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麦肯锡]:自动化行业:人机共存的新纪元,自动化、就业和生产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自动化行业:人机共存的新纪元,自动化、就业和生产力

机械设备2017-02-04麦肯锡变***
自动化行业:人机共存的新纪元,自动化、就业和生产力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人机共存的新纪元: 自动 化 、就 业 和生 产力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研究 洞见 影响2017年1月 James Manyika | 旧金山 Michael Chui | 旧金山Mehdi Miremadi | 芝加哥 Jacques Bughin | 布鲁塞尔Katy George | 新泽西 Paul Willmott | 伦敦 Martin Dewhurst | 伦敦2017年1月人机共存的新纪元: 自动 化、就 业和生 产力 摘要 人机共存的新纪元: 自动化、就业和生产力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 (AI) 与机器学习的发展开启了自动化的新纪元,机器在越来越多的工作上的表现已经与人类旗鼓相当,甚至超越了人类。就算是一些需要认知能力的工作,机器也能胜任。本摘要精选了麦肯锡对未来工作的研究,分析了全球经济的自动化潜力,以及自动化在工作场所应用速度的影响因素,也探讨了自动化对经济的可能冲击。 ƒ工作内容的自动化可以减少错误、提高质量与速度,在某些情况下自动化甚至能实现人类力所不逮的工作,帮助企业提升绩效。自动化也有助于提升生产力,这一点历史已有明证。在全球生产力增长普遍滞缓的当下,自动化能为许多适龄劳动人口萎缩的国家打下经济增长与社会繁荣的强心针。根据我们所建立的情景预测模型,自动化估计每年能提高全球生产力0.8到1.4个百分点。 ƒ 根据我们对800多种职业所涵盖的2,000多项工作内容 分 析 得出的结 论,依 工资 计算,全 球 经 济中有相当于15万亿美元的工作内容可以经利用现行技术而实现自动化。首先,我们发现只有不到5%的职业可以通过利用现有技术实现全面自动化。其次,大约60%的职业有三成以上的工作内容可以利用现有技术实现自动化,这表明因自动化而产生性质改变的职业要比因自动化而消失的职业多。 ƒ最易受到自动化影响的工作内容是在高度稳定与可预测环境下的体力劳动,以及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在美国,相关工作内容占到总体经济的51%,以工资计算相当于2.7万亿美元,此类工作内容最常见于 制 造 、餐 旅 与零售贸易业 ,也包 括 部 分中等技能职业。 ƒ自动 化的速 度与程 度取 决于技 术、经济与社会因素。持续的技术进步(如在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是关键因素。除了技术可行性之外,机器与人 类 在 技 能 之 间的比 较 、劳 动 力市场 的 供 需、经济效益(包括劳动成本的节省)、以及社会与政府部门的接受度,都会影响自动化普及的速度与程度。我们的情境预测显示,在现今所有工作内容中,过半会在所有工作内容过半会在2055年左右自动 化,但 这 过 程中存 在 着 许多变动因素,再加上 更 广泛的经 济 情况,因此自动 化 有 可能 提早或延后20年。 ƒ人类 仍需继续与机 器并肩工作,才能实现 各国所设定的人均GDP增长目标。我们的生产力预测是建立在因自动化失业的人口会顺利转业的假设之上。自动化所造成的劳动力结构转型,在程度上与美国当年农业人口流失以及后来制造业就业比 例下滑的情况 相当,历史 上 这两次劳 动力结 构的改变都伴随着新工作的大量出现。 ƒ对 企 业 来 说 ,自动 化 的 效 益 相 对 明 显 且可 以 改 善绩效、提升生产力与促进发展。但对政策制定者来说,自动化的议题就较复杂。政府一方面应该把握好自动化带来的生产力增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效益,同时推出政策与奖励办法鼓励持续的进步与创新。另一方面,政府也必须研究创新政策,与劳动者与相关各方一起应对自动化对就业的冲击。这些包括重新思考教育与培训、设计收入补助与社 会 安 全 网,以 及 支 持失 业 者再 就 业 。身在职场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在日常工作中更开放地接受 机 器,同时主动 学习新 技 能 。