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低空经济电话会纪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低空经济电话会纪要

2024-04-10未知机构张***
低空经济电话会纪要

1.低空经济产业概述 低空经济是通过航空器在 1000 米以下空域的飞行活动,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 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经济的特点是辐射面广,涉及低空飞行活动、保障 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服务等多个领域。2.技术趋势与产品构型 低空经济产业中的航空器制造主要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涉及机体结构、机载 系统、飞控系统等多个核心技术领域。伊维特飞机的技术路线主要分为纯旋翼、复合翼、倾转旋翼和矢量推进等类 型,各有其气动布局和优缺点。3.供应链与研制模式 低空经济产业的供应链包括机体结构、机载系统等,目前分为主机制造商自给 自足和依赖供应商两种模式。机体结构的国产化率较高,而电机、电控等系统的国产化仍在发展中。4.电机技术发展 电机技术发展趋势包括从 400 伏平台向 800 伏过渡,以及从硅基转向碳化硅 材料,以提高功率密度和降低重量。5.适航取证与商业化进度 国内已有企业拿到型号合格证(TC 证)和生产许可证(PC 证),其他企业正 处于申请阶段。预计未来几年将有更多的企业拿到相关证件,并逐步实现商业 化。6.5GA 技术应用 5GA 技术将在未来低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高带宽、低时延和稳定性 能,但短期内尚未能广泛应用。7.成本预测 未来商业化落地后,飞机的研制成本和运营成本有望降低,具体取决于量产规 模和运营场景。8.集成供应商情况 国内集成供应商尚不成熟,机体结构集成方面有一定基础,但系统产品的集成 能力仍有待提高。9.内饰供应商要求 内饰供应商需要满足航空级标准,包括质量控制体系和试航保障体系,汽车行 业供应商目前无法直接满足这些要求。Q&A Q:低空经济的定义及其涉及的技术领域有哪些?A:低空经济是指在 1000 米以下(国际通行高度为 3000 米以下)的空域 内,通过有人或无人航空器进行飞行活动,并以此牵引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 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涉及的技术领域包括航空器制造(如机体结构、机载系 统、飞控系统等)、空管系统(空中交通管理、通信、导航和监视系统)、地 面站建设等。这些技术领域在低空经济下有新的发展和应用,如新一代信息化 技术、新能源技术、人工智能等。Q:伊维特飞机的构型和技术路线有哪些?A:伊维特飞机的构型和技术路线多样,主要包括机体结构(多为碳纤维复合材 料)、机载系统(电池、电机、电调系统等)、飞控系统(与航电系统高度耦合,控制电机转速提供升力或转向等功能)。此外,还有空中的空管系统和地 面站建设。未来随着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将需要更多先进技术,如模式识别、自主规划路线、避障功能等人工智能应用,以及更先进的通信技术(可能发展 至 6G、卫星导航等)。Q:不同技术路线的无人机有哪些分类及其特点?A:无人机的技术路线大致分为四类:纯旋翼无人机,只有螺旋桨升力,没有推 力,如型号 216;复合翼无人机,既有旋翼也有固定机翼,能在垂直起飞后转 换为平飞模式;倾转旋翼无人机,结合了前两者的优点,通过倾转旋翼产生向 前的推力;矢量推进无人机,将传统航空发动机缩小并嵌入固定翼中,技术难 度较高。纯旋翼无人机的缺点是续航和飞行速度较低,而复合翼无人机在平飞 时旋翼成为累赘,增加了阻力。倾转旋翼无人机则避免了这些缺点,提高了效 率。Q:国内外在无人机技术路线上的选择有何不同?A:国内外在无人机技术路线上的选择存在差异。国外更倾向于倾转旋翼技术,因为它省去了多余的重量,而国内则更多采用复合翼和轻量旋翼技术,其中复 合翼居多。这可能与国内企业相对保守,国外企业更愿意尝试新技术有关。从 技术水平上看,国内在复合翼方面可能更胜一筹,而国外在倾转旋翼方面有更 多探索。但国外在某些领域,如阿切尔公司,实力更强劲。Q:供应链的主要研制模式有哪些?A:供应链的主要研制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主制造商几乎完全自主研制,包括机 体结构、客舱、货仓以及复合材料工厂和加工设备等,同时自行开发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另一种模式则涉及更多的外部合作和分包,但具体情 况未在文中详述。