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盛证券]:宏观点评: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影响几何?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宏观点评: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影响几何?

2023-09-18熊园、刘安林国盛证券F***
宏观点评: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影响几何?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经济研究 2023年09月18日 宏观点评 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影响几何? 事件:9月13日,欧盟主席冯德莱恩(von der Leyen)在欧洲议会发表第四次“盟情咨文”时表示,欧盟委员会将启动一项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 核心观点:中国对欧盟电动汽车出口迅速增长和价格优势,应是此次反补贴调查的主因。历史上看,2010年以来,欧盟多次对中国商品进行反补贴调查,除2010年的数据卡、2013年的自行车等少数调查外,多数以加征反补贴关税结束。影响看,短期预计有限,主因调查存在时滞、调查结果仍有不确定性;中长期影响应也相对可控,主因我国汽车价格优势仍存、我国产业链优势、合资和外资品牌冲击更小等。往后看,延续此前判断:短期海外库存已在高位,我国汽车出口可能面临一定压力,中长期则不确定性较大。 1、原因看,2020年以来,我国电动汽车出口金额维持高增,其中:对欧盟出口约占四成、且市占率仍在快速提升,是此次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的主因。具体看:2022全年和2023年前7个月,我国汽车出口金额分别同比增74.7%、103.8%,分别拉动我国出口0.8、1.4个百分点。其中:同期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金额分别同比增122.2%、150.9%,分别拉动我国出口0.4、0.7个百分点。此外,按国别拆分,欧盟市场是我国电动汽车出口的重要增量。可从两个维度分析:1)出口金额,截至2022年,我国对欧盟出口占我国电动汽车出口金额的比例约为47.1%,相比2017年提升22.1个百分点,年均提升约4.4个百分点;2023年前7个月,我国对欧盟电动汽车出口占比小幅下滑至42.4%,仍在偏高水平。2)出口数量,截至2022年,我国对欧盟出口占我国电动汽车出口数量的比例约为36.9%,相比2017年提升33.8个百分点,年均提升约6.8个百分点;2023年前7个月,我国对欧盟电动汽车出口数量占比小幅下滑至35.4%。 2、回顾看,2010年以来,欧盟多次对中国商品进行反补贴调查,涉及铜版纸、数据卡、热轧卷材、电动自行车、轮胎等多种商品;其中:除2010年华为收购Option子公司、2013年自行车等少数几次调查外,多数都以加征反补贴关税结束。2010年4月,欧盟对产自中国的铜版纸发起反补贴调查,并于2011年5月做出肯定性终裁,决定对中国铜版纸加征4%-12%的反补贴关税。近年来,欧盟对中国反补贴调查次数明显增加,比如2016年对中国铁合热轧卷板、2017年对中国卡客车轮胎和电动自行车、2019年对玻璃纤维织物、2020年对铝转换箔产品都曾征收反补贴关税,税率最高可达40%以上。 3、影响看,欧盟启动反补贴调查,对我国汽车出口的冲击短期有限、中长期可控。 >短期看,对中国汽车出口影响应较为有限。主因有二:1)一般来说,按照欧盟反补贴调查程序,从调查启动到加征关税会有一定时滞。历史上看,历次反补贴调查到终裁之间的时滞约为12-13个月,此次冯德莱恩也明确将在13个月内做出裁定。2)中国对电动汽车的直接补贴已在2023年初退出,叠加中欧汽车企业合作日渐加深,如果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同样可能遭遇欧洲内部的反对,所以此次调查的结果仍有不确定性。 >中长期看,如果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关税,应会对中国汽车出口带来冲击、但相对可控。其中:1)价格端看,2023年前7个月,我国对欧盟电动汽车出口约33.0万辆,出口金额约93.7亿美元,折算均价约2.84万美元/辆,其中:对不同国家汽车出口均价差异较大,比如对意大利、法国等汽车出口均价都在2.0万美元/辆以下,即使加征部分反补贴关税,在部分国家我国电动汽车价格优势可能仍然存在(据艾媒智库数据,截至2020年底,欧盟27国+英国平均汽车价格约3.2万美元/辆)。2)结构看,即使欧盟加征反补贴关税,参照历史经验,对合资和外资品牌加征关税税率偏低。按照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数据,2023年前7个月,欧盟电动汽车合计销售128.3万辆,我国向欧盟出口电动载人汽车约33.0万辆,占比25.7%,其中约有11.9个百分点来自合资和外商独资品牌,包括特斯拉、大众、宝马、奥迪、奔驰等;中国本土汽车品牌占比约13.9个百分点,占比较高的品牌包括名爵、沃尔沃、极星、智马达等。3)产业链看,欧盟汽车产业链的优势在于传统燃油车,电动汽车、智能汽车起步偏晚,相比之下中国电动汽车技术优势明显,近年欧洲汽车巨头持续加大跟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合作,比如大众和小鹏汽车合作,也能部分规避欧盟贸易政策对我国汽车出口的负面影响。 4、往后看,短期海外库存已在高位,我国汽车出口将承压,中长期则不确定性较大。分主要国家看:1)美国、东盟主要国家自2022Q3开始,汽车销售持续回落;考虑到2023Q4美国经济可能继续走弱,叠加美国、东盟主要国家汽车库存已在高位,后续相关国家汽车需求可能面临一定压力;2)欧盟自2023年6月起,汽车销售已有回落趋势;叠加整体库存偏高(欧盟汽车企业对自身库存水平的评估约为历史75.3%分位)、冬季能源短缺可能再现等等,欧盟汽车销售可能也会面临去库压力。2023年前7月,三者合计占我国汽车出口约28.5%,占我国电动汽车出口超过50%,因此,后续短期汽车出口可能面临一定压力。中长期看,汽车电动化应是长期趋势,中国电动汽车优势明显,汽车出口延续偏强应是基准判断;但实际上,贸易政策、能源价格、技术迭代等等都可能对汽车出口产生影响,不确定性偏大。