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资诚]:普华永道-从医疗保健到生命照顾:精准健康产业的转型策略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普华永道-从医疗保健到生命照顾:精准健康产业的转型策略

2023-08-31-资诚单***
普华永道-从医疗保健到生命照顾:精准健康产业的转型策略

從醫療保健到生命照顧: 精準健康產業的轉型策略 From healthcare to life care: A prescription for transforming precision health 国际资本市场研报资讯+V: quanqiuzixun8 從醫療保健到生命照顧:精準健康產業的轉型策略 | 1 前言 全球醫療保健產業正快速經歷各種變革,科技進展與不斷變化的消費者喜好正在形塑未來醫療轉型的樣貌,可以期待在個人、社會及財務等不同面向將創造更多價值。如今,消費者以零售業及銀行得到的良好服務體驗來要求醫療體系提供同等的便利性及貼心服務,因而有零售及消費性科技業者察覺商機後積極跨入醫療產業,並同時開設實體及線上虛擬據點,以滿足現代消費者的醫療保健需求;此外,穿戴裝置及健康App的普及,也讓消費者可隨時隨地掌握自身生理監測資訊,並取得相關醫療建議。 生技廠商在近年也有重大進展,生物科技和醫療診斷的技術突破讓精準醫療被大量應用到嚴重疾病治療場域,以病人的基因、生活環境和型態去客製化最佳治療方案。此外,基因定序科技與全人基因體分析的進步,加上多體學的興起,共同催生更新的精準醫療科技,以解決如癌症及各類炎症( inflammatory diseases )等棘手健康問題。 目前發生的變化只是開端,各項驅動因素將一同推動醫療保健產業根本上的典範轉移,改變為從治療到預防的思維,尤其在受個人生活型態影響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的預防照顧將迎來變革。業者若能把握典範轉移所創造的契機,有機會將處於被動並以治療疾病為主的醫療現況改造為主動、精準及預防為中心的生命照顧體系。利害關係人必須檢視現況並重新形塑全新的照顧及支付模式,以攜手壯 大產業生態系。 国际资本市场研报资讯+V: quanqiuzixun8 2 | 從醫療保健到生命照顧:精準健康產業的轉型策略 PwC在2021全球未來健康報告(Future of Health)採訪150位醫療界高階主管1,幾乎全數同意醫療照顧模式到2035年就會切換到以患者需求為中心,並將具備個人化、數位化和注重預防的特性,讓醫療照顧方案能更輕易融入日常生活裡。然而,現行的醫療體系仍以治療疾病為主,通常只在病人生病求醫才會有所行動,造成更高的醫療支出花費。相對的,精準健康除了治療以外,還納入疾病預防與保健,並涵蓋每個消費者一生各階段需求。要具體去達到精準健康的目標,其中所需資源、技能、技術方案及數據資產需求並非單一廠商和醫院所能勝任的。 建立精準健康系統需要的是整個生態系的通力合作,這些利害關係人包括醫療院所、支付者、藥廠、科技公司、企業雇主、政府與社會團體。他們必須去找出全面的解決方案,以承擔整個精準健康系統廣大多樣的需求。 雖然目前在成本支出方面仍有些議題待解決,但精準健康的演進仍將帶來絕佳的轉型契機,這樣的轉型不僅將改善人們的生活,更可藉預防疾病節省大量支出。在疾病早期進行醫療介入的成本效益更佳,精準診斷則可降低誤診及錯誤治療,對研發新藥及創新檢測技術也有助益。 国际资本市场研报资讯+V: quanqiuzixun8 從醫療保健到生命照顧:精準健康產業的轉型策略 | 3 精準健康的轉型 如今,精準醫療在治療特定病人於最佳時機精準用藥方面(right patient, right time, right drug)已有長足進步,但這大多僅就患者 提供專科的治療。史上第一個個人化療法(personalised therapies)如治療血癌的自體細胞CAR-T療法在近年已經推出上市,這種為特定疾病而開發的新興療法意味著高額研發成本係由為數不多的患者分攤而定價不斐,使患者及保險公司必須支付高昂的費用。CAR-T細胞療法僅療程本身的費用就超過50萬美元2,而進行一次性治癒脊髓肌肉萎縮症(SMA)的基因治療療程則需支付每年10萬美元,總價(single, lifetime dose)達210萬美元的費用3。 