面临升 学与就 业选择的人,则应该了解自动化对工作职业的影响,专注于那些在新自动化时代仍有市场需求的技术与能力。化对工作职业的影响,专注于那些在新自动化时代仍有市场需求的技术与能力。 1麦肯锡全球研究院 内容摘要综述自动化虽然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在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对自动化前景和影响的疑问却从未停止过。早在半个多世纪前,美国总统约翰逊就成立了国家委员会,专门探究技术和自动化对就业和经济的影响,声称自动化并不会威胁就业,“如果我们以前瞻性眼光展望未来,自动化甚至能带来国家繁荣”1。近年来,随 着机 器人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些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论是矿工、景观园艺师,还是商业银行家、时尚设计师、焊工,甚至是首席执行官,自动化都有可能改变其日常工作内容。但是这些技术何时将在工作场合成为现实?对全球的就业和生产力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过去的两年,麦肯锡对自动化技术及其影响展开了深入研究。部分研究结果 如下: ƒ我们身处自动化新纪元,相较于人类,机器人和计算机不仅成本低、可胜任多种日常体力劳动,而且越来越擅长于要求认知能力的工作任务,包括决策判断、感知情 绪、甚至驾 驶等,而 之 前普 遍的观 点 是 这 些工 作内容 难 以实现自动 化2。 ƒ不论是对单个工作流程、企业,还是经济体来说,工作内容的自动化都能带来生产力提升等诸多效益。尤其是那些劳动人口萎缩的国家,更加迫切地需要通过自动化加快生产力提升。在微观经济层面,各国企业都有机会从自动化技术中获得效益、建立竞争优势。这些优势不仅包括削减劳动力成本,还包括提升生产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缩短停工期等绩效改善。在宏观经济层面,基于所设情景模型,我们估计自动化每年可提高全球生产力0.8-1.4%。 ƒ我们分析自动化影响的方法重在考察每项工作内容,而非每种职业。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只有极少数职业(不到5%)可实现 完全自动 化(即职 业涉及的全 部 工 作内容都能自动化)。然而几乎所有职业都可实现部分自动化(即大量的工作内容能自动化)。我们估计全球约半数的付薪工作内容可通过应用现有技术实现自动化。 ƒ工作内容、职业、薪酬和技能水平不同的岗位,其自动化的进程与程度也不尽相同,对工人的影响无法一概而论。随着各种职业逐渐实现自动化,工人需要与机器共事。可能较快实现自动化的工作内容包括:在可预测环境下的体力劳动(零售业和制造业尤其普遍)及数据处理或收集(普遍存在于各行业、各技能和薪酬水平的岗位)。自动化技术对各技能水平的工人影响不一:某些自动化技术可提升高技能工人的生产力,同时减少对低技能和常规工作岗位的需求(如文员或装1 美国总统约翰逊于1964年8月19日签署法案,宣布成立技术、自动化和经济进步全国委员会。《技术和美国经济”》,技术、自动化和经济进步全国委员会报告,美国卫生、教育及福利部,1966年2月。2016年12月,白宫 就 同 一问 题 发 布了新 报 告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utomation, and the economy.2 本报告着重探讨自动化技术的影响,而不是技术本身。欲了解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请查阅The age of analytics: Competing in a data-driven world,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16年12月。 2麦肯锡全球研究院 内容摘要配线工人)3。另一些自动化技术则对中等技能工人的影响更为显著4。但随 着技术的进步,高技能和低技能工作自动化的可能性将进一步增大,两极现象将有所 减弱。 ƒ自动化将对全球范围内各行各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毋庸置疑,自动化是全球现象,但中国、日本、印度和美国受到的影响将尤其明显:这四大经济体可自动化的岗位(即通过改进现有技术实现自动化的工作内容)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二,相当于全球薪资总支出的一半以上。一国的自动化潜力由产业结构及行业内生产内容组成而定。