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普特机构调研报告 调研日期:2025-06-05 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自动化核心零部件的供应,是机器视觉应用技术领先者。公司成立于多年以来一直稳步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客户信赖的合作伙伴,客户群体包括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全球知名的设备制造商。OPT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范围设有30多个服务网点,服务于15000余家客户。OPT的产品线包括视觉系统、光源、工业相机、镜头、3D激光传感器、工业读码器等。其中,视觉系统产品包括SciVision视觉软件开发包、SciSmart智能视觉软件、视觉控制器硬件;光源产品包括41大系列、近1000款标准化产品,同时拥有30000多个非标定制方案,具备最快在3个工作日内定制光源的快速响应能力;工业相机产品包括面阵相机分辨率0.3MP~600MP全覆盖,包括全局曝光与卷帘曝光,线阵相机分辨率全覆盖2K~16K,兼容GigEVision协议、USB3.0Vision协议、CameraLink协议、CoaXPress协议和GenlCam标准;镜头产品包括Coloretto系列/Hawk系列/Grampus系列线扫镜头、29M/151M/Cobra系列/Dolphin20M系列/10M系列/5M系列/2M系列定焦镜头、变倍镜头、远心镜头等;3D激光传感器产品包括超高速系列、高精度系列、经济型系列;工业读码器产品包括分辨率0.4MP~20MP全覆盖,包括手动调焦系列与自动调焦系列。解码算法采用深度学习,多核数据处理,超高读取速率。 2025-06-06 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许学亮,证券事务代表余丽 2025-06-052025-06-06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长安兴发南路66号 现场参观,线上会议,券商策略会 之一、线上会议 安联保险 综合保险公司 - 国寿安保 基金管理公司 - 国寿养老 寿险公司 - 横琴人寿 寿险公司 - 宏利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华安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华商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华夏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华夏久盈 其它 - 汇安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嘉实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北京人寿 寿险公司 - 建信养老 其它金融公司 - 民生加银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摩根大通 其它金融公司 - 诺安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平安资产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 上海德汇集团 其它 - 上海远希实业集团 其它 - 天风证券 证券公司 - 易方达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招商信诺 寿险公司 - 博时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中航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长城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长江证券 证券公司 - 大家资产 其它 - 工银基金 - - 光大永明资产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 国君海通 - - 问题1:机器视觉行业目前的市场规模以及未来的市场空间有多大?回 答:GGII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181.47亿元(该数据未包含自动化集成设备规模),同比下滑1.97%。GGII预测,2025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10亿元,同比增速超14%,预计至2028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超过3 85亿元,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0%。问题2:机器视觉行业及公司有哪些新的市场机遇?回 答:(1)工业AI等新技术进步 工业AI技术蓬勃发展,有力推动各应用场景和方案的落地。工业AI使机器视觉的应用超过传统的缺陷检测,拓展至识别分类、精确测量、引导定位等更广泛的领域,尤其能胜任传统算法难以处理的复杂、随机性的检测任务; (2)国产替代的历史机遇 在3C电子、半导体、汽车制造等高端制造领域,此前关键装备与核心零部件多由欧、美、日厂商主导,机器视觉产品也不例外。近年来国内厂商技术实力快速提升,"国产替代"成为明确的产业方向。 (3)全球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 从中国市场看,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机器视觉最活跃的国家之一。国际市场方面,工业4.0智能制造在欧、美、日、韩这些发达国家也是大势所趋,在视觉、运控、传感器等领域都有很大的需求。 问题3:除工业制造领域外,公司是否有人形机器人领域规划?回 答:随着技术和市场的演进,公司也在积极探索更广泛的新兴领域对视觉技术的需求。其中既包括对现有工业领域更深层次、更全面的渗透,也包括向泛工业、消费级产业的拓展。公司充分发挥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关注人形机器人等新兴热点领域对 机器视觉的需求。