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宏信证券]:每日信息速递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每日信息速递

2017-11-22徐伟宏信证券北***
每日信息速递

敬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1 【财经要闻速递】 ※ 前10个月国企利润总额23858.6亿元,同比增24.6% ※ 我国将出台“组合拳”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 ※ “2+26”城市已整治涉气“散乱污”企业6.2万家 ※ 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发布,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 山东:三季度企业用工缺口20.9万,制造业需求最大 【行业要闻速递】 ※ 发改委:市场煤价还处于高位,将继续引导煤价下行 ※ 中煤协:供需基本平衡,市场机制基本确立 ※ 财政部:10月全国销售彩票同比增长11.3% ※ 商务部:拟建家政服务员档案数据库 ※ 海南将建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个股重要公告】 ※ 宗申动力拟10.5亿元收购大江动力100%股权 ※ 工大高新发起设立10亿元智能智造产业基金 ※ 新国都拟7.1亿元收购嘉联支付100%股权 ※ 蒙草生态预中标81亿元PPP项目 ※ 中天科技中标5.5亿元海底光电复合缆项目 ※ 中国汽研拟5.38亿元投建汽车综合性能试验道项目 ※ 渝三峡A拟2亿元彭山投建石墨烯涂料生产线 ※ 睿康股份实控人夏建统拟不低于1亿元增持股份 ※ 中电电机两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10%股份 ※ 钱江摩托股东拟减持公司不超5.68%股份 2017年11月22日 证券研究报告/每日信息速递 每日信息速递2017.11.22 分析师:徐伟 执业证书编号:S1330514080001 电话:028-86199181 邮箱:xuw@hxzb.cn 敬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每日信息速递 【财经要闻速递】 前10个月国企利润总额23858.6亿元,同比增24.6% 财政部21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达23858.6亿元,同比增长24.6%,国有企业收入和利润持续较快增长,利润增幅高于收入9.2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国有企业实现利润中,中央企业15484亿元,同比增长17.8%;地方国有企业8374.6亿元,同比增长39.4%。 从收入看,前10个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419976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中央企业250442.2亿元,同比增长13.7%;地方国有企业169533.8亿元,同比增长18.1%。 成本方面,前10个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406103.2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10%、7.7%和9.7%。 同一时期,国有企业应交税金34271.2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中央企业25244亿元,同比增长6.7%;地方国有企业9027.2亿元,同比增长28%。 数据并显示,10月末,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506348.3亿元,同比增长10.8%;负债总额992099.3亿元,同比增长10.6%;所有者权益合计514249亿元,同比增长11.1%。 从主要行业看,前10个月,有色、钢铁、煤炭、石油石化等行业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电力等行业利润同比降幅较大。 财政部发布数据涉及的国企,包括中央管理企业、中央部门和单位所属企业以及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国有金融类企业。(新华社) 我国将出台“组合拳”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周晓飞21日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出台多项措施,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工作。 在当日于京举办的2017国际产能合作论坛暨第九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开幕式上,周晓飞介绍,着眼于更好“引进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为外资提供更加优化的投资环境。 一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入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修订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大幅度放宽金融等领域外资准入,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加开放的投资环境。 二是促进外商投资便利化,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备案制为主的管理制度,进一步简化外商投资管理程序。 三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持续推进在资质许可、政府采购、标准制定、中国制造2025政策、科技计划项目、企业上市、注册登记等方面给予外商投资企业同等待遇。 敬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每日信息速递 四是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支持东部地区率先构建国际高标准投资环境,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推进中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 在“走出去”方面,周晓飞表示,未来将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加快境外投资立法,提高对外投资便利化水平;建设对外投资合作信用体系,为企业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提供制度保障;实行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的差别化政策组合,更好促进境外中资企业与投资所在地共同发展;和有关部门一道,改进信息服务,发挥各类产能合作基金作用,加强海外利益保护体系和能力建设等。(新华社) “2+26”城市已整治涉气“散乱污”企业6.2万家 环保部21日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散乱污”企业整治暨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阶段总结现场会,环保部部长李干杰介绍:截至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排查出的6.2万余家涉气“散乱污”企业及集群,已全部进行分类处置。各地按照“关停取缔、整合搬迁、整改提升”三种方式,分类施策。 一年来,“2+26”城市还完成电代煤、气代煤300多万户,替代散煤1000多万吨。