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上海证券]:中国金融改革历程简要回顾与借鉴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中国金融改革历程简要回顾与借鉴

2018-04-19刘骐豪上海证券点***
中国金融改革历程简要回顾与借鉴

` 重要提示:请务必阅读尾页分析师承诺、公司业务资格说明和免责条款。 报告编号: liuqihao-ZTYJ18 [Table_ReportInfo] 相关报告: 首次报告日期:2016年3月31日 [Table_Author] 分析师: 刘骐豪 Tel: 021-53686132 E-mail:mail liuqihao@shzq.com SAC证书编号:S0870512090002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趋势明显,在前期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国内经济高增长难以持续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如何继续保持平稳、快速的发展是目前各界观注的焦点,新一代中央领导层传达出的深化改革的执政理念使得市场对“改革红利”充满期待。作为国民经济“血脉”的金融行业的改革无疑是其中最为关注的部分,表面上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是总量问题,表现为经济增长率放缓和通货膨胀率回落;实际上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问题。为此,在加大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同时,必须加快金融改革步伐,打破金融垄断,建立更加市场化的金融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由过去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转变为内生性的良性增长方式。尽管国内的金融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处于相对初步的阶段,仍有种种深层次的矛盾需要解决。随着国内的金融改革迈向纵深的发展方向,未来中国也将体现出市场化的金融体系的共性,作为发达市场经济体美国的金融发展历史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演变有着启示性的作用。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专题研究 日期:2018年04月19日 中国金融改革历程简要回顾与借鉴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专题研究 2018年04月19日 一、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趋势明显,在前期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国内经济高增长难以持续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如何继续保持平稳、快速的发展是目前各界观注的焦点,新一代中央领导层传达出的深化改革的执政理念使得市场对“改革红利”充满期待。作为国民经济“血脉”的金融行业的改革无疑是其中最为关注的部分,表面上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是总量问题,表现为经济增长率放缓和通货膨胀率回落;实际上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问题。为此,在加大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同时,必须加快金融改革步伐,打破金融垄断,建立更加市场化的金融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由过去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转变为内生性的良性增长方式。 尽管国内的金融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处于相对初步的阶段,仍有种种深层次的矛盾需要解决。随着国内的金融改革迈向纵深的发展方向,未来中国也将体现出市场化的金融体系的共性,作为发达市场经济体美国的金融发展历史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演变有着启示性的作用。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专题研究 2018年04月19日 二、中国金融改革的简要回顾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指导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的金融体系也在上世纪90年代起步入了市场化改革的道路。改革增添了国内金融体系发展的动力,使得我国金融业实现了历史性飞跃,金融市场功能进一步发挥,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稳步扩大,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金融监管水平显著增强,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 (一)利率改革重要历程简要回顾 1996年,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正式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顺序为:先放开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再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后放开金融机构存款利率。 1999年9月,中国基本实现了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市场化。 200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上限管制,对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对金融机构存款利率的下限管制,对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 2012年6月,央行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至基准利率1.1倍,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2012年7月,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至基准利率的0.7倍。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市场已经在人民币利率的形成和变动中更多地发挥作用。 2013年起,中国分别完全放开了贷款和存款利率的浮动。首先,同业存单和大额存单先后开启发行,存单交易市场逐步完善;随后,13年7月贷款利率取消下限;15年央行连续降准降息的同时,存款利率上限从基准1.2倍、1.3倍、1.5倍到全部放开,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尽管存款利率放开管制是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枪”,但实际操作中目前只有贷款利率可以说是基本市场化,而存款利率依然存在着高度的管制,包括官方定价的窗口指导或者定价联盟,目前的现状是存款利率上浮程度不能超过50%。所以,中国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并不彻底。 今年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或再有更进一步动作。2018年博鳌论坛上,央行行长易纲专门就此进行的表态:“中国正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中国仍存在一些利率“双轨制”,一是在存贷款方面仍有基准利率,二是货币市场利率是完全由市场决定的。我们已放开了存贷款利率的限制,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可根据基准利率上浮和下浮,根据商业银行自身情况来决定真正的存贷款利率。我们的最佳策略是让这两个轨道的利率逐渐统一,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市场改革。” 据媒体报道,4月12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机构成员召开会议,讨论关于放开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事宜。另据报道,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专题研究 2018年04月19日 央行拟允许商业银行适当提高存款利率的浮动上限,按银行的规模分批进行。 (二)汇率改革重要历程简要回顾 在汇率市场化改革方面,人民币汇率1994年以前一直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并公布。 