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ESG 智库研究中心]:汽车行业ESG白皮书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汽车行业ESG白皮书

汽车行业ESG白皮书

ESG智库研究中心 目录第一章中国汽车行业概况01产业发展情况02产业链概述第二章行业ESG发展05ESG报告披露与评级情况08ESG相关政策09核心ESG进展第三章关键ESG议题11产品质量与安全13供应链管理14产品全生命周期减碳16网络数据安全管理第四章专题篇19专题篇:新能源汽车出海27专题篇:零碳工厂30专题篇:循环经济研究员赵文卿CFAESG证书:0000000100312171史婧雪CFAESG证书:0000000102874920宋冬铭高级注册ESG分析师:24RZQLKC000323Z季承UESG高级分析师:NO.SH9135FBA0124严紫荆UESG高级分析师:No.SH6025FBA0127庞珺文CFAESG证书:0000000336859王京东高级注册ESG分析师:QLKC2023002545A王泽森中级注册ESG分析师:24RZQLKC000936B李玉杰CFAESG证书:0000000102484578王斯孟CFAESG证书:0000000102621500 ESG智库研究中心汽车行业ESG白皮书序言01/02前言近年来,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探讨和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的兴起,反映了公众和投资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日益重视,也标志着一种新的、更加全面地衡量企业长期价值的方法的出现。推进环境、社会和治理融入企业长期战略发展已成为多数国际头部企业的共识,并逐渐传导至中国企业。回顾过去几年,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是汽车行业最核心的ESG机遇。我国的“双碳”目标推动了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方向转型。在一系列绿色政策的加持之下,新能源汽车一路高速发展,甚至实现了弯道超车。除了电动化转型之外,头部车企的脱碳行动也不再只是停留在投资光伏和储能设施。他们开始研究和公布达成企业运营和价值链“碳中和”目标的具体实施路径,为此尝试与供应链上下游达成协作,甚至为供应商提供系统性的培训和数字化技术辅助。虽然汽车行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但过去几年行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经历了巨大考验,越来越多车企以及产业链上下游认识到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对ESG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新一代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也提出了较多技术需求,如高阶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这不仅对企业研发能力提出了要求,也延伸出智能汽车数据安全管理等一系列企业需着手完善的ESG问题。目前,中国汽车在智能化、自动驾驶、车联网和新能源技术等方面在国际上具有先发优势,未来汽车行业如何充分利用和保持现阶段积累的优势,高质量、可持续地发展,是中国车企需要面对的课题。本报告将聚焦于在汽车行业占主导地位的整车制造商,部分案例及分析会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我们将深入分析汽车行业的关键ESG议题,并选取与ESG紧密相关的行业趋势做专题探讨。 ESG智库研究中心汽车行业ESG白皮书第一章中国汽车行业概况03/04经过60多年的发展,汽车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目前,中国汽车在智能化和新能源技术等方面在国际上具有先发优势,未来汽车行业如何充分利用和保持现阶段积累的优势,高质量、可持续地发展,是中国车企需要面对的课题。 ESG智库研究中心汽车行业ESG白皮书第一章中国汽车行业概况01/021.1行业发展情况中国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我国汽车工业相对其他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发展相对较晚,但经过60多年的发展,汽车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突破1000万辆大关,一跃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100975.8亿元,同比增长11.9%,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为7.6%。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3000万辆。这意味着每销售3辆新车,就有一辆是中国制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9年世界第一。在我国“双碳”目标的推动下,中国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从燃油时代向电动时代的转型。过去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一路飙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创历史新高。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部汽车销售量比重达31.6%,高出2022年同期接近6%。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稳步提升。中国汽车出口量全球第一。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491万辆,同比增长57.9%,对汽车总销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7%。经过60多年的发展和追赶,中国汽车实现了年出口总量从零到近500万辆的突破。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有望达到550万辆。新能源汽车和出口是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过去一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长,离不开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拉动作用。在全球汽车电动化的进程中,我国汽车产业把握住了先发优势,国产新能源汽车开始受到全球消费者的认可,出口规模逐年提升。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拉动中国汽车出口高质量增长的核心引擎,国产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中占比约三分之二。根据《2024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的预测,新能源汽车和出口仍将是未来几年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图1:2008-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2产业链概述1.2.1传统燃油汽车产业链传统燃油汽车产业链覆盖的范围非常广,但基本上由五大部分构成:以汽车整车制造业为产业核心,向上延伸至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和零部件相关原材料制造;向下延伸至包括汽车销售、维修、金融等服务领域。