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2024五大热门行业总结与2025展望 - Insights、热点洞察 - 发现报告

2024五大热门行业总结与2025展望

潜力赛道机会增长
发布时间:2024-12-26

2025,聚焦消费与新质生产力。


年终岁尾,我们都会出一篇行业总结及展望内容。回顾2024年,国际局势变乱交织,地缘冲突延宕升级,展望2025年,各国作出何种抉择,将决定时代走向、影响世界格局。


2025年,增长的机会在哪里?有哪些值得关注和投资的领域呢?结合国内外十多家机构报告,报告酱发现,这几年还真有5个行业堪称逆势增长,对于接下来的几年,也有一些行业潜力十足。本期内容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些机会。



2024逆势增长的五大行业

1️⃣ 新能源汽车


我国新能源汽车2023年国内销量达到829.5万辆(剔除出口),渗透率提升至33%。进入2024年,渗透率提升趋势不改,产销规模进一步扩大,1-10月电动车国内累计销量869万辆,同比+38%;1-10月累计渗透率达44%。


并且,自8月以来,月度渗透率已经突破50%,金九银十的单月同比增速分别达到46%/57%,超出市场预期,在高基数下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


回顾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史,可以看到2025年的行业发展趋势:


  • 2018年以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靠政策推动与B端市场消纳;

  • 2018-2020年,补贴大幅退坡,但同时车型提质降价明显,热门车型凭借高性价比受到消费者认可,促使销量保持平稳,同时产业链进行出清与优化;

  • 2020年下半年以来,技术进步、续航提升、补能加快、更高阶的自动驾驶,加上驾驶体验形成的良好口碑开始在消费者群体中广泛传播,电动车的内在产品力跃升,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实现了“政策驱动”到“市场主导”的转向,新能源车市场需求开始在不依赖政策强力推动下稳定释放。


东方证券预计2024年中国国内电动车销量可超1100万辆(不含出口),同比增长35%,2025年实现销量超1300万辆,同比增长20%。


在更低的电池成本、更多元的车型供给、更高阶的智驾体验加持下,海外电动车市场有望在消费驱动下再次驶入发展快车道,甚至在局部市场可能复制2021-2022年的中国增速。预计2024/2025年全球有望实现约1700/21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6%/23%。


浦银国际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乘用车销量将从2024年的1234万辆成长到1578万辆,同比增长28%。虽然2025年增速或不及2024年的37%,但是销量相比2024年预计增长344万辆。在此基础上,预计蔚来、小鹏、理想、零跑这四家新势力2025年的新能源车销量将分别达到40.2万、40.0万、70.0万、49.0万辆,同比均将大幅成长,份额也会有所提升。


2️⃣ 直播电商


直播电商凭借交互性强、转化率高、消费去中心化等优势,被视为助力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之一。尼尔森IQ数据显示,中国快消品市场线上销售额增速达20.7%,其中抖音电商增幅超70%,综合电商增幅达4.4%,线下市场增速为-6.4%。内容电商成为全渠道增长的重要动力,抖音表现尤为突出,其常客渗透率已近四成。2023年抖音电商GMV增幅显著,搜索GMV同比增长159%,货架场景GMV占比超三成。据推测,抖音电商GMV已接近京东和拼多多。


据艾瑞咨询预估,2024年直播电商GMV同比增长19.1%,达5.86万亿元。到了2026年,直播电商有望突破8万亿元,相当于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的地区生产总值。截至2024年3月,国内MCN机构数量超2.68万家,相较2023年增加约2800家。截至2024年5月末,我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主播账号累计开通超1.8亿个(多平台非去重数据)。



但在行业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年,也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比如,消费者会关注产品的性价比,但并非一味低价,他们会相信自己信赖之人的分享与推荐,追求超值产品的同时,也追求超值的体验与服务。这让小红书的“买手”时代开启。


依托于对消费者的洞察,平台也需要帮助作者精准匹配好货品、好品牌,让“对的货”找到“对的人”,实现优质作者与优质货品的强强联合,为作者带来了切实的生意转化。


3️⃣ 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是继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后的另一个颠覆性产品的赛道,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导入期,在社会发展背景的需求下,以及产品、产业和政策等条件的促进下商业化落地将加速。