一個已發展的精準健康系統可持續地為患者創造價值,並在日常生活起居中引導他們隨時保持健康活力。比如透過表觀遺傳學及生物標記了解每個人的罹病風險基因組成,再從疫苗接種、掃描影像及日常的健康監測去達到精準預防。精準健康系統利用這些策略與方法,不再被動等待疾病發生,讓人們得以在生病前就對個人身體狀況有足夠認識,獲得更多保健預防的良好機會。 先進科技及人類智慧讓每個人的醫療數據與生活數據經分析後,可及時發出健康警訊以提早啟動醫療介入。當一個人生病的時候,病人於更早期就獲得較過去更精準的治療,而帶來更佳的治療效果及較少的副作用。此外,照顧模式也將跨出傳統醫療範疇,引入其他健康領域的專家如營養師及體適能教練等。 沙烏地阿拉伯正在小規模試行各類型計畫來探討精準健康系統的潛力,他們建造的智慧城市Neom(futuristic “smart city”)為發展精準健康系統提供了可充分發揮的舞台4。這座城市的願景是最終發展出一個超越傳統醫療,融合健康、幸福生活與生物科技的生態系5,一個獨一無二以人為中心的端到端(end to end)精準健康系統。 国际资本市场研报资讯+V: quanqiuzixun8 4 | 從醫療保健到生命照顧:精準健康產業的轉型策略 創造價值的契機 精準健康需要走出與傳統醫療不同的發展路線,建構強大的商業模式以確保精準健康生態系的永續發展。簡而言之,精準健康系統中的每一利害關係人需要以不同方法學習評估與創造價值。此外,加強聚焦於日常生活中實現保健及預防,不但有利於改善患者的健康,更能降低重病的高昂醫療費用,並促進提早醫療的及早介入。從宏觀的群眾健康角度來看,節省醫療資源可顯著地降低國家醫療支出,國家也能從工作人口獲得健康生產力。 然而,商業模式能否成功通常取決於疾病的領域,例如絕大部分神經疾病的預防工作其效益並不高,因為目前的治療只能減緩發病及惡化,不能真正預防疾病。相對的,在心臟代謝疾病、特定癌症及感染性疾病上投資預防醫學,就可能有更好的效益,因為只要調整生活型態、落實健檢或疫苗接種,通常就能防止發病。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估算有超過3400萬的美國人罹患糖尿病,另有8800萬的成人處於糖尿病前期階段6。美國的年度醫療支出有近四分之一花費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年度直接醫療成本高達2370億美元,且會造成900億美元的生產力損失。臨床研究中發現,糖尿病高風險族群透過改變生活型態就可將第二型糖尿病罹患率降低58%,而使用一線用藥metformin的受試者則只有降低31%7。 美國科學研究發現,若將精準分子診斷或藥物基因體學運用到癌症、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肺病及中風這六大常見疾病,透過篩檢高風險潛在患者並及早採取預防性手段,可獲得很好的疾病防治成果8。當美國人因為這些預防手段變得更長壽更健康,科學家估算50年期間,若這六大疾病降低10%發生率,就可創造330億到1440億美元的經濟價值。 国际资本市场研报资讯+V: quanqiuzixun8 從醫療保健到生命照顧:精準健康產業的轉型策略 | 5 此外,精準健康的觀念在藥 品及診斷醫材的開發也扮演重要角色。開發者必須以降低整體醫療支出為前提考量,從特定患者族群找出最有潛力的藥物標靶,才能獲得更佳的臨床療效,也提高臨床開發成功的機率9。精準醫療透過融合生物醫學、臨床、社會及行為資訊的電腦運算網絡,將有機會改善臨床試驗流程的效率,加快臨床研發進度10。PwC Strategy&發表的一份報告中保守估計使用精準醫療方法比現行藥物開發方式節省17%的成本,整個全球製藥產業的年度支出估計可省下260億美元。 另一方面,醫療支付者則會擔憂像CAR-T療法這類創新治療產品的藥價(20 - 30萬美元)花費日益增加,也可見昂貴的預防醫學服務大規模推出。因此真實世界證據的蒐集,對於精準療法與預防服務的價值,可說服支付者對於價格的考量。 国际资本市场研报资讯+V: quanqiuzixun8 6 | 從醫療保健到生命照顧:精準健康產業的轉型策略 疾病預防精準化 消費者在醫療轉型過程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一個精準健康系統的發展必須在疾病預防方面相較以前有更多的著墨。