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德邦证券]:公用事业行业ESG周报:全国碳市场10月价格创新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预备会议落幕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公用事业行业ESG周报:全国碳市场10月价格创新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预备会议落幕

公用事业2023-11-07德邦证券张***
公用事业行业ESG周报:全国碳市场10月价格创新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预备会议落幕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Table_Main]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周报 公用事业 2023年11月07日 公用事业 优于大市(维持) 证券分析师 郭雪 资格编号:S0120522120001 邮箱:guoxue@tebon.com.cn 研究助理 卢璇 邮箱:luxuan@tebon.com.cn 市场表现 相关研究 1.《长江电力(600900.SH):Q3来水转好,业绩显著提升》,2023.11.6 2.《穗恒运A(000531.SZ): 煤电业务盈利稳定,业绩大幅增长超出预期》,2023.11.6 3.《环保与公用事业周报-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72亿千瓦,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加快》,2023.11.5 4.《九丰能源(605090.SH):拟投建海南商发特气项目,特气“自建”模式里程碑》,2023.11.3 5.《三峡能源(600905.SH):会计准则变化影响业绩表现 , 控股股东增持彰显》,2023.11.2 ESG周报: 全国碳市场10月价格创新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预备会议落幕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 热点聚焦: 1)国内:全国碳市场10月价格创新高,最高价达82.79元/吨。10月31日,全国碳市场10月份交易收官,当月最高价达82.79元/吨,创下全国碳市场历史新高。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表示,2023年10月全国碳市场日均收盘价为80.37元/吨,在上月基础上大幅上涨约10%,且月内收盘价首次突破每吨80元。成交量方面,履约期将近的全国碳市场交易持续火热,日均成交量超过550万吨,成交额近六十亿,成功实现“六连跳”。三分之二的交易日成交量超500万吨,10月18日当天成交量则达到创纪录的1435万吨。 2)国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预备会议落幕。10月30日和3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预备会议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来自全球各国的70位部长和100多个代表团参会。在闭幕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COP28总干事马吉德·苏瓦伊迪(Majid Al Suwaidi)表示,预备会议期间各部长和代表团就避免全球升温超过1.5°C达成共同愿景。他同时强调COP28主席将致力于以积极心态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将其转化为经济和社会增长的机会。  政策动态:国务院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10月31日,国务院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方案》指出,坚持生态优先和低碳发展。推动重大生态环保改革举措优先在自贸试验区试点,指导支持自贸试验区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鼓励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开展自愿碳减排,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实施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探索完善环保信用评价与修复机制,推进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对生态、大气、固废等环境管理的支撑,促进产业发展绿色转型。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产业结构。  ESG产品跟踪: 1)债券:截至2023年11月4日,我国已发行ESG债券达3863只,排除未披露发行总额的债券,存量规模达5.7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绿色债券余额规模占比最大,达58.68%。截至2023年11月4日,本月发行ESG债券共17只,发行金额达82亿元。近一年共发行ESG债券1095只,发行总金额达14,322亿元。 2)公募基金:截至2023年11月4日,市场上存续ESG产品共489只,ESG产品净值总规模达5,256.25亿元人民币。其中环境保护产品规模占比最大,达46.52%。截至2023年11月4日,本月发行ESG产品共0只,发行份额为0.00亿份,近一年共发行ESG公募基金87只,发行总份额为415.22亿份。 3)银行理财:截至2023年11月4日,市场上存续ESG产品共423只。其中纯ESG产品规模占比最大,达60.99%。截至2023年11月4日,本月发行ESG产品共2只,主要为社会责任,近一年共发行ESG银行理财216只。  ESG专家观点: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段茂盛:中国碳市场需要进一步提高流动性。10月25日,在新京报零碳研究院召开“中国碳市场金融化之路”主题研讨会上,段茂盛表示,目前,我国碳市场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00多家,年覆盖超过5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虽然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10%-5%0%5%10%15%2022-112023-032023-07公用事业沪深300 行业周报 公用事业 2 / 1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但是和欧盟比,我国碳市场的活跃度还是较低,而且差异比较明显。原因一是全国碳市场下配额分配相对比较宽松。二是企业对待碳资产管理的态度和能力。三是全国碳市场目前只进行现货交易。多重原因让中国碳市场的金融化发展道阻且长。然而,适度金融化的碳市场可以更好发挥为重点排放单位减排筹资的作用,有助于各行业减排降碳。尤其是随着能源市场的改革,能够提供充足流动性的适度碳金融产品会是企业越来越迫切的需求。  风险提示: ESG发展不及预期;双碳战略推进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fXvY9UeWwWcUeUdXbZ9PaO8OsQpPnPmPiNnMrQjMmMpQ8OpOsPwMnNnOMYoNsN 行业周报 公用事业 3 / 1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内容目录 1. 热点聚焦 ....................................................................................................................... 5 1.1. 国内 ...................................................................................................................... 5 1.2. 国外 ...................................................................................................................... 6 2. 政策动态 ....................................................................................................................... 6 3. 易华录ESG表现研究 ................................................................................................... 7 4. ESG金融产品跟踪 ....................................................................................................... 12 4.1. 债券 .................................................................................................................... 12 4.2. 公募基金 ............................................................................................................ 13 4.3. 银行理财 ............................................................................................................ 14 5. ESG专家观点 ............................................................................................................. 15 6. 风险提示 ..................................................................................................................... 15 行业周报 公用事业 4 / 1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