同时在传统燃油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有包括法规标准体系、试验研究开发体系、产品认证检测体系等完善的配套。在传统燃油汽车产业链当中,整车厂占据行业主导地位。传统燃油车的零部件种类非常多,而且是整车制造的主要成本来源。上游零部件厂商主要围绕整车厂的要求开展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等全流程服务,与整车厂形成金字塔式的配套关系。整车厂位于金字塔的顶部,然后是具备与整车厂联合研发能力的一级供应商(Tier1),其次是规模小、数量多的二级供应商(Tier2)和三级供应商(Tier3)。Tier1厂商大多为跨国集团。中国零部件厂商虽然数量多,但是多为Tier2和Tier3,附加值较低,规模较小,竞争力弱,缺少行业头部公司。由于新能源汽车所需的零部件与传统燃油车不同,在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快速转型的过程中,加速了汽车零部件厂商的洗牌进程。不仅如此,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高速发展,汽车产业链也正在被重构。 ESG智库研究中心汽车行业ESG白皮书第一章中国汽车行业概况03/04图2:传统燃油汽车产业链来源:六合咨询1.2.2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游包括关键原材料和“三电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中游为整车制造厂商,下游则包括销售、充电及汽车金融和后市场服务。其中,上游锂矿等原材料库存积压,利润收窄;下游充电桩设施等产业伴随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快速扩张,但行业仍在探索盈利模式。与传统燃油汽车产业链不同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核心价值环节正在从整车制造逐渐转移至以“三电系统”(即电机、电控和电池)为代表的核心零部件领域,因为“三电系统”占整车成本约50%,其中动力电池接近40%,电机电控占比10%-15%。随着大数据、大模型等新技术开始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汽车行业正在加速智能化发展,智能电动汽车逐步成为新能源汽车重要的细分品类。除了“三电系统”以外,智能化零部件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智能物网等环节,已经成为智能电动车产业链上游的核心组成部分。图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来源:毕马威,《中国新能源汽车筑梦欧洲》图4:智能电动车产业链来源:亿欧智库 ESG智库研究中心汽车行业ESG白皮书第二章行业ESG发展05/06第二章行业ESG发展本章节整理了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ESG报告披露及评级情况,梳理了部分汽车行业相关ESG政策,对汽车行业核心ESG进展进行初步探讨。 ESG智库研究中心汽车行业ESG白皮书第二章行业ESG发展05/062.1ESG报告披露和评级情况下表列举了2018至2022年间各行业上市公司的ESG(环境、社会、治理)报告披露率。其中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ESG报告率近三年呈上升趋势,但2022年的ESG报告披露率也仅为28%。截至目前,头部企业如传统汽车如吉利、广汽和上汽,造车新势力小鹏和理想等均已多次发布年度ESG报告。说明汽车行业整体对ESG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头部企业普遍对ESG更为重视,但除头部企业外的其他汽车企业ESG信披才刚刚开始。对于ESG报告披露,我国正逐渐由鼓励企业自愿披露过渡到部分强制披露。香港联交所从2012年鼓励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到2015年要求“不披露就解释”,全面提升了对在港上市公司的ESG披露要求。今年2月,我国三大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同时发布《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征求意见稿)》,明确符合该指引要求的上市公司均要披露ESG报告。在政策推动和头部企业进一步的带领下,相信汽车行业的ESG信披覆盖率和质量在未来均会有所提升。表1:2018至2022年间各行业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率行业20182019202020212022消费者服务17%20%19%27%31%通信16%18%18%20%29%石油石化33%36%35%48%57%电力及新能源21%20%22%28%35%商贸零售20%20%20%25%33%建材26%30%31%31%43%汽车17%16%14%23%28%食品饮料30%30%35%41%47%国防军工29%29%26%29%30%综合17%17%17%19%27%行业20182019202020212022传媒34%36%38%45%53%纺织服装25%24%25%34%38%家电23%24%29%33%36%计算机17%17%16%22%26%轻工制造24%26%32%35%36%基础化工21%20%20%24%31%钢铁51%51%5%57%71%医药24%24%26%30%32%煤炭42%42%42%50%57%综合金融40%46%46%46%53%建筑25%25%23%23%34%电力及公用事业39%39%41%45%51%交通运输46%48%49%53%60%农林牧渔30%28%33%33%38%有色金属36%36%34%39%46%机械17%16%16%18%22%非银金融80%83%86%92%94%电子22%21%19%23%25%房地产45%44%44%46%51%银行94%100%100%100%100%来源:证交所 ESG智库研究中心汽车行业ESG白皮书第二章行业ESG发展07/08在ESG评级方面,根据新浪财经整理的数据,2022年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获评MSCIA级及以上ESG评级仅占19%,而在我国上市车企中,获评MSCIA级及以上ESG评级占比高达58.33%。整体表现比上市公司平均表现更好。此外,MSCI的评级结果显示,新能源造车企业ESG评级相对更优秀。其中,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还获得MSCI最高评级AAA。头部上市车企优秀的ESG表现,也可以进一步带动汽车行业整体ESG发展。图5:中国汽车企业与上市公司整体ESG评级分布来源:新浪财经2.2ESG相关政策本报告对汽车行业的ESG相关政策做了部分梳理。涉及我国汽车行业ESG政策主要围绕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动工业领域绿色转型展开,对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大量相关政策。表2:汽车行业部分ESG相关政策政策名称时间及部门政策细则《关于调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2023年11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不低于200km,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125Wh/kg,同时对换电模式、耐低温等新技术新模式给予政策

你可能感兴趣

hot

2022年ESG生物医药行业白皮书

医药生物
德勤2023-10-10
hot

2022年ESG公用事业行业白皮书

公用事业
上海数据交易所&德勤风驭2022-08-15
hot

2021年中国ESG发展白皮书

信息技术
证券时报2022-01-08
hot

2023 年 ESG 环境会解析解析白皮书

公用事业
Meta&艾华迪2023-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