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澳洋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 2025年04月 2024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沈学如、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李霞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李霞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无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3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7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35 第四节公司治理35 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33 第六节重要事项35 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43 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49 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49 第十节财务报告50 备查文件目录 1、载有董事长签名的2024年年度报告原件; 2、载有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3、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报纸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文及公告的原稿; 4、其他有关资料。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释义 释义项 指 释义内容 公司、澳洋健康 指 江苏澳洋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期 指 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澳洋集团 指 控股股东澳洋集团有限公司 雅澳科技、玛纳斯澳洋 指 新疆雅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曾用名:玛纳斯澳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澳洋康养产业平台公司 指 江苏澳洋康养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澳洋医疗产业平台公司 指 江苏澳洋医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澳洋生物科技 指 江苏澳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澳洋医院 指 张家港澳洋医院有限公司 澳洋医药 指 江苏澳洋医药物流有限公司 健康管理 指 江苏澳洋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顺康医院 指 张家港市澳洋顺康医院有限公司 徐州澳洋华安医院 指 徐州澳洋华安康复医院有限公司 港城康复医院 指 张家港澳洋医院有限公司港城康复医院(分院) 三兴分院 指 张家港澳洋医院有限公司三兴分院 佳隆大药房 指 苏州佳隆大药房有限公司 澳洋数字技术 指 苏州澳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贵玺贸易 指 苏州澳洋贵玺贸易有限公司 澳洋电子商务 指 苏州澳洋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 股东大会 指 江苏澳洋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 董事会 指 江苏澳洋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 指 江苏澳洋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元、万元 指 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 澳洋健康 股票代码 002172 变更前的股票简称(如有) 澳洋科技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 江苏澳洋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 澳洋健康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 JiangsuAoyangHealthIndustry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有) AYJK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沈学如 注册地址 江苏省张家港市杨舍镇塘市镇中路018号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 215618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 无 办公地址 江苏省张家港市杨舍镇塘市澳洋国际大厦A座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 215618 公司网址 http://www.ayjk.cn 电子信箱 aykj@aoyang.com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季超 郭志豪 联系地址 江苏省张家港市杨舍镇塘市澳洋国际大厦A座 江苏省张家港市杨舍镇塘市澳洋国际大厦A座 电话 0512-58166952 0512-58166952 传真 0512-58598552 0512-58598552 电子信箱 jic@aoyang.com guozh@aoyang.com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 《证券时报》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 http://www.cninfo.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 公司董事会秘书办公室 四、注册变更情况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500732251446C 公司上市以来主营业务的变化情况(如有) 无 历次控股股东的变更情况(如有) 无 五、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 上海市南京东路61号四楼 签字会计师姓名 丁陈隆、张小甜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适用☑不适用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不适用 六、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否 2024年 2023年 本年比上年增减 2022年 营业收入(元) 2,009,775,237.99 2,173,767,566.03 -7.54% 2,021,311,317.1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40,561,915.31 49,681,623.57 -18.36% -15,365,742.5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32,576,715.34 27,294,201.84 19.35% -33,006,003.5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438,651.63 54,303,048.16 -99.19% -33,802,859.04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05 0.06 -16.67% -0.0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05 0.06 -16.67% -0.02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35.53% 71.96% -36.43% -27.70% 2024年末 2023年末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2022年末 总资产(元) 2,051,047,821.36 2,241,371,837.83 -8.49% 2,708,023,138.5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 134,522,425.40 93,877,216.04 43.30% 44,195,592.47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是☑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 581,691,001.68 449,982,385.24 469,718,772.02 508,383,079.0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0,739,368.29 6,588,592.45 1,350,111.61 1,883,842.9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7,855,342.48 6,531,813.26 1,442,301.72 -3,252,742.1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12,015,808.16 -41,396,692.57 24,176,976.22 229,674,176.14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否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 2024年金额 2023年金额 2022年金额 说明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203,073.05 25,612,702.90 1,596,003.47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司损益产生持续影响的政府补助除外) 12,353,321.43 17,228,708.11 18,000,436.64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 -19,696,428.38 债务重组损益 -175,000.00 企业因相关经营活动 -12,498,049.32 不再持续而发生的一次性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等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2,366,621.76 -23,177,900.05 -16,783,473.97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5,526,970.87 51,555,206.32 减:所得税影响额 1,623,426.65 2,803,060.10 3,410,079.55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1,123,354.28 合计 7,985,199.97 22,387,421.73 17,640,260.93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我国大健康医疗产业基本宏观情况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国家对大健康产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特别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但不限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以及科研项目资助等。而经济发展带动的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使得在医疗健康领域从原来的治疗逐渐向预防保健、康复、就诊体验等更多元化的需求发展。与此同时,在国家政策支持、科技进步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推动下,该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医疗卫生领域发展现状 1.政府政策与投入 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包括减免税收、提供财政资金等,以推动医疗卫生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同时,政府持续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十四五”规划期间,进一步优化了公共卫生体系,增加了对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例如,在2025年的财政预算中,卫生健康支出预计将达到新高,重点用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2.数字化医疗的普及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和医疗设备的数字化升级,远程医疗成为主流。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医生进行在线咨询和诊疗,极大地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患者等待时间。此外,个人健康管理也得到了更多关注,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设备的普及使得个人健康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成为常态,为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提供了可能。 3.人工智能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从辅助诊断到精准治疗,再到疾病预防,AI正在重塑整个医疗流程。尤其是在肿瘤学、心血管疾病等领域。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了医疗服务的精准性和效率。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为健康管理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三、健康管理领域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与增长 据统计,截至2024年末,全国医院总数超过3.9万个,其中公立医院约1.3万个,民营医院增长至2.6万个以上。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接近100万个。中国健康管理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