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发现报告]:中控技术机构调研纪要 - 发现报告

中控技术机构调研纪要

2024-11-27发现报告机构上传
中控技术机构调研纪要

调研日期: 2024-11-28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国内领先的流程工业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致力于满足流程工业的产业数字化需求,深耕集散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网络化混合控制系统等自动化控制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大力布局和发展工业软件、行业解决方案、仪器仪表等产品及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模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业3.0+4.0”产品及解决方案架构。中控技术坚持自主创新,持续聚焦行业痛点和热点,通过国内100余家实体5S店及海外多家本地化公司运营相结合的营销网络建设,以及“5T技术”、“平台+工业APP”、“5S店+S2B平台”为三大核心战略控制点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积极服务于工业3.0+工业4.0,其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在油气、石化、化工、电力、制药、冶金、建材、造纸、新材料、新能源、食品等行业领域,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控技术立足于中国,服务于全球,未来将以全球工业市场核心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产品与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姿态,打造工业全流程智慧生态,实现从工业3.0到工业4.0的跨越,积极探索跨领域、多行业EBO新兴商业机会,在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留下深深的足迹。 问答环节: 1、公司是如何长期在技术和研发方面保持领先地位的? 答:中控技术深耕流程工业30余年,能够持续保持在技术和研发的领先地位,主要得益于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优化研发管理流程。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并不断优化研发流程以提高研发效率。公司构建了涵盖5T技术(自动化技术AT、信息技术IT、工艺技术PT、设备技术ET、运营技术OT)的核心能力,围绕这些技术开发了多种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如流程模拟软件APEX以及APC、OMS、MES、EMS等重要的流程工业应用软件。 同时,中控技术积极拥抱AI技术,推出了全球首款通用控制系统UCS和流程工业首款AI时序大模型TPT等创新产品,这些产品已在多个工业场 景中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6月末,中控技术的研发团队规模已壮大至2,240余人,占全体员工数量的40%左右,且核心技术人员在公司任职均超过15年,构成了公司持续自主研发的中流砥柱。 此外,公司还积极建设海外的全球研发中心,目前在新加坡、日本、欧洲等地积极布局核心的软硬件+AI技术研发中心,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技术领先优势。 2、公司在投资并购方面有什么规划和打算? 答:公司在投资并购方面旨在通过战略性并购与合作,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自上市以来,公司积极布局投资并购,尤其是在工业AI方向,通过并购具有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的国内外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推动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过去几 年,中控技术已经完成了多项重要投资并购,包括全球顶尖的工程设计公司Wood中国、高端分析仪领军企业荷兰的Hobré公司、数字化专项领域的领军企业达美盛和培慕科技等,同时还投资了国家重点扶持的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未来,中控技术将继续深化产业链整合,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向:一是整合上下游关键环节的优质企业,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智能制造产业链中的龙头地位;二是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的需求,开展合理的并购投资,加快向新质生产力转型的步伐,关注包括AI人工智能在内的其他行业优质企业,实现业务范围的拓展和协同效应的发挥;三是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寻求海外并购机会,通过并购海外具有先进技术和市场渠道优势的相关企业,更快地融入全球市场,提升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3、公司在摆脱传统增长方式、实现转型升级上有哪些行动? 答:中控技术正努力实现从传统自动化公司向工业AI公司的转型,以强大的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为客户创造更多经济价值。今年6月,公司在新加坡全球产品发布会上推出了全球首款通用控制系统UCS和流程工业首款AI时序大模型TPT。UCS彻底颠覆了传统控制系统的技术架构,减少了90%的机柜室空间和80%的线缆成本,建设周期缩短50%,通信速率提升100倍以上,显著降低了客户的初始投资成本,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TPT凭借卓越的模型和算法能力,实现了工业现场在线实时优化与闭环控制,跨装置、跨工况复用,大幅提升建模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解决方案。自发布以来,TPT已在多个工业场景中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如在某化工集团氯碱厂实现了全工艺参数异常预测预警,大幅提高了人效并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此外,公司还加大了在AI+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投入,成功推出了“领航者1号”和“领航者2号NAVIAI”人形机器人产品,标志着公司在人形机器人方向实现了跨越式的进展,助力流程工业打造“无人工厂”新未来。通过这些新产品与新业务的推出,中控技术不仅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还推动了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进步,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公司认为AI对制造业转型有什么影响? 答:过去公司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与工业软件领域,智能工厂解决方案方面取得的技术发展,很多都是基于“第一性原理”、机理模型、传统的状态方程建模等技术形成的工业软件技术。公司相信,AI的到来,会改变很多技术的基础逻辑和基础形态,未来数据背后本身也带着很多目前还无法解释的技术逻辑,不仅仅可以反映“第一性原理”和机理性的原理,可能会超越机理模型所无法呈现和解决的问题。 公司希望通过引入AI和大数据技术,围绕着“安全、质量、低碳、效益”,进一步提升工厂的安全可靠性,提升生产过程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更加智慧企业方向发展,实现生产过程中的绿色低碳发展,少人化、乃至无人化运行,大幅降低能耗和劳动力成本,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公司助力某化工集团实现了生产高效、智能自主运行,操作人力大幅下降67%,实现了无人巡检、无人操作、无人记录的“三无工厂”;通过打造全厂智慧无人取送样、无人分析等系统,帮助某石化标杆企业实现全流程“机器代人”运行,年节约用工成本千余万元,实现由传统人力密集型实验室向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智慧实验室成功转型;公司还与沙特阿美、马来西亚恒源等多家海外领先企业达成AMR机器人、四足机器人等多元化技术与特定产业需求的融合落地,未来有望在智慧实验室等场景实现人形机器人综合应用,这都将进一步提升客户的核心竞争力。 5、公司如何看待未来行业景气度?政策支持及行业转型升级将为行业带来哪些新机遇? 答:公司依然对行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扩大,行业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 造领域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在流程工业领域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石化、化工、电力、油气等流程工业对自动化、智能化解决方案的需求持续高涨,同时,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此外,在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的实施将提振工业设备的更新需求,根据《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行动规划,石油、化工、钢铁等行业领域将在2027年完成约200万套工业软件和80万台套工业操作系统更新换代任务,这将为公司带来较大的市场机会。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这会带来远大于传统控制系统的市场空间。叠加政策层面对智能制造、AI人工智能等领域给予的大力支持,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领域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6、近期市场对煤化工行业关注度较高,煤化工行业未来较大的市场空间能否促进公司业务发展? 答:公司深耕流程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等领域30余年,全面覆盖流程工业化工、石化、油气、能源电力、制药食品、冶金等数十个重点行业,煤化工作为化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均是公司重点覆盖的领域之一,公司已与中天合创、神华宁煤、广西华谊等行业头部客户实现了业务合作,标杆项目案例丰富。 今年以来,在政策有序指导、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和下游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新疆等地煤化工项目推进节奏加快,诸多大型煤化工项目密集落地开工,预计未来仍有较大投资建设空间,这将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有利契机。公司将密切关注相关领域商业机会,持续跟踪客户需求,积极服务煤化工行业发展,力争实现公司该领域业务的跨越式发展。 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严格按照《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