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1778 晶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四、公司负责人李仙德、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刘晓军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柳美仙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不适用 六、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不适用 本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八、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否九、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否 十、重大风险提示 详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五、其他披露事项(一)可能面对的风险”。 十一、其他 □适用√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释义.........................................................................................................................................4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4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7第四节公司治理...............................................................................................................................23第五节环境与社会责任...................................................................................................................26第六节重要事项...............................................................................................................................28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57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61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62第十节财务报告...............................................................................................................................71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第一节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六、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不适用 七、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主要会计数据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适用□不适用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电站转让收益低于去年同期所致。 八、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不适用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不适用 对公司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未列举的项目认定为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且金额重大的,以及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适用□不适用 十、其他 □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光伏上游产业链各环节内卷,价格维持低位运行 2024年上半年,光伏上游制作端,随着TOPCon、HJT、BC电池、钙钛矿及其叠层电池转换效率不断拔高的同时,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在内的主产业链各环节陷入持续的产能过剩和价格“内卷”,部分企业产品跌破成本价,利润率下降甚至出现亏损情况。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国内制造端2024年上半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32%,但价格进一步下降并持续低位运行,其中光伏多晶硅和硅片的价格下滑超40%,电池片和光伏组件的价格下滑超15%。 2、光伏下游电站装机稳定增长,集中式和分布式双足鼎立 伴随上游组件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在国家对双碳目标推进和新能源发展的大力支持下,光伏下游电站装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光伏新增装机达到102.48GW,同比增长30.7%。虽较去年增速有所放缓,但综合叠加消纳红线放开至90%、大基地项目建设提速、电网升级改造进程加快等因素,援引自中国光伏协会观点,预计2024年我国的光伏新增装机规模仍然将保持高位。 另外,今年上半年集中式光伏和分布式光伏装机分别达到49.60GW和52.88GW,同比增长32.4%和29.1%,两者基本持平,形成双足鼎立之势。 3、伴随高速增长,光伏电站面临的挑战加剧 “十四五”后,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迎来高速增长,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比重明显提升,由于“与电网建设协同有待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快速增长但仍不足以匹配新能源装机速度、外送通道和省间交易机制尚需完善、供需关系在西北为代表的局部地区和光伏大发的午间时段形成制约”等原因,随着2023年和2024年光伏新增装机持续高速增长,光伏下游电站消纳压力,尤其是在近年来风电光伏装机快速增长,发电能力远超本地用电需求的“三北”地区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近年来农业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林业部等国家部委及下属省级管理机构会 同国家能源局,逐渐开始对各类“光伏+”用地政策加以规范,项目的用地管理,也逐渐从粗放型转向规范化,“光伏+”用地政策有趋严态势。另外伴随新能源建设资源总量逐渐减少,项目建设用地的土地成本,也有所增加。 此外,随着第一批现货试点省份“山西、广东、山东”陆续“转正”,2024年也将会有更多省份地区开启现货结算试运行,新能源的市场化交易已经是大势所趋,且面临比例持续提升。市场化交易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电价上下波动,进而改变新能源电站项目原有固定电价结算的收益模式,对新能源项目和运营企业围绕电力交易为中心构建综合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挑战。同时企业的项目资源储备,从产品类型到所属地区更加合理的电站资产配置情况,以及覆盖电站项目从开发到投资建设运营再到转让的全生命周期资产运营能力,都会进一步构筑行业核心竞争壁垒。4、面对挑战,新能源发展支持政策持续加码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国家持续坚定不移地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力市场改革,一系列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政策相继推出。 1月15日,财政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发文,加强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常态化管理。2月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发布,提出将加强绿证交易与能耗双控、碳排放管理等政策有效衔接,激发绿证需求潜力,拓展绿证应用场景,加强国内国际绿证互认等。2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配电网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3月5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包括户用光伏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3月18日,国家发改委《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发布,明确要求解决并网、消纳相关问题。5月23日,总书记在山东召开电力行业企业家座谈会,进一步强调了电力市场改革和新型电 力系统建设方向。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通知,明确提出2025年新能源发展相关具体目标,包括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达到39%、消纳红线放开到90%、新型储能建设达到40GW、新建公共建筑和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50%、2024年底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大力发展微电网和虚拟电厂、各地需求响应应达最大用电负荷3%-5%等等。 5、迎接未来,新能源电力的绿色价值逐步提升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企业将面临越发严格的碳排放限额,需履行减排责任,实现绿色转型。尤其是对于高耗能企业以及一些进出口企业,在“碳排放双控”背景下,消费绿电购买绿证将成为其未来重点需求。 根据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数据,2024年上半年,国家电网经营区绿电交易结算量达到607亿度,对比2023年全年成交611亿度,有显著提升。绿证方面,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共核发绿证4.86亿个,同比增长1300%,我国参与绿证市场交易的买方企业和个人主体达3.9万个,同比增长400%,交易绿证1.6亿个,同比增长600%。 随着绿电和绿证逐渐被更多行业和企业认可,交易量得到提升,发电企业可以在基本电能量价值以外获得绿色环境收益,在市场化交易比例不断提升背景下,可以进一步保障新能源项目的合理收益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扩大绿色电力的消费份额,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利于新能源快速发展。 (二)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从事光伏电站开发运营转让业务和光伏电站EPC业务,按照《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公司属于“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光伏电站开发运营转让业务,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开发、投资、建设、运营和转让。公司通过大量前期工作,在设计、开发、选型、资源配置上形成最优方案,建成多类型、高收益的光伏电站,打造电站“产品化”能力。在为用户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公司既可在持有电站时获得稳定发电收入,亦可通过择机出售相关电站获取收益。通过持续推行滚动开发、持有、出售这种轻重资产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公司有效提升了电站产品开发核心能力,保障现金流稳定的同时,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业务和业绩发展的空间和弹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公司光伏电站开发运营转让业务流程图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