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度报告 2025年3月12日 2024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任海亮、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郭健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康佳男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年度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经营目标等前瞻性陈述,均不代表公司的盈利预测,也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经营会受产业政策、汇率波动、市场拓展、技术升级迭代、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各种风险因素影响,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详情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中关于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的相关内容,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公司总股本剔除回购专户持有股份后的1,602,009,796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2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2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7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1第四节公司治理..............................................................................................................................39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56第六节重要事项..............................................................................................................................62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74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80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81第十节财务报告..............................................................................................................................82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董事长签名的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全文; 二、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三、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四、报告期内在《证券时报》和指定信息披露网站:http://www.cninfo.com.cn上公司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上述文件置备于公司董事会秘书室备查。 释义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四、注册变更情况 五、其他有关资料 六、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是否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是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万元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不适用 单位:万元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发展情况 1、磁材+器件业务 磁性材料是电能与动能转换、信号传输、电源适配、磁场屏蔽、模拟和数据存储等重要的功能材料,下游的电机、电感、传感器等是支撑国防安全、5G/6G通讯、轨道交通、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等领域发展的关键器件。按应用功能分为永磁材料(永磁铁氧体、稀土永磁)、软磁材料(软磁铁氧体、磁粉心、非晶纳米晶等)和功能磁性材料,其技术水平和发展速度直接影响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速度,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产业,也是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产业之一,中国产量约占全球的80%,主要生产基地分布在浙江、江苏、安徽、广东、山东等地。 (1)传统需求稳定,新领域需求向好 根据磁性材料与器件分会统计,2023年我国磁性材料销量达161.1万吨。其中,永磁铁氧体、软磁铁氧体、非晶纳米晶软磁、金属磁粉心销量分别为65万吨、48万吨、17万吨、8万吨。2024年,受新能源汽车、光伏、大数据等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等影响,永磁铁氧体和软磁铁氧体的销量较上年有所增长,非晶纳米晶软磁和金属磁粉心的出货增长则更优。 从主要应用领域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彩电、家电冰箱、冷柜、空调、家用洗衣机等各类电器产量同比增长在4.6-13.3%之间,主要是受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的有效开展和夏季消费旺季保供需求增加,使得家电产品产销量保持较好增长,从而带动永磁铁氧体需求增加;据中汽协统计,2024年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为1,839.4万辆和1,288.8万辆,同比增长-10.6%和34.4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使得永磁铁氧体在燃油车中的启动电机和发电机等应用需求出现了下降;软磁材料出货量则随着车载充电机(OBC)、DC/DC转换器、电驱动EMC滤波、混动车型的升压系统、充电桩等应用需求持续增长而增长;据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4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约530GW,较去年同比增长29%,从而带动了软磁材料在光伏逆变器领域应用的增长。另外,消费电子整体需求逐步复苏,手机和PC的出货都实现了正增长,服务器亦得益于AI大模型推动呈现需求增长,上述终端产业的向好,也相应带动了上游磁性材料需求的增长。 展望2025年,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在年初即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通知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可申请报废更新补贴的旧车范围;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家电产品享受以旧换新补贴的品类由去年的8类增至12类,单件最高可享受销售价格20%的补贴;每位消费者购买空调产品最多补贴1件增至3件。此外,通知还要求,推进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耐用消费品质量和安全标准升级,加快制定智能家居、数码产品等领域能效或水效标准,2025年底前完成“两新”领域标准提升行动方案明确的全部294项重点国家标准制定修订任务。相关领域的绿色化升级,也将拉动高性能磁性材料的需求。综上,2025年政策在支持范围、资金力度方面均显著提升,预计需求端拉动和供给端扶持能让家电、消费电子和汽车等行业的景气度得以延续,并相应带动上游磁性材料的出货增长。另外,基于第三方对光伏新增装机和服务器算力领域的增长预期,也有利于上游磁性材料的出货保持稳定增长。 (2)注重产品开发,满足多样化需求 面对中低端产品同质化严重,高端产品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业内企业需要根据不同领域应用及时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如永磁铁氧体方面,主要生产厂家均能稳定量产7材产品,头部企业还能稳定量产9材、12材,且与日韩企业的技术差距已进一步缩小,后续头部企业将着力于高Br材料、高Hcj材料以及兼顾两者的双高材料的开发,同时还会通过原材料优选、低成本材料配方开发、特殊应用场景新产品开发等以建立新的技术壁垒;软磁材料方面,下游终端应用如人形机器人、AI用各类服务器、数据中心电源管理产品正走向高频化、轻薄化、小型化、集成化,下游磁性元件需要在体积小型化的同时实现较高的功率输出,这要求软磁铁氧体材料需达到更高的功率密度,未来软磁铁氧体材料将进一步向宽温宽频、高饱和磁通密度等方向发展。另外,新一代软磁材料如合金磁粉心、非晶纳米晶材料等,因其具有高磁导率、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宽温特性等优势,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算力中心、光储充、新能源汽车电源管理等领域,也促使业内企业去不断开发铁硅、铁硅铝、铁镍、纳米晶等多种产品体系,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3)价值链重塑,促进集中度再提升 前几年,虽各应用领域需求有增有减,磁性材料整体出货量波动不大,但全行业投资仍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业内企业新上了多个万吨级的永磁铁氧体和软磁铁氧体项目,新项目在自动化、智能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再加上生产工艺控制日益精准,产品的一致性大幅提高,使得部分综合竞争力较弱的企业面临被出清的风险。竞争价值链也从原先的材料、器件、终端客户等供应链格局,逐渐转向器件厂商向上游整合磁性材料,磁性材料厂商向下延伸布局器件的态势。头部企业凭借其技术、资金、资源和客户等综合竞争优势,经营保持了较好的韧性,将促进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光伏业务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全球能源政策利好及能源结构转型的持续推进,叠加光伏发电技术的快速迭代,使得度电成本持续下降,光伏行业自2019年开始步入平价周期,经济性的不断提升也使得光伏发电量和渗透率迅速增长,新增装机容量逐年攀升,为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提供了广泛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