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10篇报告看对等关税对我国和个人影响 - Insights、热点洞察 - 发现报告

10篇报告看对等关税对我国和个人影响

对等关税关税贸易战
发布时间:2025-04-10

贸易战虽然没有硝烟,但货币的威力一点也不逊色于真刀实枪的战斗。


4月2号,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对等关税政策正式落地。这一次的关税力度远超大家预期,全球金融市场也在剧烈波动。



美国东部时间4月8日,美方将此前宣布的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34%所谓“对等关税”,进一步提高50%至84%。叠加此前的20%,高达104%。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4月9日发布公告,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


对等关税是什么?对我国和个人有哪些影响?报告酱参考了十多篇报告,与大家一同分享。



对等关税

从2018年上半年起,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发酵和升级,人们越来越多地谈起贸易战。


什么是贸易战?简单说,就是国家之间贸易利益的冲突,更是国家对发展机会和生存空间的争夺。


广义的贸易战,包括一系列的贸易摩擦,贸易争夺,报复,反报复,其形式包括但是不限于关税壁垒,低价倾销,汇兑贬值,经济封锁,单边制裁等等。一般情况下,贸易战还会伴随着政治上、外交上的激烈角逐,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引发战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贸易战其实是贸易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态。


全球贸易背景下,不同国家处在不同的分工梯级,优势互补,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在现实中,均衡是理想状态,却不稳定,毕竟国家的利益大小各有区别,有的国家经济进步了,或者衰退都可能改变它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位置,因此也会打破原有的国际分工格局和国际经济秩序。


比如说,两个原本市场互补的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原因,比较优势趋于一致,开始在同一市场中互相竞争,那么贸易摩擦和冲突就会不断加剧。


发展较快的国家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可能会选择倾销作为武器;而发展较慢的国家就会由贸易自由转向贸易保护,这就是贸易战的根源。


从历史规律来看,贸易摩擦和贸易冲突往往会进一步加剧世界经济的衰退。比如这次的对等关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8日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由于特朗普政府正在实施的关税措施,美国目前可能正朝着经济衰退的方向发展,可能导致约200万美国人失业,每个家庭将面临至少5000美元的收入损失...这将加剧美国的经济萧条。


而这次所谓的对等关税,美国的目的是多重的,包括引导制造业回流、维护美国国家安全、解决贸易失衡、消除所谓“贸易不公平”、增加税收弥补财政缺口等。此外,遏制中国也是重要目的。


对等关税是指与另一国贸易壁垒相匹配的关税,通俗说就是“你收我多少,我收你多少”。比如,A对B进口商品征收2%的关税,而B对A进口商品征收7%的关税。那A就想将2%的税率提高至7%以匹配对方,确保“对等”。如果B对A降低关税,A就可能取消对等关税。



但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可不是这么计算的,他并不认为你明面上定的关税就是你实际征收的关税,他认为你还“暗中”征收了一部分“额外关税”。


特朗普政府的计算也非常简单粗暴。下面这个公式乍一看还挺复杂,但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贴心地解释称,ε和Φ这两个参数相乘的结果是1。这意味着其计算方法非常简单,就是将某国对美贸易顺差除以其对美出口总额,得出一个比率,随着再将该比率除以2,就得出了相应的对等关税税率。



简单说,就是他看看自己吃了多少亏,卖东西赚的钱比买你东西花的钱少了多少。甚至还“宽容”的只要一半。



关税影响

特朗普2017-2021年第一任期,累计加征约37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税率从7.5%-25%不等,主要目标是减少对华贸易逆差,试图迫使制造业回流美国或转移至墨西哥等周边国家。


第二任期的关税政策,更为激进、覆盖范围更广、税率更高、进展更快。他的目标是重塑全球贸易格局,推动美国制造业的复兴。


对我们国家和个人有哪些影响?


对国家来说,2024年,我国对美出口为5,247亿美元,对美出口占全部出口的份额已从2018年的19.2%下降至2024年的14.7%。但这是直接出口额,还有一些是通过第三地间接对美出口,叠加这些第三地的关税,影响是大于14%的。



综合考虑进出口关税调整的影响,短期内影响最大的就是贸易公司、贸易部门了。按照当前美国的关税政策,年内美国已累计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约104%,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大幅关税可能在短期内导致相关行业的价格面临一定调整压力,尤其是中国对美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不过中国的反制措施或部分对冲价格下行压力。


但我国出口美国的商品,有一部分是可以被国内“吸收”的,因此,行业景气度的关键仍在是否能有效将外需转化为内需。


如果国内的消费和企业投资需求企稳回升,整体问题不大。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对美国提高关税壁垒最有效、有力的“反制”措施,是提振国内需求、并适当提高对相关行业的补助,以最大幅度上减轻美国加征关税对国内市场主体的冲击。


对需要从美国进口的商品而言,加征对美关税可能局部推升其价格,但反制措施对国内整体物价影响有限。


当然,在2018-19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中国曾对自美进口的钢铝、部分化工产品等加征了5%-25%不等的关税,上述行业面临的关税税率更高,价格上行压力可能相对显著。


目前的重中之重是发展高精尖技术。通过本次关税大战,一定程度会帮助国内进行产业升级,高科技、高技术、不可替代性的产业,才是未来竞争的关键因素。


对于普通人来说,主要有三方面影响:


  • 就业:传统制造业岗可能会缩减,但高端制造业(如新能源汽车、芯片)需求增长;

  • 消费: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小到食品饮料化妆品,大到数码产品、汽车等等;

  • 投资:避险情绪升温,科技股受海外需求回落影响,内需板块(如基建、消费)可能成为新热点。  


在此次关税背景下,全球贸易秩序被严重打乱,各个国家无论是采取温和谈判应对方式,还是采取强硬反制的应对方式,买单的都是当地居民。


贸易战像一场没有赢家的“赌气”游戏——短期内可能保护个别行业,但长期会让老百姓多花钱、企业丢市场,甚至引发更大冲突。最终,大家还是得回到谈判桌前商量怎么“停战”。

发现报告商业局

发现报告商业局

发现报告旗下传递新经济商业知识的阵地。

我们需要先了解这个世界,才能思考,或创造。

发现报告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