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广证恒生]:专题报告:主板、中小板或创业板?从板块特性、申请成本剖析新三板企业“转板”板块选择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专题报告:主板、中小板或创业板?从板块特性、申请成本剖析新三板企业“转板”板块选择

2017-06-27袁季、陆彬彬广证恒生陈***
专题报告:主板、中小板或创业板?从板块特性、申请成本剖析新三板企业“转板”板块选择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1 页 共 19 页 证券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主板、中小板或创业板?从板块特性、申请成本剖析新三板企业“转板”板块选择 2017年6月27日 袁季(分析师、首席研究官) 陆彬彬(研究助理) 电话: 020-88836118 执业编号: A1310512070003 邮箱: yuanj@gzgzhs.com.cn lubinbin@gzgzhs.com.cn 【导语】 截至2017年6月27日,共计101家新三板企业处于IPO排队审核状态,其中40家企业申请主板上市,12家企业申请中小板上市,49家企业申请创业板上市。正在申报IPO的新三板企业上市板块选择分布与此前已成功“转板”新三板企业大部分选择创业板有较大的差异。 企业在计划IPO的道路上,板块的选择是其资本规划中的重要部分,企业所处的行业、经营状况、发展战略规划等对其上市路径的选择影响较大,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对企业的差别在哪里?企业又该如何选择上市板块? 从企业IPO的时间成本中来看,2017年2月以来,无论是申报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过会企业排队时间开始出现趋同趋势。2017年截至6月27日,IPO申报主板上市企业排队时间为1.64年,申报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排队时间均为1.59年。而对于规范成本来说,企业申报三个板块的规范成本主要区别在于财务要求,其余信息披露,运营规范等规范性要求三个板块之间基本一致。 尽管目前申请三个板块的时间成本和规范成本差异不大,但是根据不同板块的特性和自身的发展需求选择上市板块将为企业带来更大价值。为了为企业在进行资本规划时提供借鉴,广证恒生此篇报告主要对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三大上市板块的企业特征、流动性、融资能力和估值定价等方面做出分析。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2 页 共 19 页 证券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目录 一、101家新三板企业处于IPO排队阶段,申报主板企业占比39.6% ........................................ 3 二、各板块企业特点显著,主板企业规模大、中小板、创业板企业成长性强 ..................................... 4 1.1企业规模:主板企业规模大但成长性低,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规模较小但成长性高 .................. 5 1.2行业特征:主板/中小板工业企业数量最多,工业企业占比均超过20%,创业板信息技术企业数量最多,占比37.3% ................................................................................................................................ 5 三、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IPO申报时间成本与规范成本对比 ........................................................ 7 3.1 时间成本:2017年2月以来三个上市板块排队时间趋同,创业板排队时间仍为最低 ................ 7 3.2 规范成本:2016年来IPO审核过会企业业绩远超上市规范要求 ................................................... 9 3.2.1 IPO成功企业远超财务与会计规范门槛........................................................................................ 9 3.2.2 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对规范运营要求较一致 ........................................................................ 11 四、创业板2017年以来PE平均91.01倍,平均日均换手率1.98%,流动性最强 ................ 12 4.1 融资能力:再融资新政规定IPO企业再次募集资本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8个月 ......................... 13 4.2 流动性:自2017年至今创业板平均日均换手率1.98%,流动性为三个板块最强 ...................... 13 4.3 估值水平:2017年以来创业板整体PE(TTM)均值91.01倍,为三个板块最高 ..................... 14 4.3.1 2017年以来创业板平均估值为三个板块最高,平均PE达91.01倍 ........................................ 14 4.3.2 截至2017年6月27日,创业板中能源行业估值水平最高,达146倍PE ............................ 