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灵雀云]:第五期(2022-2023)央国企云原生技术落地调研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第五期(2022-2023)央国企云原生技术落地调研报告

信息技术2023-08-26灵雀云表***
第五期(2022-2023)央国企云原生技术落地调研报告

第五期(2022-2023)传统行业云原生技术落地调研报告——央国企篇 随着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开启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大型央、 国企纷纷顺应趋势,加速云化布局,将数字化转型工作定位为“十四五”时期重点任务。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云原生技术推动IT变革,驱动业务创新发展,促进企业自身以及产业生态的转型升级。 因此,云原生技术实践联盟(CNBPA)联合行业头部技术厂商灵雀云、XSKY星辰天合,共同发起了《第五期(2022-2023)传统行业云原生技术落地调研——央国企篇》,将继续以聚焦行业的形式,深入探讨云原生技术对央国企带来的冲击与变革。 本期调研延续了2018年以来此系列调研的研究方法,以央国企高度关注的容器、微服务、DevOps、平台工程、云原生网络、云原生存储等技术为切入点,全面探讨云原生在央国企的落地情况和未来工作重点。 调研期间,共计收到了399 份有效调研问卷,覆盖金融、电力能源、电信、汽车、制造、物流交通、房地产、零售等不同细分领域和大中小不同规模的企业。希望本调研报告能为央国企云原生转型提供参考,帮助各行各业重塑现代化基础设施,加速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最后一公里”。 ⚫ IT预算收紧,云原生凭借在降本增效方面的显著优势仍被列为重点投入之一 ⚫ 一体化全栈云原生平台更受央国企青睐 ⚫ 央国企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并存,IT呈双态趋势 ⚫ 超半数受访企业采用基于双栈IT的融合架构 ⚫ 平台工程已成为最受央国企关注的云原生新兴方向 本次报告的调研对象来自于金融、电力能源、运营商、汽车、制造、物流交通、房地产、零售等多个行业,覆盖大中小不同规模IT团队,可以看出尽管受访企业的基本情况各不相同,但都认识到云原生是必然趋势,并积极采用相关技术和架构。通过以下调研数据,我 们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重要趋势。 央国企在今年的IT投入上普遍持谨慎态度,调研数据显示,IT预算在1000万以下的占比最高,达到了67.67%。虽然数字化转型通常需要持续的大规模投资,但在这个不稳定的市场中,央国企CIO们必须理性对待IT支出。 在数字化战略优先的今天,央国企面临着提高效率、节省成本的双重挑战,举个例子,假定IT预算不变,对于一个CIO来讲,要考虑的是去年IT建设中哪些钱可以省下来,而这些钱省下来以后,要把它用到哪些更重要的地方去。 企业IT预算通常用在保持企业正常运营、支持企业增长、支持企业转型三方面。在减少企 业运营成本方面,着重关注IT资产的利用率提升,IT员工的工作效率(运维效率、开发效率)提升,以及消除冗余。而云原生技术刚好完美契合上述三点诉求。云原生技术作为新时代的重要赋能工具,已经成为了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必然路径。 无独有偶,在去年CNBPA 云原生最佳实践评选的获奖案例中可以看到,很多央国企通过采用云原生技术实现了降本增效: ⚫ 利用容器等云原生技术的优势,平均可帮助企业降低60%的基础设施成本,节省近40%的运维管理成本; ⚫ 服务器资源利用率也可通过容器的自动扩缩能力得到优化,平均可提升28%左右的硬件资源利用率; ⚫ 通过落地DevOps, 构建CI/CD流水线,可提高35%左右的开发效率及70%以上的运维效率。 综上所述,尽管央国企的今年IT投入有限,但在人工智能和云原生领域的支出依然占据着IT预算的重要位置,这实际上是为更长远的降本增效做准备,为未来的业务增长奠定基础。 调研数据显示,容器技术的采用已经超过83%,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其中,暂未使用的受访企业70%也有明确采用计划,容器技术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同时,企业对于云原生建设的关注点涵盖了应用架构、基础设施、数据服务、开发交付、存储和网络等多个领域,可以看出,央国企在云原生建设中更加注重构建具备全栈能力的云原生平台。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传统企业的IT团队面临着更多元的业务需求、更敏捷的迭代速度、更复杂的IT研发运维管理等一系列挑战,而独立采购的系统不仅会造成数据割裂,也会增加运维和管理的复杂性。 从全栈的角度看,一体化云原生平台能够提供更加全面和统一的解决方案,满足企业在应用程序开发、部署和运维等各个层面的需求。 ⚫ :一体化云原生平台集成了容器化技术、DevOps工具、微服务架构等多种技术和服务,使得企业能够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测试、部署和运维。这种集成简化了整个开发生命周期,并且提供了更加一致的管理界面和工作流程,降低了学习成本和管理复杂性。 ⚫ :可以实时监测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性能指标和错误日志,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应用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可以避免企业在不同技术和工具之间进行复杂的集成和兼容性调试,可以减少许多潜在的问题和风险,让企业更专注于业务逻辑和创新。 ⚫ :采用一体化云原生平台,平台供应商会负责整合和管理平台中的各个组件,确保其稳定运行和及时更新,企业可以获得更全面的技术支持和维保服务。 构建开箱即用、自主可控的一体化全栈云原生平台更适合央国企的数字化转型策略,可以在全栈层面上提供更加全面、高效和安全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应用程序开发和运维挑战,提高业务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调研数据显示,保持3个月及以上低更新频率,以及每日级别高更新频率的占比和去年基本持平;每月更新一次的占比19.55%,较去年的23.53%有小幅下降;同时每周都要更新的占比大幅上涨,从去年的6.86%上升至今年的12.78%。可以看到,央国企应用更新频率分布多样化,IT呈现双态趋势,稳态业务与敏态业务将在企业中长期并存。 应用更新最终的目的是要支撑业务发展。央国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通常面临着稳态业务和敏态业务并存的挑战,每个企业都有独特的业务需求和特点,因此转型过程常常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这种碎片化不仅对传统应用架构带来了巨大冲击,也因新应用的涌现而 使得企业架构变得错综复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双态IT架构应运而生。 双态IT架构的基础是业务双态化。这意味着企业需要以两种不同的视角看待业务:一种是稳态业务,一种是敏态业务。稳态业务通常是行业成熟且规范的,发展策略是稳健的;而敏态业务需要不断尝试和探索,发展策略强调敏捷突破。 在业务多样化发展的今天,央国企需要一种更为智能、灵活的IT架构,同时兼顾敏态IT和稳态IT,而云原生技术正是企业应对上述复杂性挑战的最佳实现路径,能够帮助企业更加敏捷、可靠、高效地完成数字化转型。 调研显示,51.88%的受访企业同时采用了arm和x86两种架构。采用“一云多芯,分层解耦“的双栈IT融合架构,成为了央国企实现信创国产化的最佳过渡路径。 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规划时,需要提前考虑多样基础设施和硬件的统一管理。云原生技术的出现,可以实现由一个平台统一管理所有基础设施,屏蔽底层基础设施的差异,实现“一云多芯”的统一纳管,不仅能够保障IT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可用性,还能够提升弹性、灵活性和性能,为企业带来比传统虚拟化技术更为卓越的技术回报。 调研数据显示,近76%的受访企业正在考虑或已经落地DevOps,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央国企对提升研发效率、优化交付质量的重视。 作为DevOps的落地新趋势——平台工程已经成为央国企当前最关注的云原生新兴方向,占比高达27.24%。 央国企对平台工程的高度关注也与全球行业趋势相吻合。据国际权威咨询分析机构Gartner预测,到2026年,80%的软件工程组织将建立平台团队,为应用交付提供可重用的服务、组件和工具。 通过建立平台工程团队,央国企可以更好地推动应用交付过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实现自服务交付,提高开发和交付效率,降低错误率,并为不同部门和项目提供一致的开发环境和资源。这将有助于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更高效的创新和卓越的业务成果。 在云计算采用方面,80%左右受访企业已经上云,采用多云技术栈成为央国企的首选,已经使用多云/混合云的占比高达33.08%,超过仅使用私有云或仅使用公有云的用户。 随着云计算技术采用的日益深入,出于避免绑定、国产化、利旧等因素,越来越多的央国企选择拥抱多云技术栈。然而,由于企业上云规模扩大,多云/混合云的趋势逐渐形成,导致不同平台在基础设施、IaaS和PaaS等方面形成不同的技术栈,这带来了能力鸿沟的问题,增加了全栈云建设、管理、使用的复杂度,成为企业IT管理者面临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很多企业选择通过容器为应用提供统一的封装和简化管理方式。特别是Kubernetes,作为云可移植性的业界标准,通过其编排功能使容器能够在各种环境中无缝部署,跨越了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界限,成为理想的交付工具。 在这一背景下,央国企可以更多考虑采用基于容器技术的一体化全栈云原生平台,来实现统一管理不同技术栈,协调资源、应用和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混合多云的统一管理,提高效率,降低复杂性。 接近半数央国企仍然选择使用传统架构存储,但是分布式架构和软件定义的占比已经不容忽视,虽然普遍数据年增长量不足 20TB,但仍然有接近 20% 的企业超过 100TB 增涨,还是很可观的,大量的数据仍然集中在备份和文件场景,总体看来央国企对存储的使用和数据的类型仍然是传统方式和类别,未来向数据智能化转变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今年的调研报告中可以看到,云原生技术在央国企已成为必选项,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全面拥抱双栈IT融合架构以及平台工程,这将有助于央国企加速提升业务智能化和创新能力,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希望本报告能为央国企的云原生化战略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