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效标准标识白皮书(2023年版)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能效标准标识白皮书(2023年版)

能效标准标识白皮书(2023年版)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能效标准标识白皮书(2023年版)WHITE PAPER FOR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AND LABELLING PROGRAM (2023)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全国能源基础和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著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 PAGE 01能效。能效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引导有序的市场竞争、促进节能技术进步、平衡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节能领域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节能标准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满足节能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依法必须执行。推荐性节能标准提供基础通用的技术要求,并与强制性节能国家标准配套,由国家鼓励采用。其中,强制性节能标准包括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和强制性能效标准两大类。推荐性节能标准包括能源计量、监测、检测、系统优化、能源管理、节能效果与绩效评估等配套强标的系列标准。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节能标准体系。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发布了364项节能国家标准,其中强制性标准174项,推荐性标准190项,建立了包括基础共性、目标、设计、建设、运行、评估、优化等7个标准子体系的节能标准体系框架。通过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全民参与,节能标准与节能政策措施的结合更加紧密,成为我国多项节能政策措施的重要技术支撑。前 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节能提高能效作为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建立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深入开展全面节能行动,节能工作取得重要成就。2021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2年累计降低26.4%,相当于节约和少用能源约14亿吨标准煤。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我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持节约优先原则。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终端用能产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终端用能产品产销数量多、使用范围广、耗能总量大,是节能降碳的重点环节。能效标准标识是提升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是国家节能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制度,为能源资源高效利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重要支撑。我国的能效标准标识工作从80年代中期起步。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能效标准制修订工作。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明确要求“抓紧修订一批能效标准,只要是落后的都要加快修订,定期更新并真正执行”。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发布能效标准66项,覆盖家用电器、商用设备、办公电子、照明器具、工业设备等五大领域。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2005年3月1起开始实行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目前已覆盖41类用能产品。随着能效标准体系和标识制度的不断完善,产品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能效标准标识对提升产品能效水平、促进节能技术创新应用、引导绿色消费、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白皮书全面展示了能效标准标识制度建立、实施和完善历程,评估能效标准标识实施成效,探讨能效标准标识未来发展方向,可为政府、产业、科研机构等提供决策支持和信息参考。第1章 回顾总结了能效标准标识制度建立历程,梳理了制度法律法规框架、实施模式和实施方案。第2章 阐述了能效标准标识制度实施的主要工作,总结了制度创新内容,分析了制度良性发展的关键要素。第3章 展示了各领域和重点产品能效标准标识实施和高质量转型升级情况。第4章 从促进技术升级和企业创新、优化市场结构、提升产品能效水平、惠及百姓民生、推动绿色发展等方面分析能效标准标识制度实施成效。第5章 展望了下一阶段能效标准标识制度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中国能效标准标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离不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主管部门给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有力指导和坚定支持。本白皮书的作者衷心感谢他们长期以来的帮助和支持。终端用能产品设备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产销数量多、使用范围广、耗能总量大。能效标准标识制度是我国节能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制度,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有效抓手,也是世界各国应对能源供应紧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国际经验证明,将能效标准标识应用于普及程度高、耗能大的家用电器等终端用能产品,国家所获得的利益将远远高于为实施能效标准标识项目及生产高能效产品所增加投入的成本。中国能效标准标识制度分别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和本世纪初,前者是面向行业的技术基础和准绳,后者是面向消费者的信息传递和产品推广载体。二者紧密配合和衔接,共同推动了终端用能领域节能工作的开展。中国从80年代中期着手研究能效标准,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起步、90年代的稳步发展以及新世纪的全面提升3个发展阶段。1989年,首次发布房间空调、电冰箱等9项家用电器强制性能效标准,设定产品市场能效准入门槛。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制修订终端用能产品强制性能效标准得到政府节能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能效标准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制定理论与方法逐渐成熟。中国能效标准加快与国际接轨。1999年后,首次在家用电冰箱能效标准中增加了推荐性节能评价值指标,为节能产品认证制度提供了技术依据。标准覆盖范围扩大到了照明器具和工业通用设备。