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社会责任投资的实践与前景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社会责任投资的实践与前景

社会责任投资的实践与前景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 社会责任投资的实践与前景——从边缘到主流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2021 年 7 月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 课题主要成员(按姓名拼音排序): 贝多广 胡 煦 赖丹妮 莫秀根 王 硕 曾恋云 张天元课题参与人员(按姓名拼音排序): 李佳琦 孟怡林 肖瑞莲 徐智新 叶阳天 赵君怡 周兰馨课题编辑 徐 超引用格式: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 (2021). 社会责任投资的实践与前景——从边缘到主流. 社会责任投资研究系列,No.CAFI20210716.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 鸣 谢鸣 谢鸣 谢鸣 谢鸣 谢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 社会责任投资的实践与前景——从边缘到主流 · I · 概 要近些年,社会责任投资规模在发达国家快速增长。在美国,使用可持续投资策略的资产规模在过去十年增长超过4倍,2020年初已经达到17.1万亿美元,占美国本土专业管理资产的33%。在日本,可持续投资规模2014年到2020年增长了368倍!同时,全球主流资产管理公司和机构投资者纷纷将环境(E)、社会(S)、治理(G)因素融入投资决策与风险管理。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首席执行官Larry Fink在2021年给投资者的信写道,贝莱德将通过引入气候因素,提升资本市场假设,考虑气候变化对各类资产回报与风险的影响。全球最大的主权基金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在2020年10月宣布考虑出售在环境、社会、治理方面表现不佳的公司。这些都标志着在国外社会责任投资已经从边缘走向了主流。这些发展与国外政府积极推广社会责任投资理念以及公众的觉醒密不可分。社会责任投资理念强调在追求财务回报的同时,兼顾投资的社会与环境效益。一味追求财务回报的投资,导致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贫富差距扩大,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粗略估计,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地球上的经济活动增加了100倍,导致地球地表气温快速上升,部分动植物灭绝,海平面升高。环境危机持续发酵的同时,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凸显。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让7100万低收入、微弱人群落入极端贫困,日均生活费不足1.9美元;与此同时,全球最富裕的500个人的财富却在2020年合计■■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 · II · 社会责任投资的实践与前景——从边缘到主流增加了1.5万亿美元。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容易诱发动乱,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责任投资理念反映了人类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深刻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社会责任投资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当代与后代利益的协调。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是要让个人利益对齐社会总福利,通过社会责任投资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科教文卫事业的提质提效和均衡协调。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是可持续治理亿万企业、组织的根基,通过社会责任投资激励利益共享的治理实践,推动商业发展从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单一目标向创造共享价值的方向转变。而我国在经历了四十年高速经济增长之后,寻求更加协调、绿色和共享的新发展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倡导社会责任投资理念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我国的碳排放量在2030年达到峰值100亿吨,距离2060年碳中和目标仅剩下30年的时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预计从现在起需要每年投资3.75万亿至7.5万亿元。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预计最近五年也至少需要投资7万亿元。这些领域都需要各类市场主体和资金的参与。社会责任投资在我国有着良好基础。——作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我国各级政府一直以来都有通过直接投资或政府采购参与社会责任投资的做法。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出5999.8亿元,重点投资于公共卫生等应对疫情补短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农”、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节能环保与生态建设等方面。——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力■■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 社会责任投资的实践与前景——从边缘到主流 · III · 量,同时在引领市场实践中有着示范效应。一方面,部分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本身就是为了环境或社会目标而设立。以绿色债券发行主体为例,2020年,央企、地方国企、国有控股企业在发行绿色债券的主体中占比合计达到83%。另一方面,国务院国资委高度重视、持续推动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2020年,沪深300、中证500以及香港联合交易所611家国有上市公司中,共有590家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占比高达96.6%。——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通过贷款积极支持绿色、协调发展。截至2020 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近12万亿元,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2020年末,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达6.5万亿元;近5年来,贫困人口及产业精准扶贫贷款累计发放超过6.5万亿元,惠及贫困人口超过9000万人次。——普惠金融事业在过去五年取得了瞩目成就。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实施五年来,政府的广泛动员宣传使得普惠金融理念家喻户晓,大中小银行都被充分调动起来投身普惠金融事业,金融科技发挥了重要的杠杆作用。