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一级市场融资总额达1052.51亿元,呈现应用层主导、赛道分化加剧的特征,行业逐渐脱离"野蛮生长"模式,转向技术壁垒与商业闭环双重驱动的成熟发展阶段。
总体融资情况
- 融资数量:696起,较2018-2020年高峰回落但趋于理性
- 融资金额:1052.51亿元,稳定在1200-1700亿元区间
- 早期投资占比42%(291次),A轮和B轮并重(共297起)
- 成立1年内的公司获投占比27%(186次),3年内获投占比50%,资本聚焦早期项目
地域分布
- 北京(291次)> 深圳(略胜上海)> 上海(长三角集群)
- 二线城市中南京(芯片)、合肥(量子计算)、苏州(工业AI)表现突出
细分赛道
- 应用层主导(516.45亿元/297起):
- 自动驾驶(27起/292.87亿元)
- 机器人(88起/75.31亿元)
- AIGC(111起/315.84亿元)
- 技术层与基础层保持稳定:国产AI芯片、智能数据管理受关注
- 通用应用(AI办公/客服)赛道内卷严重,资本兴趣平淡
头部公司
- 引望智能(华为系)以230亿元融资领跑,估值1150亿元
- 大模型赛道:月之暗面(84.5亿元)、智谱AI(60亿元)、百川智能(50亿元)合计近200亿元
- 机器人领域:宇树科技、银河通用机器人、九识智能均获13亿元
独角兽动态
- 2024年新增21家独角兽,多为大模型与自动驾驶企业
- 元戎启行获长城汽车1亿美元投资,滴滴自动驾驶获广汽2.98亿美元C轮
- 老牌独角兽持续融资,如零一万物获数亿美元、智谱AI获4亿美元
活跃投资机构
- 奇绩创坛(32次)聚焦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
- Z基金(12次)围绕GLM大模型生态链布局
- 红杉中国(10次)覆盖基础层-中间件-应用层全栈
- 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基金(10次)专注国产替代技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