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开源证券]:宏观经济点评:2024年政策观察——一文速览两会重要信息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宏观经济点评:2024年政策观察——一文速览两会重要信息

2024-03-16何宁开源证券B***
宏观经济点评:2024年政策观察——一文速览两会重要信息

宏观经济点评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 / 10 2024年03月16日 《通胀水平略有反弹,但对2024降息时点影响或有限—美国2月CPI点评》-2024.3.13 《从预算报告看2024年财政发力水平—宏观经济点评》-2024.3.12 《2024年计划报告的五大信号—宏观经济点评》-2024.3.12 2024年政策观察——一文速览两会重要信息 ——宏观经济点评 何宁(分析师) hening@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2110002  政府工作报告:“以进促稳”的关键是向改革要动力 2023年圆满完成目标,2024年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也就是向改革要动力。5%左右的经济目标或有四层含义,若经济实际表现与目标有差距,观察年中政策是否继续加码。宏观调控方面,测算由一般赤字和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组成的广义财政赤字共9万亿元,广义财政赤字率可能为6.6%。货币精准有效,预计继续降准降息,关注信贷新特点和稳定资本市场相关举措。工作任务方面,重视发展新质生产力;扩大内需方面关注设备更新、县域经济、三大工程、消费品以旧换新、服务消费等;三方面改革(经营主体活力、统一大市场、财税金融改革);防止系统性风险。 三个维度理解“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首先,这是落实落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释放扩大需求的积极信号。其次,落地措施方面:设备更新可能围绕“资金支持激励+准入机制倒逼+标准提升行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则以补贴激励为主,遵从消费者主观意愿。最后,我们测算2024年有望拉动设备更新投资超3300亿元,拉动设备更新贷款3000-6000亿元,每1000亿“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或拉动社零消费超8000亿元。  财政与货币:发力支持稳增长,且保留一定加力空间 1、2024年财政预算温和扩张,实际完成力度仍需观察。2024年财政发力较为适度,收支增速平稳。政府性基金预算对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假设偏乐观,但实际财政力度或不及预期。财政或需年中继续加力。若假设2024年地方政府性收入增速为-5%—-10%,则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或比预算减少约3400-6700亿元。此外,2023年地方结转结余收入缺口约2800亿元,若2024年收入不及预算的情况延续,且年内无增量财政收入来源,则财政或有一定压力。 2、货币政策仍有空间,量增价降、结构优化。一方面,潘行长强调“后续仍然有降准空间”、“将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指向年内有望继续降准、降息。另一方面,央行将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降低对产能过剩行业投放,提升货币效能。  发改委“《计划报告》”中公用事业价格改革的线索 2024年或开展公用事业及资源品价格改革,将影响物价水平。发改委《计划报告》提出,2024年3%的CPI目标“为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和深化价格改革留有一定余地”,还提及“有序推进水电气热等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价格改革”,这指向公用事业及资源品价格改革或影响物价水平,一方面可能拉动PPI和CPI上行,另一方面或为政府财政收入来源打开新的可能性。  地产供需端政策积极,“白名单”持续推进 1、供给端政策加速推进,需求端保障支持力度。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所有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一视同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发改委计划报告表示要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 2、短期和长期房地产工作的部署: (1)城市更新主要布局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地下管网完善; (2)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一是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二是重点规划“三大工程”、建设好房子;明确提出“要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 (3)当前的地产市场调控从稳市场、防风险、促转型三个维度入手。首先稳市场,需求端要因城施策,给予城市调控自主权。其次防风险,继续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已上报的“白名单”项目超6000个,审批贷款2000亿。倪部长特别强调,对严重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房企,要按照法治化、市场化的原则,该破产的破产,该重组的重组。第三促转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租赁型保障性住房供给两手抓,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其其他部长发言重点:以旧换新、金融等手段支持扩大内需 扩内需方面,商务部指出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消费品以旧换新要坚持以市场为主、政策引导;放宽部分领域市场准入。同时金融部门也强化支持力度,研究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等。 金融监管方面,将规范减持、推动分红;设置更加严格的强制退市标准,进一步拓宽多元退出渠道。李云泽指出,接下来金融将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扩大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推动小微贷款增量扩面下沉。  风险提示:经济超预期下行;政策执行不及预期。 相关研究报告 宏观研究团队 开源证券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经济点评 宏观研究 宏观经济点评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2 / 10 目 录 1、 政府工作报告:“以进促稳”的关键是向改革要动力 ............................................................................................................. 3 2、 三个维度理解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3 3、 财政与货币:发力支持稳增长,且保留一定加力空间 ......................................................................................................... 4 4、 发改委“《计划报告》”中公用事业价格改革的线索 ............................................................................................................. 5 5、 地产供需端政策积极,“白名单”持续推进 ............................................................................................................................. 6 6、 其他部长发言: 以旧换新、金融优惠等手段支持扩大内需 .................................................................................................. 7 7、 风险提示 .................................................................................................................................................................................... 8 图表目录 图1: 汽车和家电以旧换新的拉动倍数分别为7.7、9.1倍 ........................................................................................................ 4 图2: 发改委主任、财政部长、央行行长等记者会重要发言梳理 ............................................................................................ 5 图3: 关注住建部部长在记者会上对于房地产调控相关表述 .................................................................................................... 6 图4: 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 7 图5: 两会部长通道重要发言梳理 ............................................................................................................................................... 8 宏观经济点评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3 / 10 1、 政府工作报告:“以进促稳”的关键是向改革要动力 核心观点:5%左右的经济目标或有四层含义,重视新质生产力,上半年是政策观察期,若经济实际表现与目标有差距,观察年中政策是否继续加码,以及关注三中全会的相关改革。 1、政策基调:2023年圆满完成目标,2024年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对于“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解释,会议指出“稳是大局和基础”,“进是方向和动力,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旨在通过结构调整、改革开放、提升质量等方面来促进稳,也就是向改革要动力。 2、主要目标:5%左右的经济目标或有四层含义,我们认为需要更强的政策支持,若经济实际表现与目标有差距,可关注年中政策会否进一步加力。(1)5%左右的经济目标或有四层含义:短期稳就业和防止风险“水落石出;长期实现2035远景目标;与潜在增速匹配;国际比较增速居前列。需要看到,当下经济存在两大不确定性:一是12省化债对基建的影响;二是地产需求改善仍存掣肘。要完成5%经济目标,则或需比2023年更强的政策对冲。不过从结果来讲,2024年可能是“左一点右一点”都可以。(2)CPI目标为3%,我们测算2024年CPI可能在0%-1%之间,结合会议隐含的名义GDP增速为7.4%,可关注后续是否有价格改革、扩大需求等举措。 3、宏观调控:测算广义赤字率可达6.6%,货币精准有效,关注信贷新特点。(1)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测算广义赤字率可达6.6%。具体看,赤字率3%,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2023年实际预算赤字率3.8%、专项债3.8万亿),发行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假设2024年名义GDP增速为7.4%,广义财政赤字由一般赤字和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组成,测算共为9万亿元(4.06+3.9+1万亿元),广义财政赤字率可能为6.6%。此外,会议指出“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建设”,预计将利好水利、交通等基建。(2)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预计继续降准降息,关注信贷新特点和稳定资本市场相关举措。 4、工作任务:重视发展新质生产力;关注三方面改革;防止系统性风险。重点关注几个方面:(1)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新质生产力,主要强调三个方面: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量子技术、生命科学);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人工智能、平台企业)。(2)着力扩大内需,关注制造业技改、县域经济、三大工程、消费品以旧换新、服务消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