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华福证券]:农林牧渔:非瘟疫病扰动下猪价“淡季不淡”,重点跟踪后续南方雨季影响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农林牧渔:非瘟疫病扰动下猪价“淡季不淡”,重点跟踪后续南方雨季影响

农林牧渔2024-05-02娄倩华福证券M***
农林牧渔:非瘟疫病扰动下猪价“淡季不淡”,重点跟踪后续南方雨季影响

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证券研究报告农林牧渔2024年05月02日诚信专业发现价值1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声明农林牧渔非瘟疫病扰动下猪价“淡季不淡”,重点跟踪后续南方雨季影响投资要点:非瘟疫病防控是持久战,猪群防疫能力对防疫效果至关重要。复杂的蛋白外衣结构和基因组,使得非洲猪瘟在传播中容易在空间、时间上累积突变,这使得疫苗研发难度大;非瘟疫病患病种群具有批次性特点,需要持续防疫;非洲猪瘟的发展也具有增强传染性,但降低毒性的一般趋势,猪群防疫能力至关重要。2023年非瘟疫病影响程度加剧,3月猪价小幅上涨。非瘟疫病自2018年传入我国,持续发展至今,其传播具有地理和季节特点,从北向南蔓延。2023年以来猪价长期低迷,猪场为节省成本,减少健康与防疫投入,叠加分级防疫放松对低危区管控,最终加剧了2023年非瘟疫病的严重程度。我们分析了疫病下的猪周期模型,以2023年以来猪价进行验证,发现2023年10月爆发的疫病导致2024年3月市场供应有所不足,猪价小幅回升。后续跟踪点:南方雨季及疫苗研发情况。南方进入高温多雨期,易发暴雨洪涝,增大非瘟及其它猪疫的防控难度。后续需要持续关注南方雨季对后续防疫的影响,或促进行业产能去化边际加速;非瘟疫苗研发不断推进,静待行业突破。风险提示非瘟疫病不确定性;极端天气不确定性;饲料价格不确定性。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一年内行业相对大盘走势团队成员分析师:娄倩(S0210523090001)lq30299@hfzq.com.cn相关报告1、【华福大消费丨农业】每周观点:能繁去化持续,板块逢低加配——2024.03.032、【华福大消费丨农业】每周观点:仔猪与肥猪涨跌分化,板块逢低加配——2024.02.253、【华福大消费丨农业】每周观点:生猪价格往后预期不乐观,板块逢低加配——2024.02.04华福证券华福证券 诚信专业发现价值2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声明行业专题报告|农林牧渔正文目录1非瘟疫病防控是持久战,猪群防疫能力对防疫效果至关重要...............................322023年非瘟疫病影响程度加剧,3月猪价小幅上涨................................................52.1非瘟疫病在我国持续发展,其传播过程表现为从北向南....................................52.2猪场放松防疫管控,加剧2023年非瘟疫病影响..................................................62.3非瘟疫病对猪价影响几何?....................................................................................63后续跟踪点:南方雨季及疫苗研发情况...................................................................74风险提示........................................................................................................................8图表目录图表1:ASFV与其他猪病病毒DNA碱基数对比....................................................3图表2:非瘟疫病在我国的演变..................................................................................4图表3:非瘟疫病的特点图示......................................................................................5图表4:非瘟疫病传播路线..........................................................................................5图表5:2018-2021年我国非瘟疫病报道情况..........................................................5图表6:全国生猪出栏数(万头)..............................................................................6图表7:全国21省生猪出栏均价(元/公斤)..........................................................6图表8:疫病干扰下的猪周期......................................................................................7图表9:2023年非瘟疫病对猪价的影响....................................................................7图表10:4月1日以来南方累计雨量图.....................................................................8华福证券华福证券 诚信专业发现价值3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声明行业专题报告|农林牧渔非瘟疫病作为一种特殊的动物疫病,暂无强有效的疫苗可用,且疫病防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在病毒朝弱毒性、强传播性演化的过程中,对于猪群防疫能力的要求日渐突出。2023年在行业盈利能力承压的大环境下,部分猪场减少健康和防疫的投入,这加重了2023年非瘟疫病影响程度。