15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3 页 共 19 页 证券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一、101家新三板企业处于IPO排队阶段,申报主板企业占比39.6% 截至2017年6月27日,根据证监会最新披露首发审核企业名单,共查询得101家正在排队的新三板企业。其中40家申报主板上市、49家申报创业板上市、12家申报中小板上市。 而此前自2007年以来“转板”成功的20家企业中,16家企业于创业板上市,选择创业板的“转板”企业占比80%,而截至目前的新三板企业中申报创业板上市的数量占比48.5%,已经与历史“转板”情况产生较大差异。 图表1. 101家新三板IPO排队企业中39.6%申请主板上市 资料来源:Wind,广证恒生 404912主板中小板创业板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4 页 共 19 页 证券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二、各板块企业特点显著,主板企业规模大、中小板、创业板企业成长性强 企业在计划IPO的道路上,板块的选择是其资本规划中的重要部分,企业所处的行业、经营状况、发展战略规划等对其上市路径的选择影响较大,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对企业的差异在哪里,企业又该如何选择上市板块? 截至2017年6月27日,主板共计1759只成分股,总市值达425,607.04亿元;中小板共有866只成分股,总市值100,760.83亿元;创业板共有651只成分股,总市值50,114.92亿元。主板市场企业数量最多、企业市值规模最大,估值最低;创业板企业数量最少、市值规模最小、估值最高。 新三板企业在转板前,需要综合考虑各板块的企业规模和行业特征,以选择最适合该企业的板块进行转版,其中企业规模通过营业收入及其增长率表现,行业特征则通过各板块行业分布展示。 图表2. 20家已“转板”新三板企业中80%企业选择创业板 代码 上市板 简称 上市日期 Wind行业 A15324.SZ 创业板 凯伦建材 (过会未上市) 材料-材料II A16098.SZ 创业板 佩蒂股份 (过会未上市) 日常消费-食品、饮料与烟草 603580.SH 主板 艾艾精工 2017/5/25 材料-材料II 002873.SZ 中小板 新天药业 2017/5/19 医疗保健-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 300632.SZ 创业板 光莆股份 2017/4/6 信息技术-技术硬件与设备 A16300.SZ 创业板 万隆股份 (过会未上市) 信息技术-技术硬件与设备 603578.SH 主板 三星新材 2017/3/6 工业-资本货物 300607.SZ 创业板 拓斯达 2017/2/9 工业-资本货物 300575.SZ 创业板 中旗股份 2016/12/20 材料-材料II 300477.SZ 创业板 合纵科技 2015/6/10 工业-资本货物 300445.SZ 创业板 康斯特 2015/4/24 信息技术-技术硬件与设备 300444.SZ 创业板 双杰电气 2015/4/23 工业-资本货物 300370.SZ 创业板 安控科技 2014/1/23 信息技术-技术硬件与设备 300353.SZ 创业板 东土科技 2012/9/27 信息技术-技术硬件与设备 300318.SZ 创业板 博晖创新 2012/5/23 医疗保健-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 300271.SZ 创业板 华宇软件 2011/10/26 信息技术-软件与服务 300213.SZ 创业板 佳讯飞鸿 2011/5/5 信息技术-技术硬件与设备 300150.SZ 创业板 世纪瑞尔 2010/12/22 信息技术-软件与服务 300016.SZ 创业板 北陆药业 2009/10/30 医疗保健-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 002279.SZ 中小板 久其软件 2009/8/11 信息技术-软件与服务 资料来源:Wind,广证恒生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5 页 共 19 页 证券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1.1企业规模:主板企业规模大但成长性低,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规模较小但成长性高 创业板成立初衷是为暂时无法在主板上市的创业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产业企业等需要进行融资和发展的企业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因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创业板财务门槛相对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主板、中小板的财务门槛要低。 但与此同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中对企业的主营业务特性有专门的要求,其中第十三条规定:“发行人应当主要经营一种业务,其生产经营活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环境保护政策。”而主板、中小板则没有响应的要求。 我们对2017年分别在三个板块成功IPO企业前一年的营业收入及其增长率进行了统计,以分析目前三个板块过会企业在企业规模及成长性上的差异。 统计2017年上市的企业的2016年营业收入及其增长率,主板企业2016年的平均营业总收入是最高的,达到了24.02亿元,远高于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企业规模基数;但是就2016年营收增长率而言,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达到了60.93%和45.14%,远高于主板的14.67%。由此得出,蓝筹企业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