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ERIA]: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 东盟机构和东盟成员在塑造区域经济秩序中的作用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 东盟机构和东盟成员在塑造区域经济秩序中的作用

2022-09-29ERIA王***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 东盟机构和东盟成员在塑造区域经济秩序中的作用

ERIA - DP - 2022 - 19ERIA 讨论文件系列第 448 号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 东盟机构和东盟成员在塑造区域经济秩序中的作用Huong LE THU1西澳大利亚大学珀斯美国中心2022 年 9 月Abstract: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 RCEP ) 是由 15 个国家组成的大型自由贸易协定,包括东南亚国家联盟 ( 东盟 ) 10 个成员国和对话伙伴 ( 中国,日本,大韩民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 于 2020 年 11 月完成。本文以东盟行使机构为例,以 RCEP 谈判过程为例。本文还认为,RCEP 主张贸易网络中的较小权力机构 - 东盟及其成员国 - 特别是包括越南和新加坡在内的个别成员国在外交上最支持该协议的更积极的作用。RCEP 诞生的环境并不微不足道。在 2020 年越南担任东盟主席期间,在全球大流行期间,RCEP 最终确定。RCEP 的政治和地缘经济意义可以说可以超越其经济作用。在大国竞争时期,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中心之一,而美国 ( US ) 与印太地区的愿景竞争,该地区的中小大国正急于成为 “附带损害 ”,特别是在美中“ 脱钩 ” 的过程中。东盟国家强调不愿 “选择一方 ” 。RCEP 表明,当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失踪时,他们可以在实施贸易自由化方面展示机构。大型贸易协议可以由较小的,甚至是发展中的经济体成功领导。关键字:RCEP; 东盟; 机构; 多边主义; 贸易自由化; 区域化, 亚太一体化JEL 分类 :F33, F5, F551 Huong Le Thu 是西澳大利亚大学珀斯南亚中心的主要研究员 , 也是华盛顿特区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 CSIS ) 的兼职研究员。可以通过 huong. lethu @ uwa. edu. au 与她联系 2ERIA - DP - 2022 - 191.Introduction几十年来,东南亚国家联盟 ( ASEAN ) 培育了这样一种叙事,即嵌套的区域主义主要侧重于经济利益 ( 比安全合作更容易实现 ) 。在很大程度上,大多数亚太地区及其以外的合作伙伴都赞同这一想法,并参与了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架构。这一架构更多地基于对话、协商和会议,而不是基于安全保障、国防演习或情报合作等具有约束力的具体规定。经济议程比安全主题对话更加具体。许多自由贸易协定 ( FTA ) 已经从例行会议中实现。该地区的经济倾向刺激了贸易的增长,但东盟等区域机构已将这一目标作为其工作的核心。可以说,迄今为止最突出和最大的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 RCEP ),该协定于 2022 年 1 月 1 日生效。在 2020 年 11 月 15 日举行的第 37 届东盟峰会上,决定结束长达数十年的谈判。15 个 RCEP 成员国 ( 10 个东盟成员国 - 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 - 以及中国,日本,大韩民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 占世界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 ( GDP ) 的三分之一。RCEP 的最终确定是一个巨大的可交付成果,也是东盟在东亚经济架构中的核心地位的迫切需要重申,尽管印度在经过多年的谈判后选择退出。这是一项象征性的成就,并有助于通过密集的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网络 ( 所谓的 “面条碗 ” 效应 ) 连接印度 - 太平洋地区的目标,这些协定将东南亚和东北亚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许多 RCEP 成员已经相互拥有自由贸易协定。例如 , 澳大利亚已经批准了与八个亚洲国家的协议 , 现在是第三个区域协议的缔约国。