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智研咨询]:2023年中国特医食品行业深度分析、投资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2023年中国特医食品行业深度分析、投资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2023-11-10-智研咨询智***
2023年中国特医食品行业深度分析、投资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2023年中国特医食品行业深度分析、投资前景、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 内容概况:慢性病正在成为中国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医学研究表明,70%的慢性病是吃出来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健康问题都可以通过营养保健来解决,未来,随着老龄化社会来临,医疗费用和医保压力增大,以及人们对营养知识和营养状况日益关注,越来越多营养学家、医生、临床营养师和患者重视特医食品在临床上的使用,中国特医食品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特医食品产业链、特医食品产业现状、特医食品市场前景 一、概述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 品属于特殊膳食用食品。当目标人群无法进食普通膳食或无法用日常膳食满足其营养需求时,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可以作为一种营养补充途径,对其治疗、康复及机体功能维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营养支持作用。特医食品可以分为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 与国外相比,中国特医食品发展相对较迟,直到在1974年,肠内营养制剂才开始在临床上初步使用。2013年以前,中国企业没有特医食品生产依据,国内特医食品市场长期被外国企业占据,特医食品一直依赖进口,并处于量少价高的局面。此外,我国住院病人得到的特医食品营养支持明显不足,针对不同疾病的国内特医食品品牌也相当匮乏,应用明显不足。2016年,我国特医食品专家和企业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6版)及国内权威学者对于各种疾病的临床共识和指南为依据,把研发 适合中国人体质的特医产品看做当前的重中之重,并最终研制出了中国品牌的特医食品。随着我国医疗体系的逐渐成熟,为了满足市场与监管需求,我国引入了发达经济体中特医食品的概念。同时为了保持之前已有的肠内营养制剂在市场上的正常流通,我国肠内营养制剂目前依旧作为药品流通。特医食品未在中国明确定义前,是以肠内营养制剂的药品身份在中国市场流通。201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将特医食品从药品划出,并将其归为食品。 二、社会环境 特医食品消费领域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婴幼儿、以及有特殊医学状况、对营养素有特别需求的人群,近年来中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 末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21035万人,同比增长4.9%,占全国人口总人数的14.9%,另外,近年来中国慢性病发病率持续增长,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6%,慢性病正在成为中国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医学研究表明,70%的慢性病是吃出来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健康问题都可以通过营养保健来解决,疾病治疗讲究的是“三分治,七分养”,因此,营养才是康复环节的关键因素,未来,随着老龄化社会来临,医疗费用和医保压力增大,以及人们对营养知识和营养状况日益关注,越来越多营养学家、医生、临床营养师和患者重视特医食品在临床上的使用,中国特医食品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全球特医食品发展现状 全球首例特医食品产于1957年,经美国FDA批准作为孤儿药上市,用于苯丙酮尿症的膳食治疗。目前,美国、欧盟、澳洲以及日本等都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给予了明确的法律地位,目前,全球特医食品消费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已经进入稳步发展期,2021年全球特医食品市场规模达142亿美元,预计2023年全球特医食品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0亿美元,其中,日本、美国和欧盟合计占全球特医食品市场整体规模的66.53%。全球在特医食品领域布局较早投入较大,市场占有率也较高的企业主要有雅培、纽迪希亚和雀巢等。雅培立足婴幼儿奶粉,不断开发成人营养品,旗下安素家族产品大获成功,在多国销量领先。纽迪希亚则率先提出医学营养概念,专注儿童和成人肠内营养制剂的研发。雀巢则成立雀巢健康科学子公司,积极投资收购特医食品企业,为各种病理生理状态下需要肠内营养支持的人群提供先进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四、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发展现状 特医食品在国外发展已有50年的历史,已发展了数千种产品,但在国内特医食品领域还是一片蓝海,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因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均衡等导致的肿瘤、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2021年中国特医食品需求量高达7.5万吨,同年产量为6.3万吨,目前国内企业产量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量,国内还需要从国外企业进口特医食品满足市场需求,预计2023年中国特医食品产量将达到12.8万吨,从价格走势来看,近年来国内企业进入特医食品领域,外资企业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特医食品价格整体呈现下滑态势,2021年中国特医食品平均价格为7.30元/吨,较2011年的12.92元/吨减少了5.62元/吨。 庞大的市场需求促使中国特医食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21年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54.8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国内产品占52.54%,进口产品占47.46%,未来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将迎来蓬勃发展期,预计2023年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0亿元。 五、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目前中国特医食品产业上游产业主要涉及农业种植、维生素、中药材、植物提取物、乳制品、加工机械、包装材料等产业,下游行业主要分为消费领域和流通领域,消费领域主要集中在婴幼儿、中老年人以及有特殊医学状况、对营养素有特别需求的人群,而下游流通领域主要包括医药、药店、连锁店以及其他销售渠道销售给终端消费者。 2、上游——维生素 目前中国特医食品产业上游产业主要涉及农业种植、维生素、中药材、植物提取物、乳制品、加工机械、包装材料等产业,其中,维生素为特医食品产业重要原材料之一,目前中国已成为全世界屈指可数的能够生产迄今发现的所有维生素品种的极少数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维生素出口国之一,相当一些产品的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2021年中国维生素行业产量达40.4万吨,出口量37.37万吨,中国维生素产量充足,能够有效保障提议食品行业未来在规模拓展的同时提供稳定的原料供给,从而保障特医食品在微量元素的丰富程度。 3、下游 目前,中国国内特医食品消费者主要百科医院营养科以及零售市场和慈善机构等,其中,医药占87.3%,占比非常大;其次为零售市场,占比约为8.9%。 六、发展前景 随着认知度不断提升,中国特医食品市场发展速度加快,成为大健康产业的新蓝海,进入布局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医药企业、保健品企业、乳制品企、食品企业等纷纷进入,研发适合我国国民的特医食品产品,结合中国国民体质、饮食习惯等特点,建立营养健康产品研发基础数据库。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构建完整的技术体系,研发覆盖所有病种需要的产品,进而在与国外同类产品竞争中占据地缘优势。针对国内高发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病种,开发基于科学的个性化营养解决方案及相关标准,满足我国国民的营养健康需求,未来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发展潜力巨大,预计2028年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市场规模有望突破90亿元。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的信息与情报综合提供商。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