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新世纪评级]:2023重庆市及下辖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3重庆市及下辖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

2023-12-18吴梦琦新世纪评级s***
2023重庆市及下辖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

区域研究报告 1 重庆市及下辖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 公共融资部 吴梦琦 经济实力:重庆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西南地区经济中心及综合交通枢纽,区位及战略优势兼备,经济总量保持省际中游、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受公共卫生事件、极端旱情及限电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2022年全市生产消费活动受阻,叠加房地产行业低迷,内生动力明显放缓,经济增速重回低位。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1万亿元,经济总量首超广州,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仅次于北上深)、省际中游;同比增长2.6%,分别低于上年全年、全国平均增速5.7个、0.4个百分点。投资和消费依然是重庆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但受房地产行业处于下行周期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对全市经济增长形成负向拉动。202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微增0.7%,低于全国水平(不含农户)4.4个百分点;其中基建及工业投资增幅同比均加快,房地产开发投资转为两位数下降。受超预期因素影响,2022年全市消费市场运行阶段性受限,全年增速同比大幅回落18.8个百分点至-0.3%,略低于全国水平。主要受全球电子产品消费低迷影响,2022年全市对外贸易降温明显,同比仅增长2.0%,低于全国水平5.7个百分点。受产业增长提速及消费复苏等影响,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增速回升,但房地产市场及支柱产业电子行业终端需求仍低迷,经济增长承压。当期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2万亿元,同比增长5.6%,较上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略高于同期全国水平。当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7%、7.4%和3.6%,增速同比均有所回升。 重庆市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集聚能力自优到劣排序依旧为中心城区、主城新区、渝东北片区和渝东南片区。2022年受超预期因素、房地产及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低迷等影响,除上年负增长的合川区经济增速小幅回升、綦江区(不含万盛经开)增速基本持平外,2022年其余区县经济增长均明显放缓,其中主城都市区经济增速回落幅度较为突出,两翼地区相对和缓。主城九区仍是全市发展的“强核”,系全市都市功能及电子、汽摩等主导产业核心承载区,人口及产业集聚能力强。其中渝中、渝北、江北三区产业布局及经济体量保持领先优势,金融资源也最为富足,尤其渝北首位优势突出,是全市汽车及电子产品重要生产基地,也是全市GDP唯一超两千亿元的区县。九龙坡和沙坪坝区也属工业大区,分别是全市汽摩整车、笔电的主要生产地。其中,主要依托境内由重庆高新区直管的西永微电园,沙坪坝区2022年约生产了全市75%的笔记本电脑,其与渝北区共同几乎生产了全市的笔电,也由此贡献了全市约43%的对外贸易;同受全球消费电子进入下行周期影响,当年渝北和沙坪坝两区工业 区域研究报告 2 经济及进出口均呈下降态势。巴南、北碚、南岸三区也是全市摩托车及手机等电子产品主产区,经济体量相对居后,其中2022年巴南区地区生产总值首破千亿元。大渡口区经济总量相对偏小,2022年仍未足350亿元。主城新区是全市工业化城镇化主要着力区,工业基础相对较好,但电子和汽摩行业主要承接中心城区产业外溢,产业体量及能级相对较低。其中涪陵、江津、永川、长寿和璧山区工业经济体量相对领先,且保持增长态势。合川区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但第一产业占比超10%。綦江(不含万盛经开)、潼南、南川区经济体量相对较小;其余主城新区成员经济实力居全市中游,2022年经济总量处于700亿元至850亿元之间。两翼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总体不适宜大规模高强度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其中渝东北地区经济实力总体强于渝东南地区,且经济增速相对领先,总体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渝东北中心城市万州区2022年经济总量继续超千亿元,但制造业基础偏弱,经济结构相对不佳;次之的三峡库区增长极成员开州区、云阳县和近主城都市区成员梁平、垫江、忠县、丰都、奉节2022年经济总量处于390亿元至670亿元之间;其余区县经济体量均偏小,其中城口县仍为全市经济总量最小的县,2022年尚未及百亿元。2023年上半年度多数区县经济复苏缓慢,尤其中心城区经济增长受房地产及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影响较大,经济增速总体仍处低位,主城新区和渝东南地区经济增速相近,总体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及渝东北地区。 财政实力:主要因大规模退税减税、经济下行、房地产市场低迷等,2022年重庆市税收及土地出让收入双降,全市综合财力继续减收,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税收收入分别为2103.42亿元、1270.94亿元;按自然口径计算同比分别减收8.0%、17.7%,降幅均超全国平均水平;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分别下降2.5%、9.2%。同年全市税收比率同步下滑至60.4%,财政收入质量仍有待提升。同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42.99%,较上年下降4.3个百分点,收支平衡对中央补助依赖度提升。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同比增长13.0%至2317.43亿元,主要多增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规模约占财政收入合计的37.0%,成为当年全市第一大收入来源。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也是全市财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为1753.95亿元,同比减收25.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1561.86亿元,约占财政收入合计的24.9%;同比减收23.6%,主要系因土地交易市场持续低迷所致。主要受上年留抵退税拉低增值税基数影响,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税收恢复增长态势,但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及土地出让收入继续短收,当期财政增收仍承压。