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头豹研究院]:进口品牌主导市场,集采加速需求增长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进口品牌主导市场,集采加速需求增长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医药生物2024-03-21罗潘林头豹研究院机构上传
进口品牌主导市场,集采加速需求增长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Leadleo.com进口品牌主导市场,集采加速需求增长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版权有问题?点此投诉行业: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医用耗材制造/高值医用耗材制造消费品制造/医疗保健关键词:口腔医疗种植牙种植体种植科罗潘林· 头豹分析师2024-03-21未经平台授权,禁止转载行业定义种植牙为修复牙齿缺损或缺失的常规治疗方式之一,...AI访谈行业分类按照种植体材料的分类方式,种植牙行业可以分为...AI访谈行业特征种植牙行业的特征包括:市场空间庞大、进口品牌主...AI访谈发展历程种植牙行业目前已达到 3个阶段AI访谈产业链分析上游分析中游分析下游分析AI访谈行业规模种植牙行业规模评级报告 1篇AI访谈SIZE数据政策梳理种植牙行业相关政策 5篇AI访谈竞争格局AI访谈数据图表摘要种植牙是修复牙齿缺损或缺失的常规治疗方式之一,具有美观、舒适、耐用等优点。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口腔保健意识的提高,种植牙需求不断增长。目前,进口品牌主导高端市场,中低端市场由韩系品牌占据。集采推进市场放量,降低了患者负担,有望显著释放治疗需求。未来,中国种植牙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高,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种植牙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继续快速增长。种植牙行业定义[1]种植牙为修复牙齿缺损或缺失的常规治疗方式之一,其主要由种植体、基台以及牙冠三部分构成,通过外科手术将人工种植体植入到缺牙部位的牙槽骨中,然后再通过基台连接上部修复体(如牙冠、牙桥等)来完成牙齿修复的过程。种植牙具有美观、舒适、耐用等优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口腔健康关注程度的增加,种植牙在口腔医疗领域中占有愈加重要的地位。[1]1:https://www.dayi....2:https://www.cn-he...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种植牙行业基于种植体材料的分类种植牙行业分类[2]按照种植体材料的分类方式,种植牙行业可以分为如下类别:种植牙分类钛金属及合金材料主要以纯钛以及钛合金为种植体材料。金属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与生物相容性,且力学性能良好,已被广泛用于种植体材料。而合金在金属优良性质的基础上,可加工性增强,且断裂风险降低。但金属及合金存在应力遮挡效应,可能造成强度降低、愈合延迟等现象。陶瓷材料主要以氧化锆、玻璃陶瓷、氮化硅等为种植体材料。陶瓷较为美观,且生物相容性良好;氮化硅各方面性能优良,且具有潜在抗菌性能,满足种植体材料需求。该材料的种植体存在磨损、脆性断裂等问题。高分子材料主要有PEEK、PMMA两类种植体材料。PEEK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且其弹性远低于纯钛,有效降低了应力遮挡效应,而经过改进的PEEK有效促进骨结合,改善了PEEK不利于与周围骨组织形成良好骨结合的问题。PMMA强度高,韧性、拉伸、弯曲强度优良,且在生物相容性等方面远优于纯钛,是当前种植体材料研究的重点方向。[2]1: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种植牙行业特征[3]种植牙行业的特征包括:市场空间庞大、进口品牌主导市场、集采推进市场放量。1种植牙市场空间庞大中国已全面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数据,2018年至2023年,中国超60岁老龄人口数量由2.5亿人增长至3.0亿人,年复合增长率达3.5%,2023年老龄人口占比达21.1%。老龄人为种植牙的主力军,伴随老龄化加剧及人均医疗支出增长,种植牙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 流行病学调查,在35-44岁的中青年人群中,缺牙率为36.4%,平均缺齿量为2.6颗,缺牙已修复比例82.8%;65岁-74岁老人中,存在牙缺失比例为86%,全口无牙的比例为4.5%,平均缺齿量9.5颗,缺牙已修复比例为63.2%。