月以来持续走高 1.5 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仍是主旋律 今年以来央行一直维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一方面经济持续企稳向好,央行没有宽松的必要;另一方面金融去杠杆和房地产市场泡沫滋生要求央行营造一个相对偏紧的货币政策环境。 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透露出的信号来看,下半年央行将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这意味着下半年货币政策仍将维持目前中性偏紧的基调,为着力推进金融监管营造适宜的货币政策环境。 2016年5月 一季度报 2016年8月 二季度报 2016年11月 三季度报 2017年2月 四季度报 2017年5月 一季度报 2017年8月 二季度报 关于货币政策叙述 下一阶段,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下一阶段,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下一阶段,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下一阶段,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下一阶段,继续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关于风险叙述 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着力解决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更好地平衡稳增长、调结构、抑泡沫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抑制资产泡沫防止“脱实向虚”,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有机衔接监管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节奏,稳定市场预期,把握好去杠杆和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平衡,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从中债登数据来看,全市场待购回债券余额由7月底的3.95万亿增加到8月底的4.16万亿,增加幅度大于托管量增长幅度,结合8月质押式回购各品种成交量均大于7月成交量,表明8月市场整体杠杆率有所上升。控制场内杠杆重点在于改变过去市场对于流动性宽松或有规律变化的一致预期。 1.6 债市去杠杆仍未结束 各类机构 6月杠杆率 7月杠杆率 8月杠杆率 7月变化 8月变化 特殊结算成员 0.73 0.75 0.74 0.03 -0.01 商业银行 0.98 1.00 1.01 0.02 0.00 全国性商业银行 0.95 0.97 0.97 0.02 0.00 外资银行 1.00 0.99 0.92 -0.01 -0.07 城市商业银行 1.06 1.13 1.12 0.06 0.00 农村商业银行 1.17 1.15 1.19 -0.01 0.03 农村合作银行 0.91 0.82 0.83 -0.09 0.01 村镇银行 0.75 0.96 1.07 0.21 0.11 其它 1.59 0.68 0.70 -0.91 0.02 信用社 1.10 1.04 1.01 -0.06 -0.04 非银行金融机构 0.78 0.59 0.51 -0.19 -0.08 证券公司 3.34 3.60 5.48 0.26 1.88 保险机构 1.07 1.02 1.04 -0.05 0.02 基金类 1.19 1.09 1.09 -0.10 0.00 其中:商业银行理财产品 2.05 1.30 1.32 -0.75 0.02 1.7 耐心等待市场的最后一跌 债券市场还有最后一跌: 8月经济数据虽有所下滑,但主要受环保政策趋严影响,经济内生动力不弱,9月有望保持平稳。 资金面的宽松难以持续,央行始终维持资金面紧平衡,资金面波动加剧。 金融监管进入下半场,未来仍有不少监管政策待出台,政策的堰塞湖需要释放。 全球货币政策边际收紧正在由预期逐渐变为现实,欧央行、英国央行有望释放进一步收紧信号。 虽然债券有配置价值,但 后期还有大量的债券发行,配置机构会有充足的时间和供给可供从容配置。 配置需求不强。负债不稳定,也不便宜。 我们估计10年国债顶部在3.8-4.,10年国开4.5-4.7。可以到这个位置后,逐步加大配置力度。3.6仍是年内10年国债的利率底部。 SECTION 资管行业再出发:监管趋严,回归本源 2 2.1资管行业:从通道扩张向资产管理业务本源回归 2007年之前 以公募基金为主导 权益市场影响重大 2008-2012年 信托业快速发展 资管行业外延扩张 2013-2016年 大资管时代来临 银行成为负债渠道主导 2017年之后 资管行业面临统一监管 规范行业和防范风险 资产管理是指对动产、不动产、股权、债权、其它财产权和资产组合进行委托管理、运用和处分,以达到保存、创造财富等目的的综合金融服务。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基本定义也是“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金融服务业。最早的资产管理行业就是公募基金,但是伴随着资产管理行业外延的不断扩大,一些通道类业务也被纳入资管行业的范畴,而这些业务并不完全符合传统意义上“资产管理”的特征。 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7年之前,公募基金为主导 2007年之前,资产管理行业主要以公募基金为主导,其业务本质依然是“受人之托,代客理财”,投资标的以标准化的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为主,产品类型以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为主。截至2007年底,股票型基金与偏股混合型基金规模之和约为2.59万亿,占 基 金 行业 总 体 规 模 比 为79.29%。 由于债券市场规模有限,基金行业主要受权益市场影响,2006年-2007年权益牛市带动以基金为主的资产管理行业迅速发展,甚至出现产品供不应求的现象。 2007年之前权益市场对资产行业影响巨大(单位:万亿) 基金行业产品以偏股型产品为主(单位:亿元) 02468101214沪深两市市值(万亿元)债券托管余额(万亿元)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股票型基金(亿元)混合型基金(亿元)货币型基金(亿元)债券型基金(亿元) 第二阶段:2008-2012年,信托推动资管外延 2008年股灾之后,资产管理各子行业逐渐兴起并发展,基金行业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逐步结束。 2010年初央行采取“差别准备金率”和“限贷令”对前期扩张过快的银行表内业务进行限制,特别是政府融资平台和地产项目,此后银行借助信托通道,绕道表外“非标”进行信贷扩张,银信合作迅速兴起,银行理财和信托规模同步上涨。 此外,居民财富增长保险规模不断扩大;IPO的财富效应吸引大量PE基金进入拟上市公司市场。 在此阶段,资产管理行业外延逐步延伸,从传统意义上的“资产管理”向具有“通道”性质的产品延伸,资产管理行业在企业融资端形成对传统信贷业务的功能替代,信托机构牌照优势明显。 银行理财、信托、保险迅速赶超基金(单位:万亿) 2010年之后信托业规模迅速扩张(单位:万亿) 0123456782009201020112012银行理财信托保险基金券商0%5%10%15%20%25%024681012信托业规模(万亿)环比增幅(%) 第三阶段:2013-2016年,资管行业快速扩张 2012年下半年开始,资产管理行业监管步入一轮放松大潮,行业门槛解除、牌照资源逐步放开,各类资管子行业之间的竞合关系更加充分,行业创新不断。 不同类型的资产管理机构蓬勃发展,机构数量也大大增加。截止2015年底,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已接近百万亿(含通道和重复计算)。从产品结构来看,不同类型、不同策略、不同标的、不同风险偏好特征的资管产品多样化发展,资管产业链上游的产品供给从数量到质量均有显著提升。 在此阶段银行理财凭借明显的渠道优势迅速发展,资产管理行业负债端扩张对于银行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理财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 2013年和2016年资产管理子行业规模分布(单位:万亿) 2016年资产管理子行业规模分布占比 051015202530352013201625%15%13%16%14%7%8%2%银行理财券商资管保险信托基金私募基金子公司期货 第四阶段:2017年至今,金融去杠杆下的行业规范 资产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积累了诸多成果,有助于金融体系的繁荣稳定,在国民经济和金融市场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高速发展的背后也积累了一些结构上的问题,例如分业监管规则和高度交叉的业务发展模式不匹配,行业同质化发展倾向有增无减,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