民生证券认为,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更是人形机器人通用能力跃升的起点,全球将有数千台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场景训练。


工厂训练是破除具身智能数据不足与实用性低下之间 “引力束缚”的关键,也是积累高质量、大规模应用数据的必要手段。预计:


  • 短期(3年内)人形机器人有望应用于特种场景。特种场景成本敏感度较低、遥控操作可在短期弥补具身AI不足导致的机器人自主性不足。

  • 中期(3-5年)人形机器人有望应用于制造场景。制造场景下的通用机器人不止双足人形一种形式,前期工厂训练泛化后的技能同样有望搭载于轮式机器人,制造业企业对于通用机器人形态的选择将加入成本考量、更加因地制宜。

  • 远期(5年以上)人形机器人有望应用于民用场景。随着规模效应释放及大模型的成熟,该阶段人形机器人有望降价至2万美元/台,同时自主性与硬件性能将大幅提升,人形机器人将真正进入人类的家庭与工作场景。


4️⃣ 大模型


随着Chatgpt的大爆发,作为其重要支撑的大模型产业也打响了一场“百模大战”,热度至今未消。目前,国产大模型数量已超过200个,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已超100个。


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各行业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需要泛在智能,许多高价值的AI场景,例如AI手机、自动驾驶、智能制造、移动机器人等,具有移动性、实时性、边端协同、隐私性等要求,需要网络这一AI服务基础设施进行支持。


而随着大模型技术在上述场景中的深入应用,终端对于网络侧算力和数据资源支撑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根据大模型之家、钛媒体数据,预计到2028年中国大模型市场规模将达到1179亿人民币,2022-2028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0.11%,市场规模快速成长。


5️⃣ 短剧


上周咱们的头条文章就是短剧《上线5天5亿播放量!短剧为何让人上瘾?》,爆款上线8天收入过亿。凭借节奏快、时长短、情景爽的独特优势,短剧不仅让观众直呼“上头”,在业内也频频上演造富神话,被视为眼下最赚钱的赛道之一。


艾媒预计,2024年短剧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元,2027年将达到1000亿元的规模。展望2025年,有望实现“短剧+产业”,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




2025潜力十足的赛道

1️⃣ 大消费相关领域


2025年提振内需成为经济发展重中之重,目前已出台的优化节假日制度、各地消费补贴等举措,在对经济数据的提振上已显示一定的积极作用。四条主线值得我们关注:


  • “量增价减”,性价比消费风起:机票、酒店、景区等典型出行赛道在2025年均呈现客流增长、但客单价走低趋势,消费龙头也主动调整以适应消费者性价比偏好;

  • 线上流量结构化增长:线上渗透率提升+用户习惯培养,线上流量增速高于整体增长;

  • 下沉城市增长动能强劲:VS高线城市,低线城市社零增速更高,系当前消费中更具增长韧性和潜力的方向;

  • 银发经济:1962-1973年婴儿潮正迎来陆续退休,银发群体空闲时间多且消费能力更强,银发经济有望带动目的地与相关出行服务中介经营改善。


此外也可关注冰雪经济、首发经济等政策牵引带动的消费机遇。



2️⃣ 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发展动能,能够引领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


具体来看,合合信息梳理出十大重点产业趋势:


  • 新能源汽车:聚焦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推动产业升级。

  • 大模型:大模型产业快速发展,技术创新与应用广泛。

  • 电化学储能:聚焦储能技术革新,助力新能源转型。

  • 集成电路:加速芯片研发与制造,强化自主可控。

  • 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各行各业,推动智能化转型。

  • 锂离子电池: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并重,推动能源存储优化。

  • 光伏:太阳能技术进步与应用普及,促进低碳发展。

  • 风电:风能利用技术优化,提升能效与稳定性。

  • 核电:安全高效发展,探索核能可持续利用。

  • 氢能:氢能产业链构建,推动清洁能源革命。


除此之外,今年火热的还有生物制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2025年有望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趋势,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变化很快,机会也很多。期待2025年,愿我们都能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一起推动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你最看好哪个领域?

发现报告商业局

发现报告商业局

发现报告旗下传递新经济商业知识的阵地。

我们需要先了解这个世界,才能思考,或创造。

发现报告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