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粤开证券]:【粤开宏观】负重前行:2023年财政债务形势总结与2024年展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粤开宏观】负重前行:2023年财政债务形势总结与2024年展望

2023-12-20牛琴、罗志恒粤开证券健***
【粤开宏观】负重前行:2023年财政债务形势总结与2024年展望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www.ykzq.com 1 / 27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深度 宏观研究 【粤开宏观】负重前行:2023年财政债务形势总结与2024年展望 2023年12月20日 投资要点 分析师:罗志恒 执业编号:S0300520110001 电话:010-83755580 邮箱:luozhiheng@ykzq.com 分析师:牛琴 执业编号:S0300523050001 电话:13681810367 邮箱:niuqin@ykzq.com 近期报告 《【粤开宏观】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可能方向》2023-12-17 《【粤开宏观】京沪房地产调控进一步放松的经济背景:11月经济数据解读》2023-12-15 《【粤开宏观】2024年美国经济展望:“软着陆”与降息周期》2023-12-13 《【粤开宏观】以人民和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学习体会》2023-12-12 《【粤开宏观】政治局会议释放的七个新信号》2023-12-08 导读 2023年我国经济运行是一波三折的恢复,总体处于疫后恢复态势。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一方面全力推动“一揽子化债”,另一方面积极保障国家重大战略的落实,在扩大总需求、推动科技创新、防范化解经济社会风险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岁末年初,有必要总结2023年财政形势并展望明年政策走势。今年财政形势总体如何?政府债务有什么新特征?明年的财政收支形势预计将如何?财政重点工作有哪些?本文主要回答以上问题。 摘要 一、2023年财政形势回顾:十大特征 第一,2023年财政政策总体落实“加力提效,注重精准、更可持续”,在收入有限增长尤其是土地出让收入负增长的情况下,仍保证了一定的支出强度推动经济增长、防范化解风险,紧平衡态势有所加剧。收入端更加精准有力,减税降费突出对科技创新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同时优化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消费;支出端结构不断优化,向民生短板领域倾斜;中央政府增发万亿国债转移给地方,保障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财政在支持经济恢复发展、稳定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科技创新、防范重大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二,在去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导致基数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呈现恢复式增长,1-11月累计同比增长7.9%,但两年平均增速仅为2.3%;一般公共预算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之和的两年平均增速为-3.0%,反映了经济增长承压背景下,税基扩张缓慢、财政收入增长动力不足的现实。1-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预算数的92.1%,超时序进度0.4个百分点,预计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7%左右。 第三,税收收入增速超过非税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结构有所优化,税收收入占比为84.2%,较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但仍低于2021年的86.0%和2020年的85.1%。 第四,财政支出保持了一定的强度,支出结构持续优化、重点投向民生领域。1-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速为5.6%;一般公共预算与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之和两年平均增速为2.7%。其中教育、社保就业、卫生健康三大民生领域支出占比达38.5%,创近年来同期新高。考虑到四季度增发1万亿国债,若支出完成全年预算,则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7.5%左右。 第五,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策为地方政府纾困解难,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中央本级支出占比保持较低水平,1-11月中央本级支出占比14.0%,仅比2022年高0.1个百分点,但低于其他年份。 宏观深度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www.ykzq.com 2 / 27 第六,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财政赤字突破历史高点。1-11月财政收支缺口达到3.8万亿元,预计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差额达6.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9%,官方财政赤字预计提高到3.8%左右。纳入新增专项债的赤字率将达6.8%,仅次于2020年8.4%。 第七,2023年房地产市场延续2022年调整态势,土地出让收入增速持续为负,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大幅下滑。1-11月,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17.9%,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3.8%。 第八,受2022年基数影响,15个省份1-10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增速超过10%,仅山西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负增长。但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内蒙古、新疆和山西等资源型省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两年平均增速居前,分别为16.2%、14.9%和11.0%,吉林最低为-4.2%;6个省份负增长。 分地区来看,西部地区整体收入增长较快,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两年平均增速为6.4%;中部地区两年平均增速次之,为4.1%,东部地区两年平均增速为0.8%,东北地区两年平均增速最慢,为-0.2%。这种格局的变化主要源于百年未有之变局下地缘政治冲突引发的供给冲击,资源型省份量价齐升,带动财政收入增长;而东部地区反而受到出口下行的影响,财政收入增速偏低,部分省份如广东、天津等地两年平均增速为负。 第九,各省份积极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但受限于可用财力有限、化债压力大等形势,支出增长略显乏力。仅天津、内蒙古、青海和山西四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超过10%。云南、山东、江苏、安徽、广西、浙江、江西、河南8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在3%以下,其中云南是负增长(-3.5%)。 第十,各地民生领域的支出增长较快,民生支出占比不断提高。即使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负增长的云南省,社保就业支出增速也保持在7.4%,陕西省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速达15.0%。同时,2023年各地也加大了住房保障支出。北京市1-10月住房保障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为29.8%,远超其他地区。甘肃、内蒙古、福建、吉林、安徽等地的前10月住房保障支出累计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6.2%、15.7%、14.9%、14.4%和12.9%。 二、2023年债务形势总结 第一,中央加杠杆趋势显现,国债净融资额大幅增长。截至12月18日,2023年国债净融资额达到4.1万亿元,较去年增长58.2%,主因年初预算的全国财政赤字比上年增加5100亿元,全部由中央政府承担,同时10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增发1万亿元国债。 第二,地方债发行规模较去年大幅上升,主要源于特殊再融资债券放量发行,支持化解隐性债务风险。截至12月18日,2023年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9.3万亿元,较去年全年增长26.6%。其中,新增债券发行4.6万亿元,较去年全年减少1115.4亿元。再融资债券发行4.7万亿元,较去年全年增加2.1万亿元,再融资债券发行占比上升至50.2%,较去年提高14.8个百分点。一方面,与“一揽子化债方案”下特殊再融资债券放量发行有关;另一方面反映了地方债券到期压力加剧,2023年地方债到期规模达到3.7万亿元,较去年增长31.9%。 第三,万亿特殊再融资债券超预期发行,地方债务结存限额被大幅压缩。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