2进口品牌主导市场高端市场种植牙市场主要由士卓曼、登士柏、诺贝尔等欧美企业占领,凭借多年技术研发优势,在种植牙的精密度、钛强度、表面处理等方面领先行业水平,并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配合使用,具有高度可预测性并能提高手术成功率;中低端市场主要由奥齿泰、登腾等韩国企业占领,韩系品牌主要走平民化路线,降低患者种植负担以达到占领主要市场的目的。3集采推进市场放量2022年9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推进“技耗分离”、完善牙冠价格形成机制等措施,降低口腔种植费用,集采结果显示,集采拟中选产品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5%,集采前价格较高的士卓曼、登士柏、诺保科种植体系统从原采购中位价5000元降至1850元,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奥齿泰、登腾种植体系统从原采购中位价1500元左右降至770元。种植牙集采大幅降低患者负担,有望显著释放治疗需求。[3]1:https://www.stats....2:http://www.nhsa.g...3:https://www.ly.gov...4:https://www.gov.c...5:国家统计局、国家医保...种植牙发展历程[4]1950年-1987年为种植牙行业的萌芽期,Branemark首次完成骨结合钛种植体的临床应用,骨结合理论的确立在种植体领域掀起了革命性的变化,奠定了现代口腔种植学的基础,行业雏形形成。1988年,中国第一个牙种植体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种植牙行业形成。2001年至今,传统种植牙技术逐渐成熟并进行进一步创新,国产品牌涌现,但市场仍由进口品牌主导。萌芽期1950~198720年世纪50年代,瑞典歌德堡大学Branemark教授创立的骨结合理论:即人体活的骨组织与钛种植体之间发生牢固、持久而直接的结合; 1978年,Branemark教授凭借自己的研究结果与瑞典军工公司Bofors进行合作,后者拿到了纯钛种植牙的专利,成立了全球第一家种植牙生产厂商,即后来的Nobel Biocare。骨结合理论的确立在种植体领域掀起了革命性的变化,奠定了现代口腔种植学的基础,行业雏形形成。启动期1988~20001988年,中国第一个牙种植体—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涂层钛基牙种植体问世;20年世纪90年代,欧美牙科企业运输着当时先进的种植系列产品大举进入中国市场,而后韩国企业入局,采取降维打击的策略,迅速抢食了欧美先行者的市场份额。中国第一个牙种植体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种植牙行业形成,海外企业凭借先进产品迅速占领中国种植牙市场。高速发展期2001~20242012年起,国产数字化种植导航系统初显身影;2014年,广慈医疗、安特医疗等本土企业的种植体产品相继获批上市;2017年,种植机器人也相继登上中国种植牙赛道的历史舞台;2022年8月,国家医保局出台《医保局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正式稿落地,方案明确技耗分离定价。传统种植牙技术逐渐成熟并进行进一步创新,国产品牌涌现,同时,口腔医疗行业监管愈加规范。[4]1:http://www.nhsa.g...2:https://www.nmpa...3:https://www.cn-he...4:https://dental.dxy....5: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种植牙产业链分析种植牙行业产业链上游包括生物陶瓷类、金属类、碳素类、复合材料等种植牙原材料供应商,产业链中游是种植牙制造商,产业链下游为口腔医疗服务机构及有种植牙需求的患者。[7]种植牙行业产业链主要有以下核心研究观点:[7]上游种植牙原材料市场供应充足,但生产成本占比高,为影响中游企业产品研发创新以及毛利率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钛金属为种植牙行业最关键的原材料,种植牙制造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生物陶瓷类、金属类、碳素[1 产业链上游种植牙耗材的原材料供应商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新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查看全部类、复合材料等,其中95%的种植体材料为钛金属及合金;义齿制作主要材料有金属、金属烤瓷、全瓷。近年来中国钛产业仍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势头,各钛产品产量保持增长,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披露数据,2018-2022年,中国钛矿产量由205.8万吨增长至314.