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信托业协会]:中国信托业金融科技应用发展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中国信托业金融科技应用发展报告

中国信托业金融科技应用发展报告

---------------- 编撰支持单位 ---------------- 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 案例支持单位 ---------------- (按笔画排序)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 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 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社会发展步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已成为推动社会各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了数字中国“2522”整体建设框架,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全面部署。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1也相继提出了关于引导和促进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当前,信托业正积极推进业务模式和经营模式的深度转型。2023年3月,《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的颁布实施,是信托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一方面,充分厘清了信托业务边界和服务内涵,引导信托公司回归本源,积极发挥制度优势,走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另一方面,进一步强调了信托业务的服务属性。而要走好“服务”新征程,不仅需要在客户经营、渠道建设、投研交易等多个业务能力方面加强数字化提升,也需要在信息安全、业务连续性等基础保障方面进一步巩固夯实,金融科技支撑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新版信托公司评级指引也首次增加了信息科技建设方面的内容要求。对信托业而言,金融科技已不再是选择,而是必然和必须。 为深度观察信托业金融科技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洞悉行业发展 1 2022月1月前后,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相继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和《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 前言 诉求,探索行业发展路径,自2022起,信托业协会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立足金融科技视角,组织行业各方力量,共同编撰《中国信托业金融科技应用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今年,《报告》继续围绕业务经营(B)、客户体验(X)、技术研发(T)、科技治理(G)模型框架,结合问卷调研和专家访谈,对行业金融科技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同时,为进一步深化报告内涵,提升报告对行业金融科技建设的指引与参考价值,在BXTG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炼了以“经营、服务、交付、管控”为核心、“IT和数据”为支撑的金融科技能力框架和发展成熟度模型。整体来看,虽然行业正处转型周期,但金融科技发展稳中有升,金融科技能力建设也在稳步推进。具体而言,《报告》分为行业发展环境阐述、行业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分析、他山之石案例以及发展建议四个部分。 从行业发展环境来看,行业面临监管改革深化、经济增长放缓、业务经营承压和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给业务转型和经营转型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从行业金融科技发展现状来看,整体保持稳中有进, BXTG得分小幅提升。基于金融科技能力视角分析:经营能力方面,客户经营能力基础平台基本建立,机构经营与公司经营能力有待提升;服务能力方面,客户服务能力相对全面,机构服务和员工服务能力有待加强;交付能力方面,重点业务已基本满足经营需求,不同业务的数字化交付实现差异较大;管控能力方面,合规管理的数字化建设已基本满足展业需要,风险管理的数字化建设有待加强;IT支撑方面,总体保障基本建立,但尚不稳健,有待进一步夯实;数据支撑方面, 机制建设较为全面,但支撑能力和业务应用尚不充分。行业整体在发展金融科技过程中,仍面临资源投入并不充足、基础积累尚不充分、数据治理方式方法和技术支撑仍待优化加强、数字底座尚不稳健等多方面的不足与挑战。为积极推动行业金融科技发展,《报告》基于数字化能力视角,提出了“经营综合化、服务定制化、交付敏捷化、管控敏知化”以及“基础设施现代化”的评估模型,并划分了“初始、探索、形成、成熟、卓越”五阶段成熟度,为每个等级拟定了不同的目标以及重点建设内容,以帮助信托公司进行能力定位,科学制定金融科技发展路径,更好地推进金融科技应用建设,实现高质量数字化转型。 中国信托业协会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 2023年8月 目 录 第一章 转型之路:转型变革深化,金融科技赋能愈发重要 / 1 一、监管趋严、经营承压,信托转型步入深水区 / 2 (一)监管改革深化、经济增长放缓,行业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 2 (二)业务经营承压、市场竞争加剧,数字转型有待持续加强 / 3 二、“服务”新征程,金融科技赋能需求愈发突显 / 4 (一)政策指引,引导加强金融科技建设发展 / 4 (二)“服务”新征程,亟需金融科技赋能前行 / 5 (三)同业先行,金融科技赋能价值可期 / 5 第二章 行业洞察:深化金融科技应用,洞悉转型能力支撑 / 7 一、金融科技应用发展总体概况 / 8 二、信托业金融科技能力发展现状分析 / 12 (一)金融科技能力框架模型 / 12 (二)信托金融科技能力建设分析 / 14 三、信托业金融科技发展存在的不足与挑战 / 99 (一)金融科技建设发展资源投入并不充足 / 99 (二)构建数字化能力的基础积累尚不充分 / 99 (三)数据治理的方式方法和技术支撑仍待优化加强 / 100 (四)数字底座支撑尚不稳健 / 100 第三章 他山之石:深化先进经验借鉴,加快转型创新步伐 / 103 一、道富集团:以金融科技促进机构服务转型 / 104 二、贝莱德:金融科技助力实现资管行业领先地位 / 106 目 录 第四章 突围思考:明确转型发展方向,加强能力体系建设 / 109 一、金融科技能力成熟度模型 / 110 二、信托业金融科技能力成熟度现状 / 113 三、信托业金融科技能力建设路径/目标建议 / 115 (一)经营能力发展建议 / 115 (二)服务能力发展建议 / 119 (三)交付能力发展建议 / 123 (四)管控能力发展建议 / 125 (五)IT支撑能力发展建议 / 127 (六)数据支撑能力发展建议 / 129 四、行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发展建议 / 131 (一)深化行业金融科技生态建设,提升行业金融科技发展活力 / 131 (二)加强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行业金融科技发展质效 / 132 后记 / 135 第一章 转型之路:转型变革深化,金融科技赋能愈发重要 1 第一章 转型之路:转型变革深化,金融科技赋能愈发重要 1 第一章 转型之路:转型变革深化,金融科技赋能愈发重要 2 2018年,《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的发布,拉开了大资管行业改革的序幕。