当期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1.9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税收收入601.6亿元,同比增长5.9%,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同比分别高增71.6%和下降14.8%;税收比率小幅升至64.2%。同期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继续弱增长,一 区域研究报告 3 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47.4%,基本回升至2021年水平,但财政自给能力仍偏弱。同期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712.3亿元,同比下降20.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612.1亿元,同比下降24.6%,降幅较上年全年有所扩大;同期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仅约是预算内支出的40.3%。 重庆市下辖区县单位GDP财税产出能力普遍弱,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整体偏小,财政自给能力总体不强且收支平衡压力有所加大。受超预期因素、留抵退税政策及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影响,2022年绝大多数区县税收大幅下滑,主城都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自然口径普遍短收,尤其中心城区减收幅度较大,两翼地区收入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量主要来自非税。主城九区整体财收规模及质量仍具备领先优势。其中江北和渝北区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超55亿元,后者因税收降幅突出,规模位次后移,且财政自给能力弱化;北碚区和大渡口区收入规模仍相对较小,2022年低于26亿元,且财政自给能力偏弱;其余中心城区2022年收入规模处于40亿元至57亿元之间,其中经济总量排名靠前的渝中区财收受公共卫生事件及房地产市场低迷冲击影响较大,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低于45亿元。除九龙坡及江北区外,其余中心城区2022年税收降幅均超两位数,受留抵退税政策及房地产低迷负面影响总体较大。主城新区成员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处于20亿元至70亿元之间,其中涪陵、江津、合川、长寿区收入超50亿元,但后三区税收比率均低于51%,规模稳定性欠佳。主城新区成员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税收降幅均值整体低于中心城区,但合川区、綦江区(不含万盛经开)、铜梁区税收已连年减收。两翼地区中仍仅万州区财力相对较强,但其财政收入质量及自给能力均不佳。2022年万州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继续超70亿元,升至全市首位,但税收占比及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分别未超55%、50%;两翼片区其余区县收入规模低于31亿元。2023年上半年度,受上年同期留抵退税政策垫高增值税基数及经济复苏等因素影响,绝大多数区县税收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恢复增长。但受房地产及土地市场持续低迷、经济复苏缓慢等因素影响,主城九区税收增长承压;主要因增值税高增拉动,其余片区收入增幅总体处高位。 重庆市九大中心城区及两大功能区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土地出让收入均由市级统筹,由市级以转移支付方式返还至区财政,故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相对较大,2022年收入规模为936.29亿元,占全市的53.4%;同比下降34.0%,主要系土地出让收入明显减收所致。区县政府性基金预算(补助)收入规模相对较小,2022年未超110亿元,且总体呈减收态势。主城都市区政府性基金财力依旧显著强于两翼地区。主城新区中璧山、铜梁、涪陵和永川区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超55亿元,且土地财政依赖度相对突出,其中铜梁和涪陵两区规模超70亿元,居主城新区前两位。两翼地区中仍仅万州区政府性基金收入规 区域研究报告 4 模相对较大,2022年规模略超60亿元,其余区县低于25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区县土地交易市场总体持续低迷,当期区县土地出让金总额同比下降27.9%至314.58亿元,降幅较上年同期有所收窄,主要系中心城区江北、沙坪坝区等土地出让金高增带动,但该两区土地成交平均溢价率均偏低。 债务状况:重庆市政府债务负担居全国中上游,2022年以来全市政府债务负担继续加重,但考虑到中央转移性收入支持,风险总体可控。2022年末全市政府债务余额为1007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0%,增速有所放缓但高于西部省份平均水平(12.5%)。全市财力对债务保障程度持续弱化,2022年重庆市公布政府债务率为130%,高出上年21个百分点。若考虑中央补助支持,2022年末全市政府债务余额是当年财政收入合计的1.6倍,风险总体可控。 下辖区县债务方面,重庆市政府债务及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负担均集中于区县级,债务压力已较为突出,但在中央“一揽子化债方案”推进背景下,近期重庆市获得较大额转贷给区县使用的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额度(726亿元)等支持,有助于缓解区县债务压力。政府债务方面,2022年末重庆市区县政府债务延续两位数增长,规模达7106亿元(含两江新区及重庆高新区);当年新增政府债务额度继续顶额使用,基本无弹性举债空间。2022年重庆市政府公布区县政府债务率136%,高出上年16个百分点。从具体区县政府债务压力看,主城都市区中綦江(含万盛经开)、沙坪坝区政府债务负担仍相对较重,2022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值超6.5倍,其余区县综合财力对政府债务保障程度尚可。财政实力相对弱的两翼地区政府债务负担总体更重,其中综合实力最弱的城口县政府债务负担最为沉重,该比值近16倍。 城投企业带息债务方面,2023年9月末全市城投债存续企业2022年末带息债务余额为1.45万亿元,为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9倍(考虑政府性基金收入后该指标降至3.8倍),居全国各省市该比率降序排列第5位,仅次于江苏、四川、湖南、浙江。从各区县看,以2023年9月末城投债存续企业2022年末带息债务余额与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比,各区县(包括功能区)该比率均值达8.8倍,区县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负担整体偏重,偿付压力仍主要集中在主城都市区。该比值高于10倍的区县达14个(含功能区),具体包括中心城区成员重庆高新区、沙坪坝、巴南、北碚、九龙坡和大渡口区,主城新区成员南川、綦江、江津、合川、大足、长寿、永川和渝东北成员奉节县,尤其重庆高新区、沙坪坝区和綦江区持续为全市债务压力相对突出的区县,该比值超20倍。中心城区渝中区、江北区及主城新区璧山区债务负担依旧相对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