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11.2%,同时2022年进口各类钛矿及中矿155.3万吨,同比减少9.4%。钛材市场供应较为充足,但原材料价格较高,并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应用于种植牙产品生产,且牙科产品对原材料性能及工艺稳定性要求高,因而原料成本、加工工艺技术为影响中游企业产品研发创新以及毛利率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中游国产种植牙品牌临床研究、学术推广工作待进一步完善,以推进国产替代国产替代需要时间、技术的沉淀,或叠加政策的扶持,通过规定公立医院至少使用一款国产种植体推进国产替代,从当前产品技术水平及价格因素考虑,进口品牌仍占据市场优势。欧美系、韩系种植牙均有拥有大量临床案例和数据,长期随访数据均显示种植成功率基本在94%以上,而国产种植体因为上市时间短、总种植量少,因而在临床数据上较为缺乏,因此补充临床数据,推进产品学术推广,扩大用户数量为完成国产替代的必经之路。下游口腔治疗需求庞大,相应医疗资源快速增长,同时精准、微创、疗效好成为下游主流需求人口老龄化加剧、口腔保健意识加强等因素带来下游需求快速增长,相应的医疗资源配置随之增加,截至2023年,中国口腔医疗机构数量已增长至12.7万家。随着口腔保健意识加强及种植牙技术的发展,精准、微创、疗效好已成为下游主流需求,数字化、精确化的种植牙及配套设备产品逐渐增多,例如截至2024年3月,中国已有13家企业的牙科种植导板获批上市,产品可协助牙医更好控制种植体植入的位置、方向、角度和深度。[7]上生产制造端上游厂商产业链上游说明钛金属为种植牙行业最关键的原材料,市场供应充足钛金属为种植牙行业最关键的原材料,种植牙制造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生物陶瓷类、金属类、碳素类、复合材料等,其中95%的种植体材料为钛金属及合金;义齿制作主要材料有金属、金属烤瓷、全瓷。近年来受经济增速下滑,国际形势剧变等因素影响,中国钛产业仍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势头,各钛产品产量保持增长,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披露数据,2018-2022年,中国钛矿产量由205.8万吨增长至314.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11.2%,同时2022年进口各类钛矿及中矿155.3万吨,同比减少9.4%,钛材市场供应较为充足。 产业链中游种植牙生产制造商奥齿泰种植体有限责任公司登腾(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士卓曼(北京)医疗器械贸易有限公司查看全部产业链下游种植牙产品对原材料性能及工艺稳定性要求高,原料成本较高,为影响中游企业产品研发创新以及毛利率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中国钛材的主要的消费领域为化工、航空航天领域,医药占比较少,但增长快速。受原料成本居高不下以及部分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强劲等因素影响,钛材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例如,原料0级海绵钛价格保持在8-8.5万元/吨,1级海绵钛价格在7.5万元/吨左右,钛材成品TA2/3-5mm钛板价格保持在10.5-11万元/吨。上游原材料价格较高,并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应用于种植牙产品生产,且牙科产品对原材料性能及工艺稳定性要求高,因而原料成本、加工工艺技术为影响中游企业产品研发创新以及毛利率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中品牌端中游厂商产业链中游说明韩系品牌造成较强价格竞争,国产种植牙替代推进承压。国产医疗器械多以性价比取胜,但是在种植体行业中,韩国种植体的存在形成了较强价格竞争,集采前国产种植牙产品均价约为1,200元,集采后均价约为700元,而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奥齿泰、登腾种植体系统从原采购中位价1500元左右降至770元左右,与韩国品牌相比,国产种植牙性价比优势并不突出。国产替代需要时间、技术的沉淀,或叠加政策的扶持,通过规定公立医院至少使用一款国产种植体推进国产替代,从当前产品技术水平及价格因素考虑,进口品牌仍占据市场优势。国产种植牙临床数据待补充以扩大用户数量。进口品牌具备先发优势,例如:ITI以及Nobel临床应用已超过50年;2005年奥齿泰在中国上市,临床应用接近20年,积累超过80万有效的临床数据,而至2014年中国才有第一个本土品牌上市。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