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债资信]:山西省煤炭调研:产能难退出,贷款难新增,区域煤炭企业信用品质堪忧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山西省煤炭调研:产能难退出,贷款难新增,区域煤炭企业信用品质堪忧

化石能源2015-09-23魏媛媛、陈航、李晓静、吴翠中债资信自***
山西省煤炭调研:产能难退出,贷款难新增,区域煤炭企业信用品质堪忧

共6页,第1页 煤炭调研 山西省煤炭调研: 产能难退出,贷款难新增,区域煤炭企业信用品质堪忧 评级业务部 煤炭行业研究团队 魏媛媛 电话:010-88090161 邮件:weiyuanyuan@chinaratings.com.cn 陈航 电话:010-88090145 邮件:chenhang@chinaratings.com.cn 李晓静 电话:010-88090167 邮件:lixiaojing@chinaratings.com.cn 吴翠 电话:010-88090086 邮件:wucui@chinaratings.com.cn 第159期(总第573期) 2015年09月 中债资信是国内首家以采用投资人付费营运模式为主的新型信用评级公司,以“依托市场、植根市场、服务市场”为经营理念,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为客户提供评级等信用信息综合服务。 公司网站:www.chinaratings.com.cn 电话:010-8809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8号院盈泰中心2号楼6层 观点简述: 现阶段,国内煤炭价格已经跌至2006年的价格水平,煤炭行业亏损面积不断增加,煤炭企业信用品质显著弱化,引发投资者密切关注。中债资信认为,由于历史积累、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支持,以中大型企业为主的发债煤企尚能维持资金安全,系统性信用风险爆发的可能性很小。但若成本、煤价、产能退出和非煤业务经营状况出现明显的不利变化,则可能耗尽历史积累使金融机构丢失信心,部分煤炭企业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加大。为此,中债资信8月走访了陕西、山西等煤炭主产区和主要煤炭企业,并就成本、售价、运输、税费、煤化工等问题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本期为山西地区调研纪要,我们的主要结论如下1: 1、煤炭: ◼ 完全成本:目前原煤完全成本在210~280元/吨左右,优势矿井与落后矿井成本差异显著,吨煤制造成本较陕西、内蒙处于劣势地位。 ◼ 运输:运输费用在160~260元/吨,运费对利润形成较大侵蚀,陕西煤炭外运条件的改善或将对山西煤炭销售形成较强冲击。 ◼ 吨煤盈利:仅少部分优势矿井尚有盈利,但老旧矿井已出现售价与成本倒挂,整体看煤企基本已无盈利空间。 ◼ 经营环境:煤企经营决策受行政干预较大,小煤矿整合、办社会支出、人员负担侵蚀历史积累;能源供给结构变化将逐步弱化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地位,而经济放缓将进一步加剧企业经营风险。 ◼ 产能退出与区域竞争:受制于人员安置问题落后产能退出缓慢;区域市场竞争激烈。 ◼ 融资环境:贷款以争取维持存量为主、新增银行贷款几乎不可能,企业对直接融资依赖度提升。 ◼ 财务信息质量:部分煤企出现现金流与资产负债表无法匹配、盈利能力与经营基本面背离等问题,财务信息质量有待加强。 2、煤化工: ◼ 传统煤化工:山西传统煤化工产业占煤化工销售收入的70%以上,盈利能力普遍较差。 ◼ 新型煤化工:山西新型煤化工项目起步较晚、投产项目少,煤制油项目盈利有一定不确定性。 1本报告主要列示山西省煤炭调研的重要结论,如需吨煤成本、运输、煤制油的成本构成等详细信息,请联系市场部 共6页,第2页 煤炭调研 山西省煤炭资源探明储量2,695亿吨,占全国总量近20%,位居全国第二位,且煤种较为齐全,目前形成了位居北部的动力煤(包括大同煤田、宁武煤田等),中部的炼焦煤(包括西山煤田、河东煤田和霍西煤田等)和东南部的无烟煤(包括沁水煤田等)三大煤炭综合生产基地,全国十四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中山西有三个。