然而 , RCEP 是第一个在 3世界贸易组织 , 将东南亚和东北亚这两个次区域全面融合在一起。越南一直是 FTA 网络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扩大了自己的双边协议的数量,但也促进了与韩国和日本这两个主要投资者的联系。当然,与所有多边贸易协定一样,RCEP 大型贸易协定不会使所有成员平等受益 ( 库克,2020 年 ),实施细节将因经济部门和单个国家的能力或意愿而异。例如,印度尼西亚已经宣布将排除敏感行业的大米和酒精,因此对于在中国市场面临惩罚性关税的澳大利亚葡萄种植者来说,这并不一定会带来缓解 ( 雅加达邮报,2020 年 ) 。但总的来说,RCEP 确实提出了东盟对多边主义的明确支持,基于规则的区域议程以及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战的反驳。总的来说,RCEP 的意义具有战略意义。RCEP 诞生的环境并不微不足道。随着越南在 2020 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在全球大流行期间,RCEP 最终确定。RCEP 的政治和地缘经济意义可以说可以超越其经济作用。在大国竞争的时代,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中心之一,而美国 ( US ) 与印度 - 太平洋地区的愿景竞争,区域中大国和较小大国急于成为附带损害,尤其是在中美脱钩的过程中。东盟国家一再强调不愿 “选择一方 ” 。RCEP 表明,当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失踪时,他们可以在实施贸易自由化方面展示机构。大型贸易协议可以由较小的,甚至是发展中的经济体成功领导。中国的加入对东南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是应对这个雄心勃勃的大邻国战略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与中国以及日本和大韩民国这两个该地区最重要的经济行为体进行接触,一直被认为是东盟的中心地位和能力的关键,以在具有相互竞争的愿景和缺乏像东盟这样的区域机构的东北亚邻国之间架起桥梁。 4此外,过去几十年来,东盟为区域事务做出贡献的能力一直在下降。除了会议和领导人对话的规律性和密度外,东盟还因面对许多区域挑战而无法采取任何实质性行动而受到严厉批评 ( 例如Procedre见《雅加达邮报》,2014 年 ; 麦卡锡,2017 年 ),包括南中国海的多边争端,对湄公河的日益关注,罗兴亚难民危机以及最近的缅甸政变。在所有情况下,东盟成员国的差异化意见阻止了该组织多年来致力于这一事业的任何共识或统一必要性,导致东盟仅仅是一个 “谈话商店 ” 的声誉紧张。但 RCEP 的最终确定是东盟管理的罕见成就之一,也证实了其通往东盟经济共同体的一贯道路。RCEP 不仅是区域经济目标的延续,也是以东盟为中心的架构的维系。它有可能塑造更大地区的新型冠状病毒病 ( COVID - 19 ) 恢复。COVID - 19 大流行给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成本,但对于发展中的东盟国家来说,这可能会扰乱他们复杂的增长、贸易和经济轨迹。RCEP 可以成为该地区恢复和重建大流行后价值和供应链的重要规范制定者。重要的是,它有可能为快速发展的数据治理标准制定规则和法规。可以说,新加坡和越南,特别是东盟国家,将在谈判议程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本文旨在了解 RCEP 对该地区未来的最关键贡献,特别是东盟经济体的利益。本文还认为,RCEP 主张贸易网络中的较小权力机构 - 东盟及其成员国,特别是包括越南和新加坡在内的个别成员国的更积极作用,是对该协议最支持的国家之一。它旨在了解该机构在该小组内的情况,并研究在对待 RCEP 的方法上是否存在重大差异,以及在东盟内部谈判中如何以及是否正在解决这些问题。 52.地缘政治 - 以及各个东盟国家的立场随着大国竞争的 “回归 ” 和中美关系继续在国际政治的几乎所有方面造成紧张,东盟国家等中小大国不再理所当然地接受和平红利。东南亚国家对大国竞争并不陌生。随着美中竞争的重新开始,毫不奇怪,东盟对激烈的竞争感到不安,这种竞争挑战了其作为 “召集力量 ” 的地位,并有可能夺走东盟在冷战后时代获得的核心作用。由于中美贸易战 , 全球供应链的变化可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发生 , 但大流行正在进一步推动生产多样化。如前所述 , 东南亚人在不选择立场和拒绝被迫做出二元选择方面有着共同利益。2020 年底,东盟国家与澳大利亚,中国,日本,新西兰和大韩民国达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协定,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 RCEP ) ( 半岛电视台,2020 年 ) 。RCEP 是更大区域经济架构中的一项重要成就,在 COVID - 19 后的经济复苏中可能变得更加重要 (Pitadmrogit,2021 年) 。