Q:公司的垂直集成能力和供应链管理是如何实现的?A:公司通过自行采购基础原材料如铁芯和电芯,然后进行 model 级别的集成 和 BMS 集成,自主完成 pad 级别的整个电池包的生产。电机方面,除了铁芯 采购外,公司也会进行加工形成转子,自行完成电子的老组。这种垂直集成的 能力使得公司在供应链管理上更为简单,主要涉 及原材料的采购和自身的生产 加工。Q:国内外公司在研制模式上有哪些不同?A:国外公司一般采用集成供应商的模式,而国内公司则更多采用主制造商自行 完成所有工作的模式。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行业处于初级阶段,供应链上下游 不健全,导致难以采购到合格的电池或电机,因此需要公司自行定制,增加了 时间和研发成本。Q:公司的研制成本和供应链的复杂性如何影响竞争力?A:公司通过自行研制可以降低成本,因为无法购买到现成的合格产品。自行研 制虽然投入大,但可以显著降低时间成本和研制成本,从而提高在市场中的竞 争力。Q:飞机的结构构成和价值构成是怎样的?A:对于一架复合翼飞机,基地结构大约占到整个研究成本的 30%以上,电池 占比约三分之一,电机和电控如果完全自行研制,可能占比不到 10%。机体结 构方面,如果采用复合材料,国产化率较高,因为所需材料等级和消耗不高。Q:国产化率在各系统中的表现如何?A:目前,电池系统、电机和电调系统还没有成熟的国产供应商,主要依赖采购原材料或中间环节。飞控系统方面,国产化率非常低,国内供应商寥寥无几,而国外巨头如伽马虽然技术成熟,但对于特定级别的产品也需要定制,因此国产化率也不高。Q:电机技术发展趋势及与汽车电机的差别是怎样的?A:目前电机技术发展趋势是使用 400 伏电压平台,功率在 60 千瓦左右,推 力电机功率可达 80 至 100 千瓦,峰值功率可达 105 至 110 千瓦,远超汽车 行业电池电机功率。未来将逐渐过渡到 800 伏电压平台,主要原因包括充电功 率提升和电机重量减轻。此外,核心元件如 IGBT 将从硅基转向碳化硅,虽然 短期内成本可能提高,但规模化生产后成本将大幅降低。电机的功率密度和峰值功率是关键参数,尤其是在航空产品中,需要在体积小的情况下保持高功率输出。Q:国内 E 维特主机厂技术路线和适航取证进度如何?A:国内已有两家公司拿到 TC 证,分别是一航和通飞。一航已拿到 TC、AC 和 PC 证,分别代表型号合格证、单机适航证和量产生产许可证。其他公司如 莫兰特、御风、未来石笛等已递交 TC 申请,预计可能在明年或后年年初拿到 TC 证。拿到 PC 证的时间窗口可能在 2026 年中后期,而量产可能要到 2027 年或之后。目前提交申请的公司实力相当,团队规模、技术实力和融资情况都较为接近。Q:5.5G 在低空经济产业的应用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A:5.5G 已经在通信行业实现商业化落地,设备商如华为、中兴等正在加速推 进。在低空经济领域,尽管已有试点如云南机场的安保应用,但真正的商业化运营还需等待空管系统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目前,国内正专注于地面基站建设,预计 2026 年下半年到 2027 年将有规模化应用。5GA 的主要优势在于高 带宽、低时延和稳定性,将为低空经济产业提供必要的通信支持。Q:未来商业化落地后,单机成本和飞行运营成本将如何变化?A:目前飞机研制成本较高,毛利率在 60%以上。以一航为例,其飞机销售价 格约为 240 万美元,研制成本远低于 100 万美元。对于复合翼飞机,国内售 价约 1000 万人民币,研发成本可能在 200 万人民币左右。随着规模化生产和 供应链成熟,目标是将研发成本降至 100 万美元以内,这是一个中长期目标。运营成本将取决于应用场景,但预计将低于地面运输成本,初期可能占采购成本的不到 30%,随着运营规模的扩大,运营成本将进一步降低。Q:国内集成供应商的主要公司和产品类型是什么?A:集成供应商分为机体结构和机载系统两大类。机体结构主要指飞行器的骨架 部分,而机载系统则包括除机体外的所有其他系统,如数据权限系统、汽车电子等。国内的系统产品集成商大约有 620 家,但整个行业的供应商供应链尚不 成熟。电机集成方面,目前还没有能够达到吨级 evo 级别的供应商,而电池方 面则相对成熟,可以选择宁德时代等供应商进行合作。Q:汽车行业的供应商是否适用于航空领域,以及航空内饰供应商的要求是什 么?A:汽车行业的供应商目前仅在研发阶段被采用,因为其标准尚未达到航空级。要成为航空领域的合格供应商,必须满足 AS9100 标准,并建立适航的保障体 系,包括质量控制体系、研制体系、 规章制度、流程程序、检测和生产人员资质等。这些要求对供应商来说是一个挑战,但也是成为航空器研制供应商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