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智研咨询]:2023年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市场运行态势、进出口贸易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2023年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市场运行态势、进出口贸易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23-11-10-智研咨询智***
2023年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市场运行态势、进出口贸易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23年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市场运行态势、进出口贸易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内容概况:随着有机农业的发展、政府部门与法规机构对微生物肥料生产的支持与推广、以及化学肥料引起的各种环境危害,促使全球微生物肥料市场飞速发展,2020年全球微生物肥料市场规模突破200亿美元,其中,欧洲占21.04%,美国占26.67%,中国占29.30%,随着人们环保及健康意识的增强,预计微生物肥料的市场需求仍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微生物肥料产业将成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 关键词:微生物肥料产业现状、微生物肥料产业链、微生物肥料发展趋势 一、概述 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生命活动导致农作物得到特定的肥料效应,达到促进农作物生长或产量增加或质量提高的一类产品。中国微生物肥料种类繁多,截至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统一的分类系统,根据分类的标准不同,有如下几种分类方法: 世界上第一个固氮根瘤菌的纯菌株是1888年由荷兰科学家Beijerink分离自豌豆的根瘤,开创了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研究。美国科学家Nobbe和Hitner在1895年首次生产出在豆科植物上应用的根瘤菌接种剂(商品名Nitragen)。到20世纪30~40年代,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均有了根瘤菌接种剂产业。中国微生物肥料也发轫于20世纪30~40年代。1937年张宪武开始对大豆根瘤菌研究,1944年陈华癸等对中国特有的紫云英根瘤菌进行研究,发现并报道了有效根瘤和无效根瘤的研究结果,为发现根瘤中的豆血红蛋白,揭示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体系的氧保护机制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张宪武、陈华癸、樊庆笙等前辈积极带领并推动根瘤菌研究与田间应用,且卓有成效。当时引进和选育了一批优良的花生和大豆根瘤菌菌株应用于生产中,在东北和华北 均进行了较大面积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截止目前,中国微生物肥料应用经历了“三起三落”过程,现处于第4次应用发展期。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微生物肥料的功效已得到农户的认同和欢迎。随着中国有机农业的迅速兴起和食品安全的需求,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将会被推向新的高潮。 二、市场政策 目前,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主管部门为工信部,同时还受到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管理,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职能部门对化肥产品质量以及流通市 场秩序进行监测管理。行业主要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保障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对标准的制定、实施以及法律责任进行说明。国家大力推动微生物肥料发展,鼓励微生物肥料在土壤修复方面的技术研发。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市场运营状况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三、发展现状 随着有机农业的发展、政府部门与法规机构对微生物肥料生产的支持与推广、以及化学肥料引起的各种环境危害,促使全球微生物肥料市场飞速发展,2020年全球微生物肥料市场规模突破200亿美元,其中,欧洲占21.04%,美国占26.67%,中国占29.30%,随着人们环保及健康意识的增强,预计微生物肥料的市场需求仍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微生物肥料产业将成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 从国内市场来看,生物肥料受到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的高度重视,被认为是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不可替代的制胜法宝之一,受益于国家政策和产业化专项,近年来中国微生物肥料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中国农业生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7日,中国微生物肥料产品累计登记数达9414个,其中,微生物菌剂占47.77%,生物有机肥占29.46%,复合微生物肥料占17.75%,有机物料腐熟剂占3.38%,其余产品占比均不足1%。分产品剂型来看,粉剂、颗粒和液体占比较大,其中,粉剂占比高达47.05%,颗粒和液体占比分别为32.09%和20.83%。 在产品登记数量增加的同时,企业不断扩大产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2020年中国微生物肥料产量和需求量分别达1535万吨和1500万吨,市场规模达413.3亿元,在政策支持下,中国微生物肥料产业迎来了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预计2023年中国微生物肥料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从产品价格来看,自2018年期中国微生物肥料销售均价逐步下滑,预计2023年中国微生物肥料销售均价将降至2727.6元/吨,产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微生物肥料产品推广和进一步普及。 四、市场竞争格局 中国的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生产规模普遍偏小,其中菌肥类企业年产量多在0.5-1万吨,少数企业年产量能达到4-5万吨,行业集中度非常低,呈充分竞争态势。目前,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内企业主要包括雷邦斯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恒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辉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轩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迪斯科科技集团(宜昌)有限公司、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农富源集团有限公司、咸阳润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截至2021年12月7日微生物肥料产品累计登记数分别为35条、33条、33条、31条、29条、29条、27条、26条、26条和26条。 五、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微生物肥料的上游产品种类较多,上游行业较为广泛,主要有菌种、微生物培养基、秸秆、发酵设备等,行业下游面向农户和肥料经销商,终端应用领域为农业、种植业,农业涵盖的范围广,微生物肥料符合绿色环保需要,各应用领域对行业的需求量也将稳步上升。 2、上游 微生物肥料上游主要包括菌种、微生物培养基、秸秆、发酵设备等,其中,微生物培养基为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利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以及酶工程等新型生物技术来获得大量常见化工过程难以获得的化工新产品已经付诸现实,新发现、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不断改善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水平,并推进人类社会科技向前发展,是推动二十一世纪科技革命的关键力量,近年来中国微生物培养基市场飞速发展,2022年中国微生物培养基市场规模达145.3亿元,预计2023年有望突破150亿元,上游市场稳步发展,为微生物肥料行业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下游 微生物肥料下游面向种植业,2022年中国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69991千公顷,同比增长0.8%,微生物肥料应用效果好,施用后不仅增产,而且能改善农产品品质和减少化肥用量,在中国可持续发展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人口日益增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 提高,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耕地不断减少,化肥施用量增大,生产成本直线上升,环境不断恶化等等,这些情况,为微生物肥料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微生物肥料本身的发展也为扩大应用奠定了基础。世界人口猛增,社会对粮食和肥料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作为化肥生产原料和能源的石油资源有限,依赖有限资源难以维持农业的持续性发展,而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是持续农业,因此就要发展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不仅可补充肥源的不足,而且有可能列为绿色食品用肥进入商品市场,成为新兴的“绿色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六、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是化肥和农药滥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变差,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安全、无污染是对农业生态新的定义,也成为现代农业发 展的内在要求,新型微生物肥料日益受到关注,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微生物肥料技术会不断得到创新和完善,使其产业化程度逐步提高。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市场运营状况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的信息与情报综合提供商。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