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发现报告]:光启技术机构调研纪要 - 发现报告

光启技术机构调研纪要

2025-06-10发现报告机构上传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光启技术机构调研纪要

光启技术机构调研报告 调研日期:2025-06-11 光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和汽车座椅功能件为核心业务的科技创新型公司。通过结合超材料技术,面向使用场景的功能结构高度融合的逆向设计技术,最终提供满足终端用户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公司在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和汽车零部件行业领域实现协同发展,并积极进行超材料智能结构产业化布局,推出一系列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技术门槛和广阔应用的新兴智能结构及装备产品。公司还积极探索新技术在国防工业领域的拓展,抓住智能化浪潮发展契机,建立在超材料智能结构领域的先发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2025-06-12 董事长刘若鹏,董事会秘书周建林,董事会办公室工作人员 2025-06-112025-06-11 特定对象调研北京国贸大酒店 兴业证券 证券公司 - 中泰证券 证券公司 - 华夏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招商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银华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交银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诺安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融通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东方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益民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大家资产管理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 申万宏源证券 证券公司 - 中华联合保险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 - 中国人民养老保险 寿险公司 - 中英人寿保险 寿险公司 - 宇鑫资本管理 - - 华夏盛世资本 - - 中金公司 证券公司 - 华泰证券 证券公司 - 开源证券 证券公司 - 东北证券 证券公司 - 诚通证券 证券公司 - 西部证券 证券公司 - 方正证券 证券公司 - 公司董事长刘若鹏博士于发布会现场向各位来宾介绍了中美航空航天实力对比与挑战、超材料在未来的应用与产业延伸前景、超材料产业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前景与战略意义、公司在超材料产业的领军地位、技术积累与产业化成果。 另外,公司就投资者主要关注的问题进行答复,主要问题如下: 1、株洲905和天津906的定位是什么?产能有多少? 答:905基地主要从事超材料产品关键部件、第四代超材料蜂窝、特种功能材料等的开发与生产,属于公司超材料产业链中上游核心企业,是湖南省的重点项目;906基地从事超材料产品关键部件制造、超材料特种工装制造、专业检验检测技术的开发与生产,属于公司超 材料产业链中上游核心企业,是天津市津南区重点项目。公司不同基地间的关系是相互协同,而不是独立发展的。因此,对任何一个基地进行产能的单独核算是不合理的。由于709基地主要负责超材料产品中下游环节,随着709基地二期投产,中上游原材料与相关配套产能 无法与下游需求相匹配,因此,公司建设905与906基地的目的是为了补齐短板,实现更好的产业协同效应。 2、公司是怎样看待产品的盈利水平的?是否有出现利润承压的情况? 答:公司产品的盈利水平良好。作为尖端装备领域的核心供应商,公司的经营目标并非仅包含产品的盈利性,而是希望该行业能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并与行产业链内的其他公司实现共赢。从成本端来看,公司近几年不断完善在超材料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并持续对产品的制造工艺进行优化与完善,随着后续新基地的投入使用,原材料自供率有望得到提升,规模效应进一步放大;从收入端来看,公司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唯一一家将超材料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的企业,公司产品在尖端装备领域内具备较高的不可替代性。 3、民用产品的营收占比目标? 答:2018-2024年,公司的超材料业务相关收入实现6年近11倍的增长,并将超材料技术成功应用在了航空尖端装备领域,实现 规模化生产。超材料技术作为一门前沿学科,其应用领域是多样化的。超材料技术在尖端装备领域的成功应用验证了其具备经济与商用价 值,但目前仍有许多潜在的应用方向值得公司去探索与验证。超材料技术既是一门前沿学科,也是一个仍在成长阶段的行业。因此,公司认为,当下探讨民用产品的营收占比还为时过早。 4、与竞争对手相比,在超材料领域有什么优势或成果?技术差异化体现在哪? 答:目前,公司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家实现超材料产品大规模生产的企业。超材料作为一门前沿学科,其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还有待成熟。公司及创始人团队为实现超材料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下设了8大子公司覆盖了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建立了超材料研发制造的超级平台,包括6000项专利、728.8亩产业基地、55.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16台定制专用设备、8646套特种专用工装、161款自研定制材料、7.74亿字的设计技术文档数据库、38.28亿字工艺制造大纲、11.72万张设计图纸、1331.08万行设 计源代码、54.50万个仿真模型、7979.93万条目标特性曲线大数据库、219.58万幅各类实测成像图。产品技术应用覆盖了所有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 5、机器人之于公司的意义是什么? 答:目前来看,由于超材料产品属于非标准品,其制造过程中对人力的需求较大。从2024年底至今,公司为配合产能扩张,同步新增了较 多生产人员。目前,员工成本已经成为产品直接成本中占比较大的项目。公司正在致力于开发专用于基地生产的机器人,如机器人能够大规模投入使用,公司产品的良率与成本有望进一步优化。 6、公司是怎么定义自身所处的行业? 答:目前,大部分投资者将公司归类在了军工或航空航天行业。事实上,公司所专注的超材料技术所能应用的场景不仅限于航空航天或军工 。此外,公司在生产超材料产品过程中涉及了超算、微纳光刻、复合材料与高分子材料制造、先进检验检测等多个环节,跨越了多个学科,并由8家主要子公司来完成。除了军工与航空航天领域的投资者外,公司也欢迎新材料、电子消费等其他领域的投资者前来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