淘汰燃煤小锅炉4.4万台,淘汰小煤炉等散煤燃烧设施10万多个。天津港、黄骅港等港口已停止接收集疏港汽运煤炭。 同时,这些城市实施重点行业错峰生产。对钢铁、建材等大气污染重点行业企业实施科学生产调控,11月15日起全面错峰生产。制定“一厂一策”错峰运输方案,优先选择排放控制较好的车辆承担大宗物料运输任务。 在应对重污染天气方面,各地完成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应急减排清单基本做到涉气企业全覆盖。 李干杰表示,“2+26”城市1至2月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23.5%的不利局面已得到全面扭转,3月至11月15日同比下降9.8%;北京市PM2.5浓度连续7个月低于60微克/立方米,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他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岁末年初的气象条件总体不利,一些城市PM2.5浓度不降反升,实现“大气十条”要求的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达到60微克/立方米左右目标的压力仍然较大。 为全力打赢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他提出这些城市还需不折不扣完成攻坚行动工作任务,守住“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阶段性成果,并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排污许可、考核问责等制度,严格环境准入和审批,避免污染转移。同时,落实量化问责,切实传导压力,落实地方大气污染治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新华社) 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发布,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1日首次发布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10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55.1%,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今年以来,该指数持续保持在53.5%以上的较高水平,指数走势显示发达国家制造业强劲复苏,新兴市场国家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升。 敬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4 证券研究报告/每日信息速递 据介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将固定在每月6日发布全球制造业PMI指数。该指数的编制,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计算方法,汇集了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PMI数据,体现了亚洲、美洲、欧洲等分区域和重点领域制造业PMI指数。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同时驱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日益多元,客观上需要有灵敏快捷、综合全面的数据信息,反映世界经济发展动态变化,PMI指数能够发挥这种作用。目前国际上有将近50个国家和地区编制与发布PMI指数,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总量合计占全球90%左右,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为编制全球制造业PMI提供了较好的数据基础。(新华社) 山东:三季度企业用工缺口20.9万,制造业需求最大 山东省政府日前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全省公共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山东进入各级公共人力资源市场的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总需求为78.5万人,同比增加8.9万人,市场总供给为57.7万人,同比增加5.6万人,企业用工缺口20.9万人,同比增加3.3万人。 数据显示,用工缺口超过万人的有3个城市,分别是济南、济宁、菏泽,德州市求职人员供大于求。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需求上升12.85%,求职人员增加10.77%,用工缺口增长19.04%,山东全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基本平稳,用工缺口加大。 企业用工需求行业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第三季度,第二、三产业作为山东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合计占总需求的96.75%,企业用工需求行业相对集中在二产制造业及三产批发和零售业。从企业用人需求比重变化情况看,与去年同期相比,批发和零售业需求比重减少较明显,减少1.34%,住宿和餐饮业需求比重增加明显,增加了1.6%。 从用人单位需求来看,企业需求74.5万人,占总需求比重的94.87%,企业用人依然占据市场需求主体地位,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需求位居前三位。(新华社) 【行业要闻速递】 发改委:市场煤价还处于高位,将继续引导煤价下行 11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2018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上表示,目前,市场煤价还处于相对高位,政府相关部门将继续通过综合措施,引导煤价下行并处于合理区间。 连维良指出,今年以来,煤炭市场供需保持总体平衡。但受诸多因素影响,特别是历史积累的违法违规问题制约了产能释放,局部地区出现煤炭供应偏紧、价格波动的情况。随着优质产能释放、加大运输等措施的落实,煤炭的产量、运量和库存量明显增加。 “从全局看,供需总体是平衡的。”连维良说,“当前,煤价在向合理区间下行。这既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结果,也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结 敬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5 证券研究报告/每日信息速递 果,更是煤炭和下一步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共同期待的结果。” 部分市场人士担心,持续加大煤炭优质产能释放会不会出现新的产能过剩。对此,连维良表示,增减挂钩指标交易、最高最低库存制度等一系列长效机制的建立,能够有效防范产能过剩,防范煤价跌出合理区间下限。 他认为,2018年煤炭供应总体是充裕的,这是煤价处于合理区间的基础。目前全国煤炭总规模52亿吨左右,扣除基建和技改煤矿,有效产能在40亿吨以上,加上明年新出产量和一定数量的净进口,实现供需总体平衡是有保障的。 “市场

你可能感兴趣

hot

宏信证券每日信息速递

宏信证券2022-11-21
hot

每日信息速递

上海证券2023-01-18
hot

每日信息速递

宏信证券2023-01-06
hot

每日信息速递

宏信证券2023-04-27
hot

宏信证券每日信息速递

宏信证券2023-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