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2025年高考志愿攻略及就业前景 - Insights、热点洞察 - 发现报告

2025年高考志愿攻略及就业前景

高考教育专业就业工作志愿

高考,是无数学子鲤鱼跃龙门的关键时刻,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无数人借此改变了命运。而紧随其后的志愿填报,则如同龙门之上的另一场博弈,充满了策略与选择的智慧。


大部分中国人职业分化的最初原点就是选学校,选专业,高考志愿也就成了对未来职业道路的一次慎重规划。专业热度的历史变迁,也成为万千平凡家庭对时代脉搏与产业变迁的一次集体把脉。


理想与现实、兴趣与就业、谁前谁后,孰轻孰重,成为了摆在所有考生和家长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期内容,我们参考了多份报告,结合国家产业规划、行业成长性、岗位潜力值等,从就业难度、薪酬回报等多维度为大家提供一些志愿填报的策略参考。


潜力产业

高考毕业生填报志愿时,精准把握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提前布局高潜力蓝海赛道,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具体看,国家层面明确的未来产业方向有哪些?最具权威性和指导性的依据,主要来自以下三方面: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年度施政纲领,明确提出了发展未来产业的任务。其中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 工信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4年1月印发):这是首个系统部署未来产业发展的国家级专项文件。其中明确了,未来产业的六大方向,涉及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以及打造十大创新标志性产品。

  • 工信部组织的“未来产业揭榜挂帅”工作(2023年、2025年):通过两轮揭榜,聚焦并推动了一批重点前沿技术的攻关与产业化。2025年1月17日,工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重点领域:面向量子科技、原子级制造、清洁氢3个未来产业。2023年9月14日,工信部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重点领域:面向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等4个重点方向。



基于对政府工作报告、专项政策及揭榜挂帅行动的系统梳理,国家层面明确的未来产业版图已然显现,聚焦于以下十大领域: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原子级制造、清洁氢、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



职业前景

对于很多考生和家长来说,填报志愿之前会想先了解就业市场情况,尤其是哪些行业的人才招聘需求大。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IT互联网、房地产、教培等“地基型”行业,仍然具有较高的人才吸纳能力,招聘需求占比较高。零售贸易等领域持续复苏,生物医药、新制造等新动能领域蓬勃发展,也是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具体看从事以上高需求行业的人才专业,医药制造、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等专业性较强的行业人才主要来自药学电子信息类等对口专业。


有志进入这两大行业发展的考生,可以选择就读对口专业,走“专精”发展道路。


根据智联招聘前期的报告显示,低空经济、具身智能、智能制造、芯片领域等新兴和未来产业的职位招聘增速强劲,无人机工程师、机器人调试工程师、算法工程师、机械工程师、半导体工艺工程师、半导体设备工程师等职业的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均在30%以上。


这类职业科技含量较高,从业者通常需要具备机械、电子、控制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在AI大模型影响下,汉语言文学、金融学等专业需关注技能更新。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大模型日益广泛地应用于智能客服、内容创作和语言翻译等场景。AI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从业者多年所积累的技能及经验。这一问题也成为很多考生和家长报考时的考量因素:学哪些专业将来找到的工作,不容易被AI替代?


智联招聘认为,编辑/翻译、金融/保险服务、销售/商务拓展、客服/运营、人事/行政/财务/法务、运维/测试、软件/硬件研发、视觉/交互/设计、医药研发/销售等职业的“大语言模型影响指数”较高,未来被大模型替代风险高,当下这些职业的招聘占比已经开始下降。


但值得关注的是,以上职业中销售/商务拓展、客服/运营、人事/行政/财务/法务、软件/硬件研发、医药研发/销售1-5月的招聘需求占比仍然排在前十位,这一方面是因为AI对岗位的替代“需要时间”;另一方面,企业和求职者同时在进行积极应对,企业对岗位技能提出新要求,求职者也在积极应变,比如视觉/交互/设计从业者除了精进传统的专业技能,还要在创新思维、沟通能力等软技能方面强化和精进。


从“大语言模型影响指数”高的职业人才专业TOP5中可以看到,这些职业的人才来自汉语言文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



有志于从事这些职业的人才可以考虑选择这些专业,但是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密切关注就业市场趋势,在大学期间积极实习、实践,了解各岗位需要掌握的新技能,对自身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更新。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人都要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成长性思维,这样才能让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我所用”而不是被替代。


财通证券根据上市公司等数据,也筛选出就业前景比较好的几个行业。从行业分类来看,2024年上市公司中,吸纳就业最多的行业主要是金融、汽车、建筑地产和消费电子,其中国有大型银行员工总数最多,占全市场就业总数的6.5%,其次是乘用车,占全市场就业总数的5.5%。



从变化趋势来看,乘用车、汽车零部件和消费电子的员工人数持续增长,而保险、房地产开发和炼化及贸易行业的员工人数则持续减少。


另外,蓝领工人也是就业的一大选择。2024年我国蓝领就业规模达4.25亿人,总量趋稳但增速放缓。


细分来看,康养服务、家庭管家等高端岗位增速达15%,显著高于标准化快递/外卖岗位;网络主播呈现“金字塔式”分化,超90%腰部以下从业者转向高强度体力化内容输出;基建、制造及物流行业智能化转型加速,传统体力岗位受工业机器人替代冲击,新能源领域催生的技术蓝领需求年均增长超20%。


叠加劳动年龄人口年均减少600万与自动化渗透率突破59%,预计2030年蓝领规模回调至3.8-4.0亿人,高技术及高端服务岗位占比超60%,初级体力岗位压缩至40%以下,形成“量减质升”的新格局。



放眼未来,不同行业对人才的定义将更具差异性。AI对传统岗位的解构,正在重写从入门到晋升的每一个流程。每个人若不具备新型的AI+学术能力、对行业的敏锐感知力及真实的职场适应能力,其所谓“海外背景”或“名牌学历”极有可能成为包装空洞的履历表。


另外,在专业兑现的问题上,选了热门专业,却可能就业时不够“热”了,毕竟我们选择专业时,参考的都是已有数据。从这一点来看,盲目跟风热门专业并不明智


国信证券认为,不存在永恒的“热门”专业,专业的优劣取决于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周期。理解所处的时代特征及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在专业选择中抓住红利的关键。


如果一时之间专业选择不尽如人意也无需过于沮丧,因为专业仅仅是步入职场前的一个起点,未来的职业道路充满变数,仍有无数的可能性等待着探索和发展。


专业选择并非一锤定音,它只是你职业生涯的起点。关键在于培养适应变革的核心能力——批判性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韧性、以及拥抱新技术的学习力。


龙门之上,从无终局。无论你手握的是顶尖学府的入场券,还是特色职校的技能密钥,只要心怀热爱,脚踏实地,持续进化,必能在时代的坐标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璀璨星辰。

发现报告商业局

发现报告商业局

发现报告旗下传递新经济商业知识的阵地。

我们需要先了解这个世界,才能思考,或创造。

发现报告订阅号

系列文章推荐

img

实用手册!填报高考志愿怎么选专业?

2024-06-27
高考专业志愿填报就业
img

1179万毕业生,都准备去哪?

2024-06-06
毕业高考就业招聘
img

8篇报告聊聊高考志愿及当下就业趋势

2023-06-08
就业找工作求职职场高考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