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3568 浙江伟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四、公司负责人项光明、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程鹏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赵洪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2024年半年度,本公司未拟定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六、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不适用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八、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否九、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否 十、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存在的行业风险、市场风险等,敬请查阅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关于其他披露事项中可能面对的风险部分的内容。 十一、其他 □适用√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释义........................................................................................................................4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4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6第四节公司治理...............................................................................................................24第五节环境与社会责任.....................................................................................................26第六节重要事项...............................................................................................................44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65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70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71第十节财务报告...............................................................................................................75 第一节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基本情况变更简介 五、公司股票简况 六、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不适用 七、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主要会计数据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适用√不适用 八、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不适用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不适用 对公司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未列举的项目认定为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且金额重大的,以及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适用√不适用 十、其他 □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1、垃圾处理行业(1)行业市场状况 2024年初以来,为应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国家持续出台实施一系列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为导向,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持续推进和落实各项环保产业规划和政策。国内环保行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面临全方位提质增效、精耕细作、系统化建设运营等新机遇和挑战。 受行业步入成熟期等因素影响,近三年来我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标数量、新增产能、投资金额等关键性指标均有所下降。随着电价补贴力度逐渐减缓,叠加风光新能源平价上网政策影响,未来垃圾焚烧发电补贴退坡或将延续。企业通过技术、管理创新提升现有项目运营效率,在存量和增量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点,并积极探索出海路径,通过探索多元化收益来源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公司国内同行业其它公司主要有:光大环境、瀚蓝环境、上海环境、三峰环境、绿色动力、深圳能源、康恒环境、中国天楹、旺能环境等。 (2)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目前,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形成了以政府特许经营为主流的经营模式,即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投资者或者经营者,授予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特许经营权,包括在特许经营期限内独家在特许经营区域范围内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并收取费用的权利。特许经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40年,特许经营权到期时,政府按照相关规定组织招标,再次选择特许经营者。若不能再次获得特许经营权,经营者将按照协议约定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移交给当地政府。餐厨垃圾处理也采取类似的经营模式。行业内特许经营权模式主要有BOO(建设—拥有—经营)、BOT(建设—经营—移交)、BOOT(建设—拥有—经营—移交)等。 固废处理行业的商业模式不仅仅反映了行业自身的发展需求,也反映了社会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战略需求。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固废处理行业的商业模式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固废处理需求和社会环境保护的战略目标。同时,政府也将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固废处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多赢。 (3)行业上下游关系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前端包括垃圾的收集、分类和运输,主要由市政环卫部门负责,近年来市场化主体不断介入环卫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行业的后端包括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由政府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实行市场化运作。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上游主要包括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工程设计及建设、设备及材料供应商等,下游包括地方政府环卫部门及电力公司。 (4)行业发展方向 根据《“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到2025年底,全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左右;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左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65%左右。 垃圾焚烧企业效益增长点逐渐从新项目开发转移到已运营项目的精细化管控和业务拓展,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打通固废产业链实现效益提升。由于垃圾分类及运营项目增多,目前国内垃圾焚烧项目中,部分未能达到满负荷运营。多省陆续推出垃圾焚烧设施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名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将提高部分垃圾焚烧运营项目的效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垃圾分类成效日益明显,餐厨垃圾增量较大,餐厨垃圾处理业务有较大的市场 空间。绿电需求的增长和碳交易市场的日趋完善,绿电交易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而碳交易则通过价格信号引导企业减少碳排放,为固废行业提供了新的机会。 2、装备制造行业 环保装备制造作为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根据《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我国将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升高端装备供给能力,推动发展模式向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进一步提高绿色低碳转型的保障能力。 垃圾焚烧处理设备制造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营所采用的垃圾处理设备系统,主要包括垃圾接收系统、锅炉焚烧系统、烟气处理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余热利用系统、电气系统和水处理系统等专业系统。 近年来国内垃圾焚烧装备制造技术持续提升,部分垃圾焚烧处理设备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销往国际市场。除本公司外,国内其他主要垃圾焚烧处理设备制造企业还有三峰环境、光大环境、康恒环境、杭州新世纪等。 在原有生产垃圾焚烧处理设备的基础上,公司将装备制造业务拓展到新能源材料领域。公司下属装备制造集团目前生产新材料装备,湿法领域主要有大型槽罐、搅拌器、浓密机、反应釜等设备,火法领域主要有侧吹炉炉体、收尘器和脱硫设备等。公司装备制造业务保持强劲增速,新材料装备订单量增量显著。随着公司布局的新材料产能逐步投产以及在新材料领域的持续深入,后续还会进一步扩大新材料设备供应范围,积极拓展市场,提升装备板块业务收入。 3、新能源材料行业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市场规模持续迅速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成为制造业新的增长引擎。同时,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国家针对新能源行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促进新能源产业链发展。2021年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交通运输部等四部门发布《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工具。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措施。 2024年上半年,伴随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利好政策持续落地,汽车市场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汽车产销保持平稳增长。根据中汽协公布数据,2024年1月至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35.2%。出口方面,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60.5万辆,同比增长13.2%,保持快速增长。 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态势,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催生锂电材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推进产能释放以应对市场需求。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凭借其能量密度高、用户体验优等特性,成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主要类型。作为生产高镍三元材料的重要原料,上游高冰镍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在该行业经营的国内公司主要有:华友钴业、中伟股份、格林美、力勤资源等。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1、主营业务 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低碳环保服务商之一,将“为人类创造洁净、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作为发展使命,持续不断向社会提供一流低碳环保技术、产品及服务。2022年以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公司顺应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战略布局新能源材料行业,公司主营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