2003年后,首次在双端荧光灯能效标准中增加了能效等级,为实施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标准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商用设备和办公设备。2003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效标准和标识研究获美国环保署气候保护大奖。“十二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能效标准制修订工作。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明确要求“抓紧修订一批能效标准,只要是落后的都要加快修订,定期更新并真正执行”。2015年3月,国办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16号)中提出,坚持准入倒逼,加快制修订强制性能效、能耗限额标准,发挥准入指标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倒逼作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实施了两期“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制修订了48项强制性能效标准,着力解决了能效水平不高的问题,有力地支撑了能效标识制度、节能产品政府采购、节能产品所得税优惠、能效“领跑者”制度、全民节能行动、绿色生活创建行动、节能认证等节能政策措施的实施。“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发布23项能效标准,进一步提升了能效标准的领域覆盖度,相关能效指标要求得到显著提升,部分产品能效标准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十四五”期间启动百项节能降碳标准提升行动,加快制修订百项节能低碳标准,提升我国节能低碳标准水平,逐步实现国际领跑,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已发布8项能效标准,首次发布数据中心、商用电磁灶等能效标准。此外,发布系列政策文件,涉及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等,促进能效标准等节能标准定期更新并真正执行。“严格的标准造就强大的产业”。国际经验表明,在能效标准严格并能有效实施的行业,往往能够培育出国际一流的企业。我国强制性能效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也有效引导产业绿色升级。中国冰箱强制性能效标准历经4次修订,有效促进了变频控制技术、高效保温技术、无霜技术等一系列高效节能技术的在冰箱产品中的广泛应用,冰箱产品1级能效水平比欧盟先进水平高10%,带动一批国内企业成为国际一流的冰箱制造企业。GB 21455-2019《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1级能效指标对标国际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变频空调能效准入要求(3级)基本与欧盟、美国等的准入要求相当,成为“史上最严”的空调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促使企业提前布局节能技术研发和推广,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向更绿色、更高效方向发展。截至目前,经过标准整合,我国共发布能效标准66项(见表1-1),涉及5大类产品,其中包括家用电器21项、商用设备12项、办公设备6项、照明器具8项、工业设备19项。此外还研制了电机、泵、照明等重点用能系统能效标准,有序推动节能工作从单体设备向用能系统延伸,有利于统筹提升重点行业领域整体用能产品能效标准已成为能效标识制度、能效“领跑者”制度、节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节能产品政府采购、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产品所得税优惠、全民节能行动、绿色生活创建行动等政策措施的重要技术基础,也是政府依法开展节能行政管理的重要技术依据。能耗限额标准为淘汰落后产能、节能监察、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高耗能行业能效“领跑者”等节能措施的实施发挥重要技术支撑作用。能源管理体系、能源审计、能效对标、能源绩效评估、能耗在线监测等系列标准,为各类用能单位夯实能源数据基础、客观评估能源绩效、全面提升能源管理水平、持续降本增效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合同能源管理及节能量测量和验证系列标准为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机制的推广以及国家财税激励政策落实提供了技术支撑。此外,节能标准还为《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等绿色金融领域重要指导文件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撑,为规范绿色金融相关业务提供了必要技术基础,助力绿色金融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 PAGE 03PAGE 02能效。能效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引导有序的市场竞争、促进节能技术进步、平衡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节能领域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节能标准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满足节能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依法必须执行。推荐性节能标准提供基础通用的技术要求,并与强制性节能国家标准配套,由国家鼓励采用。其中,强制性节能标准包括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和强制性能效标准两大类。推荐性节能标准包括能源计量、监测、检测、系统优化、能源管理、节能效果与绩效评估等配套强标的系列标准。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节能标准体系。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发布了364项节能国家标准,其中强制性标准174项,推荐性标准190项,建立了包括基础共性、目标、设计、建设、运行、评估、优化等7个标准子体系的节能标准体系框架。通过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全民参与,节能标准与节能政策措施的结合更加紧密,成为我国多项节能政策措施的重要技术支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节能提高能效作为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建立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深入开展全面节能行动,节能工作取得重要成就。2021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2年累计降低26.4%,相当于节约和少用能源约14亿吨标准煤。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我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持节约优先原则。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终端用能产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终端用能产品产销数量多、使用范围广、耗能总量大,是节能降碳的重点环节。能效标准标识是提升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是国家节能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制度,为能源资源高效利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重要支撑。我国的能效标准标识工作从80年代中期起步。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能效标准制修订工