举例而言,制造业、农业等行业涉及可预测环境下的体力劳动,所以技术上自动化潜力高,但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较低,所以限制了自动化的实际运用。 ƒ自动化进程无法一蹴而就。自动化的应用速度和范围受到五大因素的影响。首先是技术可行性。由于技术需要经过研发和调整才能形成解决方案,进而实现针对某一工作内容的自动化。其次是制定和部署解决方案的成本,该因素将影响自动化的商业应用。第三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包括不采用自动化情况下劳动力的供需和成本。第四是自动化的经济效益,包括产量与品质的提高以及劳动力成本的降低。第五是监管和社会接受程度,即使自动化应用具有经济意义。综合考虑上述五大因素,我们预计自动化充分发挥作用还需几十年时间。从宏观角度来看(即 全 行 业 或 经 济 体 ),自 动 化 的 进 程 可 能 较 慢 。然 而 从 微 观 角 度 来 看,尤 其 是对那些工作内容被自动化的工人,或是被竞争对手自动化变革所威胁的企业而言,这一 进 程 发 展 迅 速 ,影响 显 著。 ƒ目前人们对自动化的关注多聚焦于它可能造成劳动力供大于求以及由此出现的大规模失业。此种观点有失偏颇。应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需要人类和机器人并肩贡献劳动力。换而言之,除非自动化得到广泛运用,否则更可能出现的是劳 动力短缺而非过 剩。不过 工作本 质将发 生根 本 改变。所有职业(包括高薪、高技能职业)都可不同程度地实现自动化。部分工作内容的自动化可能改变工作流程,彼时人类只需完成机器无法胜任的工作(反之亦然)。可以说,与机器共事赋予了人类“超人”的能力,因为某些事机器比人类做得还出色。一旦工作性质改变,企业组织架构、行业竞争的格局与根基以及商业模式等也将因应 而变。 ƒ对 企 业 而言,自动 化 带 来 的 绩 效 优 势 相 对 明 显 ;而 对 政 策 制 定 者 而言,自动 化 恐 怕就复杂多了——他们需要结合各自经济体的情况,把握自动化良机,提高生产力,制定投资鼓励政策与市场激励措施,推动持续进步和创新,不仅如此,既定政策还应不断调整、创新,帮助工人和企业适应自动化对就业的影响。比如说,为下岗职工重新设计提供专门的教育与培训、收入津贴、社会保障和过渡期支持。在岗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则需要更广泛地与机器合作,不断学习未来自动化时代所要求的新技能。自动化技术推动的大规模劳动力转型将持续几十年,此类转变已有历史先例。整个20世纪,在技术的推动下,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大幅减少,但并未出现长期的、大规模的失业,盖因新职业的应运而生。我们虽不敢断言这次是否与之前有所不同,但分3 欲了解技能偏好型及非技能偏好型技术变革,可查阅David H. Autor, Frank Levy和 Richard J. Murnane, “The skill content of recent technological change: An empirical explanation,”《经济学季刊杂志》,2003年11月;Daron Acemoglu和 David H. Autor, “Skills, tasks, and technologies: Implications for employment and earnings, ”《 劳 动 经济 学手 册》,4B卷,David Card 和 Orley Ashenfelter编, Elsevier,2 011年。4 David H. Autor, “Why are there still so many jobs? 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workplace automation, ”《 经 济 展 望 杂 志 》,2015年第3期第29卷。 3麦肯锡全球研究院 人机共存的新纪元:自动化、就业和生产力析显示人力仍然不可替代:我们预测的生产力进步只有在人类与机器共事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评估全球工作场所的自动化潜力“机器人”一词最早源于捷克作家Karel Capek于1920年出版的剧本,剧中机器人完成的工作是人类的2.5倍,所需成本却远低于人工成本5。近一个 世 纪之 后,科幻情节变成了现实:在生产线部署机器人变得越来越普遍;而算法在UPS和亚马逊等多家公司发挥着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