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外部环境等超预期。 作者 分析师 熊园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050004 邮箱:xiongyuan@gszq.com 分析师 刘安林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3020002 邮箱:liuanlin@gszq.com 相关研究 1、《汽车出口为何持续高增?—兼评7月出口新低》2023-08-08 2、《8月出口好于预期,有三大变化》2023-09-07 3、《中美库存周期:共振补库何时开启?》2023-08-01 4、《时滞、分化与波动—2023年中期海外宏观展望》2023-06-21 5、《美国库存周期:现状、趋势、影响》2023-03-11 2023年09月18日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1:2020年以来,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增速亮眼 图表2:欧盟在我国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金额中所占比例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国盛证券研究所 图表3:2010年以来,欧盟多次对中国商品进行反补贴调查 资料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国盛证券研究所 -10001002003004005006002020-012020-042020-072020-102021-012021-042021-072021-102022-012022-042022-072022-102023-012023-042023-07电动载人汽车汽车包括底盘总出口%01020304050602017-042017-072017-102018-012018-042018-072018-102019-012019-042019-072019-102020-012020-042020-072020-102021-012021-042021-072021-102022-012022-042022-072022-102023-012023-042023-07欧盟在我国电动载人汽车出口中的占比(3MMA)%产品名称调查启动时间终裁时间反补贴税率/措施石墨电极系统2021/11/182022/7/20未采取临时性反补贴措施光缆2020/12/212022/1/195.1%-10.3%铝转换箔产品2020/12/42021/12/228.6%-18.2%热轧不锈钢板卷2019/10/102020/11/9未采取临时性反补贴措施玻璃纤维织物2019/5/162020/6/1517.0%-30.7%电动自行车2017/12/212019/1/183.9%-17.2%卡客车轮胎2017/10/142018/11/123.8-57.3欧元/单位铁、非合金或其他合金钢热轧卷板2016/5/132017/6/94.6%-35.9%冷轧不锈钢板2014年8月2015/7/24未采取临时性反补贴措施玻璃纤维长丝2013/12/122014/12/234.9%-10.3%聚酯短纤维2013年12月2014/12/17未采取临时性反补贴措施自行车2012/4/12013/5/23未采取临时性反补贴措施有机涂层钢2012/2/222013/3/1513.7%-44.7%晶体硅光伏组件及关键零部件2011/7/12012/6/300%-11.5%数据卡2010年6月2011/3/3未采取临时性反补贴措施铜版纸2010/4/172011/5/144%-12% 2023年09月18日 P.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4:欧洲14个主要国家纯电动汽车分品牌市场占有率 品牌 所属国家 市占率(%) 品牌 所属国家 市占率(%) 特斯拉 美国 18.0 丰田 日本 1.4 大众 德国 12.0 达西亚 法国 1.3 宝马 德国 6.3 西亚特 西班牙 1.3 奥迪 德国 5.4 福特 美国 1.1 梅赛德斯奔驰 德国 5.3 CUPRA 西班牙 1.0 名爵 中国 4.8 保时捷 德国 1.0 现代 韩国 4.6 沃克斯豪尔 英国 0.8 起亚 韩国 4.0 比亚迪 中国 0.7 斯柯达 德国 3.9 马自达 日本 0.5 沃尔沃 中国 3.7 吉普 美国 0.5 标致 法国 3.3 长城 中国 0.3 雷诺 法国 2.9 捷豹 英国 0.2 欧宝 德国 2.9 上汽大通 中国 0.2 菲亚特 意大利 2.5 蔚来 中国 0.1 极星 中国 2.3 雷克萨斯 日本 0.1 智马达 中国 1.7 斯巴鲁 日本 0.1 迷你 英国 1.6 DS 法国 0.1 雪铁龙 法国 1.6 捷尼赛思 韩国 0.1 尼桑 日本 1.5 本田 日本 0.1 资料来源:EU-Evs,国盛证券研究所 图表5:2023年1-7月,我国向欧盟各国出口电动载人汽车的数量、金额和均价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国盛证券研究所 国别电动载人汽车出口数量(辆)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金额(百万美元)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均价(万美元/辆)欧盟3302479369.62.8 瑞典8171309.93.8 德国313501050.23.3 斯洛文尼亚22717757.03.3 西班牙626842030.43.2 丹麦115134.03.0 比利时1409993930.22.8 荷兰21820586.22.7 波兰407483.22.0 意大利9995172.61.7 法国22269332.11.5 2023年09月18日 P.4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6:美国汽车库存同比已在高位 图表7:欧盟汽车企业对自身库存水平的评估处于75.3%的历史分位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Ceic,国盛证券研究所 11.522.5-30-20-10010203040汽车销售同比汽车库存同比汽车库销比(右轴)%%-30-20-100102030402010-022010-112011-082012-052013-022013-112014-08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