这也代表了该地区仍然强烈支持贸易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地区反对全球化之间的外交鸿沟。在东南亚,大多数国家认为中美贸易战严重损害了经济和政治稳定。毫不奇怪,最依赖贸易的国家 ( 新加坡 ) 最受关注,但即使是越南 ( 最大的赢家之一 ) 也担心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长期影响 ( Sholberg,2019 ) 。针对更不利的合作环境 , 在政治上 , 在东盟对印度 - 太平洋展望 ( AIOP ) 2019 ( 东盟 , 2019 ) , 其中 10 个国家明确拒绝 “零和 ” 大国竞争的概念 , 并呼吁亚太地区保持更大的合作。 6脱钩对该地区的真正影响,如 COVID - 19 大流行的总体影响,尚未完全确定。对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一些国家来说,冲击可能是次要的,而对越南 (以及新加坡) 来说,冲击将在瞬间感受到。中美脱钩的影响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还不太清楚。通过比较贸易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可以理解 : 越南为 206 % ( 仅次于新加坡,为 326 % ),而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比率分别为 65 % 和 41 % 。 2 但是,贸易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也有助于理解为什么东盟某些国家对 RCEP 更加渴望并总体上支持贸易议程。毫不奇怪,新加坡,越南 ( 以及马来西亚和文莱 ) 也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与进步协定》 ( CPTTP ) 的成员。RCEP 与日本在美国放弃后拯救的 CPTPP 一起,是 “基于规则的贸易全球下降 ” 的有力反例 ( Petri 和 Plmmer,2020 年 ) 。3.主张东盟的中心地位在评估东盟在实现 RCEP 方面的核心作用之前,值得提醒的是,该集团对经济架构的贡献起源于更广泛的地区背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APEC ) 论坛虽然是在澳大利亚的倡议下于 1989 年开始的,但也 “以东盟为中心 ” - 东南亚人也是这样认为的。马来西亚当时的总理马哈蒂尔 · 穆罕默德于 1991 年提出了东亚经济核心小组 ( EAEC ) 的想法。东盟自由贸易区 ( AFTA ) 成立于 1992 年。这些不仅是东盟直接经济进程背后的区域驱动力的一些关键例子,而且是涉及更广泛的东亚或亚太地区的区域驱动力。表 1 概述了形成该区域经济网络的关键举措。2 除了贸易与 GDP 的比率外 , “全球一体化 ” 的措施花费了数十亿美元 ( WDI 数据库 ) 。3 有关更多信息 , 请参阅 Urata ( 2018 ) 。 7爆发点是 1997 - 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了亚洲大部分地区,尤其是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香港和大韩民国。到目前为止,美国心怀不满的东南亚人,特别是泰国和菲律宾等盟友不断提醒,并没有来帮助处于危机中的经济体 ( Leighter,2007 ) 。亚洲金融危机的结果是,通过东盟 + 3 ( 中国、日本和韩国 ) 机制,东北亚和东南亚更加一体化。区域自助导致了金融合作,并以自由贸易协定的形式促进了区域贸易和投资合作。其中包括日本 - 新加坡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 EPA ),东盟 - 中国和东盟 - 韩国自由贸易协定,东盟加日本综合 EPA,以及许多双边和诸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官方谈判 - 例如日本和韩国 EPA,以及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的称为东盟加更紧密经济关系 ( CER ) 和自由贸易协定的框架。东亚贸易安排的扩散在后亚洲金融危机时期达到顶峰 , 并导致了面条碗效应。这种现象背后的主要动机被总结为 “( i ) 市场驱动的经济一体化的深化 ; ( ii ) 欧洲和北美经济一体化计划的成功 ; 以及 ( iii ) 亚洲金融危机 ” ( Kawai , 2007 ) 。除贸易外,区域各国还加强了投资、金融和货币互换机制。2000 年缔结的清迈倡议 ( CMI ) 是东盟 + 3 国家之间的一项安排,在成员国之间建立了双边互换协议网络。CMI 旨在解决危机时的短期流动性需求。CMI 由两个要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