2015年上半年,山西省省累计生产原煤4.63亿吨,同比下降3.19%,占全国产量的25.88%,居全国第一。 图1:2015年上半年全国煤炭产量分布(单位:%) 图2:山西省矿区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Wind资讯,中债资信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债资信整理 一、 煤炭业务 1.1煤炭成本:目前原煤生产完全成本在210~280元/吨左右,优势矿井与落后矿井成本差异显著,,未来在职工福利、材料、修理费等方面仍有一定节约空间,但整体降幅预计在10%以内;与陕西、内蒙相比,山西煤企吨煤制造成本处于劣势地位 资源税改革对低热值动力煤成本节约明显。山西省财政高度依赖煤炭产业,资源税改革前行政性乱收费情况较为普遍,2014年12月起,山西省推进“清费立税”行动,矿山环保基金(10元/吨)、转产基金(5元/吨)和可持续发展基金(动力煤16~18元/吨;焦煤20~23元/吨;无烟煤18~23元/吨)三项费用停止征用,同时,资源税由从量计价(原煤为3.2元/吨,焦煤为8元/吨)改为从价计量(税费费率为8%)。经过此次改革,低热值动力煤成本端节约明显,每吨可节约10~20元左右;但对优质焦煤和无烟煤成本节约作用不明显。 目前原煤生产完全成本在210~280元/吨左右,优势矿井与落后矿井成本差异显著,预计未来成本降幅将在10%以内。受益于可持续发展基金等费用停止征用,同时,企业通过压缩职工薪酬、降低安全维简费提取标准等方式降本增效,2015年山西煤炭企业吨煤成本继续下降,同比降幅在15%~20%。在不考虑运输费用的情况下,目前山西原煤完全成本约为210~280元/吨,期间费用占完全成本的25%~30%,其中,优势矿井综合吨煤成本可低至约140元,但老旧矿井由于开采难度大,人员负担重,吨煤成本最高可达约600~700元(老矿井吨煤人员负担可达优势矿井的8~10倍)。从 共6页,第3页 煤炭调研 原煤生产成本的角度来看,晋北动力煤企业成本相对较低(在200元~230元),而晋中炼焦煤、晋东南无烟煤的生产成本较晋北地区平均高出约50~70元/吨,但不同煤种下游需求领域差异较大,其成本可比性不高。山西煤炭企业主要以正式合同工形式雇佣员工,未来裁员难度很大,为保障安全生产一线员工基本不降薪,职工薪酬仅在企业年金、公积金等福利方面尚有成本节约空间,材料、修理费用也仍有一定节约空间,而安全维简费已基本全部降至最低水平,总体来说未来成本下降空间较为有限,预计在10%以内。 图3:晋中炼焦煤完全成本构成(%) 图4:优势动力煤完全成本构成(%) 资料来源:中债资信整理 资料来源:中债资信整理 与陕西、内蒙相比,山西在产的老矿井居多,加之地质条件差于陕西、内蒙,吨煤制造成本处于劣势地位。从开采时间看,目前山西煤矿在产矿井约32%的产能开采于2000年以前,相比于陕西、内蒙,山西地区在产的老矿井居多,加之其整体地质赋存条件差于陕西、内蒙地区,其吨煤制造成本处于劣势地位。 表1:山西、陕西和内蒙生产矿井建矿时间分布情况(%) 开采时间 山西 陕西 内蒙 2000年以前 32 23 23 2000年以后 68 77 77 资料来源:煤炭资源网,中债资信整理 1.2煤炭运输:铁路高运费对利润形成较大侵蚀;陕西煤炭外运条件的改善或将对山西煤炭销售形成较强冲击 运输费用在160~260元/吨,运费对利润形成较大侵蚀。山西约2/3的煤炭销往省外,不同区域煤炭销售定价机制,多以最终目的地价格扣减运输费用倒推,目前山西运输费用约为160~260元/吨,铁路高运费对山西煤企利润形成较大侵蚀。未来,铁路运费仍由发改委主导,煤炭企业无定价权,山西煤炭企业面临较大煤炭外运成本压力。此外,受益于去年撤销了全省所有的煤检站和近两年汽油价格下降,汽运成本降低,山西省铁路运输比例有所下降。 山西铁路运力宽松,陕西煤炭外运条件的改善或将对山西煤炭销售形成较强冲击。随着铁路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目前山西形成了五条主要运输通道,分别为北部大秦线和朔黄线、中部石太 共6页,第4页 煤炭调研 线、中南部吕梁—日照线和南部侯月线。上述五条铁路可形成约13亿吨的运力,目前山西省煤炭的铁路运力较为宽松。近年来陕西省煤炭产量逆势增长的势头较为明显,且随着南北通道蒙华铁路的建成,陕西煤炭外运环境的改善或将对山西的煤炭销售形成较强冲击。 1.3售价与吨煤盈利:仅少部分优势矿井尚有盈利,但老旧矿井已出现售价与成本倒挂,整体看煤企基本已无盈利空间。 