公司已经基于自身成熟的3D视觉(如立体视觉、结构光、TOF等)和AI算法技术,以及目前成熟的核心传统视觉模组产品能力,着手研发面向人形机器人等新型终端的视觉模组和解决方案。目前,公司部分产品已进入客户端打样测试阶段。 问题4:公司近年研发和人员投入高速增长的动力?回 答:公司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20%。截至2024年末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比例近40% 。 产品方面:公司已形成"AI+视觉+运动"的战略布局,持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其中,"机器视觉光源"产品在2024年获评国 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近年机器视觉光源市占率居全球第二、国内第一。公司累计10000余个AI模型,2款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视觉软件。2024年,公司AI产品与解决方案应用于锂电、3C电子、半导体等多个领域,大批量项目应用数百个,检测的产品数十亿件。 行业方面: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于30多个行业的15000多家客户,包括众多世界500强 及全球知名的设备制造商,并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 海外方面:公司在欧洲、东南亚等地设置分支机构、办事处,持续进行全球化布局,加快国产替代步伐。问题5:公司3D产品线研发进展? 回 答:作为国产机器视觉领军企业,公司持续深化3D核心技术研发,构建了覆盖全场景的立体检测产品矩阵,通过"技术纵深+场景覆盖"双轮策略,已形成国产3D视觉领域的技术高地,成为全球智能检测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公司3D视觉技术突破传统二维局限 ,以高维感知技术驱动智能制造升级,具体产品升级情况如下:3D相机多项技术升级:(1)高精度:亚像素级算法实现纳米级重复性(Z轴0.1μm);(2)高速度:FPGA边缘计算赋能18kHz超高帧率 ;(3)复杂工况适配:宽动态范围设计兼容多变工业环境;(4)成本优化:无控制器一体化方案降低部署成本40%+。3D产品矩阵全面升级:(1)线激光系列:公司推出迭代产品LPF2系列,全系采用亚像素中心点提取算法,3200点轮廓,X数据间隔5u m,满足微米级检测需求;无控制器一体化设计,降低了部署成本,并节约了控制器成本;融入了FPGA实时处理,支持高速连续检测;全系覆盖13.5mm-2632mm视野,满足多行业应用的选型。(2)结构光系列:全新发布双/单投影条纹结构光3D相机,采用自研高精密 条纹生成技术,保障复杂表面成像质量;GPU异构计算平台加速三维点云重建;一次拍摄成像,可同步适配线激光的检测需求,提升了产品矩阵的多场景适应性。 在消费级机器人领域,公司也进行了积极的布局,规划小型化的散斑结构光系列和TOF相机系统,其小型化和嵌入式设计,更适用于人形机器人和导航避障类的3D视觉应用。 未来,依托3D全矩阵产品线的布局和全自主研发体系,公司将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和行业人才吸纳,持续深化"3D+AI"技术融合,重点突破纳米级检测、多光谱融合等方向。 问题6:东莞泰莱与公司在产品及业务等方面具有哪些协同性?回 答:机器视觉与运动控制技术均为工业自动化的核心技术。机器视觉与运动控制的结合可有效打破传统控制流程,简化系统架构、提高处理速度,实现了自动化行业更高效的集成发展。随着机器视觉在工业自动化特别是高端制造行业如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行业的不断渗透,运控产品与机器视觉产品的结合变得更为紧密。公司在视觉整体解决方案上不断加强与运动控制的配合,旨在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业务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客户与东莞泰莱目标客户群体一致,可以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公司将结合现有客户体系及自动化行业应用优势,进一步打开机器视觉及运动部件产品的应用场景。产品生产方面,公司将通过采购整合等措施,降低产品生产制造成本,提供更具行业竞争力的产品。研发方面,公司将继续坚持软硬件一体化投入。公司将和东莞泰莱一起持续拓展直线电机之外的相关硬件产品,同时也将在硬件产品基础上,结合公司软件算法优势,进行驱动及驱控一体等技术研发投入,开发相关软件应用平台,打造公司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运动方案解决能力。 公司通过并购东莞泰莱,有效拓宽了产品线,强化了视觉方案解决能力。未来运动方案解决能力与视觉方案解决能力相结合,将进一步巩固 和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拓宽机器视觉、运动部件产品的应用场景,发掘更多业务机会及客户资源,为客户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提供助力。 问题7:今年公司收入增长目标?是否包括收购公司贡献?回 答:公司管理层根据既定的发展战略和股权激励计划,制定了明确的业绩目标:以2024年营业收入为基数,公司2025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其中营业收入均以公司会计年度审计报告所载数据为准,收入统计口径与2024年一致(即不含新增主体收入 )。故收入增长目标不含公司收购并表所带来的相关主体收入。 公司将继续在研发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在运营层面加强管理与成本控制,保持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营业收入增长率。 公司业绩目标不代表公司对2025年度的盈利预测,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经济环境和市场状况的变化等因素,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