1994年,中国汇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正式启动,此后,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四次较大调整。1994年4月1日,中国第一次汇改,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规定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为0.3%。 2005年7月21日,中国第二次汇改,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以一篮子汇率为参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规定将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从0.3%扩大至0.5%。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重启汇改,进一步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 2012年4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扩大汇率浮动区间,浮动幅度从0.5%扩大至1%。由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进一步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和单边升值的预期,人民币汇率开始出现小幅双向浮动。 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调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做市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报价。这一调整使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机制进一步市场化,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当期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 2017年5月末,外汇交易中心在原有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中引入了“逆周期因子”,旨在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助力人民币中间价回归基本面,并充分地反映市场供求的合理变化。 (三)打破金融垄断重要历程简要回顾 在打破金融垄断方面,2005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非公经济36条”。 2010年5月,国务院又出台了“新36条”,鼓励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包括金融、石油和公共事业在内的垄断领域。201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与相关部委一起建立温州金融综合实验区,提出了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整体方案。 2012年5月,银监会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三个“持股比例”,即民营企业参与城市商业银行风险处置的,持股比例可放宽至20%以上;通过并购重组方式参与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风险处置的,允许单个企业及其关联方阶段性持股比例超过20%;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村镇银行发起设立或增资扩股,村镇银行主发起行的最低持股比例由20%降低为15%。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农村地区出现了许多新型金融机构,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专题研究 2018年04月19日 大都有民间资本参与。 4月11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分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对于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中宣布的中国将大幅放宽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市场准入等内容,人民银行和各金融监管部门正抓紧落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大幅度放开金融业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 易纲行长具体阐述了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三大原则和具体时间表,以下六点金融领域的开放措施要在未来的几个月就落实。第一,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内外资一视同仁,允许外国银行在我国境内同时设立分行和子行。第二,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人身险公司外资持股比例的上限放宽到51%,三年以后不再设限。第三,不再要求合资证券公司境内股东至少有一家证券公司。第四,为进一步完善内地和香港两地股市互联互通的机制,从今年5月1日起把互联互通每日的额度扩大四倍,也就是说沪股通和港股通每年由130亿,调整到520亿。第五,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来华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和保险公估业务。第六,放开保险外资经济公司经营的范围,与中资机构一致。 此外,还有五项措施在今年年底前推出。这五点措施分别为:一是鼓励在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货币经纪、消费金融等银行业金融领域引入外资。二是对商业银行新发起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和理财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不再设上限。三是大幅度扩大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四是不再对合资券商的业务范围单独设限,内外资一致。五是全面取消外资保险公司设立前须开设两年代表处的要求。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专题研究 2018年04月19日 三、美国金融演变历史简要回顾 进入 20 世纪70 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出现了滞胀,凯恩斯主义政策的无能为力使以货币主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思潮开始流行,并扩散到金融市场,同时石油供给冲击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使利率、汇率波动更加剧烈,为了规避管制和风险的金融创新也开始盛行,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美国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制度改革。 (一)美国的金融机构的变化 20 世纪70 年代之后,美国经济陷入滞胀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公共养老金体系财务负担不断加大,为此美国政府在1974 年通过了《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以此来寻求建立一种包括职业年金在内的多支柱保障体系。之后美国于1978年推出著名的401k退休计划,该计划是由雇员、雇主共同缴费建立起来的完全基金式的养老保险制度,资金可投资于股票、基金、年金保险、债券、专项定期存款等金融产品,雇员可自主选择投资方式。由于401K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主要投向资本市场,这就使得数千万职员成为美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支持者与推动着。该计划源源不断的为美国的资本市场提供了长期资本供给,极大的推动了美国共同基金业的发展与壮大 美国 1933 年颁布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法案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业务,此后证券公司开始独立经营。随着70 年代金融创新的兴起,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开始加剧,美国国会在1975 年修订了《证券交易法》,提出要打破固定佣金制度,采取协议佣金的模式。为了在同质化竞争中生存,美国证券行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