虽然煤炭价格不断下跌,但相比于民营煤炭企业,山西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受益于较高的市场地位和稳定的产品质量,同品种煤炭产品的出厂价约高于市场价20~50元。 分煤种看,目前,晋北地区大同矿区6000大卡弱粘煤坑口价在235~250元/吨左右,山西朔州块煤坑口价在220~240元/吨左右,由于晋北的动力煤主要运往北方港口,面临的竞争环境较为激烈,除塔山等优势矿井外,老旧矿井已基本出现售价与成本倒挂;晋中地区柳林4#焦煤车板价在675~690元/吨左右,炼焦煤生产企业洗出率在40%~60%左右,目前炼焦煤仍有少量利润,优势煤矿焦精煤尚存50元/吨左右的盈利空间,但洗选剩下的动力煤基本上已处于亏损状态;晋东地区晋城无烟中块坑口价在710~740元/吨左右,阳泉无烟小块车板价在650~685左右,部分无烟块煤尚有50元/吨左右的盈利空间,但选末煤、煤泥等煤种基本已无盈利空间。整体看煤企基本已无盈利空间。 1.4经营环境:煤企经营决策受行政干预较大,小煤矿整合、办社会支出、人员负担侵蚀历史积累;能源供给结构变化将逐步弱化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地位,而经济放缓将进一步加剧企业经营风险 煤企经营决策受行政干预较大,小煤矿整合、办社会支出、人员负担侵蚀历史积累。自2009年以来,山西省推进以五大煤炭企业集团为主要整合主体的煤炭资源整合,资源整合在提高市场集中度、增强安全生产方面作用较为明显,但也使大型煤企背上沉重负担,受政策干预各大煤企“高位接盘”煤炭资源。每家主体整合小煤矿的家数均不少于100家,其在资源价款补偿、矿井基建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各整合主体投入资金均超过100亿元),且后期运营面临难以实质接管民营煤企、安全生产难度较大、管理难度大等问题;整合过程中各地不断加大地方性费用征收力度,同时借捆绑非煤项目投资、绿化、扶贫等对企业进行摊派,严重影响企业效益。此外,各大煤企均承担多项办社会职能,办社会支出普遍在10亿元以上,考虑到山西省财政对煤企依赖度很高,未来办社会职能的剥离仍将十分缓慢。最后,山西国有矿区众多、企业人员负担较重也在不断侵蚀历史积累。 表2:山西主要煤炭企业原煤产量与人员负担对比表 项目 晋城无烟煤集团 潞安集团 阳煤集团 山西焦煤 同煤集团 龙煤集团 神华集团 2014年煤炭产量(万吨) 5587.47 7334 6882 10700 16754 4888 47400 人员负担(万人) 16.11 10.98 15.13 22.92 16.71 24.38 21.20 资料来源:中债资信整理 区域经济发展面临困局。目前山西省面临“政治生态塌方式腐败、经济运行断崖式下滑、整体面临立体式困局”三座大山困扰,随着煤价的下跌,其支柱产业单一、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开始凸显,山西经济增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能源战略布局的西移已成必然,未来能源供给结构的变化、生态环境的压力将严重挤占山西省煤炭生存空间,能源供给结构变化将逐 共6页,第5页 煤炭调研 步弱化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地位,而经济放缓将进一步加剧企业经营风险。 1.5产能退出及区域竞争:落后产能退出缓慢,供给面临持续增加的压力;未来市场集中度或将提高 潜在煤炭产能规模较大,落后产能退出缓慢,省内煤炭供给面临持续增加的压力:山西规划到2020年,原煤产量控制在10亿吨以内,较目前基本实现零增长,但山西潜在的煤炭产能规模较大,目前在建矿井和停产整合矿产能分别约1.5亿吨和3亿吨。由于山西国有煤企职工基本为遣散难度较大的正规合同工,且山西省单一产业结构无法为煤炭企业人员提供有效转移途径,国有煤企受制于人员安置问题,落后产能退出较为困难。省内煤炭供给面临持续增加的压力。 区域竞争主体较多,市场竞争激烈,未来集中度或将提高。2015年一季度,山西七大国有煤企及中煤集团的区域市场占有率为69.20%,但区域竞争主体较多、市场竞争激烈,其中同煤集团受益于大型矿井的投产市场占有率有所增加,而中煤集团实行限产保价政策导致市场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