三年过渡期结束,资管新规正式实施,期间资产管理行业变化巨大。与此同时,信托行业积极推进转型变革,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2022年是信托业务转型深化的重要一年,信托公司紧密围绕监管要求,积极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整体来看,业务结构正持续优化,经营质量也趋于好转,但也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一)监管改革深化、经济增长放缓,行业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从监管政策上看,行业改革持续深化。一方面,为防风险、治乱象,“两压一降”政策持续推进。另一方面,《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以下简称“信托业务三分类新规”)的颁布实施,并将资产服务信托放在首位,积极引导和鼓励行业转变传统思路,将服务信托作为未来重点方向,回归信托“服务”本源,做好做强服务信托,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此外,异地展业要求出台,进一步规范了行业跨区域经营模式。 从经济环境上看,行业发展产业支撑转弱。受多方面因素影响,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放缓。信托业长期倚重的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产业的景气度走弱,优质资产稀缺。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但行业整一、监管趋严、经营承压,信托转型步入深水区 第一章 转型之路:转型变革深化,金融科技赋能愈发重要 3 体在数字产业的布局尚不充分,切入路径、服务模式尚不清晰,需要进一步加紧研究深化。 (二)业务经营承压、市场竞争加剧,数字转型有待持续加强 从业务经营上看,盈利能力持续下滑。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转型阶段,2022年虽然行业信托资产规模有所回升,但收入规模、利润总额持续走低,分别为838.79亿元和362.43亿元,同比下滑30.46%和39.76%。多家信托公司开始出现亏损,而保持盈利的公司其营收规模和利润率也出现明显下滑,行业整体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从市场格局上看,竞争优势尚需挖掘。信托行业在财富管理、证券投资等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面临着与银行理财子公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资管等诸多同业的同质化竞争。但在客户资源、投研能力、运营服务等方面,信托业与同业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竞争优势并不明显,需要围绕自身信托制度优势,积极开展与同业的错位竞争和优势互补,找到经营发展的破局之道。 第一章 转型之路:转型变革深化,金融科技赋能愈发重要 4 信托业务三分类新规的颁布实施,重点强调了信托业务的“服务”属性,积极引导和推动信托公司经营展业从传统融资利差模式向服务手续费模式转变,信托业也将迈入以“服务”为核心的全新征程。相较传统业务,“服务”型信托业务具有客户广、交互频、数据多、周期长等特点,要走好“服务”新征程,在客户经营、产品设计、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都需要依托稳健强大的金融科技支撑,以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式,推进业务经营和服务保障。 (一)政策指引,引导加强金融科技建设发展 2022年初,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相继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和《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两份金融科技重要文件,旨在引导和加强金融机构加强金融科技投入建设。其中,《意见》从战略组织、业务经营、数据能力、科技能力和风险防范等多个方面,系统全面地提出了数字化发展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加快构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需要的数字能力体系。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新版《信托公司行业评级指引》首次增加了信息科技建设方面的内容,切实加强了对行业发展金融科技的引导和推动。 此外,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了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强调了数字技术二、“服务”新征程,金融科技赋能需求愈发突显 第一章 转型之路:转型变革深化,金融科技赋能愈发重要 5 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从更高的层面阐释了数字化的重要价值,也从更全的视角指明了数字化的发展方向。而围绕数字中国展开的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示范效应和技术外溢也将极大地丰富信托行业金融科技应用,提升行业整体的数字化能力。 (二)“服务”新征程,亟需金融科技赋能前行 “服务”新征程上,各项业务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科技的赋能支持,并且越是重点业务对金融科技的赋能诉求越为强烈。家族信托,作为信托公司推进财富管理的发力重点,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个性化属性较强,内容复杂多样,服务周期长,需要资金端、资产端等多个业务环节的协同联动,因此在账户设计、资产配置、合约管理、数据流通、渠道对接等多个方面强烈依赖金融科技平台的支持;预付类资金信托,是信托业服务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基于信托资产隔离制度优势,建立合理的权益登记及分配体系,而客户多、交易频、时效强等特点也要求信托公司必须在账户管理、登记结算、权益分配、资金划拨、信息披露等方面具备强大的数字化能力。 (三)同业先行,金融科技赋能价值可期 受传统业务模式影响,信托业对金融科技投入与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银行、证券、保险等同业对金融科

你可能感兴趣

hot

中国信托业转型发展特别报告()

金融
新财道家族研究院2024-01-12
hot

2022中国信托业的ESG发展之路

金融
财新智库2022-10-20
hot

中国金融科技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报告

金融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