我们分析了疫病下的猪周期模型,以2023年以来猪价进行验证,发现2023年10月爆发的疫病导致2024年3月市场供应有所不足,猪价小幅回升。后续还需要持续跟踪南方雨季、非洲猪瘟疫苗对非州猪瘟的影响情况。1非瘟疫病防控是持久战,猪群防疫能力对防疫效果至关重要复杂的蛋白外衣结构和基因组,使得非洲猪瘟在传播中容易在空间、时间上累积突变,这使得疫苗研发难度大。非洲猪瘟病毒(ASFV,AfricanSwinefevervirus)是唯一感染家猪、野猪和钝边蜱的大型双链DNA病毒,可引起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非洲猪瘟(ASF,InfectionwithAfricanswinefevervirus),急性死亡率达100%。ASFV不同于其它猪病病毒,DNA碱基数数量众多,约为170-190kb,可编码150-200个病毒蛋白,包括68个结构蛋白和100+非结构蛋白。此外ASFV的基因组两端存在近60kb的不保守区域,变异基数大且频繁,目前已知ASFV变异毒株就高达几十种。由于蛋白外衣结构复杂,基因型众多,结果为免疫逃逸机制复杂多样,无法被宿主免疫细胞及时清除。现阶段研发的疫苗,有的只能建立部分基因型的单一免疫;有的在部分猪种中无法引起较好的免疫效果;有的减毒疫苗还会出现生物安全风险;有的具备广谱免疫效果但是缺乏成熟的工业生产方法,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当前非洲猪瘟疫苗的根本上的研发困难。图表1:ASFV与其他猪病病毒DNA碱基数对比来源:合正微生物实验室,华福证券研究所华福证券华福证券 诚信专业发现价值4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声明行业专题报告|农林牧渔非瘟疫病患病种群具有批次性特点,需要持续防疫。与人患新冠进行对比,在防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人体内会持续积累对于新冠的免疫力与抵抗力。然而非瘟疫病的患病种群是猪群,小猪和母猪高频次的更换,比如小猪从出生到出栏一般需要6个月的时间,在经历这6个月的非瘟防治后,这一批出栏猪的抵抗力即使获得免疫力,但很快就要到市场上宰杀无法将相关基因遗传下去。针对下一批小猪,又需要进行新的非瘟防治。因此,每一批出栏猪的抵抗力是不可延续的,非瘟防治具有长期持续性。非瘟疫病发展至后期具有毒性弱但传播性强的特点,猪群防疫能力至关重要。非瘟疫病在非洲大陆经过了漫长的演化,2018年首次传入我国的毒株以高毒力的Georgia-07型非洲猪瘟II型病毒为主,致死率高、感染后短时间内就会死亡。但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为了更好适应生存环境,ASFV的毒株和毒力也发生了变化,我国不断出现温和型、弱毒性毒株,致死率低但可引起慢性感染发病,且传播能力强。虽然2023年出现了高致死性I/II型重组毒株,未来ASFV还会持续变异,但总体而言,非瘟疫病的演化方向是弱毒性和强传播性,这也符合病毒演化的一般规律。因此,在这一新特点下,猪群的防疫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若防疫减弱,感染几率或高于之前。图表2:非瘟疫病在我国的演变来源:圣测生物,华福证券研究所综上,非瘟疫病暂无强有效的疫苗可用,且疫病防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在病毒朝弱毒性、强传播性演化的过程中,对于猪群防疫能力的要求日渐突出。华福证券华福证券 诚信专业发现价值5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声明行业专题报告|农林牧渔图表3:非瘟疫病的特点图示=来源:华福证券研究所22023年非瘟疫病影响程度加剧,3月猪价小幅上涨2.1非瘟疫病在我国持续发展,其传播过程表现为从北向南非瘟疫病自2018年传入我国,持续发展至今。非洲猪瘟于1921年在肯尼亚首次被发现,2018年8月我国在辽宁确认国内首例非瘟疫病。正如前述非瘟疫病存在无疫苗可防御、持续性、向强传播性演化等特点,自2018年起国内每年都会受到非瘟疫病的扰动,至2021年累计报道疫情数195起,2022年、2023年也均有非瘟流行。图表4:非瘟疫病传播路线图表5:2018-2021年我国非瘟疫病报道情况2018201920202021报道疫情数(起)99631914扑杀生猪数(万)80391.350.36来源:圣测生物,华福证券研究所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华福证券研究所非瘟疫病的传播具有地理和季节特点,从北向南蔓延。(1)就传播地理性特点而言,北方平原地区相对缺乏生物安全屏障,大风与沙尘暴推动了病毒短距离气溶胶传播,一旦出现疫情,比较容易快速扩散,造成区域性污染。(2)就传播季节性特点而言,北方秋冬季节气温低、消毒效果受限,是非瘟的高发期;南方春夏季节雨水充足,易发非瘟。雨水冲刷一方面稀释了消毒药浓度导致消毒效果降低,一方面加大了与地下水和外部环境的污染接触面积,而高温高湿的天气也增加了感染几华福证券华福证券 诚信专业发现价值6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声明行业专题报告|农林牧渔率。因此,非瘟疫病最易在北方秋冬季节开始爆发,逐步蔓延至南方,且在春夏雨季高发。2.2猪场放松防疫管控,加剧2023年非瘟疫病影响猪场为节省成本减少健康与防疫投入,叠加分级防疫放松对低危区管控,最终非瘟疫病成片区爆发。2023年我国生猪出栏量72662万头,同比增长3.81%,充裕的市场供应导致供过于求,猪价持续磨底,猪场也面临着亏损压力。盈利承压的背景下,部分猪场在生产管理方面追求“降本增效”,减少健康和防疫投入。此外,一些集团大场过于乐观,在分级阶梯防疫制度下,放松对于低危区的防控,同样也削减了猪群的防疫能力。而在外部非瘟病毒演化为弱毒性和强传播性、长期潜伏的冲击下,没有做好防疫保护的猪群很容易感染非瘟疫病,最终污染区域成片区爆发。图表6:全国生猪出栏数(万头)图表7:全国21省生猪出栏均价(元/公斤)来源:iFinD,华福证券研究所来源:iFinD,华福证券研究所回顾2023年非瘟疫病,局部影响严重程度不亚于2018年。Mysteel调研显示,2023年9月非瘟疫病在安徽和江苏等地点状发生;10月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域性暴发并向外扩散,主要集中在散户,局部严重程度不亚于2018年;11月华中和华南多地开始爆发;12月进一步向西南等地扩散,小规模场户感染率高、损失大。2.3非瘟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