PwC在數個歐美國家(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英國及美國)與日本進行了1500人的問卷調查,發現消費者普遍對於保健預防有高度的興趣。有6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於預防醫學相當關注,但每個人接納預防醫學的原因及動機有很大不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認為注重預防是為了讓人生更美滿充實,而有四分之一的人則是為了延長壽命。 精準的預防措施不但包含對於每個人的醫療資訊與家族病史有全面的認識,更必須從每個人的生活環境與起居習慣中獲得洞見。一位有家族遺傳病史的患者因為可由現今檢測技術下檢驗出基因突變,而得以提早準備降低發病風險的預防措施,若擴大實施基因篩檢則可以讓更多有突變的人在疾病未發生或於早期国际资本市场研报资讯+V: quanqiuzixun8 從醫療保健到生命照顧:精準健康產業的轉型策略 | 7 獲得介入治療的機會。PwC的全球調查顯示癌症是消費者進行預防保健的第一大目標疾病,再來是心血管疾病及神經退化性疾病。 美國的醫院體系Geisinger整合支付者及醫院的角色,讓患者自行加入MyCode專案以運用患者基因數據協助預防疾病及把握早期治療的良機,其中目標疾病包括遺傳性乳癌及大腸癌、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及心臟病11。從2007年專案發起開始已有高達30萬人 參與,並有18.5萬人完成DNA定序,其中14.2萬人以上的序列完成分析後,產出的資訊為3300名患者的三十幾種疾病提供臨床行動方案12。雖然定序分析目前不一定能針對所有疾病和基因提供行動方案,但產出的這些資訊仍然可協助患者認識身上基因變異如自閉症、癲癇、躁鬱症及思覺失調等神經發育及精神疾病的風險因子。 一個精準健康系統除了健康數據,也會藉由居家監測系統、穿戴裝置及各種App產生的大量即時數據來加強保健預防。當這些數據產生及與電子病歷進行連結,就能在出現異常時向醫療服務提供者做早期示警,讓醫療人員有充足準備為每位患者擬定預防醫學的行動方案。例如,美國政府在2022年8月撥款3700萬美元的經費委託科學家探討當心室顫動患者減少服用血液稀釋藥物時,Apple Watch及特定iPhone app可否協助預防中風發生。 国际资本市场研报资讯+V: quanqiuzixun8 8 | 從醫療保健到生命照顧:精準健康產業的轉型策略 提高關注,降低消費門檻 儘管許多消費者已投入進行各種促進健康和疾病預防的活動,但大多仍侷限於較傳統的飲食管理、定期健檢及維持良好生活作息。PwC在歐美國家(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英國及美國)與日本的調查中,英國對數位健康工具的興趣最高,高達29%的受訪者感興趣;相反的,在日本僅有約3%的受訪者對數位健康工具感興趣。綜觀全球調查結果,年老的消費者使用App的比例最低,即使45歲以下的族群也僅有四分之一傾向嘗試數位解決方案。 調查結果可觀察到財務負擔能力也是實踐精準預防的主要障礙之一。有將近50%的受訪者提到無法負擔預防方案消費支出是阻撓他們投入精準預防的第一大障礙,對預防方案及觀念缺乏認識為第二大因素(23%),無法取得產品則是第三大因素(20%),可見個人經濟實力遠較其他因素影響更大。這個調查結果顯 国际资本市场研报资讯+V: quanqiuzixun8 從醫療保健到生命照顧:精準健康產業的轉型策略 | 9 示精準健康產業的商業模式需要提供消費者更多誘因去追求保持自身健康,但仍須考量產品價位和消費者購買力。 這次的調查顯示行動裝置健康工具的普及化仍有改善空間,提高使用率將幫助精準預防落實到日常生活,也能蒐集更多健康及消費數據去監控預防保健成效。此外,加強教育消費者或患者以提高數據分享意願也是重點,也能使患者充分了解數據分析能為健康帶來的好處。 精準診斷和精準治療應用持續擴大 未來當人們生病時,精準健康系統將迅速為每位患者

你可能感兴趣

hot

中国生命健康产业研究报告

医药生物
上奇研究院2023-11-15
hot

2019中国生命健康产业研究报告

医药生物
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2019-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