截至2019年末,助农取款服务点村级行政区覆盖率达99.2%;使用电子支付的成年人比例达85.4%;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1.59 万亿元,支持小微经营主体2704 万户。然而,从生态体系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社会责任投资和实践尚处在边缘状态。一是政府在市场促进和市场监督上还有较大的政策空间。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作为市场促进者可以对社会责任投资的生态体系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催化作用,作为市场监督者的功能更是无可替代。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在社会责任投资中主要充当了市场参与者的角色,政府和监管部门作为市场监管者的政策尚未发展成熟,作为市场促进者还存在较多可以有所作为的领域。■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 · IV · 社会责任投资的实践与前景——从边缘到主流二是社会责任实践仍具有较强的公益慈善属性。绝大部分上市公司依旧将社会责任实践视为完成财务目标之余做的、为企业锦上添花的公益慈善活动,没有真正将企业发展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转型为创造共享价值。由于我国社会企业认证最初是由慈善行业引领,许多得到认证的社会企业是由社会组织转型而来,因此,目前得到认证的社会企业仍然呈现出明显的公益慈善特征,商业化运营能力有待增强。三是市场资金的参与仍然有待提升,尤其是一些主要的机构投资者。截至2020年初,美国保险公司将环境、社会、治理因素融入投资策略的资产规模约4.3万亿美元,占同期美国保险业现金及投资资产总额的61.8%。相较而言,我国保险公司在社会责任投资方面还有较大的参与空间。截至2020年9月底,我国保险资金实体投资项目中涉及绿色产业的债权的投资规模达9646.7亿元,而同时期我国保险资产总规模达22.4万亿元。全球20个国家131家养老基金中,八成以上都已进行了气候相关投资,而我国社保基金尚未明确社会责任投资标准。四是由于社会责任投资理念还未在投资者中普及,各类资产管理机构发行的相关产品较少。截至2020年末,我国广义ESG公募基金共计120只,占所有存续公募基金数量的1.5%;广义ESG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共计1825.7亿元,占所有存续公募基金净值的0.9%。相较而言,同期欧洲ESG公募基金达到2873只,占所有存续公募基金数量的10%;ESG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达到1.2万亿欧元,占所有存续公募基金净值的6.5%。截至2021年5月初,我国商业银行或银行理财子公司共管理83只广义ESG公募理财产品,占同期存续银行理财产品总数的0.3%;共有674只广义ESG主题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正在运作,占同期存续私募基金总数的0.6%。五是社会责任实践的披露机制和评级体系亟待完善。目前中国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比例约为四分之一,经第三方机构审验的报告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 社会责任投资的实践与前景——从边缘到主流 · V · 占比不到2%,总体呈现出披露主动性不足、标准不一、缺乏可比性的特征。不同机构提供的上市公司第三方ESG评级相关性低、差异大,由于三级指标和加权方法不明确,第三方ESG评级对投资决策的实用性有待提升。部分绿色债券的募集资金投向、绿色绩效尚不明了,社会债券、可持续债券的评估认证指引还未落地,不利于吸引潜在投资者。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需要将社会责任投资与“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引导资本兼顾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双重目标,借鉴国际经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责任投资生态体系,让社会责任投资从边缘迈向主流,形成以主流机构、国有企业为引领,民营资本和企业广泛参与的发展动能,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的模式和经验,为全球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贡献中国力量。首先,建立社会责任投资的共同语言。厘清概念,将关于绿色金融、ESG、影响力投资、社会价值投资、可持续金融的碎片化的诠释和行动汇聚为社会责任投资的星火;推动双重目标投资,社会责任投资理念并不鼓励放弃财务目标,但财务目标不再是唯一目标,投资的社会效益不应该只是附带价值,也应该成为投资的目标之一。其次,发挥政府作为市场促进者的催化作用。通过制定发展目标和战略来推动社会责任投资贯彻新发展理念,动员各级政府、决策部门认可、倡导、支持社会责任投资。通过明确社会责任投资的管理协调机构来保持政府对社会责任投资的战略支持,持续地制定、推动社会责任投资发展政策,在共同愿景下实现各部门、各行业的协调发展。通过建立社会责任投资的改革试验区来释放创新活力,让投资实践与试验区高质量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在有边界的环境中探索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再次,完善社会责任投资的基础设施,尤其要健全社会责任实践的■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 · VI · 社会责任投资的实践与前景——从边缘到主流信息披露机制。对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进行理念引导,推动更多企业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到创造共享价值转变,通过能力建设、监管约束来提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质量和可比性。对社会债券、可持续债券进行明确定义并制定评估认证指引,提升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指引的实操性和披露有效性。最后,推动社会责任投资成为主流机构的主流业务,形成广泛认可的社会责任投资度量体系,提升专业管理能力。主流金融机构应在行业发展中有所担当,充分发挥禀赋优势,推动社会责任投资成为主流业务,形成对市场的引领作用。探索建立有助于概念推广、理念倡导、市场主体主动实践的社会责任投资度量体系。在实践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符合中国特色、得到国际认可的度量体系。夯实行业诚信基础,防止发生“使命漂移”现象。鼓励创建专业的社会责任投资机构、部门、团队,不断提升专业管理能力。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 社会责任投资的实践与前景——从边缘到主流 · VII · 目 录一、什么是社会责任投资?.........................................................1(一)兼顾财务回报与社会效益的投资理念..............................2(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深刻反思.....................41.人与自然的关系(E)...................................................52.人与社会的关系(S)...................................................63.人与人的关系(G)......................................................6二、社会责任投资的国际发展趋势................................................9(一)规模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